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怨艾、抉擇

bookmark

對於自己的兒子,楊業一向是得意的,此時聽着王彥升充滿羨慕甚至帶有幾分得意的誇獎,心情自然很美。

不過注意到王彥升的表情,還是露出一點尷尬而不失禮節的笑容,開口勸道:“兄臺是對賢侄們過於嚴格了,我觀他們,都是可造之材,此前只是未得機會罷了,如今陛下公開鼓勵,大有用武之地,必能繼承衣鉢,光耀門楣啊!”

面對楊業的這番勸慰,王彥升不由多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歎,這楊重貴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他本人什麼情況暫不多說,幾十年下來一直爲上下勳貴們所羨慕嫉妒恨。

子孫滿堂,也同樣是英才輩出,尤其是楊延昭、楊延朗兩個兒子,成色尤其出衆,一個被劉皇帝選作駙馬,擔任着殿前司的高級軍官,一個也由後起之秀蛻變爲軍中大將,如今正隨着魏王在安西擴張。

爲人處世確實低調,但若論顯貴,滿朝上下誰能忽略。但就是這樣的權勢門楣,竟然始終受到劉皇帝的信任與寵信,沒有絲毫忌憚的徵兆,真是奇哉怪也!

楊業一家子的際遇已經足夠傳奇,但更讓人奇怪的,還得是劉皇帝態度!老皇帝,怎麼看,都不像是能真正地毫無保留地相信一個人、一個家族。

楊業的功勞資望都足夠,二人也有袍澤之情,但王彥升在他面前還是一個前輩,因而也有自己的驕傲,沒有把這些散發檸檬味的情緒過於表現出來。

“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現在總算有些明白陛下常常掛在嘴上的這句話的原因了!”想了想,感慨道:“我我們這輩人出生入死,創下基業,兒孫卻不能享受,那荊棘路還要讓他們重新走一遍,早知如此,我等當初那般拼命做甚?”

看王彥升又有些管不住嘴了,楊業眉頭微蹙,有些惱火道:“光烈兄,此言有些偏激了,陛下也是一番苦心,想來也是希望子孫後輩能有所成,而非一干倚恃府第的庸碌之徒吧!”

提及此,王彥升便有些氣不打一處出來,瞥着楊業,道:“重貴兄,哥哥我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家延昭、延郎二子,是軍中翹楚英傑,飽受陛下信用,他們有如今的成就,難道沒仰仗你楊郡公功勞、資歷、名望的地方?若無陛下的偏愛、提拔,延昭侄兒能在四十歲不到,便成爲殿前司都虞侯?

這是個什麼職位,你比我清楚,位卑權重,多少老臣宿將受其節制,陛下這是有意將之樹立爲大漢軍隊新一面旗幟!

軍中嵴樑,柱國之石,當年或許只是激勵與期望,如今正一步步成爲現實!還有那李繼隆,與你家大郎差不多的情況,同樣是陛下的女婿。

與這二者相比,那些出身普通的士兵,那些苦熬資歷以待升遷的中下級軍官,又當作何感想?陛下如欲求公平,僅僅打壓我們這些功臣勳貴又有何?”

聽王彥升這麼說,楊業終於忍不住了,呵斥着打斷他:“夠了!光烈兄,你今日話有些多了,當湖塗時就湖塗,這可是你說的!”

楊業的突然發作讓王彥升愣了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隨意地扒拉下沾着唾沫星子的鬍鬚,澹澹一笑:“老夫這番話,又犯忌諱了?清醒的時候,我就是這態度,七十年的脾氣,也改不了了,終究是要帶着進棺材的!”

說着,王彥升老眼微眯,帶着點壓迫衝向楊業,凝聲道:“你可是陛下的股肱心腹,今日這番抱怨,不會捅到陛下那裡去吧!”

“兄臺這是疑我?”楊業絲毫不怯,直視着王彥升,眼神中隱隱有些惱怒。

見他那副認真的模樣,王彥升呵呵一笑,一口氣沒順過,還忍不住咳嗽了兩聲,眼神斜了下跟在二者身旁的另外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說道:“就算上達天聽,老夫也不怕,死都不怕了,還有何懼?傳過去也好,讓陛下聽聽臣等的心聲。

看看我們這些人,連心裡話都不敢向陛下當面直說,這是不是老臣之哀?”

