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過鄴都

bookmark

馬蹄勻速踩過披着白霜的雜草,騎在馬上,前行間,郭榮的身形微微顛簸晃動。身邊只數騎相隨,作爲鎮寧軍使,一鎮節度,郭榮的出行排場就如他的穿着一般,很是簡單。

“除了當初災情緩解之際,屬下可從來沒有見過使君心情如此這般愉悅!”樣貌英俊的潘美驅馬跟在其側,笑着對郭榮道。

“唔?”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面頰,郭榮微笑着問道:“仲詢也能看出我的心情了?”

潘美點頭道:“溢於言表!”

舒了一口白汽,郭榮恢復了威嚴之色,說:“仲詢且說說,我喜從何來?”

“使君難道欲以此考我?”潘美頓時應道:“我雖然見識鄙陋,面君之際,卻也能看出,天子對使君的親信看重,那是引爲心腹股肱之臣啊!”

瞥了潘美一眼,郭榮面上並沒有多少意外之色,只是眼神輕忽地閃了下,以一種莫名的情緒道了句:“榮寵之甚,令人惶恐,我與郭氏何以爲報啊......”

郭榮的聲音很低,潘美沒有聽得太清楚,不由投以疑惑的眼神。

郭榮似有思慮,又看向另外一側面龐間尚流露出稚嫩之色的馬仁瑀,少年表情嚴肅,似在學平日的他,不過耳朵豎起,聽得認真。

潘美與馬仁瑀都是兩年前郭榮被外放澶州之時,投奔從軍,爲郭榮慧眼所察,發掘于軍中,收在帳下,以爲親信。潘美年紀比郭榮小個幾歲,但爲人沉穩有度,有主見,辦事極有條理,跟着郭榮的時間漸長,凡事也多有不俗的見解。

至於馬仁瑀,年紀則更小,追隨郭榮的時候還不滿十五歲,個性豪邁,厭學好武。不過悍將之資已顯,經過兩年的成長,膂力大增,十分驚人。

郭榮對這二人,很是看重,常帶在身邊,悉心培養。

把着繮繩輕打在馬頸,郭榮想了想,對二人說道:“你們跟在我身邊已有兩年,澶州雖爲大河重鎮,然處大漢腹地,天下雖則破碎,以如今漸寧之國勢,卻實無多少用武之地。仲詢素有智略,仁瑀勇武過人,皆當世俊傑,再跟在我身邊,只恐耽誤了你們。我意舉薦你們至東京禁軍爲將校,謀個出身,建立功名......”

郭榮言罷,馬仁瑀當即便急了,臉漲得通紅,大聲問:“使君這是欲趕我二人走?我二人若有過錯,還請使君明言,必改之。還請使君收回成命。”

馬仁瑀與潘美,都是早爲郭榮的能力、氣度所折服,對其突出此言,都是有些不解。

相較於馬仁瑀的直白,潘美要冷靜些,皺着眉想了想,道:“使君莫非另有考量?還是與此番面聖有關?”

看着凝神思慮的潘美,郭榮對其機謹不由暗贊,卻無意做過多的解釋。不管如何,爲二人謀個晉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見郭榮不肯言明,潘美又道:“我二人如今就是使君帳下一走卒,不名一文,縱使到了東京,恐怕也難有出頭之日。如欲建功立業,只怕還不如跟在你身邊,賺剿匪擊賊、保境安民之功!”

“正是!仲詢兄說得是極!”馬仁瑀趕忙附和道。

顯然,潘美與馬仁瑀都不想離開郭榮這個恩主。

對潘美的考慮,郭榮直接擺擺手,道:“我父乃樞密院主官,權掌軍機,我去信一封,請照看,難道還怕安排不好你們這兩小子?”

說道這兒的時候,郭榮面額間不禁浮現出了少許的沉凝,似乎有所顧慮。

潘美與馬仁瑀張口還欲言語,被郭榮擡手止住,嚴肅地道:“我意已決,二人勿再作推搪之語。再者,昨夜我已於天子面前舉薦你們,陛下亦允之。難道你們欲力辭,讓我犯欺君之罪?”

“這......”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郭榮這麼一說,潘美與馬仁瑀對視啞口,面露不捨,卻是不敢再多言了。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郭榮自是個十分聰明人,平日間與其父郭威的書信往來之間,也有對郭家的探討。他父子二人,一內一外,掌重權,備受榮寵,外臣之中,聲勢顯赫,莫過於其者,已爲人所議論。

正因於此,他父子二人卻是不約而同地,想要低調小心。此番面聖,看得出來,劉承祐對他的態度沒有多少變化,甚至親厚更甚於從前。但是,這並不能掩飾劉承祐那“親善”表象下,越加深厚的城府,越加不可捉摸。

昨夜與天子秉燭常談,暢聊軍政,劉承祐輕描淡寫之間,無意中展現出的自信強勢與不容置疑,那種強烈至吞吐天地的野望,而今回憶起,仍舊曆歷在目。

當初辭別之時尚且呼之爲殿下,再見之日,已成陛下。這,大概是前後最大的區別了。

......

過鄴都,入元城。

這是劉承祐北巡以來,第一個進入的城池。鄴都留守高行周率屬下文武齊迎,劉承祐這回沒有拒絕,稍擺排場,畢竟北來,顯示他皇帝的存在感,也是政治目標之一。在鄴都這樣的重要城池,刷存在感的效果會大得多。

爲表對老岳父的信任與榮寵,劉承祐邀之共乘御輦,一同進城。高行周以尊卑有別,力陳辭以拒絕,但耐不住天子的強硬,感動感激之間,恭敬而上鸞駕。

在簡單修繕過的鄴宮之中,劉承祐接見文武將吏,察問軍政,關注民生,又當衆發表了一番以“爲政之道與爲君之道”爲中心思想的言論,激勵上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又下詔,找了一批涵蓋鄴都百業的百姓入宮,親自接見,溫言問對民情生活,使之盡陳問題難處,用以作爲他今後施政的參考調整......

當然,以上只是形式上的事情。

入夜,自鄴宮御宴上歸,高懷德告了個假,親自扶着老父回府。攙着老父,明顯能夠感覺到,高行周的身子骨並不如此前那麼硬朗了。畢竟,年紀大了,隱傷反覆,又有軍政俗重之務勞形。

原本喜悅的心情,盡化作關切之言。

落座後堂,高行周望着身着禁軍軍甲的兒子,直接問道:“你妹妹如何了?”

“有孕已八月,歲末當可臨盆,父親將有天家外孫了......”

第86章 駕臨渦口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50章 蜀亡第186章 賜死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06章 倒趙第39章 百年大計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64章 沉默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52章 六穀土豪第2章 父母兄弟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31章 泰來樓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40章 郭黨俊傑第9章 王峻歸來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14章 荊湖之策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60章 平定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21章 矛盾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444章 揣測者第6章 “座談會”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47章 應對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4章 武夫軍閥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360章 宰割天下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119章 回京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00章 梁山濼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15章 瀛州第5章 堂議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57章 劉老四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2章 “鄭州站”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12章 整風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65章 看衰第69章 東出太行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79章 父子問對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052章 回京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43章 總結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82章 矛盾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3章 老臣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