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

行在就設在道司衙門內,原本郭信是打算把鑾駕迎入長沙城內的荷園,那是一處極其富麗的園林,據說是當初由一干“義商”共同出資捐建,建成之後一直用於長沙舉行各種官方、半官方慶典活動,最近一次,還是中秋賞月。

荷園嘛,最出名的就是一片佔地近二十畝的荷花池,每至夏日,接天蓮葉,映日荷花,鋪滿荷塘,成就一片盛景。長沙有名的“紅荷文會”,每年便是在矗立於荷塘之上的水榭文臺間進行的。

可以說,基礎條件長沙城內再沒有比荷園更適合天子駐幸的了,郭信也是一片好意,可惜老皇帝不領情,當時便嗆了他一句:“時已秋高,花已謝,葉已殘,去看什麼,去看那些衰敗與淒涼?”

這話把郭信嚇得夠嗆,簡直是在質疑他的用心,同時也很委屈,沒有荷花,還有菊花啊,還有舞榭歌臺、瓊樓玉宇啊。

當然,委屈也只能埋在心底,最終依着老皇帝的心思,在布政司衙門內騰出一座院子,供老皇帝下榻,以及就近監察荊湖南道的政治工作。

一名老者昂首自行在內走出,花白的鬍鬚,矮小的身材,但自有一股儒雅風度,一舉一動,都帶有所謂的浩然之氣。

這名老者便是時任的嶽麓書院院正廖明永,陰了好幾天了,難得一個好日子,走出禁衛森嚴的行在,逐漸遠離那些禁兵衛士冷峻的視線,廖明永這才鬆了口氣。

溫暖乃至熱烈的秋陽直射在臉上,廖明永非但不怵,反而仰面迎了上去,思及適才行在內面聖的情景,嘴角逐漸洋溢着比之陽光更加燦爛的笑容。

布政使司衙門,對廖明永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但這一次前來,尤爲特殊,皇帝在臨幸嶽麓書院後,僅隔一日,便再度召見院正廖明永,態度可謂特殊。

於廖明永而言,也是一件值得格外重視的事情,別的且不提,作爲南方文壇領袖,一方山門魁首,這還是第一次受到大漢天子接見。

於廖明永個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幸,更爲重要的則是,他也是代表着整個南方士林單獨覲見皇帝,如果是整個南方太大了的話,那麼他至少也代表着整個湖廣士林。

在廖明永看來,這甚至可以稱爲“歷史性的突破”!文人,準確地說傳統文人在當前的大漢,是並不吃香的,讀書人雖然受尊重,但政治地位卻基本處在第四五等,君親、勳貴、官僚,纔始終佔據着大漢核心統治階級高地。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來源於三方面的因素,其一便是自唐末以來長期的軍閥當道的歷史背景,雖然在老皇帝在統一的過程中進行了梳理重塑,但從結果來看,也僅僅是撥亂反正,而非矯枉過正,武夫思想的“遺毒”至今也難說清除乾淨了。

再加上大漢在過去幾十年的不斷擴張,也從事實上助漲着軍隊的威勢,鞏固着武人的地位。文武兼重、文武制衡是朝廷的馭用之道,但事實上,如無上層權貴的幫助玩筆桿子的想要壓過動刀子的,當真是不容易的。

其二則是貴族階級、貴族官僚集團的復甦,這是老皇帝親自鼓搗甚至縱放出來的,如今已然做到,在大漢的中上層起着關鍵作用,與朝廷統治的勾連尤深,到了老皇帝都難徹底壓制的情況。權貴的佔據着大量且主要資源,留給士林的就更少了。

第三則是由老皇帝發起的科舉、教育制度改革了,這對傳統的孔孟之道的衝擊是巨大的,如不求變,僅奉聖人之言,未必沒有前途,但前途必然有限,實務雖只二字,但在思想、制度的領域所造成影響力卻是無限的。

就拿湖南道來說,讀書人的地位很高,還誕生了湘學體系以及湘士黨團,但這仍舊只是一種地方性情況,屬於地方政策保駕護航下出現的狀態。湖南道的形勢放到全國,不說獨此一幟,總歸是少見的。

所謂湘學、湘士,根子在湖南道,最實際的影響力實則也侷限在道了,出了荊湖南道,買賬的人並不多。

如廖明永這樣的大學問家,對“湘學”的發展有巨大功勞,扛着“湘學”的旗幟大步向前,突破湖南道地方的限制,可謂其必生追求。

然而,何其難也!比起中原、河北,比起關西、川蜀,比起湖北、江南,在文化上湖南的底蘊實在是太薄弱了,甚至於沒有多少傳統可言,想要向外擴張輸出學識理念,阻力是可想而知的,爲人所鄙都是常態。

