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朝會

乾祐元年二月望,帝御崇元殿,大朝。

這是劉承祐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十分隆重,十分慎重,劉承祐也異常重視,前期籌備充足,甚至爲奏報事,列了個小抄。

方入寅初,劉承祐便自御榻起,盥洗進食,素食小粥墊肚,粥很乾。更朝服,僅將那套華麗繁瑣而沉重的冕服加諸於身上,便耗費了小半個時辰。及至晨曦,東京五品以上職官並進奏吏、外使依序進宮,劉承祐方在控鶴軍士的護衛下,乘車輿,過宮門,至殿前,在衆臣的目光下,穩步入內,登御階,上金座,居高臨下,坐北朝南。

朝拜,爾後是由禮儀使張昭親自宣讀的一份賀讚辭。然後是劉承祐降制宣讀:“朕以渺躬,獲纘洪緒,念守器承祧之重,懷臨深履薄之憂。屬以天道猶艱,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國有大喪,羣寇幸災而伺隙......”

此制文,基本上就是陳述了一遍劉知遠駕崩後,大漢的艱難處境與險惡局勢,描述他以幼主繼位,嘗膽履冰,廢飧輟寐的憂慮與忐忑。回顧前番創業大漢、經構江山的過程,謙虛地提了一下他鼎定河北、平叛鄴都的功績。又表示了一番他保延洪之運,守不拔之基,使天下承平,永安遐爾的志向。冀望於羣臣輔弼,將士用命,上下協心,以衛江山......

寥寥千言,盡顯陶谷的文采。似這等官方制文,陶谷寫起來,是得心應手,四平八穩,格外老辣。

其後,便是諸使進告。基本上,就只吳越國與馬楚的使者,二人還未離去,被拉來充數的幾名胡人不能算。劉承祐於大朝會上,承認二國主尤其是因政變被推舉上臺的錢弘俶名分,降制加恩:“東南面兵馬都元帥、兩浙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錢弘俶加諸道兵馬都元帥,天策上將軍、湖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楚王馬希廣加守中書令。”

後又是諸道州節度、州使的進告,依敘奏報,以河東、成德、魏博、鎮寧、河陽這幾鎮爲主,陳述彙報地方州縣治理情況,都是喜事好事,沒有一點壞訊,匪盜止,民安定。

又有不少“神異”之事發生,一併奏來。恆州有深山霞光萬丈,數十里外可見;晉陽佛寺,突生仙音嫋嫋,似有佛陀臨世;河陽漁民捕得大魚,剖其肚,得“無字天書”;西京洛水上神碑浮現,上刻神紋,佇於水面半個時辰落;京郊有白鹿現......

以上異象,懂得人都懂,但是,傳播開來,對天下愚民,當是很有效果的。

告一段落後,本次大朝會的戲肉來了,新主繼位,對在京百官、禁軍並天下道州節度的恩賞制書。內容很多,很長,由兩名常侍,輪番朗讀,亦費了小半個時辰,方纔結束。

百官的恩賞,如此前所提,沒有太大的變化,多輪轉官位,加些虛銜。最主要的,還是對朝中實職權位的調整。

楊邠以樞密使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吏部事,徹底從樞密院“解脫”;王章仍爲三司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蘇逢吉以左僕射、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判刑部事;蘇禹珪爲右僕射、宏文館大學生、同平章事、判禮部事;竇貞固仍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司空、判工部事;李濤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檢校太尉;另外,以守太師、齊國公馮道爲尚書令、同平章事,馮道這個老狐狸,直接被劉承祐復起爲相,入政事堂理政。

七名宰臣的任用算是正式定下,除了馮道的“亂入”與楊邠職權削減之外,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只有劉承祐自個兒心裡清楚,這只是暫時的。

郭威以樞密副使進樞密使,這是劉承祐幾經考量後,做下的決定。魏仁浦爲樞密院學士,陶谷爲中書舍人、翰林院待詔;範質爲中書舍人、知制誥......

