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楊業戍代

bookmark

不管心裡有多少不舒服的感覺,對王峻呈上來的整編計劃,劉承祐還是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閱覽了一遍。

看得出來,王峻已然完全進入了他樞密副使的角色,計劃製備是用了心的,很有條理,若非刻意是挑不出什麼刺來的。

首先一點,便使劉承祐滿意。先行更換戍防,將京外的駐軍調回東京,在開封編練裁汰,隨時把控,從從容得多。

這已不只是整編的事情,以滑、澶、大名府的禁軍爲例,那邊的禁軍,大都是劉知遠在位之時,便奉命駐守在彼。時間雖則算不得太久,但如今劉承祐都當皇帝整一年了,京外的禁軍也該到東京回爐鍛塑,感受一下當今天子的威嚴與恩典。

不提性格與作風,僅論才幹,王峻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對這一點,劉承祐心裡有杆稱,否則也不會想着把王峻調入樞密院分郭威的權。

思忖間,李少遊奉命來見。

“官家!”

劉承祐將手中的奏書合攏,擡眼看着李少遊,以一種平述的口吻說:“此次在許州,武德司也做了不少事,你盡了不少力,但是,朕不便嘉獎!”

“臣明白!”李少遊沉肩拱手,面無異色。

劉承祐面態則更加輕鬆了,語氣來了個轉折:“武德司建立初期,困於資財,日子甚是艱難,聽聞你嚐出家財,以補常款、錢餉、賞賜之用......”

聽劉承祐娓娓道來之言,一如常事,李少遊心頭卻下意識地緊張起來了,深埋着頭似乎想要讓自己再低調些,十分恭敬地應道:“體國用拮据,爲官家盡忠,乃應有之義!”

劉承祐頷首,神情之間,透着和善,說道:“倘這滿朝文武,都能如表哥這般爲國爲君,朕何愁天下不治!不過,公器豈能費私財,如今朕內帑稍有餘財,你此前出了多少,朕全數補還給你。另,再行撥款,對此次自你以下有功探事,聊作犒賞!”

“謝陛下!”聞言,李少遊並沒有拒絕,而是坦然地應下。他心裡也有譜,在此事上,沒必要與這官家客氣,否則,反而不美。

“武德司在河東諸州有多少密探?”沉吟幾許,劉承祐問道。

李少遊忍不住擡眼瞄向劉承祐,心頭帶着疑惑,不過還是從速答來:“武德司的監控探察重心,仍舊在東京及近畿,北京路遙,臣前番只遣五名探事北上晉陽......”

劉承祐平淡的語氣中透着不容置疑:“接下來,加強對河東地區的情報探察力量!”

“是!”李少游回答沒有多廢一個字。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不過應命的同時,腦子中瘋狂轉動,琢磨着劉承祐的想法,當然,立刻便想到了劉崇身上,只是,一時間哪裡是那麼容易就想明白的,看劉承祐無心解釋的樣子,也不敢貿然發問。

“嗯......讓晉陽的探事探探,河東屬下,去歲是否遭受冬災,災情是否嚴重!”劉承祐又下令道。

李少遊剛應下,便又見劉承祐眉頭幾乎豎起,微抽了一口氣,道:“罷了,不必了!”

“是!”李少遊的表情倒是更凝重了,他很不習慣這種不清不楚的感覺。但是,天子當下,也只能生生地忍着。

待李少遊退下後,劉承祐忍不住用力地甩了甩頭,清了清神,嘆一口氣,道:“張德鈞,傳諭下去,朕明日親巡東京倉廩,着鐵騎都虞侯楊業隨行!”

“是!”

地主家有餘糧了,劉承祐這個最大的地主,當然得親眼去看看,否則哪得安心。

李少遊這邊,離殿之後,仍舊自個兒琢磨着,腳步很慢,但表情倒是慢慢平靜了,儼然琢磨出了點東西。

自覺參透了此事,嘴裡輕鬆地呢喃着:“一面封王籠絡,一面暗中警惕,我們這個官家,是越加難以捉摸,令人生畏了!”