不過,或許也正因爲這種在傳統性上的缺乏,使得湘人在治學上更加靈活,更容易接受新鮮理念,這也是過去幾十年湘學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當然了,所謂湘學,並不是拋棄傳統、標新立異,相反,對於忠恕、仁孝、友愛這些大道依舊堅持,奉爲圭臬,只不過在此基礎上,長沙的一些治學大家嘗試着結合當前的政治格局與朝廷的用人偏好,提出了一些新的東西。

這些新的東西,也在幾十年的發展、碰撞、糅合之中,漸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治學辦法,一種新思想。其核心就在於當年老皇帝提出的四個字:經世致用。

老皇帝當初只是提出一種理念,甚至只是在用人、選賢上表達自己的偏好。但後來湘學的發展深刻解釋着一個道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以廖明永爲首的一干湖南道名士的努力之下,將老皇帝的理念,完善提升至理論高度,並以此治學,發揚光大

顯然,所謂湘學,其本質還是一種爲統治階級服務的學說,其政治理念與主張固然保留了大量傳統道德,但在思想性上卻是不斷靠近統治者,利於其統治。修習湘學的人本質上還是爲了更方便進入仕途,擔任官職,完成階級身份上的鞏固或者轉變。

而大漢最大的統治者是誰,開寶皇帝!對於一門學說來說,幾十年的發展並不算長,想要獲得突破,甚至還要更久。

至於湘學的對擴散爲何緩慢,除了傳統思想以及其他學派的阻滯之外,也因爲其主要服務的是最高統治者。而老皇帝的那些倡導,可不是符合所有人理念以及利益的。

如此也就可以看出,湘學爲何能在過去的三十來年快速發展,官府絲毫不受阻,甚至大力扶持。說穿了也很簡單,其立意太“紅”太“正”,這樣的學說是不怕擔政治風險的,至少在老皇帝當朝是這樣的。

若沒有這些基礎,就靠廖明永這些本土才士,甚至馬楚的遺老遺少,能折騰出這般大的動靜,把湘學搞得成宗成派,那也是不可能的。

此番,老皇帝能夠按捺住那膨脹的猜忌之心,卻也是在瞭解湘江學派的核心理念之後,來了興趣。

不似臨幸嶽麓書院之時的走馬觀花,今日老皇帝專門給廖明永留出了半天的時間,專爲聽取湘學理論。

當然了,用幾十年完善、成熟的一套思想理論,不是區區半天便能講盡的,廖明永也聰明地揀重點講,圍繞着“經世致用”這一核心重點闡述。

不得不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那些文人尤其民間所謂才士大家,老皇帝都持一種蔑視的態度,他更相信自己手中的權力以及自我的遠見。

但是今日,出奇地,他耐下性子,認真地傾聽一個“鄉下地方”、“三流學派”的領袖,闡述其治學理念乃至政治主張。

結果,在廖明永生生把老皇帝說得大發感慨。乃至於,老皇帝生出了些許恍惚,他是真沒有想到,在這偏僻的湖南道,竟然能夠誕生如此貼近於自己治國理念的學派,實在是新奇,也實在是佩服。

即便這湘學有逢迎的嫌疑,但對於至高無上的帝王而言,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臣子嗎,年紀越大,越認識到意識形態的重要性,而不能服務於統治者,於國家社稷穩定無益的思想主張,哪怕再進步、擁躉再多,那也只有束之高閣。

有那麼一瞬間,老皇帝甚至覺得湘學是不是被某些人、某些學派刻意打壓了,爲何沒人向他舉薦?最終發現,還是老皇帝自己的原因,在某些方面,他確實閉目塞聽的。

而對於面聖的結果,廖明永是很興奮的,因此老皇帝當場允諾,讓他從長沙挑選幾名湘學骨幹,到三館、翰林院、東宮去任職。同時讓他到兩京去開設書院,教授湘學。

這背後意味着的東西,讓早已鍛鍊得心如止水的廖明永心中都不禁波瀾起伏,顯然,皇帝陛下認可了湘學,甚至於支持推動其傳播。這代表着,從今以後,湘學這個地方學派,將正式走向大漢全國,通往最高統治階層的大門向他們打開了,湘士黨團地位的提升,或許就由此而展開。

由此可見,此時廖明永這老夫子的心情是如何的澎湃,情難自抑制。

只不過,廖明永所不知道的是,若是在御前講得不好,他的腦袋甚至整個湘江學派或許都難保。此前,老皇帝甚至已經讓皇城、武德二司都羅織好了處置長沙這些學閥的罪名。

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25章 邢州事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74章 帝崩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053章 終章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70章 御宴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章 中原易主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章 父母兄弟第68章 婚宴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428章 用心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380章 饒樂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287章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311章 李沆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361章 “龍宮”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42章 難得積極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76章 玉如意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7章 隰州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81章 內外變動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98章 轉折點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6章 虒亭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37章 特權第7章 風波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00章 城戰第56章 是非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03章 抓起來!第53章 遁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76章 對策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9章 在長安第93章 完了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77章 耶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