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劉規改革

bookmark

與前朝相比,大漢少府在職能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皇室生活事務方面是職能,在不斷的發展變遷中,基本都已被剝離,轉由宮廷各監使寺局替代,而少府本身則專注於皇室私財私產的經營。

雖然一部分職能被剝離了,但這並不意味着大漢少府的權威削弱了,相反,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專注於管理皇室產業,這是皇室真正的錢袋子,與錢有關的事情,少府基本都能管,並且其他同樣服務於皇室的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少府。

即便是權勢滔天、兇名赫赫的皇城司,其很大一部分運維h款項都是來自於少府撥款,這也是在劉規站穩腳跟後,王繼恩不敢徹底得罪的原因之一,畢竟掌握着錢袋子的人,先天就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在大漢朝廷,少府向來和財政司被放在一起比較,並稱爲內外計相,可見其影響力。而相比於財政司,少府要神秘些,受到的掣肘要少些,只需要向皇帝負責,但其掌握的財富卻是一點都不少。

大漢這幾十年,商品貿易蓬勃興起,得益於寬鬆的政策,相對合理的稅收,商業擡頭的趨勢明顯,官民之間經商致富的情況日益普遍,哪怕只是做貿易流通,其財富積累速度都是驚人。

當然,在這股商品經濟大爆發的浪潮中,固然有一部分普通人站到了風口,發家致富,但絕大部分利益,顯然還是被那些掌握權勢與話語權的勳貴官僚們所攫取,即便是那些聲名在外的豪商,其背後也或多或少站着權貴的影子。

當然,在這股浪潮中,皇室也是一大受益者,甚至可以說是最大受益者。大漢朝廷一年的財稅已經無限向八千萬貫的數字邁進的,但這些大部分都有固定去向,若是遇到天災、戰爭,虧空立刻就會產生,而少府管轄各項產業的價值,早已突破一億貫,這是當年劉皇帝讓少府自查之實,就已經做到了的。

而若比府庫,大漢的國庫與少府管轄的帑藏比起來,那隻能用貧窮來形容了。

在最初,少府基本是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除了鹽、茶、酒等傳統暴利產業,一些出現在市面上引發追捧的新鮮產業,也會摻上一手,幾十年下來,少府也逐漸發展成爲了一個幾乎涉及全行業、掌握海量資源的龐然大物。

大則意味着臃腫、遲鈍,甚至虧本,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後,以及內部的腐化,少府的問題一度很嚴重,即便那是皇室私產,也少不了膽大妄爲的人。

雖然進行過幾次整頓,也抓殺了一大批犯事的少府職吏,但都只是揚湯止沸,不解決根本問題。少府,是在肥得流油,太具誘惑力了,另一方面,又太不透明,給人可操作的空間太大。

這種情況,一直到劉規上任,方纔得到大幅度的轉變。劉規在少府任上,足足經過一年半的調研,跑遍了中原各州,乃至漠南、東北、江南,進行了大量調研,充分研究之後,便上表劉皇帝,決定對少府進行改革。

對於劉規的勇於任事,劉皇帝自然是欣喜兼欣賞,在審閱奏章之後,發覺劉規對少府的問題研究得很深,所提出的建議也很中肯,辦法可行性高,這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果斷同意,劉皇帝本就對不斷出問題的少府感到不滿,對那些總想着挖他牆角的賊盜更是深惡痛絕。

有了劉皇帝的肯定和背書,劉規心裡有了底氣,於是對少府進行了大刀闊斧般的改革。

涉及面很廣,條文很多,但總結地來說,劉規主要是做了兩件事。其一,立規矩,強化組織程序,把少府過去運轉過程中諸多模湖的問題透明化,想方設法約束僚屬,限制職吏,當然配套的各項處罰也十分嚴厲,否則無從懾人。

爲此,劉規甚至親自發明瞭一些“新型”刑罰,比如一種名爲“節節開花”的酷刑,那是針對那些中飽私囊、偷盜府庫的犯人的,具體做法是,將犯人的手,從小拇指開始,一個關節一個關節地鍘斷,直到整條手臂砍掉。

左手砍完砍右手,但一般而言,很多人根本等不到整隻手砍完,已然痛死了,倘若有勇士,兩隻手鍘完了還沒死,那還有腳趾和雙腿呢,在執刑過程中,連自盡的機會都沒有......

也正是有了這些嚴酷的手段,也才讓人意識到,這個劉規,當真是個狠人,雖有才學,本質依舊是個酷吏,而劉規也在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舉措中逐漸樹立權威,宮裡宮外,敬畏忌憚着無數,當然,對於嵒脫、王繼恩兩位大官,劉規總是保持這謙卑。

劉規改革的第二件事,則是大批量地砍皇室產業,給臃腫的全產業瘦身,削減不必要支出,控制收支比,而經過足足三年的改革,皇室產業的瘦身計劃,總算完成。

擺脫了許多不必要抑或低收益的產業,皇室的財富非但沒有削減,反而得到了顯着提升,那些重點產業,本就屬於高利潤且帶有一定壟斷性,投入更多的資源與成本,得到的收益自然更大。

與此同時,少府在瘦身過程中,管理效率也得到明顯提升,這與劉規的高壓政策是相輔相成的,很多人就是因爲畏懼劉規,畏懼那些駭人聽聞的酷刑,而不得不老實低調,而規矩,就在這份敬畏之中,得到貫徹落實。

在劉規的改革下,大漢少府是實實在在地發生了一些變化的,變得更專業化,也更精細化,同時財富的積累,進一步增加,富可敵國並不只是一個形容詞。

正是有這些明顯的成效,也使得劉規在朝廷譭譽參半,有人鄙棄他宦官的身份,認爲他沐猴而冠,有人嫉恨他的殘忍冷酷,但同樣的,也有人佩服他在少府監任上的建樹,當然,這只是極其少數的一部分人。

當然,劉規是不會在意外朝的閒言碎語的,只要劉皇帝信任他,只要嵒脫、王繼恩這兩老閹不找麻煩,他就穩如泰山。

如今,藉着朝廷稅改的風,劉規又進行就任以來的第三次大改革了,同樣是土地問題。

毫無疑問,不管其他產業有多大的利處,土地仍舊是皇室產業的支柱,體量巨大,收益高昂,同樣,問題也不少。而劉皇帝召見劉規,顯然是爲了皇室土地的事......

對於土地問題,劉皇帝是常年都在思考的,自然不可能忽視皇室這一塊兒,只是此前沒有被戳破,他心中也還殘存着一絲僥倖罷了。

如今,窗戶紙被捅破了,因勢而改,也就成爲了一件必要的事情。

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361章 安東國第35章 唐將空談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86章 鬚髮花白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08章 井陘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23章 鬥法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97章 決斷!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98章 事泄了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313章 晉王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70章 大禮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312章 一舉蕩平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89章 談話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73章 解決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76章 視察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75章 按*不動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72章 磁州賊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53章 交代後事第401章 老郭威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341章 向錢看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75章 按*不動第10章 老將出馬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33章 兩廣運動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36章 怪圈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720章 靜默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10章 老將出馬第96章 言官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70章 大禮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707章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96章 缺人了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72章 太子妃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