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

bookmark

暖室之內安靜了下來,除了簾幕在清微風吹拂下發出的點點響動,幾乎沒有其他聲響。能夠陪王伴駕,對李宗愷本是一件榮幸之事,說誇張點甚至能徹底奠定他在李家的地位,然而此刻,他的心裡只有忐忑,肅穆着一張臉躬立在側,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別人不知道李少遊的身體狀態如何,李宗愷可是清清楚楚的,嚴格地說,這就是欺君,並且基本瞞不住人。若是被陛下當場戳破,那可如何收場,欺君傲上的罪名,便是壽國公也難以承受。

相比於李宗愷的憂慮不安,作爲老子的李少遊則穩得多,淡定地躺在那兒,又淡淡然地注視着劉暘,沒有一點慌張,當然那病態之狀也基本消失了。

至於劉暘,則一副很認真的模樣,三指搭在李少遊脈搏上,甚至閉上眼睛仔細感受,畫面幾乎禁止,只是偶爾手指頭動彈一二。

差不多過了一刻鐘之後,劉暘睜開了眼,偏過頭,有些故弄玄虛地拖着調子道:“壽公此疾……”

“莫非老臣病已入膏肓??”李少遊頓時道:“陛下不妨直言!”

劉暘擺擺手:“不論病情輕重,這尋醫問藥,首在查找病因,對症下藥,予以根除。以朕之見,壽公此疾有些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並非身體之恙,而是心疾!”

聽皇帝如此說,又迎着他玩味的眼神,李少遊嘆了口氣,苦笑道:“陛下慧眼如炬,老臣不勝欽佩!只是,如陛下所言,這名醫良藥易取,心藥難得啊!”

劉暘注視着李少遊,語調依舊輕鬆,但表情已然嚴肅了些:“朕這裡有一副心藥,不知對壽公是否有用?”

“宮中多奇珍,老臣這是要大開眼界了!”

劉暘淡淡道:“侍中、同平章事,加開府儀同三司,如何?”

“老臣年邁不堪,且愚鈍庸碌,如何擔當宰相重職?”李少遊徑直搖頭。

“尚書令給了呂端,已然委屈壽公!”劉暘想了想,這麼說道。

李少遊當即道:“國家公職,量才錄用,而非量人!承蒙陛下厚愛,然老臣有自知之明,實難稱宰相之職,陛下不需爲難!”

劉暘凝眉,沉吟少許,又道:“內閣大學士,晉爵壽陽郡王!”

這一份“厚恩”砸下來,李少遊是真有些懵了,驚悚之餘,迅速恢復冷靜,嚴肅地道:“請陛下勿復此言!陛下有關懷老臣之心,感激莫名,然老臣何德何能何功,敢僭居王爵?”

李少遊態度決絕,爲此甚至把身體撐了起來,而劉暘則在仔細審量了他一會兒後,悠悠說道:“壽公之功,何以酬之?”

“老臣只是做了些應盡之義,陛下實無須掛懷!”李少遊也沉默了下,緩緩道來:“如欲酬賞,先帝已然賞賜過了,老臣別無所求!”

聽其表態,劉暘眼神中閃過一抹深思,良久,與之對視了會兒,忽然笑了:“政事堂還少一尊席位,壽公若不屈就,朕又要傷神了!”

“陛下過譽了,大漢人才濟濟,足可供陛下取用!”李少遊停頓了下,又道:“如若陛下憐老臣過去微薄苦勞,定要賞賜,就給一些黃白之物吧!老臣子嗣衆多,供養不易,就厚顏求賞了”

聞言,劉暘嘴角稍稍綻開,以一種玩笑的語氣,道:“壽公這是想學王翦啊!”

李少遊立刻應道:“老臣何人,豈敢同一代名帥相提並論!”

“壽公不必自謙!幹祐二十四臣,至此僅餘公尚存,世所景仰,如何比不得?”劉暘輕嘆道,稍作琢磨,便十分嚴肅地說道:

“聽詔!壽國公李少遊,盡忠皇室四十六載,勞苦功高,國之棟樑,着加太傅銜、賜金百斤、銀千斤,另封北金洲地二十萬頃!”

注意着劉暘的表情,李少遊心知這是皇帝最終的決定了,因此沒有在故作矜持地推辭,直起身,於榻上伏拜道:“老臣拜謝陛下隆恩!”

“免禮!今日,就到這兒吧!”劉暘擺擺手,站起身,看着依舊跪伏在榻上的李少遊,意味深長地道:“壽公且安心養病吧!”

言罷,轉身便去。李少遊見狀,趕忙再拜,高聲道:“恭送陛下回鑾!”

