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父子夜談

bookmark

“就兒所觀,陛下對瑾娘甚是善待,寵幸不加少,賞賜無不均,恩寵不下於皇后。離京之前,我曾入宮看望,身體康健,理當無虞,只待臨盆之日。另外,瑾娘對父親甚是想念,托兒替她向你問安祝壽......”

聞述,高行周含笑頷首,蒼然的面容間露出一抹舐犢的表情,道:“吾女形容妍麗,性情溫良,無怪於天子寵之!”

笑容微斂,聲音下沉又道:“恩寵不下皇后,但終究不是皇后啊!”

高行周的語氣中,隱約流露出少許的不服氣,時移事變,要知道,當初在鄴都劉知遠替劉承祐求親之時,高老令公當時的態度,可是感激加榮幸……

“而今看來,當初劉公真是做了一筆好買賣啊!兩起婚事,便將高、符兩家人,綁在漢旗之下,爲其羽翼,護持江山!”高行周嘖着嘴,一副很感慨的模樣。

高懷德在側,老實地聽着乃父出此不敬之言,配合着露出點訕訕的笑容,未敢對此表示看法。

顯然,宮中符、高二女爭寵,已有向宮外擴散的趨勢,當然,這本就涉及到當代兩大軍事家族的地位問題,以往或許沒人在意,但時下,尤其在後妃皆有孕將出這種關鍵的時期,總免不了有人將兩家人拿來比較,少不了流言蜚語。

不管符彥卿那邊是什麼想法,高行周這兒是頗不服氣的。論名望、資歷、戰功,符彥卿與高行周相比,算是個小輩。但是,符氏家門興旺。

稍微慨嘆兩句,高行周便將注意力放到高懷德身上,問:“在東京任職一年多了,如何?”

提及此,高懷德的表情當即嚴肅了起來,一副提起精神的模樣,想了想說道:“果如父親所言,陛下果非凡子!”

“不用說此等虛言!”高行周手一擺,道:“天子的不凡之處,兩年前我在鄴都就見識過了,否則,即便高祖親口求親於汝妹,我又豈會那般輕易便允之!”

面對高行周語氣間流露出的屬於老家長的固執與自信,做兒子的不敢反駁,高懷德只是附和着點點頭,繼續說:“兒在東京,任職禁軍,其他事務或許只知浮表,但軍中的變化,深有感觸。”

“如何個變化法?”高行周坐着的身形矮下,微顯慵懶。

“集權!”高懷德兩眼發亮,有點興奮:“未入京前,我便聞,大漢禁軍人員複雜,驕兵悍將甚多,尤其是自河東南下的元從之將,彼等多依恃從龍建國之功,多有亂法不遜者。

然而我入職之時,此等情況已大有改善。陛下知兵,尤重軍紀,繼位之初,雖然對禁軍恩賞不斷,但同樣處置了一大批不法將校兵卒。

陛下承嗣不過兩載,侍衛司的高級舊將,或移鎮外放,或坐法貶斥,或虛銜高位,已去大半。親征河中,平李的同時,又乘勝之勢,調整人員,將周暉等故舊平庸之將,留駐地方。

去歲末禁軍大整,分侍衛精兵猛士,成立殿前司,使禁軍兩衙並立,再不復一家之大。又斂方鎮精銳,充之於東京聽用。

滑、澶等重鎮要地之軍,更受其影響......”

“此事,老夫自有體會!”高行周開口了,微擡手指着堂外道,以一種意味難言的語氣說:“最初隨我帳下聽用的鄴都鎮軍,已經被替換了一大半了!”

高懷德點着頭,稍微組織了下語言,又道:“東京禁軍,集天下精華,乃大漢最強大也是最重要的軍事力量。而這支力量,如今卻悉爲陛下所掌,內外、親疏、新舊、司衙之間,相互制衡,只需長此以往,必將爲陛下所徹底掌馭......

這半載以來,陛下陸續往軍中派駐了大量的宣慰使,彼輩執筆攜文,教授軍校識字的同時,也多與將士宣講故事。敘忠義之道,述國家大體,寄之以奇說異聞,將士聞之頗喜。

初時,兒不解其意,然如今,已漸明瞭,這分明是陛下揚忠義以收人心之舉啊!再誘以錢糧,實爲利器。以我看來,陛下是欲根除自唐末三代以來的積弊了!”

高懷德語氣中,充滿了感慨。

聞之,高行周的神情倒顯平靜,沉默少晌,望着他,嘆道:“吾兒有此見識,我可安矣!高家,亦可安矣!”

高行周誇獎道:“東京這一年多,卻是沒有白待!”

“父親的教誨,兒時刻銘記於心,不敢有所廢怠!”高懷德趕忙謙虛應道。

高行周表情雖然嚴肅,但父子間談話的氣氛,慢慢地變得輕鬆了起來,又消化了一番其所講述,幽幽而嘆:“天子年紀不大,但眼光、智略,確屬上佳。他是看出了這天下紛亂不休的癥結所在!軍隊之重,甚於泰山,如制禁軍,根基可固,餘者不足一談。安重榮那一句話,卻是如雷霆強音,道盡此間亂世紛擾數十年啊!”

“你覺得,皇帝能成功嗎?”自顧自地沉吟了一會兒,高行周問。

搖了搖頭,高懷德回答得簡單而直白:“不知!”

頓了一下,高懷德又補充說:“兒雖愚鈍,卻也明白,如欲革三代之弊,非聖天子一人可成其功,需得輔弼之臣佐命支持。而陛下簡拔人才,任用賢能,身邊已聚集了大量的當世之傑......”

“看得出來,你似乎很看好天子?”高行周玩味地看着他。

迎着老父親的目光,高懷德聲音稍稍放低了些,說:“天子,可是父親的女婿,我的妹婿......”

緩緩地吸了口氣,高行周眼神幽深,以一種考校的語氣問高懷德:“自你祖父起,我高氏便以軍功起家,幾十年櫛風沐雨,一刀一劍打拼,方有如今之盛。天子既欲收兵權,必欲制方鎮,你可知,這對我高家,會有多大的影響?”

高懷德忽然覺得老父的眼神是那般銳利,腰板直起,思吟許久,方纔面露灑然:“父親,高家而今聲威赫赫,得陛下信重,宮中又有瑾娘在,顯貴可說已至人臣極也。先輩奮進用武,不正是爲此?既無野望,又有何憚?”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再者,陛下前番整鄴都之軍,父親不是也積極配合嗎?”

對高懷德之問,高行周很有節奏地,哈哈大笑了幾聲,蒼亮的聲音,顯得格外暢快。

“一直以來,陛下都致力於提拔青年將校,東京禁軍之中,已多俊傑。兒在軍中,也結識了不少人......”

“多結識些友朋,非壞事,然需謹慎!”高行周叮囑道。

“爲何?”

“你只知陛下英明,卻不曉,我們這乾祐天子,同樣也是多疑之人!”

高懷德面龐間寫上了些問號。

“我這鄴都留守的位置,恐怕做不久了!去歲,汝妹便有信來......”

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07章 還京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73章 日常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65章 制舉進展第61章 南北之爭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57章 龍舟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146章 黃羊平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6章 相形見絀第9章 公府密議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764章 禁轎第1761章 新問題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27章 皇城司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60章 “暴斃”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98章 山道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02章 絕境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57章 鄭州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30章 陳橋第89章 談話第106章 敲打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章 柩前繼位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04章 平息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242章 戰後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6章 先安排着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4章 巡遊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406章 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