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箭

bookmark

“這些話,當真是王彥升說的?”垂拱殿內響起劉皇帝低沉的聲音,就彷彿是幽靈的囈語。

“小的何膽,敢欺瞞官家!”侍候在殿下的,乃是皇城使王繼恩,見劉皇帝有所懷疑,立刻“義正辭嚴”地道:“小的所報,千真萬確,其狂悖放肆之言,若有半句不實,小的願擔誣陷功勳老臣之罪!”

見王繼恩這副信誓旦旦的模樣,劉皇帝沉默了下,旋即冷聲質問道:“功臣閣會後的話,既然探得如此清楚確切,爲何隔了這一個多月,方纔來報!”

雖然在此事上王繼恩自覺坦誠,問心無愧,但此時迎着劉皇帝那冷澹的目光,心中仍舊忍不住駭然。不敢怠慢,穩住心態,迅速地解釋道:“回官家,非小的怠慢,小的也是前不久方偶然收到此則消息,因事涉王郡公,不敢疏忽,恐冤屈了功勳老臣,因而另花費了些時間,細細查問確鑿之後,方敢上稟!王郡公大放厥詞之時,楊尚書與合川伯康延澤俱在!”

王繼恩這番解釋,倒有些幾分道理,但劉皇帝的疑慮明顯只打消很小的一部分,當聽到楊業與康延澤之時,那老眼已經快眯成一條縫了。

而感覺到劉皇帝身上越發濃厚的危險氣質,王繼恩也再不敢保留,假裝停頓了下,補充一句:“此事消息之來源,正是合川伯康延澤向小的透露的......”

這話一出,疑問的陰雲便立刻消散,事實的天空頓時變得明朗,同樣的,劉皇帝的心情也隨即被陰霾徹底佔據。

默然良久,劉皇帝不由得發出幾聲難聽的笑聲,就有如惡鬼的吟唱,格外滲人。老眼逐漸深邃,那是一種恐怕的陰沉,劉皇帝譏誚地說道:“看起來,我們的王郡公心中確實有很多想說又不敢說的話啊,這一番宣泄,比起裝聾作啞,要痛快許多吧!

皆言王彥升匹夫糙漢,但這番話,說得卻是頭頭是道,過去這些年,想必在心中已經唸叨了無數遍了吧!

長進不少啊!當年淮南之戰後議功策勳,自覺不公,他敢強闖相府討要說法,如今,卻能忍耐這麼多年,話能藏在心裡了,刮目相看啊!

說起來,王彥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裝模作樣的?五年?八年?還是十年?”

說着說着,劉皇帝語氣便不那麼平穩了,氣息都急促了幾分,緩了緩,方纔平復下來。沉着一張臉,思忖片刻,劉皇帝語氣森然地衝王繼恩吩咐道:“你去一趟王府,替朕問王彥升幾個問題!

好生安享晚年,含飴弄孫,不好嗎?

憋了這麼久,難不難受?

有什麼話不能直接和朕說,非要弄虛作假地欺瞞於朕,裝也就裝個徹底嘛,爲何又要忍不住,像個怨婦一樣囉唣,還配做那個威震西戎的‘啖耳將軍’?”

且不知劉皇帝這幾個問題王彥升聽了會是什麼感受,至少殿中的王繼恩親耳聽着,只覺得毛骨悚然,不敢有任何的遲疑,格外卑敬地應道:“是!小的遵命!”

似乎有些被震到了,應下之後王繼恩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像根彎曲的枯木一般杵在那兒,直到劉皇帝斜了他一眼,方纔行禮告退,就像離開虎柙一般小心翼翼地退出垂拱殿。

而劉皇帝仍舊待在御座上,冷着一張臉,一副心情欠佳的模樣。顯然,王彥升有些預計錯了,他當日在功臣閣外說的那些話,劉皇帝並不是不在乎,相反很在意,有些事情,並不是皇帝知道你的脾性,就能隨心所欲、無所顧忌,關鍵得看心情,或許能有一時之大度,但絕不可能容忍一輩子,何況是人到晚年、剛愎雄猜的劉皇帝。

事實上,關於王彥升裝聾作啞之事,劉皇帝並不是一無所覺,只不過君臣之間有一定默契罷了。但就像劉皇帝提出的問題,要裝就裝到底嘛,說那麼一番怨艾之言,還當着楊業這個劉皇帝鐵桿心腹的面,是何居心?憋不住了?還是想試探?

不管是爲什麼,以劉皇帝當前的心態,只當他打破了君臣之間維持多年的那份默契,這對劉皇帝而言,是十分嚴重的政治問題......

“張德鈞的彙報,你也聽到了,說說你的看法!”思索着、懷疑着,劉皇帝隨口問一直默默伺候在身邊的喦脫。

在此事上,喦脫本來是想裝死的,面對這突來一問,自然是陪着小心,遲疑了一會兒,方纔謹慎地回道:“王老郡公性情一向如此,說幾句氣話,發泄一番,也屬正常......”

“有些事情朕是能容忍的,但若把朕的寬容當作縱容,給朕耍小心思,搞試探,那就打錯了算盤!”劉皇帝冷冷地說道,枯瘦的麪皮幾乎是抽搐着的。

聽他這麼說,喦脫下意識地埋下頭。

“楊業我是知道的,端重剛直,不是打小報告的人,與王彥升的關係又一向很好,他對此事沉默,可以理解!”劉皇帝想了想,說出這麼一番明顯帶有雙標性質的話來。

如今老皇帝就是這般,對自己喜歡的人,是喜歡到骨子裡,什麼都是好的,什麼都可以理解,而其他人,一旦印象崩壞,那惡感就怎麼都收不住了,王彥升恰恰成爲了後者。

“這個康延澤,倒是挺有意思啊!”劉皇帝哂笑着說道:“當年也算一名不錯的智將,戰場上表現不錯,怎麼老了,反而做起這等暗箭傷人的下作之事?還有,即便要舉報,爲何不向朕報告,要先偷摸着透露給皇城司?此人與張德鈞是什麼關係?”

聽到劉皇帝這番懷疑,或者說“分析”,喦脫眼皮子不由動了動,他早就考慮到此點了,只是沒敢說,也不是什麼事都適合隨便上眼藥的。

還得是官家自己想通的,纔是最好的,也最安全的,這般想就好了,王繼恩那老狗,還想借此事請功?呵呵......

“康延澤當年,似乎是因其子犯事,被牽連罷官奪職的吧!”腦子裡僅有些模湖的記憶,劉皇帝不確定地問喦脫道。

喦脫肯定道:“官家記憶驚人,正是如此,其子康明昭在兵部郎中任上,犯有貪污瀆職之重罪,被明正典刑!”

劉皇帝微蹙着眉,道:“朕好奇的是,這康延澤與王彥升有什麼恩怨,需要用這種手段對付?這二者,與楊業可都是關係莫逆的袍澤!”

對此,喦脫猶豫了下,低聲應道:“小的聽聞過一則不久前發生的小事,不知是否相關,王郡公的孫兒把合川伯的孫兒打成了重傷......”

“因爲何事?”

“青樓爭風!”

“呵呵......”

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4章 外戚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26章 冬至宴2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80章 春夜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4章 君臣同心第46章 糧與錢第327章 相對公平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04章 平息第28章 澧陽之戰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22章 睡仙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76章 去鄴都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2章 登聞鼓響第106章 倒趙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41章 祭關公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40章 郭黨俊傑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75章 軍略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90章 安東國王?第39章 連夜南進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466章 亟需改變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92章 大調整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211章 太子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