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癲狂?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惠妃非但沒有爲兒子求得一個“公正”對待,反而受到劉皇帝一頓狠狠的斥責,最終哭哭啼啼、委委屈屈地回去了。有一說一,惠妃一些過激的言論,也確實觸怒到了老皇帝。

殿內的氣氛彷彿爲烏雲所籠罩,老皇帝獨處御案,面色陰沉,胸膛有着明顯起伏。見狀,胡德躬下腰,小心地喚了聲:“官家……”

老皇帝卻沒搭理他,眉頭緊蹙,嘴上喃喃自語:“厚此薄彼嗎?”

自然是有的,老皇帝又不是個機器,又不是一道程序,他也有感情,也會因個人好惡去掉,做出一些有失偏頗的行爲。

年紀越大,則越像一個人,一個“純粹”的人,皇帝本就是以自我爲中心的,老皇帝則進化到一種極度“自私”的狀態,觸了他的黴頭,就是親生兒子,該教訓時也不會有絲毫手軟。

惠妃描述的那些,也並非杜撰,甚至沒有多少誇張,至少他們母子是有種羞於見人,引爲“皇族之恥”的感覺。

十六個皇子,除尚幼的十六子劉曜之外,其他人都不失王公之爵,獨獨劉晅連婚都成了,卻還是“白身”一個,嚴格意義上說,連那座居住的府邸,在建造等級與使用規制上,都有逾制之嫌,劉皇帝根本沒給他開府之權,包括府內那些內侍宮娥的使用,都沒資格。

這樣的待遇,可說是跌破底標的,就是外臣看了都不禁搖頭,覺得老皇帝做法太過。而究其原因,不過是當初在分封事宜上惠妃母子的對抗,在老皇帝看來,那就是忤逆,讓他大失顏面。

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一種報復,老皇帝必須得從其他方面找補回來,就像小孩子賭氣一般,你不從我意,讓我心氣難順,那你也別想好過……至於爲何針對劉晅,那也只能怪他們母子當初跳得最歡,正適合拿來當典型。

而此時老皇帝的羞惱,一部分來源於惠妃的言語衝撞,但更多的,是當初那種心理狀態下的回憶被勾起了,回過頭來,直面“當初”時,劉皇帝便有些惱羞成怒。

無法想象,也不能理解,他劉某人怎會變成這樣?捫心自問,如此器量,如此做法,他還是那個蓋世雄主、千古一帝?他作爲帝王的胸襟與氣度都丟到哪裡去了?

他這個皇帝,竟然開始如小人唧唧,與婦人較長短,做到這等地步,一世英明也算淪喪了。

當然,這等剖析,也就老皇帝自己能想想了,但把自己的內心真實挖掘得越深,就越羞臊,也越痛苦,甚至感到恐慌。

驀然回首,當褪去皇帝這層尊貴身份的光環,他竟然只是個“凡人”,甚至只是一個“小人”。恐怕誰也想不到,高深莫測的劉皇帝,竟也有了陷入嚴重自我懷疑的時候。

伴隨着紛亂的思緒,劉皇帝一張老臉幾乎扭曲到一起,顯得格外猙獰,看得一旁的胡德心驚肉跳,連口頭上的關懷都不敢表示了。

良久,老皇帝方纔平靜下來,平靜到有些僵硬、麻木,緩緩起身,拄着竹杖,佝着老腰,往寢殿而去。

沒一會兒,從裡邊傳來一陣激烈的動靜,砰砰直響,胡德不敢有絲毫怠慢,招呼着兩名內侍便往裡察看。

動靜自然是劉皇帝搞出來,裡邊,讓人目瞪口呆的是,老皇帝正在“發瘋”,舉着那根竹杖,對一張大銅鏡又敲又打,霹靂乓啷的。

只是,不論老皇帝怎麼敲擊,除了產生一些噪音以及在鏡面上留下些印痕,再也不能傷及分毫了。如今大漢的制鏡工藝可是經過改良的,冶煉用料配方經過調整,比起前代的銅鏡要牢固耐用得多。

而給皇室使用的鏡子,除了美觀奢華之外,質地更是良好的。於是,老皇帝那“笨拙”的破壞,與銅鏡的“耐受”,便形成對比了,場面多少有些滑稽。

但胡德等人對此,可一點都笑不出來,只有深深的惶恐,平日裡深層的老皇帝已然夠嚇人了,如此暴躁失態,那豈不更是擦着便死?