餘者不敘。

而在東京的侍衛親軍人員上,劉承祐還是沒能忍住下手,沒有大動作,史弘肇、劉信仍舊爲一、二把手,其餘高級將帥各加恩典,但是對於馬全義、韓通、向訓等舊部,都有實職擢拔。

韓通加爲護聖左廂都虞侯,向訓以東西班都虞侯兼令皇城使。馬全義,作爲跟隨劉承祐最早的將領,若不是因爲實在太年輕,劉承祐都有心直接以其爲龍棲軍都指揮使了,他才二十二歲。另外,劉承祐侍衛頭子李崇矩,被他任命爲內殿直都知,統兵去了,搞情報、玩特務,他實在不擅長。至於劉承祐秘密組建的那支情報隊伍,暫時沒有考慮好用誰統管,甚至如何處置,都還猶豫。

對軍隊,劉承祐最大的動作,便是將控鶴、內殿直、散員這三支長駐於皇城的三支軍隊,交由大舅李洪建統帥。雖未明確表示,脫離侍衛司的統管,但界限已經出來。劉承祐,這也是在爲“殿前司”的成立,做鋪墊,東京禁軍,盡歸於侍衛司統率,實在是太讓人心驚肉跳了。

此前,雖然設立有殿前都部署、大內都部署之類的軍職,但基本都是名頭響亮,所轄力量薄弱,且沒有從制度、機構上面明確獨立出一個衙門來。劉承祐這是,小作嘗試。

趁着恩制下的機會,造成既定事實,彼輩將帥,受劉承祐恩典,縱使心有不甘,也只能暫且捏着鼻子認了。

至於天下諸節度,皆有恩賞,但在劉承祐的意志下,終究有個高低差異。河東劉崇、幽州趙延壽、鄴都高行周、兗州符彥卿、襄州安審琦、涇原史匡懿、夏州李彝殷並加使相、功臣名號,進爵,餘者悉加虛銜,像什麼侍中、侍郎、司空、司徒之類字樣的官位,根本不要錢,隨便灑。

至於已故武寧軍節度使王周,追加公爵,以河陽節度使武行德移鎮。

......

“陛下,石氏不能守江山,乃立大漢,而今天下乃乾祐當朝,然鄴都仍屬廣晉府,京兆仍駐晉昌軍,其所謂廣晉、晉昌者,實不合時宜。請陛下易其名,以倡大漢天興!”宰臣竇貞固聲音洪亮,請奏。

日頭高照,將崇元大典照得透亮,大朝會,已經持續三個時辰了,對於殿中所有人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劉承祐也一樣,無論精神還是體力的消耗都異常大,高居御座,還不能亂晃,身上的冕服此刻變得異常沉重,微微顫動的十二旒珠都有些晃眼。

聞其報,劉承祐深吸一口氣,提了提神,沉聲說:“詔改廣晉府爲大名府,晉昌軍爲永興軍!”

“是!”

此事,自然也是早與劉承祐通過氣,定好的。否則,劉承祐的反應,還不至於這麼快。

隨着竇貞固奏完,百官奏事,也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了。殿中,慢慢地安靜下來,似乎無事可奏了。

看得出來,在場大部分官員,尤其是那些老臣,真的扛不住了,身形都有些發顫。

“報!”“恰”此時,殿外突傳一通事郎的大聲奏報。

“啓稟陛下,鳳翔王招討使奏報,於寶雞雞峰山,大破蜀軍,殺敵上萬,俘三千人,蜀軍主帥張虔釗率殘兵狼奔山林,我軍趁機,轉攻大散關,已奪之!”

此報一出,滿朝雀躍,已有些萎靡的朝臣們,一下子來了精神,皆面帶喜色。很快,以蘇禹珪爲首的一干儒臣,開始向劉承祐歌功頌德。

事實上,一場大勝,對於如今的大漢朝廷而言,就是一劑強心劑,對固基業、穩人心、懾天下,有無比積極的作用。

當然,此事同樣的,劉承祐也提前一天便收到了消息,壓下不發,留到今日朝上,最後,搞出這麼一出“通報儀式”,爲劉承祐再添一分神聖性。

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713章 機遇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311章 舊識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06章 誘惑第34章 苦難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04章 解決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27章 皇城司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91章 暗箭第126章 冬至宴2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82章 李氏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764章 禁轎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187章 瑣屑第39章 長沙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世宗篇47 封禪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世宗篇50 花落誰家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66章 請辭?不許!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403章 抓起來!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21章 矛盾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53章 兵臨刪丹第77章 嚇人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9章 濮州案(2)第2章 王、鄭二公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8章 楊蘇還京第1761章 新問題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02章 盛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