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事分南北

bookmark

“軍改之事,事關重大,急躁不得,疏忽不得。此事,如前議,由郭卿牽頭樞密院、侍衛司,先制定出個章法,審議妥當後,再穩步推行。本歲冬,便全力着手此事!”劉承祐一句話,徹底定下此事,既表現其慎重的態度,又將他堅決的意願表明。

皇帝聲落,羣議頓止,只得起身,齊齊應道:“是!”

軍改議定後,大臣們的臉上或多或少都增添了幾分凝沉,尤其是尚洪遷、郭威幾人。

劉承祐簡單地掃了一圈,見秋風似乎都已吹不散殿中的忡忡之意,主動轉變話題,問道:“徐淮那邊,而今是什麼情況?”

提及此事,衆臣的思緒立刻被拉了回來,面對劉承祐問話,尚洪遷拱手答道:“陛下西征之前,叮囑臣等,警惕僞唐,故遣奉國指揮使王殷與護聖軍都校王彥升,率兩千馬軍巡視淮上,以備警情。”

“中秋過後,南兵始有異動,僞唐主遣鎮海節度使李金全爲北面招討使,又以邊鎬爲副使,出濠泗,又以神衛都虞侯皇甫暉率軍出楚州,欲謀我徐州。不過,在陛下還師之後,又沒了動靜。”

“軍情司自金陵傳來消息,說是僞唐主懾於我朝軍威,心存畏懼,不敢妄動,故罷兵!”郭威在旁補充道。

“南軍卑弱,由可知也!”聞之,劉承祐嘴角泛起一絲譏諷:“聽聞那僞唐主李璟善辭賦文章,耽於享樂,放任黨爭,一室之內,尚不得定,還欲用事於外,實無自知之明。”

劉承祐此言落,馮道、蘇禹珪等臣,立刻發言附和,對他大唱讚歌。他們這些人,或許對北寇異常忌憚,但對南邊的那些割據勢力,還是有很大的心裡優勢的。

念頭一轉,劉承祐突然發問:“那個皇甫暉,是中原未復之時,率密州軍民,南遷投奔僞唐的吧!”

“陛下博聞強記,正是此人!”馮道恭維地說。

劉承祐知道此人,還是去歲劉知遠起兵前,不斷地嘮叨天下局勢,西面降蜀,東南降唐......耳聞目染之下,也就記住了皇甫暉這個人。

“陛下,自大漢立國以來,僞唐便對我朝抱有敵對心理,時時窺伺在淮南,蠢蠢欲動,妄圖奪取淮北,進取中原。此番,臣等本議臣唐賊北上,集重兵與擊滅之,給其一個重創——”說道這兒,尚洪遷頓了一下,斜眼看着郭威,淡淡道:“可惜此議,爲郭樞相等人所阻。”

尚洪遷這又是舊事重提了,聞言,郭威立刻起身解釋着:“陛下,打仗作戰,日費千金,朝廷本就國用不足,爲平西叛,更是耗竭帑藏。僞唐主既主動罷兵,我朝又豈能再主動挑起戰端。”

“北有契丹侵擾,我朝外擴暫且無力,既無準備,貿然動兵,無利可圖,還恐傷國力軍力。南兵雖弱,然李氏根植江淮十餘年,國力強盛,一旦戰事拖延,論消耗,非臣鄙薄,我朝恐怕不是僞唐的對手......”

郭威這話,在反駁尚洪遷的同時,也在對劉承祐表示諫勸。注意到他那帶有深意的眼神,劉承祐也意會到了。

“郭卿腹懷韜略,局觀天下,深謀遠慮,朕心嘉之!”首先,劉承祐便給了郭威一個肯定的回答,不吝誇獎。

在郭威作揖之時,注意到尚洪遷那已快失了敦厚色彩的臉,又淡定而堅決地說道:“僞唐主不知天數,屢犯天威,異日朕必提兵南下,獵於江淮!”

“眼下,暫且放過他......”

