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侯益

bookmark

本章水,建議跳過。

東京南城,一匹老馬拉着一駕馬車,晃晃悠悠地穿過狹窄的街巷,幾經兜轉,停在一所宅邸面前。宅門不小,卻透着一股子凌亂。

趕車的是名粗豪壯漢,配着武器,一看就知道是飽經戰陣的行伍之人。一躍下車,朝馬車內恭敬地說道:“主公,到府門了。”

車簾掀開,一名鬚髮灰白的老者探出了頭,佝着身子,在馬伕的攙扶下着地。神情間滿是疲憊,嘆了口氣:“東京的道路,還是這般擁擠難行!”

“叫門去吧!”

“是!”

這老者,便是前鳳翔節度使,侯益。自從被“護送”到京後,侯益便被撂在府中,無人問津,他有主動上報請求面聖,結果沒有迴音。

天子與朝廷這樣的反應,讓這老兒倍感惶恐,思及自己在鳳翔首鼠兩端的動作,更是難以自安。其後雞峰山大捷的消息傳來,更讓侯益寢食難安,只覺性命之危就在眼前。這段時間下來,侯益盡出家財,攜重禮,投帖拜訪大漢的權貴們,尤其是那幾個宰臣,希望能爲其說道說道,只可惜,效果了了。

哀聲嘆氣地,在看門的部曲迎候下,步入府中。扶着腰,畢竟六十多歲了,這些時日奔走,縱使身體一向不錯,也有些熬不住了,最主要的是,心理壓力有些大。

侯府中總計有七十餘口人,除了侯益的親屬之外,尚有數十名部曲相隨,都是死忠。稍微安撫了一下迎上來的軍漢們,侯益問管事:“三郎呢?”

管事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支吾着,低聲解釋了一句。

“這個逆子!”

伴着一聲怒喝,侯益表現出了他的老當益壯,拎着根木棍,快步便闖入侯府後園的一處別院中。堂間,一名三十來歲的小鬍子,正與一名侍婢調着笑,臉上泛着醉態,應該喝了不少酒。

見着侯益手執木棍闖了進來,一個激靈,推開侍婢,搖搖晃晃地地便要逃跑。

“爹,別打了!”幾聲慘叫之後,男子大着舌頭告饒。

“你這逆子,老夫在外奔走,卑躬屈膝,你倒好,在府中逍遙,啊?”侯益吹鬍子瞪眼,怒斥道:“玩物喪志!”

男子名叫侯仁寶,是侯益的第三子,一向胸無大志,貪圖享受。不過倒不是那種囂張跋扈的二世祖,屬於那種“鹹魚度日”的典型,既不從軍,也不從政,只是喜歡玩樂嬉戲罷了,混了三十多年,還指着老父養他。

見老父臉色有所緩和,侯仁寶揉了揉被打的手臂,壯着膽子,齜着牙,上前扶着侯益,順手將那棍子拋得遠遠的,說道:“爹,我也想陪你出去,這不是怕給你丟臉嗎?”

“你還有臉說?”見侯仁寶那一臉鹹魚表情,侯益頓時斥罵一句。

聞到他嘴裡的酒氣,更是怒由心起:“天子明詔禁酒,侯家本就危在旦夕,還敢於府中放肆,你是怕招不來開封府和巡檢司的人?”

“額。府中都是自家人,沒人會外傳的。”侯仁寶訕訕一笑:“入東京後,兒子已經聽您的吩咐,老實地待在府中,門都沒出過......”

“你是還想要老夫表揚你嗎?”侯益反問道。

侯仁寶埋下頭,裝死。見他這副模樣,侯益忍不住嘆口氣,對這個兒子,他也是死了心了。所幸其他幾個兒子,還算長進。

見侯益表情緩和下來,打了個嗝,侯仁寶湊上前,表情正經了些許,問道:“爹,見那些宰相沒用,你何不直接去覲見天子?”

聽這話,侯益差點沒氣出腦血栓,雙目一瞪:“我若能見到天子,還用去求他們?”

“都敷衍着老夫,尤其是那蘇逢吉,收了我的禮,不爲我說話也就罷了,竟然還欲向我另索禮物?此人臉皮,竟然如此之厚,這等人也能當宰相?我看吶,這大漢朝也好不到哪兒去!”侯益抱怨一句。

聞言,侯仁寶似乎嚇了一跳,擺擺手:“爹,這話可不能亂說,侯家危在旦夕,要是傳出去了,可就更加不妙了。”

“滾!”侯益給了一個簡潔的迴應。

侯仁寶屁股則未挪一下,反而腆着臉,說道:“爹,兒子想來,天子應該不會殺我們一家。”

“爲何?”

“感覺。”

原以爲這個兒子能說出什麼有見地的話,結果,果然沒讓他“失望”。

“滾!”

“兒子告退!”

“再敢酗酒,我一定打斷你的腿!說到做到!”侯益冷冷地說了句。

聞言,侯仁寶縮了一下脖子,兩腿微顫,忙不迭地退下了。

回到書房,侯益獨處,思及這段時間以來四處碰壁的經歷,不免愁悶。良久,嘆了口氣:“失策啊!”