許久,不知是老皇帝發泄完了,還是氣力耗盡了,動作逐漸慢了下來,丟掉竹杖,扶着那鏡框喘息不已。

到此時,胡德方纔敢湊上前去,戰戰兢兢地勸道:“還請官家息怒!”

劉皇帝已然坐在了地上,毫無形象可言,擡頭瞥了胡德一眼,淡淡道:“扶朕起來坐下!”

“是!”胡德聞言是大鬆一口氣,應了聲,趕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將之扶到邊上的軟榻。

緩緩坐下,劉皇帝駝着背,撐着雙膝,情緒平復幾許,偏過腦袋看着那面大銅鏡,嘴裡喃喃道:“朕已經連一面鏡子都對付不了了”

念及此,劉皇帝兩眼瞪得老大,血絲繃得明顯,指着鏡子顫聲道:“把此鏡給朕砸了,換了琉璃鏡的!”

見老皇帝那駭人的模樣,胡德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安排人把銅鏡搬出去。當初,因爲琉璃鏡把自己照得太清楚,一怒之下,讓人砸了,改換銅鏡。如今,兜了一圈子,又要換回來。嗯,方便老皇帝發泄破壞。

當然,真正的原因或許在於,當初的琉璃鏡照出的,只是老皇帝那張衰老而難看的面容,而如今老皇帝看到的,卻是他那顆自私而醜陋的內心……

胡德自然無從得知老皇帝的心裡變化,他眼睛尖,注意到被丟在地上竹杖,經劉皇帝那麼一番暴力動作,已然損壞了,上鑲之金銀、珍珠、瑪瑙也碎了一地

“官家,此杖是否也處置了?讓少府另打造一根?”胡德小聲請示道。

“拿過來!”

將竹杖拾起,劉皇帝接過,輕輕地撫摸着損裂的杖身,老眼中露出一抹“心疼”之色,輕聲道:“拿去,讓人修復好!”

“是!”

“你們都退下吧”

把人趕出去,沉默幾許,劉皇帝突然擡手,狠狠地抽了自己倆耳光,那是真用力,打得啪啪作響,老臉都紅了。

此時此刻,劉皇帝竟有些恨自己,當然,恨的是他的行爲,在他看來,他適才的“發狂”,只是一種無能狂怒的表現,越是暴躁,越顯心虛,越顯無能。

然而,若是什麼也不做,一鬱氣憋在胸中,又讓他難受至極,那是種幾乎窒息的感覺。越是如此,就越想發泄,動作越大,又越讓他憤恨、厭惡

老皇帝的心理狀態,已然有些撕裂了,甚至有點扭曲,直面自己內心,深度地剖析自己,實在是一件大恐怖的事情

思緒混亂,劉皇帝忽然擡頭,佈滿血絲的雙眼中,迸露一抹駭人的殺氣,今日之事,傳將出去,還不知內外臣子會如何猜想?

胡德幾人,可把他適才的表現盡收眼底,要不要處置了?

第82章 不手軟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8章 處處矛盾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19章 回京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264章 孺魏王第146章 黃羊平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2053章 終章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12章 河東之患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48章 還京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48章 教誨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46章 底層第195章 遼帝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09章 在長安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50章 蜀亡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383章 敞開談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93章 楊邠案(1)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94章 楊邠案(2)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04章 楚州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713章 機遇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3章 夜宴第248章 西撤!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30章 收穫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121章 道士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30章 邊情暫解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