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事分南北

“軍改之事,事關重大,急躁不得,疏忽不得。此事,如前議,由郭卿牽頭樞密院、侍衛司,先制定出個章法,審議妥當後,再穩步推行。本歲冬,便全力着手此事!”劉承祐一句話,徹底定下此事,既表現其慎重的態度,又將他堅決的意願表明。

皇帝聲落,羣議頓止,只得起身,齊齊應道:“是!”

軍改議定後,大臣們的臉上或多或少都增添了幾分凝沉,尤其是尚洪遷、郭威幾人。

劉承祐簡單地掃了一圈,見秋風似乎都已吹不散殿中的忡忡之意,主動轉變話題,問道:“徐淮那邊,而今是什麼情況?”

提及此事,衆臣的思緒立刻被拉了回來,面對劉承祐問話,尚洪遷拱手答道:“陛下西征之前,叮囑臣等,警惕僞唐,故遣奉國指揮使王殷與護聖軍都校王彥升,率兩千馬軍巡視淮上,以備警情。”

“中秋過後,南兵始有異動,僞唐主遣鎮海節度使李金全爲北面招討使,又以邊鎬爲副使,出濠泗,又以神衛都虞侯皇甫暉率軍出楚州,欲謀我徐州。不過,在陛下還師之後,又沒了動靜。”

“軍情司自金陵傳來消息,說是僞唐主懾於我朝軍威,心存畏懼,不敢妄動,故罷兵!”郭威在旁補充道。

“南軍卑弱,由可知也!”聞之,劉承祐嘴角泛起一絲譏諷:“聽聞那僞唐主李璟善辭賦文章,耽於享樂,放任黨爭,一室之內,尚不得定,還欲用事於外,實無自知之明。”

劉承祐此言落,馮道、蘇禹珪等臣,立刻發言附和,對他大唱讚歌。他們這些人,或許對北寇異常忌憚,但對南邊的那些割據勢力,還是有很大的心裡優勢的。

念頭一轉,劉承祐突然發問:“那個皇甫暉,是中原未復之時,率密州軍民,南遷投奔僞唐的吧!”

“陛下博聞強記,正是此人!”馮道恭維地說。

劉承祐知道此人,還是去歲劉知遠起兵前,不斷地嘮叨天下局勢,西面降蜀,東南降唐......耳聞目染之下,也就記住了皇甫暉這個人。

“陛下,自大漢立國以來,僞唐便對我朝抱有敵對心理,時時窺伺在淮南,蠢蠢欲動,妄圖奪取淮北,進取中原。此番,臣等本議臣唐賊北上,集重兵與擊滅之,給其一個重創——”說道這兒,尚洪遷頓了一下,斜眼看着郭威,淡淡道:“可惜此議,爲郭樞相等人所阻。”

尚洪遷這又是舊事重提了,聞言,郭威立刻起身解釋着:“陛下,打仗作戰,日費千金,朝廷本就國用不足,爲平西叛,更是耗竭帑藏。僞唐主既主動罷兵,我朝又豈能再主動挑起戰端。”

“北有契丹侵擾,我朝外擴暫且無力,既無準備,貿然動兵,無利可圖,還恐傷國力軍力。南兵雖弱,然李氏根植江淮十餘年,國力強盛,一旦戰事拖延,論消耗,非臣鄙薄,我朝恐怕不是僞唐的對手......”

郭威這話,在反駁尚洪遷的同時,也在對劉承祐表示諫勸。注意到他那帶有深意的眼神,劉承祐也意會到了。

“郭卿腹懷韜略,局觀天下,深謀遠慮,朕心嘉之!”首先,劉承祐便給了郭威一個肯定的回答,不吝誇獎。

在郭威作揖之時,注意到尚洪遷那已快失了敦厚色彩的臉,又淡定而堅決地說道:“僞唐主不知天數,屢犯天威,異日朕必提兵南下,獵於江淮!”

“眼下,暫且放過他......”

