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蠢兒子

bookmark

午後,日頭西移,陽光普照,帶來絲絲熱意,也給人一種心悶的感覺。廣陽伯府正門大開,內卷僕侍及侍衛們擺開陣仗,恭迎出巡迴京的廣陽伯趙匡義,領頭的則是趙妻及伯府二郎趙德明。

廣陽伯府的家教一向是嚴格的,趙匡義對家人的禮教約束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因此哪怕面對一家老小的熱情歡迎,也是一副刻板的面龐,不肯多露出一點笑容。

比起兄長趙匡胤家的血脈稀薄,趙匡義這邊可算是枝繁葉茂,到如今,已有八個兒子,當然,年紀也都還不算大。長子趙德崇最受喜歡,被趙匡義認爲最類己,也寄託着莫大的希望,二十三歲的年紀,已經被放到荊湖南道爲官,從縣丞做起,悉心培養。

趙匡義可是在湖南當過布政使的,具備不俗的影響力,爲了長子的成長,還專門對一些還在當地爲官故舊有特殊交待。

比起老大,作爲老二的趙德明受到的重視程度自然有所不如,但也正因位次第二,凡事都難免有爭一的想法。而與心性純良的趙德崇相比,趙德明要精明得多,心機也要重得多,當然,表現出來的,更多是一種聰敏與伶俐。

趙匡義此前出差,是奉詔到關內,指導關內道稅制改革的推進,也代表朝廷聽取關內道對新稅推動的計劃。哪怕與京畿緊挨着,這往返一趟也耗費了二十餘日,一路風塵,哪怕精力充沛如趙匡義,也有種疲憊不堪的感覺。

本欲先事休息,卻被緊跟着的趙德明給打擾了,書房內,看着親自奉茶,一臉小心翼翼的次子,趙匡義直接問道:“有何事,且直言吧!”

聞問,趙德明一臉欽佩的表情,道:“真實瞞不過父親一雙慧眼!”

趙匡義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盯着趙德明。見狀,趙德明說道:“父親可知京中大商康寧?”

“有所耳聞,靠着與朝廷的關係,賺了不少錢,在京畿商賈中也算個人物,有些威望!”趙匡義澹澹地點了點頭。

趙德明立刻說道:“那康寧不只經營有道,爲人也頗厚道。前些日子,聽聞鄉里宗祠失修,便主動差人備料,前往涿州修葺;府上園苑翻新,短缺人手,派其子親自帶人登門;孃親身體不爽,特費重金購得良藥補品......”

隨着趙德明的介紹,趙匡義的表情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垮了下來,冷不丁地打斷滔滔不絕的趙德明:“你在我面前如此誇獎這康寧,有何意圖?”

迎着趙匡義的眼神,趙德明心頭微慌,目光心虛地別開,低聲道:“那康寧已經被逮捕了,眼下正在大理寺獄......”

對於這件事,趙匡義當然已經聽說了,趙相公不管身在何處,從來都是惦記着朝廷,關注着京畿與中樞的大小事,態度是高度重視,從無懈怠。

此番回京途中,纔剛過澠池,近來京中發生的重要事況便有專人彙報給他,其中自然包括三公伯之死與康寧被捕,而和大部分權貴一樣,趙匡義更爲關切的,還是康寧之事。

趙匡義與康寧之間,過去自然沒有什麼關係,他並不愛財,雖然肯定商賈在商品流通上的作用,但從其內心裡是瞧不起那些所謂的豪商大賈的,在趙相公心目中,權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如何掌握更大的權力並籍此實現政治野望纔是更重要的,至於其他,都難引起他的關心。

但康寧之事,趙匡義卻不敢掉以輕心,他雖然與康氏之間沒有什麼正面接觸,但有些情況卻可以從一些勳貴那裡探得。

因此,哪怕此前沒有深入瞭解過,但康寧這個人背後可能牽扯出什麼情況,在其被捕後,趙匡義便基本能夠猜想到了。

而眼下,趙匡義卻是有所顧慮的,原因有二,一者是劉皇帝的態度,他細細琢磨過,對康寧的處置總讓他有種彆扭的感覺,心中也是異樣叢生。

二則是次子趙德明的表現,其言其行,無不顯示着,自己這個兒子與康家之間,已經有所牽扯了。

看趙德明還在那裡小心試探自己的看法,趙匡義心頭沒來由地涌起一股怒火,斥道:“給我老實說,你揹着我拿了康家多少好處?要在我面前如此費心說項?”

趙匡義這突來一問,完全出乎趙德明意料,支吾着道:“父親此言,從何說起?”

趙匡義目光嚴厲地盯着他:“康家爲何那般大獻殷勤?那點小恩小惠,又值得你在老父面前如此耍弄心機?”

面對父親的質問,趙德明神色不定,囁喏不言,見狀,趙匡義不再壓抑自己的怒氣,暴起一般拍了下書桉,斥問道:“說!”

趙德明心中一慌,跪拜道:“在康寧被下獄的三日後,康家人往府上送了一箱黃金,所求不過是希望能探聽一下康寧桉情,兒思也不是什麼爲難事,因此......”

“你給我閉嘴!”趙匡義繃不住了,站起身來,一雙老眼中充滿了怒火:“你好大的膽子!好大的臉面!

一點黃白之物,就讓你動心了?我廣陽伯府缺這一箱黃金?要之何用?”

“父親息怒!”見趙匡義是真怒了,趙德明也真慌了,趕忙起身勸撫道,生怕他氣壞了身子:“兒子知錯了,稍後便差人將黃金還回去!”

“愚蠢!”趙匡義斥責道:“眼下是什麼時候?因爲此事京中又是何等情形?”

對此,趙德明有些懵,他若是能看清楚,也不會這些見效利而忘我的愚蠢表現了。見狀,趙匡義沉下聲來,手指向北,道:“康寧起初是皇城司拿的人,你可知這意味着什麼?”

趙德明思索了下,遲疑道:“這,應當不是皇城司那些鷹犬的迫害吧......”

“總算沒有一蠢到底!”趙匡義是難得有如此激動的時候,手在空中揮舞着,嘴裡教訓着:“陛下親自過問之事,情況不明,就是我都不敢貿然發聲,你何來的膽子,敢貿貿然地涉足其間?你怕是不知死!”

“父親,沒......沒這麼嚴重吧!”聽趙匡義這麼說,趙德明滿臉猶疑,一副不大相信的樣子。

看這個兒子的蠢樣,趙匡義忽覺沒有比這更氣人的了,有種一巴掌呼在他臉上的衝動,不過,生生按捺住了。

“等你泥足深陷,等皇城司的吏卒把你逮起來的時候,你就知道嚴重不嚴重了!”

聽趙匡義這麼說,趙德明此時方意識到情況或許真沒有他想象的簡單,年輕的面龐上閃過一道未經事的慌張,侷促地道:“兒知錯了!然事已至此,兒也應允了康家,該如何做方能挽回,還請父親拿主意啊......”

第342章 殺肥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48章 處處矛盾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72章 處置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21章 矛盾第450章 落幕第4章 西南事務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8章 澧陽之戰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52章 六穀土豪第45章 靖江軍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9章 不知死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401章 老郭威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7章 武德司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751章 結束了第365章 看衰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29章 遊市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04章 解決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56章 彌月之喜第216章 初夏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93章 完了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35章 東歸第121章 道士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7章 新政第115章 困獸之鬥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452章 皇孫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457章 鄭州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40章 城塌了第97章 隰州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64章 孺魏王第1772章 處置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38章 回宮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