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

向德明(尚書令),劉繼昌(吏部尚書)、李繼隆(樞密使)、慕容德琛(尚書左丞)、郭儀(兵部尚書)、寇準(遷都察使)、向敏中(遷財政使)、徐士廉(刑部尚書)、王欽若(中書侍郎),這九人乃是端拱元年初時,政事堂的宰相分佈,也基本代表着整個朝廷的權力結構分佈形勢。

然而,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這個權力結構就支離破碎,這些站在帝國權力尖端的風雲人物,因爲各種各樣的理由,陸續離開,讓出位置,交還權柄。

這是一個君進臣退的過程,整個過程談不上平靜,甚至本身就意味着混亂與失序,但事實上就是,政事堂的更新換代,一直很平穩,平穩到給人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這背後折射出的,自然是端拱皇帝低調而強大的掌控能力。

劉繼昌、徐士廉二相公的倒臺及去職勿需再言,端拱二年夏四月,樂平公、樞密使李繼隆病逝於家中,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李繼隆毫無疑問是大漢帝國軍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開寶-雍熙-平康-端拱四朝元老,時代洪流都沖刷不走他的光芒,而中流砥柱乃是他在康宗朝最恰當的評價。

他有一個不錯的出身,年紀輕輕又受世祖大公主劉葭的垂青,駙馬也沒有成爲他釋放光彩、展現能力的阻礙,從戎幾十年,西征北戰,沙場建功無數,少有敗績。

李繼隆一生是平順的,光輝的,燦爛的,功成名就,幾乎沒有劣跡,完全是一個人生贏家的模板,是朝廷着力宣傳的勳貴精英的典範,也是諸多功臣子弟崇拜的對象,即便是那些昏昏碌碌的膏粱子弟,其夢想着也希望活成李繼隆的樣子。

即便少不了人酸李繼隆的出身以及駙馬身份的作用,但誰也無法否認其出色的軍事才幹,否則,大漢功臣勳貴那麼多,世祖的公主也不少,除了楊延昭外,還有誰達到李繼隆的成就。

生前是完美的,死後,對於這個帝國功勳、大漢樞相、皇姑父,劉文濟也給足夠的哀榮。廢朝,敕著神道碑文,進功臣閣,恩蔭賞賜,這些都是應有之義,同時,劉文濟還讓李繼隆配享太廟,追贈潞國公。

雖然給予了李繼隆崇高的身後待遇,堪稱人臣之極,但不得不說,即便李繼隆不病故,他樞密使的位置也當不了多久。

劉文濟的心眼倒沒那麼小,他要針對的,不是李繼隆這個人,而是這個人的身份並且處在這樣的位置上,出於鞏固統治、維護皇權的本能,他就需要採取一些行動。

不過,在端拱朝,真正能接李繼隆班的,只有那麼寥寥幾人,最開始被列爲公推人選的,只有郭儀、楊延昭、郭良平三人。

然而,郭儀本身就任兵部尚書不久京,已是宰相,不便輕動。楊延昭則已經退到侍帥這個“二線”職位上,另一方面,也跟楊業當初的扶持有關。

在郭良平任職期間,帝國的海軍腰桿是挺直的,聲音是響亮的,但同樣的,也達到了陸軍老貴們所能忍受的極限。這個極限,也最多堅持到郭良平退休抑或去世。

在整個平康時代,帝國內外,有多少軍隊調動,都是李繼隆主導的,又有多少彈壓地方、剿賊平叛,出於李繼隆的授意,這些都是說不準的。同時,若把那些舊事翻出來,嚴格依照條制來,一個逾制擅權的罪名是一點都不冤枉李繼隆。

大漢軍制,樞密院雖然只有調兵之權,但結合李繼隆幾十年戎馬生涯在軍中積累的崇高威望,再加勳貴、駙馬、四朝老臣、欽命輔臣這重重身份,結合起來所能發揮的威力,也是遠超常人想象的。

郭良平拼了一輩子,衝了一輩子,沒理由在最後選擇軟弱,只不過,這一回,運勢不在他,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倒在樞密使的權位前。並且在之後不久,就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八歲。