“是。”

“契丹襲邊情況如何了?”劉承祐又關心起河北的情況。

“回陛下。自平叛大軍東還之後,契丹人便放鬆了侵掠,漸北撤。”這回,起身回答的,是魏仁浦:“據成德節度使張彥威報,侵至趙、冀二州契丹騎兵,已經徹底北撤,慕容延釗與李筠兩將軍,聯合截擊,共殺俘胡騎七百餘人。燕王趙匡贊報,遼軍主帥耶律安摶也已率南侵契丹主力,北撤檀薊。”

西征平李守貞,劉承祐的目光雖專注於河中,但對於南唐與契丹那邊的關注,也從來沒有放鬆過。此番遼帝耶律阮派出的,是左樞密使耶律安摶,率兵兩萬南侵,僅從這個兵力便可知,契丹人打算撈一筆就跑,沒有占城奪地的意思。

耶律安摶,可是遼帝的股肱心腹,從龍之臣,在耶律阮稱帝的繼位,力壓諸部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功成之後,官拜左樞密使,掌兵權。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個人的能才,還是有一些威脅的。從一開始便堅定了南下的目標,搶錢搶糧,搶畜搶人,人搶不了,就殺。在其統率下,盧龍、成德、義武兩鎮,又一次遭到了嚴重的傷害。

魏仁浦仍舊彙報着:“此次,據北面諸州彙報,此次合盧龍、義武、成德三鎮及州防兵,前後共殺傷胡騎七百餘人,俘虜三百,收穫戰馬五百餘匹,已然輸送向東京。”

“損失呢?”劉承祐蹙眉問。

微微停頓了一下,彙總的數據,魏仁浦張口道來:“合目前所報,受襲諸州鎮,共損傷兵卒兩千三百餘人,民死三千餘,北擄千餘,錢糧財貨暫無計......”

沉重的呼吸聲,清晰地響起在羣臣的耳中,只見劉承祐胸膛起伏几許,有點費勁兒地平息下來。

“光復幽州,仍舊被動挨打啊!”劉承祐有些悵然道。

聞言,王峻昂首,高聲道:“奪關不奪險,何用之有?趙匡贊不能盡力攔截,遼騎自可輕易趟水南下!”

王峻出此言,直接點出劉承祐當初設謀奪幽州的侷限所在,聽在旁人耳中,甚至帶有點質疑的味道。

羣臣不由訝然,王峻回朝之後,此次殿議,就說了幾句話,但每句話的語氣,都顯得那麼不客氣。

老狐狸不由看了看他,又不禁瞥向自閉地坐在一旁的楊邠,上一個語氣這麼衝的人,就是這楊相公了。

“王樞密此言有失偏頗。”魏仁浦一副恭厚的表現,極有風度朝王峻拱了拱手,方纔說道:“若幽州不復,此消彼長,北部御備壓力更大,胡騎南侵,我朝的損失也將更大!”

見魏仁浦直接反駁自己,王峻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眯着眼看向魏仁浦,閃了幾個眼色。要知道,如今,魏仁浦可也算他的下屬,竟敢直在御前直指他的“口誤”。當然,他也知道,皇帝很寵信此人。

劉承祐沒有去管王峻,揚手握拳,緩緩落下,速度不快,但在觸碰到御案之時,發出了一道短促有力的聲響。

聲音疾厲,響徹御殿,劉承祐道:“軍不整,何以抗北虜,護桑梓,衛江山,雪恥辱?”

又強調了一番整軍的必要性。

深吸了一口氣,劉承祐肅然降命:“傳詔盧龍趙匡贊、成德張彥威、義武孫方簡,對受害的軍民百姓,善加安置撫卹。今歲秋稅,詔減。”

基本上,此詔下後,今年也不用苛求從河北諸州,收穫多少財賦了。畢竟今年,河北可是多災多難。

“陛下,燕王趙匡贊報,以契丹抄掠之故,幽燕治下,損害甚多,請朝廷調撥錢糧,以資寒冬之用!”

又要錢糧!聞言,劉承祐直接想爆粗口,不過硬生生給忍住了。

沉默幾許,劉承祐直接甩給王章:“王卿,此事三司議定,酌情答覆吧!”

第164章 監國第29章 獨眠孤館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08章 井陘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90章 安東國王?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36章 迎奉第2章 分食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94章 減稅難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61章 安東國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317章 修法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98章 轉折點第23章 夜宴第68章 心寒不心寒?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52章 聯姻第68章 撤了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45章 了結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95章 掘地求生第84章 示警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91章 作別西行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章 田畔問對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41章 卷甲入城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492章 事發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5章 唐將空談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章 登聞鼓響第1761章 新問題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68章 機遇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674章 爆發第29章 勸諫第16章 異見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4章 金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