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一縷嘆息

洛陽,東宮,弘德殿。

天尚亮,太子劉暘則難得出現在寢宮之內。老皇帝出巡的這半年,劉暘幾乎以廣政殿政事堂爲家,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履行着一個監國太子的職責。

秉政多年,但不得不說,這還是劉暘第一次真正大權在握,完全按照他地想法與方式來治理國家、處置朝政,過去,只要老皇帝在,就難免掣肘,畢竟誰都有那個意識,關鍵時刻、關鍵事情,拍板做主的還是老皇帝。

當然了,即便大權在握,劉暘也沒有表現出“便把令來行”的猖狂,反而更加謹慎,事事與留守大臣們商量,從不任意自決,這種謙懷謹慎的態度,自然更受大漢“正臣賢良”的擁戴。

當然了,劉暘的目的可不是收買人心,獲取大臣們的好感,他只是打心底秉持一點:行百里者半九十。對如今的劉暘而言,已然走到這個地步,怎麼可能有點絲毫鬆懈。

兩個皇孫都隨駕南巡了,東宮之中都顯得“冷清”,紛爭少了許多。一切外在表現,都有內在原因,而過去出現在東宮中的種種紛爭,其根本矛盾還是在皇孫們身上……

食案邊,劉暘左手環抱着一名小童,肉嘟嘟的小臉粉粉嫩嫩的,睜着靈動的眼睛,巴巴地望着劉暘,或者說他手中的調羹,眼瞧着劉暘喂到面前,立刻張嘴吞食。

小童自是劉暘幼子,劉文澎,雖然如今還只是個不滿五歲的童稚,但依禮制,他就是大漢最名正言順的繼承者。原因無他,他是太子的嫡子,代表着大漢朝廷的正統。

事實上,就在這數年間,朝裡朝外已經有無數目光投向這個逐漸長大地皇孫了,便是劉暘自己,看向劉文澎的目光也時而帶有觀察與審視,哪怕這只是個四五歲的稚子,這是身爲天家嫡子必需承受的事情,當年他劉暘也是這麼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好吃嗎?”劉暘拿起一張絲帕,輕輕地擦拭着劉文澎嘴角,柔和地問道道。

劉文澎點點同樣,聲音清脆:“好吃!”

“記住,這個叫肉糜,‘何不食肉糜’的肉糜!”劉暘擡手,輕撫着劉文澎的頭,劉暘微笑道。

“嗯!”劉文澎當然不理解父親言語間暗含的情緒與智慧,但還是乖巧地點點頭。

“再來一勺……”

隔着不遠處,慕容太子妃也端莊地坐在一張食案後,案上的食物很少動,一雙眸子注視着父子倆,感受着這溫馨的氛圍,一臉雍容間盡是抑制不住地笑意。

心中則不禁想,若是隻有他們這一家三口,該有多好,緊跟着,眉頭便蹙了下,顯然想到了什麼不高興的事……

正自用膳間,內侍王約匆匆忙忙地趕來,注意到他凝重的表情,劉暘額間也是微凝,但並未表示什麼,只是頭稍稍朝外偏了偏。

王約見狀,趨步上前,佝下身體,衝劉暘耳語一番。隨着王約的彙報,劉暘臉色徹底沉了下來,停下了手中動作,殿中的氛圍肉眼可見地壓抑了起來。

沉吟少許,劉暘擡頭向太子妃吩咐道:“你帶文澎退下吧?”

目光在王約以及太子身上打了個轉,雖然好奇發生了什麼,但行動上還是很順從,親自起身把懵懵懂懂的劉文澎牽着,行禮離開。

緊跟着,劉暘又面帶悵然地衝王約吩咐道:“去把符國舅請來!”

“是!”王約低聲應道。

劉暘所指的符國舅,如今有且只有一個了,符氏如今的掌門人,符昭願。早些年,符昭願被劉暘派到安東去掌軍,等安東正式封國,大量文武選擇離開安東返回朝廷,符昭願也在其中,回京之後,被任命爲殿中監。

估摸着有半個多時辰的時間,符昭願匆匆奉召而來,面帶疑惑,當看到劉暘那副沉重的表情,則更添忐忑。雖然輩分上要高劉暘一輩,但符昭願從來沒有把他當做外甥看待,也不敢,而謹慎守臣節,始終牢記這是大漢太子,是半君。

此時殿中,看着這個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舅舅,劉暘臉色則露出了少見的爲難,一番猶豫之後,拿出一份信箋,命王約遞給他:“江陵密信,你看看!”

符昭願心中納罕,但實在不敢怠慢,結果一覽,當內容呈現於眼簾,原本還算沉穩的面容立時繃不住:“怎會如此!何至於此啊!”

信中內容,自無其他,乃是湖北水師走私案,以及符昭壽被牽連誅殺的情況。這則消息,於符昭願而言,毫無疑問是個噩耗。

“他怎能如此糊塗!”

看着悲傷難已,卻又極力剋制着情緒的符昭願,劉暘在少許沉默之後,方纔開口道:“陛下在江陵即刑處置,三舅之死,我也去鞭長莫及,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

劉暘的語氣中,隱隱流露出一絲愧疚之情,符昭願感受到了,擦了擦眼角,拜道:“是他庸劣不堪,行爲不矩,招致禍端,罪有應得!”

注視着符昭願的反應,劉暘擡手撫摸了撫額,沉聲道:“話雖如此,但終究是血親……”

劉暘一副不是滋味的模樣,深吸一口氣,吩咐道:“給你批假,你親自前往江陵,給三舅料理後事,還鄉安葬吧!”

聽劉暘這麼說,符昭願先是一愣,想了想,忍住悲傷伏拜道:“多謝殿下!只是,事發江陵,臣貿然前去,是否不妥?”

符昭願這麼一說,劉暘眼睛頓時一眯,仔細地審量了他一眼,方纔淡淡然地道:“無妨!陛下在江陵殺人,殺得正大光明,本爲明昭天下!”

“臣明白了!”符昭願稍作思量,即再拜而去。

等符昭願離開,劉暘依舊端坐着,思吟良久,方纔悠悠長嘆一聲。他既在嘆息符昭壽之死,也在感慨符昭願的變化,這個曾經看起來並不那麼聰明的人國舅,如今心思也變得深沉乃至機狡了,至少他適才的疑慮就表現得意味深長。

同時,劉暘也不禁思量,倘若是他在江陵,面對同樣的情形,又當作何抉擇,殺不殺?

()

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66章 朕要親征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399章 還債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260章 論婿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37章 特權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05章 善後安排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06章 敲打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78章 會獵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59章 亂情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81章 功臣閣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39章 長沙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18章 商賈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15章 皇孫歸來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40章 城塌了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80章 一意孤行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69章 愛將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99章 還債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53章 交代後事第56章 腹心之談第457章 粉飾一二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00章 禦敵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22章 燕王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