第7章 恩賞問題

二月十一,帝御宏文館。

“取灝吧。”殿中,在一衆儒臣學士上呈的“御名”中,劉承祐挑了個“灝”字。

“灝者,明淨宏遠,既合水德,又顯官家廣闊胸懷,甚好!”劉承祐言落,坐在側首的陶谷張嘴便舔。

作爲自潛邸之時,便跟隨劉承祐的臣子了,陶谷自然地升官,由給事中擢中書舍人、宏文館學士、判祠部事。在宏文館,只在大學士蘇禹珪之下,蘇禹珪,那可是宰臣。陶谷的目標儼然更清晰了,再進一步,政事堂可就有他一席之地了。

對其恭維,劉承祐已然習慣了,反應很平淡。對於御名,劉承祐並不以爲意,皇帝名字,不是拿來給本朝人叫的,至多在著史的時候,提一句。劉承祐更改,只是依舊例,與臣民方便。易一人之名,終究比天下人避諱名謂、書寫作文,成本要低許多。

面前候着的,都是些老臣,儒學之士,張昭、張允、李崧、和凝、李浣等人,可謂文氣斐然。這些人中,似李崧、和凝,還是前朝宰相,雖有官身,且不低,但都被置於三館,修書纂志,基本上是當吉祥物養着的,挺不受重視。

大漢自立國以來,就十分輕視文人,自上而下。似楊邠,便異常鄙薄儒士,覺得文章禮樂,皆爲虛事,不足爲介,哪有帑藏豐盈、甲兵強盛來得重要。

故,此番得到劉承祐的特殊召見以奏事,都挺喜悅的。

“陛下,先帝驅逐胡虜,拯溺天下,梳構山河,以開大漢。經臣等反覆討論,先帝尊號,擬爲高祖,諡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禮儀使張昭出列,奉上冊章,說:“所獻禮樂,欲以‘觀德’爲名,舞曲歌辭另行編寫。請陛下御裁。”

聞言,劉承祐接過,雖然只是稍微瀏覽了一遍,但爲表鄭重,還是沉吟了幾許,方纔說道:“可!”

彼輩或文才出衆,但於此時的劉承祐而言,非急用人才,況以劉承祐的文化素養,還沒有與其談文說詞的能力。爲免尬聊,稍微表現了一番對文才的重視,暗示了一番“美好”的未來,劉承祐未有多說,便讓彼輩退下了。

登基之後,劉承祐將政事堂遷至廣政殿側。

踏入政事堂,擡手免了一干中書門下僚屬行禮,直入堂內。還是幾張老面孔,楊邠、王章、二蘇、李濤俱在,楊邠與蘇逢吉正在爭論着什麼,只見楊邠厲色道:“彼輩既無德才,在任上,荒於政務,尚不能盡其職守,未罷其權職,已經恩德,豈可再加擢升?”

有一段時間了,沒聽楊邠在政事堂內有這般大的嗓門,還這麼激動。

緊跟着是蘇逢吉的反駁:“陛下行登極,恩賞文武,難道要厚此薄彼?欲使衆臣如何看待陛下?”

“你所提者,皆貪鄙之輩,縱一尉一簿,亦不得允,而況於六部司職吏員!”楊邠瞪着蘇逢吉:“有老夫在,絕不允許無能之輩竊居廟堂,敗壞朝綱!”

“好大的口氣!”蘇逢吉臉色很不好看,這幾乎是在指桑罵槐了,冷冷地回視着楊邠,譏諷道:“你楊樞相,還能代替陛下做主嗎?”

“你!”

蘇逢吉這個人很陰,每與楊邠針論,總是很自然地帶上劉承祐,彷彿他是代表劉承祐的意思,使旁人看起來,楊邠是站在劉承祐的對立面一般。聽得多了,劉承祐心裡也有些不耐煩了,對於這種假其威而滿足私慾的做法,劉承祐已心生不滿。當然,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到如今這個階段,劉承祐已不需蘇逢吉來抗衡楊邠了。

在堂屋外駐足聽了一會兒,對二人所爭,劉承祐心裡有些數了,無非是,蘇逢吉想借劉承祐登基後封賞羣臣的機會,給他的黨徒們謀些升遷,順便再撈上一筆,而爲楊邠所拒。

“咳咳。”輕輕地咳嗽了兩聲。

但是,估計是聲音太輕的緣故,並沒有引起宰臣們的注意,等劉承祐現身了,方纔被“眼尖”的蘇禹珪發現,當先起身行禮。

“拜見陛下!”

劉承祐面容冷硬地坐到主座上,沒等他發話,一干宰臣都習慣性地坐下了。落入眼中,劉承祐似乎被迷了下眼一般,用力地擠了下眼睛,掃向楊邠與蘇逢吉,出言敲打一番:“諸位都是宰臣,輔理國政,如此爭執,若傳將出去,大失體統!三人成虎,知情者尚曉二公是爲國事各抒己見,那些無知愚民,恐怕要以爲我大漢宰臣不和,箇中有什麼矛盾齟齬了!”