“不過,對我,是否也是如此?”李少遊暗暗自省,嘴角的輕鬆很快就不見了。

等步至武德司,望着那坐落在皇城角落裡的衙門,位置雖然低調,卻不掩其日漸增強的威懾力。而李少遊也恢復了他一衙司使,大權獨攬的氣勢,在一衆守衛及衙屬的恭禮之下,進入他的地盤。

快步而入,首先做的,便是召來親信,佈置河東的事,加強對北邊的監察力量。皇帝親自交待的事情,自然得辦好,還得辦得快,以李少遊對劉承祐的瞭解,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突然問起了,屆時若應對不好,那可就不怎麼妙了。

......

黃昏時分,楊業獨身一人,行走在東京裡坊的道路間,朝着自家宅第而去。腳步雖慢,步伐很穩,英偉的面容上明顯帶着事,既有期待,又有遲疑,兩側的門牆巷弄緩慢地朝背後移去。

“將軍回來了!”楊府門廊小,看護的是其一名部曲,望着立刻迎上來。

楊府之中,侍候的人並不多,原本只有幾名跟隨楊業的舊部士卒,一直不拘小節的。在他娶親之後,方纔添了些女眷,將府中過盛的陽氣給調和了一番。增添的婢女,還是隨楊業娘子馮氏陪嫁而來的,連管家都是來自馮府,他的府邸,纔像樣些。

“郎君!”

輕柔的聲音將楊業從思考中驚醒,擡眼望,便見着與他成婚不久娘子馮氏,年紀很輕,氣質溫雅,明顯大家閨秀。

“陪官家出巡,累到了吧!”馮氏關心地問道。

今日,楊業隨劉承祐巡察東京倉廩,東京司庫,基本都逛了一遍,其後又被帶着,往武庫查看了一番軍備。雖然走了不少路,且察看頗爲乏味,但楊業倒也不覺得有多累。

聞問,楊業搖搖頭,道:“算不得什麼!只是......”

話說出口,頓住了。

見狀,馮氏不免詫異,問道:“有什麼事讓郎君爲難嗎?”

看着馮氏,楊業嘆了口氣:“我們恐怕要離京了!”

“嗯?是官家有什麼差遣?”馮氏顯然被劉馮道培養得不錯的,有些聰穎的見識,一下子便想到巡察之事:“難怪,官家巡倉,會叫上郎君!”

注意到自家娘子那聰慧的模樣,楊業點着頭,說道:“官家將我外放出京,任爲代州團練使,守禦邊陲!”

聞言,馮氏便輕笑道:“那要恭喜郎君了,官家這是讓你去建功立業的呀!”

楊業則嘆了口氣:“官家的知遇之恩,我自竭誠效死以報。只是,此番戍邊,恐怕一去就是數年之功。娘子與我成婚未久,便要勞你同我遠赴代州那苦寒之地,別離親人,只怕委屈了娘子。”

“不妨事!”馮氏笑容暖心,說道:“郎君的前程重要,況且,祖父那邊,想必也是支持的!”

楊業是不怎麼會談情說愛的,但見賢妻如此,不免心中感動,下意識地抓起了娘子的手。

“郎君多年未歸鄉里,此番北上就任,或可趁機還麟州!”馮氏又道,聲音仍舊輕柔:“我也正可雖郎君,拜見二老!”

提及此,楊業面容間,一副誠服像,朝皇城方向拱了拱手說:“官家也允回去一趟,說是衣錦還鄉......”

“如此說來,官家對郎君,當真是看重呢!”

夫妻倆一番親密而理解交談,待近晚食之後,馮道遣人而來,召楊業夫婦過府。卻得知孫女婿被派往北邊,老狐狸有些不放心,有話要提點交待。

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64章 邊事不寧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35章 楊村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18章 進兵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689章 高規格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1章 送行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1章 大典日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61章 大捷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19章 回京第317章 修法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76章 視察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28章 默認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109章 在長安第57章 七月大朝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67章 劉煦娶親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75章 高貴妃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80章 投漢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51章 聽政2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09章 在長安第24章 巡遊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2章 河東之患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52章 巫宦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