“不送!”劉暘揚揚手。

屋內,一直到確認聖駕離去了,跪着的父子倆方纔起身,互相對視一眼,都長長地舒了口氣。還不待開口說些什麼,公府內各房,李少遊的那些子子孫孫、妻妻妾妾一併涌了進來,偌大的空間竟然還塞不下。

迎着一雙雙殷切的目光,李少遊頓時斥道:“都擠在這裡做甚?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別影響老夫養病!” 一干人雖有不甘,卻也實在不敢逆李少遊之意,只能委委屈屈、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房間雖然再度空了下來,但李少遊似乎有些不喜那被污濁的空氣,想了想,衝李宗愷吩咐着:“陪爲父出去走走吧!”

“是!”李宗愷心中正有疑惑,對此請,自說樂意之至。

父子倆在才泛着一層淺淺綠意的庭院小徑中信步而遊,在得到允許後,李宗愷終於開口詢問:“陛下明顯欲犒勞父親護還梓宮之功,父親何故多番推卻?”

“你覺得那是功勞嗎?”李少遊偏過頭,嚴肅地盯着兒子。

李宗愷面上一凜,垂下頭道:“只是爲父親感到可惜罷了!”

“可惜什麼?不能封王?”

李宗愷倒也沒有那麼天真,但名利權勢在前,心中也難免多一分奢望,道:“那宰臣之職呢?以父親之能望,難道還不能在政事堂有一席之地?”

李少遊聞言笑了笑,淡淡地問道:“你可曾想過,皇帝若有意委我爲相,爲何不在大典之日宣佈?”

“這”李宗愷不由陷入思考,沉吟少許,遲疑道:“那陛下此來,所謂何事?”

“給老夫診病啊!”李少遊擡手指了指自己,有些無奈地道:“這病倒也把我裝進去了!”

“父親是陛下臨走前的吩咐?”李宗愷想到了什麼。

“咱們這位新皇啊,固然一向寬厚待人!”李少遊背過手,仰望着頭頂淡藍的天空,長嘆道:“然而,若是有人覺得可以欺之以方,那可就太愚蠢了”

李少遊這話明顯意有所指,還不待李宗愷想出個所以然,便又聽老父吩咐着:“陛下所賜北金洲土地,安排些人出海經營墾殖吧,各房子弟若有意,大加支持!”

“是!”李宗愷立刻應道,但轉念一想,又不禁提出疑問:“人員安排,問題想來不大,各房兄弟子侄總還是有些人願意出海闖蕩的。只是,陛下所賜,只說土地二十萬頃,但具體何方何向,卻沒說明!況,北金洲乃是齊王封地.”

感受到李宗愷的顧慮,李少遊一臉的輕鬆,呵呵說道:“齊王總是要回京弔祭的,路程再遠,也該到了。待其還京,拿着賜封金冊去找齊王即可!”

“齊王殿下能樂意嗎?”

“你以爲這些海外封國,僅靠分封的國王、軍隊以及那些散漫的商民就能發展得起來嗎?”李少遊幽幽道:

“實話實說,對於先皇推動的海外封國,我實則也是心存疑慮,不甚看好的,即便眼下,也是如此。原因無他,得不償失,以先皇之政,再豐厚的家底,也遲早會被拖垮!南洋戰事至今還在持續,一日不息,那麼國家便要流一日的血。

依新皇爲政之風,必然不會坐視此等情況,必將有所動作,只是時間早晚罷了。就是有朝一日,陛下降詔取締封國,都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今日陛下對我李氏之封賞,卻讓老夫窺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先帝能封王國,那今上就能封公國、侯國、伯國!大漢道州之外諸國,若僅是天家、皇室對異域的宰分,那麼支持者有限,然若把勳貴們綁上戰船,一併發力,那未來如何發展,就難說了”

對老父這番分析,李宗愷聽得目瞪口呆,很多事情,換個角度看待,真就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一股異樣的情緒在胸中激盪,過了一會兒,穩住心神,拱手向李少遊道:“父親見識深遠,兒欽佩之至!”

“欽佩什麼?我只隨口一提罷了!”李少遊隨口說道:“陛下的心思,豈是這般容易揣測的?”

“倒是你,似乎很希望老夫的猜測能夠成真啊!”李少遊盯着李宗愷,呵呵道。

李宗愷明顯被噎了一下,然而注意到老父親那玩味的眼神,拜道:“便是在海外,能有一塊封地,對於李氏家族而言,也是意義非凡!何況,有這幾十年的積累,南洋也非全然當年那等不毛之地,還是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北金洲.”

“看看吧!”見其反應,李少遊又呵呵道:“連你都動心了!大漢的功臣勳貴們,能持心不動者,能有幾人?”

“做好準備吧!把金洲的封地,變成大漢帝國第一個公國.”

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44章 太后相召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456章 遺澤第70章 大禮第31章 送行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50章 打他一仗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章 西巡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5章 室韋覆滅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98章 山道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39章 進退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713章 機遇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7章 新政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66章 商業互吹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37章 終於埋了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465章 “教匪”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8章 巡視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60章 都安心了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321章 瑤女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78章 南北併發第94章 善後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16章 初夏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60章 平定第178章 會獵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96章 缺人了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82章 殺俘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198章 秋獵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