劉文濟性本沉靜,登基之後城府就更加深沉,即便腦子裡已經絞盡腦汁要換馬,但面上一點也沒表現,甚至日常間對李繼隆也是各種體諒、慰勞。

郭良平被排除在外,郭儀與楊延昭之間同樣不好選,在世人眼裡,這二人是最有資格擔任樞密使的,畢竟是世祖時期的“勳貴三英”、“少壯三傑”,名望、履歷、功勞都很紮實。

有此一事,並且讓他成功了,那必有二、三事,這是可作推論的,也不是一個志在有爲的帝王能夠容忍的。

端拱二年的劉文濟,已經徹底坐穩了皇位,已經不需要再想之前那般過分地小心翼翼,也能以一種自主的心態去決策軍政。

郭良平是帝國海軍的旗幟性人物,在世祖的支持下,用實際行動將大漢海軍擡到了不該到達的地位上,在其二入樞密院,擔任副樞相期間,海軍更取得了相比過去幾十年跨越式的發展,包括南洋駐軍改革、炮艦更新計劃、訓練升級以及遠洋探索等等都是在他的主導下展開了。

那樣,只會出現另外一個李繼隆。

但同樣,郭良平也是最不可能,甚至是第一個被排除在外的。不因他年老,也不是他功勳、資歷不夠,更不是因爲出身不足,根子就在大漢軍隊的“陸海之爭”上。

其中郭良平是爭奪之心最明顯的,作爲第一樞密副使,他是距離這個職位最近的,年近七旬的他,沒多少時間了,也等不了更久。

對楊氏,他當然多有倚重,對楊氏子弟的提拔並無限制,但是對楊業、楊延昭二老,尤其是楊老太師依舊在世的情況下,讓他把楊延昭擡到樞相的位置上來,他也實在難以安心。

從雍熙、平康到端拱,李繼隆這個樞相,已經擔任整整十年往上,雖說這個過程屬於帝國特殊時期,並且在這個特殊時期起到了拱衛政權、穩定軍隊的作用,但於帝王,尤其是一個掌控欲強烈的帝王而言,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當郭良平選擇向樞密使發起衝擊的時候,可想而知會遭遇怎樣的阻力與攻擊,這一點,他本人心裡未必不清楚,但他還是選擇出擊,就像幾十年前率軍遠航,將帝國觸角延伸到波斯地區一般。

而真正促使劉文濟下定決心的,則是端拱元年李繼隆怒訐徐士廉,致徐士廉及一批御史、言官逐貶地方之事。雖然劉文濟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李繼隆維護樞密院權威與軍隊利益的用心,甚至對徐士廉等人也存有看法,但他就是無法從內心釋然這種被“威逼”的感覺。

而李繼隆先於皇帝動手前的病逝,省卻劉文濟手腳的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個完美的生前身後之名,這或許也是一種時運。

李繼隆既去,一場關於樞密使的博弈是免不了的,只不過這仍舊是軍隊體系內部的角力,準確得講應該是軍事貴族以及功勳將帥。其他人若敢染指,必遭反噬,即便皇帝也不敢貿然打破成行已久的潛規則。

於是,在端拱二年仲夏新鮮出爐的大漢帝國新一任樞相,又是一個出人意料的選擇,扶風公、殿前都虞侯馬懷遇。雖有些意外,但對於馬懷遇,還真沒法提出什麼有效的反對理由。

李繼隆、楊延昭身上的“buff”,除了駙馬頭銜沒有,馬懷遇都有,並且他曾是世祖養子,與太宗的關係更親如兄弟,只不過,履歷與功勞上不如李、楊那般耀眼罷了。但是,他擔任樞相,還真就沒什麼人能挑戰得動。

塵埃落定的同時,也附有皇帝一番安撫操作,楊延昭晉崞縣公,使楊氏一門兩公。郭儀則晉一等武進侯,爲郭氏再開一脈。

此事後不久,致遠侯郭良平也鬱鬱而終。空出來的第一樞密副使的位置,皇帝劉文濟在善加斟酌之後,選定侍衛司都虞侯曹瑋,這是已故真定侯曹彬第四子。至於騰出來的侍衛司都虞侯,這個實際掌握侍衛馬步軍統兵權的要職,劉文濟則敲定護聖軍都指揮使田邦義。

此人乃是功勳老將田重進之孫,雖同屬於勳貴,但家室就不那麼耀眼了,與楊、李、曹者相比,暗淡的不是一星半點,當然這也是劉文濟選其掌握兵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祖、太宗是何感觸不得而知,但經康宗之荒後,輪到劉文濟當家做主,他對朝野上下,尤其是軍隊之中,那強大、固化的軍功貴族階級,難免帶有戒心。

劉文濟自是知曉軍隊不可輕動,勳貴的核心利益不易侵犯,因此,大動作可以按捺,小刀子卻可以慢慢地割。先在軍功勳貴集團內部搞分化平衡,提拔如田氏這種勢力不強、影響力相對侷限的勳貴家族,後面再培植庶族寒門將領,當然這注定是個漫長的水磨工夫的事情,急躁不得。

另一方面,在對軍政令系統做“小手術”式調整之後,劉文濟又下詔重新設立樞密直學士一職,以內閣學士、知制誥曹利用充任,重置的理由則是他不通軍務,但軍國大事,不能不熟悉,因以此職作爲皇帝與樞密院之間聯繫的橋樑,加強溝通.

