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

bookmark

“稟官家,雍王、齊公、皇孫及致遠伯郭良平一行,已然抵達京郊!”垂拱殿,喦脫快步入內,老臉上掛着笑容,興沖沖地向正在審閱政事堂奏章的劉皇帝道。

不出喦脫意料的,劉皇帝立刻放下了奏章,顯得越發僵硬的老臉上浮現出少許波瀾,笑意掩飾不住,道:“終於到了啊!傳旨,讓太子攜百官出城,親自去把雍王一行迎回宮!”

“是!”喦脫應道。

趁着劉皇帝高興的機會,喦脫又稟道一事,語氣就顯得小心了些:“官家,楚公殿下也回來了。”

聞言,劉皇帝臉上的笑意頓時消散無蹤,那臉翻的,比狗臉還快。只見劉皇帝語氣不善地道:“哦?人在哪裡?”

“楚公殿下正在宮門候詔,等待面聖!”喦脫道。

“這小子什麼時候如此規矩了,還宮門待詔,他是做賊心虛了吧!”劉皇帝冷淡地懟了一句,然後吩咐道:“那就讓他候着吧,跪着等!”

“是!”喦脫脖子一縮,應聲去了。

雍王的歸來,似乎給西京注入了一點喜悅的波瀾,太子攜百官於定鼎門前迎接,聲勢很大,這樣的待遇,整個大漢也沒幾個有資格享受。

圍觀者甚衆,大量西京百姓,聞訊而來,表達對雍王的歡迎之意,也順便看看熱鬧。劉承勳官民中的名聲一向是不錯,也有過短暫坐鎮西京的經歷,因此西京百姓對他的印象也向來很好,當然,如此積極熱情,更多的還是慕強羨貴心理。

劉承勳此番回京,聲勢同樣很大,且不提當初劉皇帝派給他的那個規模龐大的使團隊伍,僅僅是從海外帶回來的東西,便用了上百艘河船裝載。也就是如今中原水運發達的,各條河道早已打通,否則那麼多東西運到洛陽,是要費不少功夫的。

在太子劉暘親自迎接下,一行人笑語吟吟,十分融洽地前往皇城覲見劉皇帝。不過在宮門前之時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

洛水河畔,津橋對面,皇城腳下,冬日照耀處,耷拉着腦袋,孤零零地跪着的那道身影格外顯眼,楚國公劉曙。大隊人叢帶來的動靜可不小,劉曙的心從來是不定,忍不住好奇,回頭打量了一下,待看清當先走着的劉承勳、劉暘叔侄,頓時來了點精神。

“這是怎麼回事?”一邊向前走着,劉承勳一邊低聲問劉暘。

劉暘平和的臉上,也不由露出點無奈之情,解釋道:“九弟在遼東又犯錯了,被陛下召回,責跪宮門!”

聞言,劉承勳臉上沒有多少意外之色,只是不禁感慨:“這小九啊,都是當爹的人了,怎麼還不知輕重。”

“九弟性子素來如此,實在讓人無奈!”劉暘應道。

“小九!”

“九弟!”

“九叔!”

一干人上前,打着招呼,劉曙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樣,熱情地打着招呼。看着劉承勳與劉昀等人,道:“三叔,你們終於回來,可是讓人好生想念啊!”

“你小子會想我?”面對笑臉相迎的劉曙,劉承勳沒好氣道:“想我給你求情嗎?”

“如此甚好!還請三叔救救侄兒,代我向陛下求求情!”劉曙打蛇上棍,趕忙道。

見其狀,劉昀不由好奇地說道:“九弟,你又犯了什麼錯,惹爹不快了?”

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劉昀與劉曙兩兄弟之間,關係一向還是不錯的。劉曙一直覺得,自己這個五哥活得逍遙自在,但更爲關鍵的是,同樣都那麼“不着調”,而劉昀卻總能把劉皇帝哄得開心,很少生他氣,這既讓劉曙百思不得其解,也深爲羨慕.

