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睡王上位

bookmark

天泛亮之時,御營周邊已是一片血色,屍橫遍野,血腥瀰漫,夾雜着焦臭味。以大火之故,周遭竟成白地,草木成灰,另有不少被活活燒死的契丹士卒。舉目一望,滿地瘡痍,其間慘狀,令人咋舌。

經過一夜的激戰,以耶律察割爲首的叛軍,已不足三千衆,死傷頗多,仍舊牢牢地守着御營,是做困獸之鬥。其餘叛軍與亂兵,或死,或散,或降。

耶律屋質以及壽安王耶律璟所聚集的平叛之軍,也損傷不小,蓋因黑夜之中,混戰之下,難以形成戰鬥力,更有甚者,死在自己人手裡......

而叛軍之所以能堅持這般久,卻是在後半夜,耶律屋質冷靜下來,主動放鬆了進攻,以圍困爲主。都是大遼的軍隊、勇士,不該爲了少數人的野心,再多傷亡。

契丹人的“醉將”們,不少稀裡糊塗地死於亂軍;有的人半醒之間,自守明跡;有的乾脆加入了叛亂,發泄一番;有的人到此時,才迷糊糊地反應過來。

但是,得知大營兵變,弄清情況與形勢,同耶律璟與耶律屋質取得聯絡後,多率軍而來,圍攻叛軍,救駕。

大局已定,觀周遭慘狀,大軍所受之創肉眼可見。兩眼通紅,泛着恨意,耶律屋質幾乎咬碎了牙。

生生忍住胸中那股強烈的怒意,帶人繞着御營又跑了一圈,鼻間縈繞盡是令人作嘔的異味,入目可見,是修羅煉獄般的場景。經歷過不少戰爭,比這更殘酷的場面都見過,但滿目盡是自己人,才倍感憤恨。

天色越發亮,光線益足,耶律屋質知道,該徹底結束這場變亂了。手裡繮繩一勒,健馬長嘶一聲,飛奔而去。

耶律屋質尋到耶律璟,年輕的壽安王,一身銀甲在身,黃袍系肩,耶律屋質隱約間看到了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年輕時候的樣子。

耶律璟也是一臉疲憊,正與一干契丹將領議論着什麼,見到耶律屋質,立刻打着招呼:“詳穩來了!”

“大王,該徹底解決叛亂了!”

看着耶律屋質,耶律璟道:“若按本王之意,直接進攻,一舉殲滅察割那幹叛逆。祥穩不讓,叛軍又固守,那如何是好?”

“臣心有憂慮!”望着御營,耶律屋質語調低沉說:“察割等人,已至絕境,還如此堅決抵抗。也未將質陛下與皇后,威脅臣等,很不尋常,臣只恐......”

“只恐什麼?”耶律璟疑問道。

“但願不是!”耶律屋質搖了搖頭,深吸一口氣,想了想,道:“再派士卒,繞營勸降!”

很快便有上百的皮室騎兵,繞營高呼,是針對叛軍普通將校士卒的,言耶律察割等人叛反,與他們無關,平叛剿賊,只誅首惡。所有士卒,只要放下武器投降,皆可免死無罪。

這樣的攻心之策,是很有效的,更何況還是胡人,很快便有人丟掉武器,朝營外投來,有人帶頭,很快便成潰散之勢,耶律察割命人射殺都止不住。

大概心知必死,爪牙盡去的情況下,猶不束手。剩下有幾十名死士,被突進來的皮室軍亂刀砍死。

等闖入御帳的時候,發現耶律察割與幾名叛將,都已死去,似乎是互戕而亡。御前的內侍、女眷,多爲虐殺,慘狀驚人。而耶律察割,正坐在皇帝的金座之上,脖間刀痕觸目驚心,死不瞑目。

“狼子野心!”怒罵一句,耶律屋質帶人趕緊尋起皇帝皇后來。

然後,怕什麼來什麼,在內帳中發現,契丹皇帝與兩個皇后,都被叛軍,亂刀砍死了......

消息沒能瞞住,哀慟之聲,逐漸在破敗的連營中蔓延開來。不管怎麼樣,都是皇帝,人心軍心,更遭重創。

五年之內,他們已經死了兩任皇帝了,還都是在南征過程中,而此次,更屬於出師未捷。

耗費了一整日的時間,南征諸軍整頓,清理屍體,大營復置。而此亂的損失,經過統計,也逐漸浮出水面。

找到屍體一萬三千多具,輕重傷者同樣逾萬,逃亡失蹤者不計,算上亂事平定後陸續歸來的部卒,南征大軍已只剩下七萬出頭。

而作爲契丹主力的皮室軍及上京精銳,損失也是慘重,傷及根骨元氣。若不是契丹軍隊紮營比較分散,沒有過於集中,再加耶律屋質等人採取果斷措施,否則,損失還要更大。

未入關,已折兵三成,還亡了皇帝、皇后,此番南征,果然不詳。

御帳之內,已然簡單地搭建了一座奠堂,立起了耶律阮的靈位,斂屍入棺。

剩下的契丹貴族、將軍、大臣齊聚一堂,嗚咽之聲,瀰漫於帳中,雖然聽起來,多少有些敷衍。

有別於其他人,耶律屋質的悲切,卻是發乎於內心。對於那些個作亂弒君的逆賊,耶律屋質此刻的心情,幾乎可以用“食肉寢皮”來形容。

在耶律屋質看來,耶律阮雖不如太祖太宗,但作爲契丹皇帝,還是合格的。當初,那是經過述律太后及諸宗室、貴族認可,是合乎法統的。

雖然在治政方面,有些過於理想化,動作激進,但那是有爲之主的表現。內部有矛盾,也是可以調節,相互妥協的。

但是,耶律察割這些人,爲一己權欲私利,悍然兵變,不顧國家大局,累將士死傷如此之重,這麼多精壯兒郎,要多久才能重新培養出來,卻白白浪費在此。

耶律察割等人,當真國賊!