“當初,怎麼就迷了心竅,受那王處回的引誘。接受契丹僞命的人那麼多,除了杜重威,朝廷也都赦其罪過。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侯益暗自嘀咕着:“不過,那逆子說得倒也不錯,天子應當不至於殺我,否則絕不是這種反應。況且,老夫終究沒有反叛,最後交出兵權,助朝廷對抗蜀軍,也是立了功的。”

“看這東京的情況,這些宰相們,並沒有掌控住朝堂。一切,還得看天子的態度啊......”

侯益雖從一貧裡農夫,從軍四十餘年,從樑晉爭霸,一直到唐、晉先後滅亡,先投靠契丹,又臣服大漢。一路從底層打拼到如今的地位,所倚仗者,除了那一身武勇之外,便是還算敏銳的政治嗅覺。

這個人,雖然沒什麼文化,但見識出奇地高,且很會說話,目光敏銳。在幾十年的戰亂之中,每每能站對隊伍,屁股坐正。

這一次,算是個意外。大漢成立之初,可怎麼都看不出一個新生王朝的興盛之像,就如當初李存勖時代的後唐一般。原本侯益也沒有真叛亂,勾連孟蜀,也不過打算挾以自重。只是沒想到,漢廷那般堅決,王峻那麼能打,而新繼位的天子,那麼不好惹......

所幸,在最後時分,侯益果斷地又坐正了屁股,亡羊補牢。

......

侯益在東京的情況,劉承祐這邊當然有所瞭解,晾了他這麼久,一方面是爲了打壓,另一方面,也是還沒想好如何處置他。

殺,是沒打算殺的。馮道拜相之後,給劉承祐介紹了一番侯益,給劉承祐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論審時度勢,臣不如侯益。

在這方面,能讓馮道都甘拜下風的,顯然也不是個凡人。

拖了半個多月,在侯益心態“被平靜”下來之後,劉承祐終於想起了此人,傳召。

“罪臣參見陛下!”一見面,後裔便稽首拜倒,姿態放得尤其低。

劉承祐打量侯益,給他的感覺,活似一個田舍老翁。

“平身吧!”

“罪臣不敢!”侯益仍伏在地上。此人,當真放得下身段。這副表現,看起來,倒好像劉承祐在欺負老人一般。

“你口稱罪臣,罪犯何事啊?”劉承祐瞥着他,問道。

“大漢立國,罪臣遲遲未入京覲見,竟未及得見先帝君顏!”侯益聲音洪亮地回答道,表現得很自然。

見其避重就輕,劉承祐也就陪着他扯淡,將御案上的一封奏章蓋起來,清冷的聲音自嘴裡吐露出:“你可知道,先帝是如何評價你的?”

侯益一愣,盯着殿中地板的眼睛轉了兩圈,問道:“老臣不知。”

“貌順朝廷,心懷攜貳。”

八個誅心之言響在耳邊,哪怕是老狐狸,侯益心裡也不由一揪,頭立刻便磕了下去:“先帝這是何意,罪臣一愚拙匹夫,實在不解。”

“要朕給你解釋解釋嗎?”劉承祐淡淡地說:“私結僞蜀、暗通敵國之事,這麼快便忘記了嗎?”

“與僞蜀樞密使王處回密信往來,送兵籍糧冊與敵帥張虔釗,這些事,難道不是空穴來風?嗯?”劉承祐一頓詰難。

感受着劉承祐嚴厲的語氣,老侯益身體緊繃着,額間冷汗盜出,腦子急速旋轉,沉吟了一會兒,方纔顫着聲音答道:“臣非私通僞蜀,只是欲誘其北上以殲之。”

扯淡!

“這麼說,雞峰山大捷,還是侯使君謀劃之功了?”劉承祐平淡地問。

“臣不敢!”

“侯益,你也是累朝老將了,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你?”

聞問,侯益心頭徹底緊張起來了。暗自琢磨着劉承祐的心態,但腦子一時有些亂。突然,侯益直起了身體,拱手向劉承祐:“陛下,臣有密事相告!”

“講!”

“臣在鳳翔之時,曾收到河中李守貞密信,其邀臣隨其起兵造反。陛下,李守貞陰懷異志,朝廷需善加防遏啊。”侯益決定,拿李守貞出來做擋箭牌,順便當個“污點證人”,以求贖罪。

聞其言,劉承祐卻有些樂了,語氣莫名地說了句:“看來,這李守貞,聯絡的人,還真不少啊!”

說得侯益略愣,對劉承祐的平靜不禁訝異。

“你是如何回覆李守貞的?”劉承祐問。

侯益滿臉嚴肅,鄭重地說道:“老臣斷然拒絕!”

“爲何不早報?”

“額......事關重大,爲免事泄,老臣欲親自面陳陛下。”

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162章 兵事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47章 視察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58章 善後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9章 濮州案(2)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98章 轉折點第6章 進士樓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95章 楊邠案(3)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368章 榮寵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384章 反響第59章 不知死第406章 調任第195章 遼帝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52章 聯姻第75章 按*不動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255章 “社會實踐”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703章 如釋重負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455章 見聞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5章 楊村第165章 舊邸第270章 立場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79章 “撫遠之戰”第497章 重拾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4章 巡遊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40章 定論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3章 考校第153章 楊業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