一系列幅度不大,但顯著加強皇帝權威動作下來,包括文官系統內一些眼光毒辣的人,都察覺到今上那顆並不端拱的心,而對此感受最爲深刻的,毫無疑問乃是軍隊體系,尤其是軍功老貴家族。

不過,軍隊裡的實權派們,卻並沒有就此表示些什麼。帝國軍制,給了他們近乎超然的地位與待遇,同樣對所有人也都有一套擺在檯面上的限制,臺下怎麼做是一回事,但誰敢在臺面上搞形成規則共識的事情,則將面對來自上下的擠壓。

另一方面,劉文濟的系列操作,也都在既定規則之內,並沒有動搖勳貴們對軍隊的主導地位。總不能期待每個皇帝都如康宗一樣吧,而由平康時代走向端拱時代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所有人都得慢慢接受,並且,是臣子去適應皇帝,這是由強勢皇權決定的。

端拱三年春,許昌王、中書令劉曜上奏,安南王劉文渙薨於交趾。

劉曜,世祖皇帝幼子,母周宜妃,生於開寶十九年,初封韓公,康宗繼位後晉爵許昌郡王。前者,以劉繼昌落馬遭貶,依常例選宗室入政事堂。

皇帝劉文濟二請趙王劉昉出山,仍爲其所拒,又邀掌管宗正的燕王劉昭,不出意外,劉昭也選擇婉拒。二王悉拒,不得已之下,劉文濟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人了。

世祖諸子,除了趙、燕兩大親王之外,在京的只剩蜀王劉晅以及許昌王劉曜了,最終,在一翻考察之後,劉文濟敲定以許昌王劉曜入政事堂,拜中書令,同時監管理藩院,除了平衡朝局之外,主要搞外交,尤其是與四方封國、藩屬之間的交往聯繫。

“安東事件”仍未調查清楚,但不論真假如何,都給了劉文濟一個警醒。隨着這一年加強對各藩國的關注,獲取衆多政治、軍事、經濟情報之後,劉文濟也意識到,血脈相連的帝國與諸封國交流頻繁,但正在往正常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發展。

這種趨勢,作爲中央帝國的皇帝,劉文濟心中很膈應,那是一種事務脫離掌控的不適感,但是面對這種趨勢,他又不得不冷靜下來,審慎分析,理性對待。

封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但域外封國,卻仍是一個新鮮事務,也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去相處,若宥於舊眼光、老故事,必然會出問題。

安東國狀況不斷,就是一種極其明顯的徵兆與體現了。事實上,劉文濟心中也清楚,中央帝國與諸大小封國之間關係往來,必需有一套更實際、更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規則辦法,使之走向正常化,否則,只會在越來越多的矛盾與拉扯中,漸行漸遠。

地域上的距離,本就讓世祖之後皇室宗親間的情分難以長期保留,利益二字或許冰冷,但對雙方而言,卻可以讓各自冷靜理性地對待雙方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份關係的發展走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以帝國中央的意志爲主導,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劉文濟對許昌王劉曜的委任,是寄予厚望的,實權也很重,同時,劉曜的年紀(比劉文濟還小五歲)足以陪他一起構建一套更進一步的新宗藩體系。

當劉曜向劉文濟彙報安南王劉文渙之薨時,也是一次對尚在形成中的“新宗藩體系”的實踐機會。不過在此之前,禮節人情還是要先講的。

回京奪位失敗後,劉文渙於端拱元年初夏,便再次黯然離京,南歸封國。在途中,就染上了肺疾,回到安南,久治不愈,終於三年春離世。

劉文渙的一生,多少帶着些悲情色彩,他出身高貴,才智不凡,胸懷大志,或有孤傲之時,少有鬆懈之日。少年時期,是世祖疼愛的千里馬,青年時期也是太宗寄予厚望的皇長子,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遇人不淑,宏圖大志,盡成一空。

當然,劉文濟這個對手對他的影響,比表面呈現的要大得多。雖然他們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直接面臨競爭,但一出手,就直接踩着他的肩膀登上至尊之位。