被劉承祐這麼一說,楊蘇二人臉色都有些不好看了,蘇逢吉瞥了楊邠一眼,沒多少誠意地對劉承祐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無狀。”

楊邠怒容收斂,擡頭與劉承祐對視了一眼,旋即微微傾了下身體:“請陛下恕罪。”

隨意地擺了擺手,劉承祐明知故問:“何事,累二位相公爭執如此激烈?”

聞問,在二人爭論期間,始終嚴肅着一張臉的李濤取出了一本冊子,呈給劉承祐:“陛下,這是臣等擬定文武百官升賞遷調名冊,二位相公,對其中些許官員,有所異議,故有此爭。請陛下御覽。”

侍宦將冊子恭敬地呈給劉承祐,順手接過,翻開粗略地瀏覽了一遍,對上邊的官員,除了少數人,他大部分都沒印象,又或者是僅聞其名。

而所謂的官員遷轉,似六部尚書、侍郎、寺卿、六軍大將軍、將軍之類的,只是將各人輪換了一圈,兵部轉吏部,吏部轉刑部,刑部轉戶部......而三司六部諸寺監的實職,纔是楊、蘇二人爭執的重點。

“諸公所議,朕基本沒什麼異議。”雖然看得漫不經心,但劉承祐決斷卻是做得迅速,提筆,在名單上鉤劃了幾下,比如魏仁浦的位置調爲樞密院直學士,範質升爲中書舍人、知制誥。

“至於有異議者,着吏部有司,綜合評比審覈,議定!”劉承祐斜了蘇逢吉一眼:“朕欲造恩典,卻也不當濫施官職,國家新立,雖乏人才,但大漢朝堂,也不是無德無才之人可居的!”

此言落,蘇逢吉愕然,楊邠也有些詫異,這一回,劉承祐的態度竟然是偏向他這一邊的。打量了一眼劉承祐那平靜的面龐,在他視線掃到自己之前,迅速地別過目光。

同時,劉承祐這話,實則也是些冠冕堂皇之語,朝堂地方,無德無才而居權位者,可是一點都不少!

“另外,俸祿加增之事......”

劉承祐話有點刻意地不說完,但王章很機靈地接過,有點激動地稟道:“陛下,而今國庫枯竭,府廩空虛,外有戰事,內有饑荒,國用尚且不足,何談加增。諸大臣、勳貴,既受大漢恩祿,自當與國休慼是同,體諒國事艱難。臣以爲,俸祿非但不能加增,還當削減,緩解朝廷的用度壓力......”

在如今的大漢,冗官問題,實則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是,朝廷窮啊,其所帶來的便是,養着那一干累朝勳貴,很費錢糧。

“臣反對!”話音剛落,蘇逢吉立刻跳了出來:“百官爲國羽翼,爲陛下治理天下,豈能苛待?”

聞言,王章頓時懟向蘇逢吉:“此非苛待臣僚,只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策,待翌日,國家富足,府庫豐盈,再行恢復。”

“此言大謬!削減俸祿,讓朝臣們如何維持吃穿用度,照養家人?”蘇逢吉冷斥一聲,拱手向劉承祐:“陛下,王章此議,必失臣僚之心,不可不察!”

“蘇相豪宅數棟,良田千頃,還在意那點俸錢?”王章直接揭蘇逢吉的短。

蘇逢吉臉色大變,惡狠狠地瞪向王章,更欲發飆。

“好了!”劉承祐卻出言打斷:“此事容後再議......”

爲這場爭論收了個尾,不過加增俸祿之事,卻是不用再想了,至於是否如王章所言削減,這個劉承祐還需審慎而行。當然,僅針對於朝臣、勳貴,對禁軍,待遇是一點都不會減少的,哪怕朝廷再窮。

“各鎮節度如何?”劉承祐轉向另外一個話題。

這回由蘇禹珪給劉承祐呈上一封奏冊,基本包含了眼下所有臣服大漢的節度。很整齊,除依前職之外,並同平章事,稍有不同的,也是再加一些官銜,升爵位,比如劉崇、高行周、符彥卿、安審琦......

但這麼一來,大漢天下,恐怕到處都是使相了!

使相遍地走,團練不如狗?

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18章 商賈無題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790章 憂勞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39章 濮州案(2)第13章 市井之聲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61章 北使南歸第346章 底層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418章 洗禮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25章 頌公亭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38章 任其紛擾第119章 幸西京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93章 完了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278章 軍務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314章 還京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26章 冬至宴2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775章 調整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36章 母、妻、子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97章 心虛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