憤恨之餘,對於耶律阮,耶律屋質又有種怒其不爭的感覺。對於察割之異心,他早有察覺,已屢次提醒,就是不加防備,反委以權,置於腹心,他奈其何。

同時,自己的內心,也分外自責。還是疏忽了,早知察割有異,爲何不加強防備,致有此叛......

不提耶律屋質心中之五味雜陳,御帳中貴族將臣們的慼慼之態,並沒有持續太久。

“現在,皇帝陛下被叛軍殺害,損兵頗多,軍心動盪,國內也必將不穩,我等該如何料理?”一名大臣,開口說話了。

“南征的事,可以放棄了,這種情況,再去打漢人,和送死無異。在我看來,大遼不能沒有皇帝,先選出一人繼承皇位,將國家穩固主,纔是眼前最重要的事!”另外一名貴族起身,接話說道:“此次叛亂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已然朝周邊擴散,如果時間拖得太長,國內必定生亂!”

兩個人的話,引起了共鳴,但同樣的,不少人目光中都帶有了一絲熱切。

火神澱之亂,死了那麼多大臣、將領,空出了不少職位。若是能擁立一個皇帝,那麼權力、地位、財富,可就都有了。即便在契丹人這邊,也沒有比謀國,利益更大的買賣了。

聽着周邊的議論,耶律屋質回過神,恢復了冷靜與鎮定。對於帳中那些貴族的小心思,他再清楚不過了,但對於彼輩的意見,卻也是認同的。

擡起頭,目光下意識地看向壽安王耶律璟,卻見這孩子,跪在那邊,竟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置帳中雜聲若罔聞。

對此,耶律屋質心中詫異,眼珠子一轉,稍一思索,不由暗歎,不愧是太宗之子,這等大變,這般情勢,如此泰然鎮定。

很多人,都看向耶律屋質,從平亂的表現來看,已然壓服了不少人。

深吸了一口氣,在衆人目光下,耶律屋質起身,到耶律璟跟前,跪下道:“壽安王,先帝率師南征,然逢此大變,是國之不幸。今大軍在外,兵臨邊境,人心喪亂,爲國家計,需立新主,以穩大局。眼下大軍之中,論身份、地位、才能,唯有壽安王可擔重任!”

“諸位覺得如何?”耶律屋質回頭一問,衆人皆稱可。

而此時,耶律璟似迷糊中醒來一般,墜了下頭,應了聲:“嗯。”

見狀,耶律屋質等人,立刻齊聲拜道,參拜新帝,口呼萬歲。

耶律璟見這場面,眼神仍有些迷離,愣了愣,嘴角揚起了少許笑意,一閃而逝。

有了皇帝,契丹大軍就重新有了主心骨,在耶律屋質等人的扶助下,新皇帝耶律璟接受大軍朝拜。而後帳議,以圖後計。

南征果斷被放棄了,政權順利交接,纔是首要之事。先帝崩於叛亂,新主即位,當以穩定國內局勢,安撫人心爲先。

在耶律屋質的建議下,遼帝耶律璟廣派使者,通報皇帝駕崩,新帝繼位的消息。

又整編大軍,分派將軍,遣心腹將校,率軍回上京、中京及國內諸要隘,通報消息的同時,也控制彈壓局面。

同時傳詔檀州的耶律安摶,着其收縮兵力,轉攻爲守。其後在火神澱祭奠過耶律阮及其兩個皇后之後,耶律璟奉其棺槨東向,徑往檀州。

在東線,還有那數萬契丹精銳,需讓彼輩知新皇之威嚴,收服之,重作佈置,纔好率大軍回上京。否則對耶律璟來講,若不能取得耶律安摶的效忠,或將之控制在手,南部諸軍,恐成隱患。

事實上,有大軍在手,身份上又是根紅苗正,還有平叛亂,收拾後事之功,耶律璟繼位,並不會引起多少人的反對。更重要的,是擱置南征,直接受到了不少貴族部民的擁護。

耶律屋質,還向耶律璟提出了一個建議,便是遣使南下,與漢帝聯絡,商議兩國彌兵交好,恢復邦交。

他們這邊出了大狀況,劉漢朝可還在大規模地動員,準備大戰。這等情況下,於契丹而言,是萬萬不能起戰端的。

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450章 落幕第56章 是非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3章 豪強第247章 視察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296章 反響第480章 “新對策”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8章 權謀手段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62章 緊鑼密鼓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2章 稱帝第18章 權謀手段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78章 祭拜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77章 嚇人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67章 又去一老第34章 驚陶谷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章 乾祐滅佛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2章 父母兄弟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416章 面試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世宗篇終 駕崩第41章 高麗國王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73章 西北隱患第474章 立場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25章 頌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