“是。”

“契丹襲邊情況如何了?”劉承祐又關心起河北的情況。

“回陛下。自平叛大軍東還之後,契丹人便放鬆了侵掠,漸北撤。”這回,起身回答的,是魏仁浦:“據成德節度使張彥威報,侵至趙、冀二州契丹騎兵,已經徹底北撤,慕容延釗與李筠兩將軍,聯合截擊,共殺俘胡騎七百餘人。燕王趙匡贊報,遼軍主帥耶律安摶也已率南侵契丹主力,北撤檀薊。”

西征平李守貞,劉承祐的目光雖專注於河中,但對於南唐與契丹那邊的關注,也從來沒有放鬆過。此番遼帝耶律阮派出的,是左樞密使耶律安摶,率兵兩萬南侵,僅從這個兵力便可知,契丹人打算撈一筆就跑,沒有占城奪地的意思。

耶律安摶,可是遼帝的股肱心腹,從龍之臣,在耶律阮稱帝的繼位,力壓諸部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功成之後,官拜左樞密使,掌兵權。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個人的能才,還是有一些威脅的。從一開始便堅定了南下的目標,搶錢搶糧,搶畜搶人,人搶不了,就殺。在其統率下,盧龍、成德、義武兩鎮,又一次遭到了嚴重的傷害。

魏仁浦仍舊彙報着:“此次,據北面諸州彙報,此次合盧龍、義武、成德三鎮及州防兵,前後共殺傷胡騎七百餘人,俘虜三百,收穫戰馬五百餘匹,已然輸送向東京。”

“損失呢?”劉承祐蹙眉問。

微微停頓了一下,彙總的數據,魏仁浦張口道來:“合目前所報,受襲諸州鎮,共損傷兵卒兩千三百餘人,民死三千餘,北擄千餘,錢糧財貨暫無計......”

沉重的呼吸聲,清晰地響起在羣臣的耳中,只見劉承祐胸膛起伏几許,有點費勁兒地平息下來。

“光復幽州,仍舊被動挨打啊!”劉承祐有些悵然道。

聞言,王峻昂首,高聲道:“奪關不奪險,何用之有?趙匡贊不能盡力攔截,遼騎自可輕易趟水南下!”

王峻出此言,直接點出劉承祐當初設謀奪幽州的侷限所在,聽在旁人耳中,甚至帶有點質疑的味道。

羣臣不由訝然,王峻回朝之後,此次殿議,就說了幾句話,但每句話的語氣,都顯得那麼不客氣。

老狐狸不由看了看他,又不禁瞥向自閉地坐在一旁的楊邠,上一個語氣這麼衝的人,就是這楊相公了。

“王樞密此言有失偏頗。”魏仁浦一副恭厚的表現,極有風度朝王峻拱了拱手,方纔說道:“若幽州不復,此消彼長,北部御備壓力更大,胡騎南侵,我朝的損失也將更大!”

見魏仁浦直接反駁自己,王峻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眯着眼看向魏仁浦,閃了幾個眼色。要知道,如今,魏仁浦可也算他的下屬,竟敢直在御前直指他的“口誤”。當然,他也知道,皇帝很寵信此人。

劉承祐沒有去管王峻,揚手握拳,緩緩落下,速度不快,但在觸碰到御案之時,發出了一道短促有力的聲響。

聲音疾厲,響徹御殿,劉承祐道:“軍不整,何以抗北虜,護桑梓,衛江山,雪恥辱?”

又強調了一番整軍的必要性。

深吸了一口氣,劉承祐肅然降命:“傳詔盧龍趙匡贊、成德張彥威、義武孫方簡,對受害的軍民百姓,善加安置撫卹。今歲秋稅,詔減。”

基本上,此詔下後,今年也不用苛求從河北諸州,收穫多少財賦了。畢竟今年,河北可是多災多難。

“陛下,燕王趙匡贊報,以契丹抄掠之故,幽燕治下,損害甚多,請朝廷調撥錢糧,以資寒冬之用!”

又要錢糧!聞言,劉承祐直接想爆粗口,不過硬生生給忍住了。

沉默幾許,劉承祐直接甩給王章:“王卿,此事三司議定,酌情答覆吧!”

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66章 陷河陽第399章 還債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53章 未來將帥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80章 一意孤行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08章 井陘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345章 剝削者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98章 事泄了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83章 抉擇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676章 慘重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47章 割韭菜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8章 濮州案(1)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44章 聽政湖湘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78章 火油彈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19章 回京第198章 秋獵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412章 二王第1713章 機遇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70章 劉鋹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720章 靜默第118章 蒲陰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052章 回京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4章 滅佛伊始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59章 亂情第178章 祭拜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4章 武夫軍閥第416章 面試第364章 過韓府第450章 落幕第280章 回京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