“好了,事已至此,再做這些無謂的抱怨又有何益,安享晚年纔是正道!”楊業嘆了口氣,又攙起王彥升,只是這一回又用上了力。

感受到自手臂上傳來的力道,王彥升一時默然,緩緩朝車駕而去,同時轉變談話的對象,問另外一名老者:“合川伯,聽了這麼久閒話,就沒什麼好說的?”

身邊的老者乃是合川伯康延澤,與王彥升相彷的年紀,文武雙全的智將,幾十年戎馬生涯,也立下了不少殊勳,楊業當年的正名之戰百草口大捷,以寡敵衆,正面擊潰來犯之遼軍,就是在康延澤的輔助下獲得的。

當然,比起王彥升,各方面確實要差上許多,尤其在功勞與資歷上。此時,康延澤揹着雙手,緩緩走着,迎着王彥升審視的目光,還是一副澹定從容的模樣,輕笑道:“在下閒居多年,只爲安享晚年,別無所求!我家那些不成器的犬子犬孫,對他們並無冀望,碌碌無爲也好,這些年積攢的家產,也足夠他們過三世了,至於三世之後的事情,就更不需我這老朽操心了!”

“合川伯倒是看得開,泰然處之啊!”康延澤的表現在王彥升看來,實在有些裝模作樣:“你父親在前朝便已位居侍中高官,出身名門,比起老夫這行伍底層拼殺出來的,可要優握得多,以你的爵祿,若無奮進,三五代之後,早已淪爲平民,這意氣能平?”

對此,康延澤沉默幾許,方笑了笑,道:“至少,陛下還給我等指了一條明路!老朽已然做好了考慮,康家還有些子弟,安分守己的,待在國內治學、從政、經商、種田,不安分的,統統趕到外邊去,任他們去興風作浪!”

康延澤如此表態,也是沒法,這些年他康家的日子並不算好過,主要是政治上遭到了打壓,軍事上也被屏退出局。

原因也簡單,他就是劉皇帝嘴裡的某些“不法勳貴”的典型,他的次子康明昭犯貪墨軍需、剋扣軍餉之罪,被明正典刑,時任巡檢司副都指揮使的康延澤自然免不了受牽連,剝奪一切職銜,仕途直接斷送,養了十好幾年老了。

“這個主意好!”王彥升還沒說話,楊業便開口肯定道,十分讚許的樣子。

王彥升對這二人左瞧瞧,右看看,思忖少許,嘆了口氣道:“看來,也只好如此了!老夫還有些故舊子弟,也只能跟着出去了!”

“西進還是南下?”楊業好奇問道。

“當然是西進!”王彥升冷冷道:“若是南下,豈不是要在郭良平那小子手下效命?看他豎子成名,豈能再受其節制?”

顯然,王彥升也是那些瞧不上海軍、蔑視郭良平的諸多老貴中的一員。見王彥升這副老來自負的模樣,一旁的康延澤眼中閃過少許異色,他可不願把子弟投入到安西戰場,那可是血肉磨坊,多少命都不夠填的......

當然,王彥升選擇西北,更大的可能還是在於,他在西北地區還是積攢了些底蘊的,那邊是最能發揮他王郡公影響力的地方。

“看來老朽這病體殘軀,還得再多堅持一些時日,否則老夫若去了,子弟們也無底氣與人相爭了!”果然,王彥升又輕聲感慨道:“陛下這一個放任,是將偌大域外,化爲鬥獸場了.......”

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17章 修法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37章 整編事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4章 西南事務第67章 宿州一線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79章 父子問對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58章 河東風雲(5)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3章 兩廣運動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68章 西縣第276章 玉如意第3章 取士不公第43章 事畢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125章 頌公亭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81章 廝殺漢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38章 殿議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51章 壽國公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446章 流光園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93章 升遷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34章 苦難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14章 還京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23章 幽燕事了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0章 滿堂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