悲情固然難免,但堂堂的安南王,也難讓人同情,因爲天下沒什麼有資格去同情他。人生最後的一年多,雖然飽受病痛折磨,但大抵也是劉文渙活得最清醒、最從容的一段時光了。

臨死之前,劉文渙還將後事安排好了,立四子劉繼丹爲嗣,繼承王位,同時以王后劉娥監國。劉文渙一共有四個兒子,常妃所生的劉繼元、劉繼初,毫無疑問被排除在候選人之列。

剩下的只能從三子劉繼誠與四子劉繼丹中挑選,二人年紀都不大,一個十四,一個十一,最終選擇了劉繼丹,因爲他無母,王后劉娥的枕邊風厲害。在劉文渙養病的這段時間裡,安南國很多事務,實則就是劉娥在幫忙處置,並且處置得不錯,優秀的政治能力讓劉文渙意外之餘,也促使他做出了最終關乎安南國命運的決定。

而依封國制,劉文渙的這些安排,還需上表京城,請中樞朝廷確認,批覆授冊,遣使宣告之後,方具備法律效力。

爲此事,劉文濟還專門召集政事堂諸宰,舉行了一場廷議,在王位繼承問題上,倒也沒有太大意見,安南王的決定總還是要尊重一二。唯一的異議,只在王后劉娥監國的問題上,經歷了慕容太后干政甚至仍在經歷着的大漢宰相們,對“牝雞司晨”這種情況格外看不慣。

然而,仔細斟酌下來,卻又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辦法,總不能把安南這樣的“大國”,直接交給一個11歲的娃娃吧,再不樂意,也只能捏着鼻子先認了,等劉繼丹長大,再作區處。

寇準對安南還是很有感情的,他單獨面聖時,向劉文濟提出另外一個處置辦法,將安南國收回,重歸中央直轄。然而可以想象的,劉文濟斷然否決,分家容易,閤家難。即便不考慮其他影響,劉文濟不能不顧慮世祖、太宗分封之政的強大影響力,這份影響來源於諸多既得利益者的強力維護。

最終決定,照準安南所表,以集賢殿大學士、禮部侍郎楊億加安南宣慰使銜,南下交趾,代表朝廷進行撫慰,立新王,授金冊。

這同樣是打破常規的一個舉措,因爲按照最初的制度,封國王位世襲,新王需要親自到京城接受冊封。這種做法,體現的是制定此等規矩的世祖皇帝的強勢掌控之心,但在端拱三年,顯然早已不合時宜,因而做出一些順勢的改變,也是理所應當。

從此,帝國中樞開始正式轉變對各封國關係政策了。於安南國而言,隨着新王劉繼丹的繼位,也開啓了一段錯綜複雜、鬥爭頻繁的混亂時期。

王太后劉娥的執政,註定充滿了挑戰與困難,後宮有趙太妃不甘寂寞,在朝有趙氏家族及劉文渙心腹舊臣們,同時,國內有諸多叛服不定的蠻夷之屬,飽受白眼、心懷怨憤的劉繼元、劉繼禮兄弟也對失去王位耿耿於懷。(這兩個兒子,劉文渙感情很複雜,將其遠遠地安排在西南的文州與萬州鎮守,眼不見爲淨。)

諸方勢力,種種矛盾,在沒有劉文渙的強力支持後,劉娥的攝政之路肉眼可見的艱辛,而他能依靠的力量實在不多,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前後先王遺命,後有朝廷敕旨,並且牢牢地將新王劉繼丹置於羽翼之下

PS:在收到劉文渙去世的消息後,劉文濟曾大哭一場,長大成熟後的兄弟倆,漸行漸遠,那是時局的推動,歷史的選擇,但曾經有那麼一段日子,兄友弟恭,一同環抱世祖之膝,歡聲笑語。

與康宗劉文澎,二人或許都有一定代溝,但二人之間,卻總是有一份兄弟之情。如果劉文渙活着,那麼“各自安好”,待其薨,有些情感也就壓制不住了。

太宗皇帝攏共就三個兒子,如今,三去其二,並且都是英年早逝,這同樣給劉文濟帶來不小的心理壓力,也促使他做出了早立太子之決定。

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章 父母兄弟第52章 幽燕變故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481章 行宮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50章 聽政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35章 東歸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59章 明貶實升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43章 事畢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64章 監國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80章 京觀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44章 聽政湖湘第6章 “座談會”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27章 冬至宴3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51章 南粵,危!第284章 影響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04章 解決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8章 澧陽之戰第77章 間策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97章 心虛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5章 室韋覆滅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08 狀元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74章 根由在朝第47章 陶谷自薦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02章 絕境第85章 善後爭議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45章 靖江軍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91章 酬功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327章 相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