聞問,劉曙訕訕一笑,當着這麼多人,即便臉皮再厚,也有些不好意思,支吾道:“本不是沒什麼大事。五哥也知道,我做什麼事陛下都是不滿意的”

“九弟!”聽其言,劉暘臉色頓時一變,有些嚴厲地呵斥道。

劉曙從來都是個混人,腦子一熱的時候,連太子都是敢嗆兩句的。不過,此時此刻,卻也老實得很,自知失言,趕忙催促着,道:“三叔,五哥,你們一出使便是兩年多,陛下已經很想念你們了,還是趕快進宮覲見了,以免讓他老人家久等了!”

難得的,竟能從劉曙嘴裡聽到這種體己話,不過劉承勳顯然不吃這套,瞪了他一眼,道:“你若是早有這等覺悟,哪裡會惹陛下生氣!”

不過,迎着劉曙有些希冀的眼神,劉承勳還是道:“我會爲你說話,但陛下聽不聽,有沒用,就不敢保證。在此之前,你就好好跪在這裡吧!”

“是!”劉曙小雞啄米一般點頭。哪怕荒唐如劉曙,劉皇帝罰他跪,他也不敢二話,對話從頭到尾,就沒挪過膝。

搖了搖頭,劉承勳一行,繞過劉曙,進宮而去。路上,劉承勳方問起細情,道:“劉曙他究竟犯了什麼事?”

劉暘臉上也露出少許怒其不爭的表情,嘆道:“三叔歸來,這一路上恐怕也聽聞了不少朝廷整肅吏治的事吧!”

劉暘這一開口,劉承勳心中便有所猜測,臉色不見變化地點了點頭,道:“有所耳聞,劉曙又幹出什麼惹人非議的事?他雖然荒唐,但從不過問政事,還不至於牽扯到吏治吧!”

劉暘解釋道:“前者,陛下派九弟到遼東督察,協助專使查案,並安撫地方官民!只是,九弟到遼東不到兩個月,便傳來消息,說他粗暴干涉整肅行動,影響專使查案。

這與陛下派他去遼東的初衷相違背,自然引得不滿,遣人前去查證之後,發現九弟不只是干涉查案,甚至對遼東一些涉案官員進行包庇.

得知這樣的結果,陛下憤怒,可想而知,因而急下召令,讓他回京!”

聽完劉暘的描述,劉承勳明顯呆了一下,然後有些不敢置信地問道:“劉曙竟然糊塗至此?陛下以重任相托,他就如此作爲回報?倘若如此,莫說陛下了,就是我也想抽他幾鞭子!”

老九的腦回路,總是不同常人的.

“不過,說句犯忌諱的話,陛下委劉曙此任,一開始恐怕就有待商榷,他豈是擔此等大事的人?”說着,劉承勳又不禁搖頭道。

聞言,劉暘沉默了下,應道:“九弟平日裡浪蕩,但陛下對他,終究還是抱有一份期望,希望他能真正成熟起來!”

而明顯的是,再經這麼一樁事,劉皇帝心中對劉曙僅存的那絲微弱的期望,怕也徹底消散了。

“又是反貪除惡.”劉承勳心中責默默琢磨着,自回國之後,似乎遇到的每一人每一事,都與之有關。

如今的大漢,究竟成什麼樣子?劉承勳心中忍不住生出這樣的疑問。

第35章 室韋覆滅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27章 皇城司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60章 論婿第347章 談話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23章 夜宴第351章 林邑國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60章 家事、國事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66章 陷河陽第81章 廝殺漢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27章 延州事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764章 禁轎第1772章 處置第164章 監國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94章 減稅難第316章 不裝了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2章 大朝會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8章 請願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736章 試炮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69章 愛將第274章 厚葬之第428章 用心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58章 善後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96章 楊邠案(4)第77章 吏職變動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96章 反響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16章 不裝了第160章 平定第3章 不宜擴大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35章 坐不住了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3章 考校第13章 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