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掙扎無力

北漢乾祐五年正月二十二,南下迎擊南唐西路援軍,先後全殲許文禛、陳軍兩師之後,漢帝劉承祐,率師復歸壽春大營。留守的漢軍將帥,在向訓的帶領下,恭拜於肥水浮樑。

“末將等,恭迎陛下,得勝還營!”浮樑前,向訓當下一禮。

“諸位免禮!”劉承祐高坐御馬,面色平靜,毫無驕態,率師迎接南唐援軍取得的戰果,似乎並未讓其心中產生多少波瀾。

大量的舟楫,在水軍的護衛下,自淝水南邊北來,每艘船吃水極深,幾乎盡耗其負載。針對陳、許二軍的殲滅,漢軍這邊,斬獲之能用豐厚來形容。

除卻前後殺傷兩萬人,俘虜四萬餘,便是隨其軍運輸北上的糧食、軍械、馱馬等輜重。即便因戰事之故,消耗、損毀有三成多,剩下的繳獲,仍舊讓劉承祐調動了足足一百五十艘船,方纔裝載完畢。粗略估算,若省着點用,此番繳獲所得,可供徵淮的二十多萬北漢軍民,至少一月之用。

因此,劉承祐差點給俘虜的陳覺,封了個“淮南行營糧械使”的官職,以籌其轉運之功。當然,這只是劉承祐僅存的一點惡趣,並未刻意去折辱陳覺,反而將之釋放了,手書一封,讓他做個信使,回金陵交給李璟。

隨着得勝之師歸來,天子還營,幾座漢軍大寨之中,爆發出猛烈的“萬歲”歡呼聲,聲浪滾滾,若九霄驚雷,震天撼地,持續了許久。

而受漢軍歡呼聲影響最大的,當然要屬被圍的壽春唐軍了,聽其呼聲如潮,城內軍民,無不震恐。因爲萬歲呼聲後,是一陣一陣“援軍覆滅”的宣告聲。

聞悉,壽春守軍的主要將領何敬洙、張全約、徐象等人,齊齊來到北城頭。在城外已被漢軍犁平的地面上,擺放着大量繳獲的唐軍旗幟、甲仗,服色,明明白白地證明着什麼。

“何公,援軍真的覆沒了?”張全約神色震恐,看向何敬洙:“漢帝沒有率多少人馬南下啊!這才幾日?”

何敬洙身形木然,左手的傷口遠未癒合,所幸正值初春,天氣沒那麼炎熱,此時竟有些顫抖,蒼老的面容間,隱隱透着些病態。事實上,不只是壽春城處於崩潰邊緣,作爲主將的何敬洙,也快至油盡燈枯了。長時間的典軍、困城,對於這個年過花甲的老將而言,實在太不容易了。

在劉承祐南下迎戰陳、許二軍之時,穩守城池,待機而動的何敬洙,並沒有坐觀。而是率軍果斷出擊,想趁城外漢軍戰兵不足,對漢軍發起一波反攻,不說完全打破困勢,也要阻遏延緩漢軍屯兵、攻城的腳步,給壽春以喘息,給南唐朝廷更多準備的時間。

他的目標也很明確,沒有想對漢軍造成多大的殺傷,而是直指漢軍東北方向的後勤大營,這是他早早探處明瞭的。爲此,何敬洙還先耍了個心機,以張全約率軍攻漢軍西寨,徐象領軍攻北寨,吸引注意力,而後自揀壽春城中最精銳的五千軍,備好引火之物,直向東北輜營。

何敬洙的這番操作,還是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畢竟精銳兵力的削弱,對於漢軍比較冒險的困城立寨而言,在防禦上是難免有所疏漏,無法像前番那般面面俱到。

若是真讓唐軍得逞,毀了糧草大營,那麼壽春之漢軍,不說直接崩潰,但圍城之勢必破,甚至只能選擇後撤休整。畢竟,行軍打仗,糧食補給乃是命脈。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可惜的是,何敬洙的對手是向訓,他奉命守寨,自感責任重大,也知輜營的重要性。當何敬洙露出獠牙之時,果斷增兵,加強防護,並親自坐鎮。爲此不惜抽調其他營寨的兵力。

何敬洙欲打漢軍七寸,向訓也知輕重,在他腦裡有很清晰的認識,哪怕其他四寨都破了,只要糧食還在,遲早可復立。再者,唐軍還沒有盡破漢寨實力。

在向訓沉着的指揮調度之下,何敬洙的算盤終究落空了,再兼有孫立、李重進、王彥升、高懷德等將領軍廝殺,以唐軍敗退還城告終。

一番交鋒,漢軍軍民傷亡近三千,而出城的唐軍,則死傷過半,論野戰攻堅,唐軍遠不是漢軍對手。而此戰之後,壽春守軍再傷元氣,再無主動出擊之力。

此時,何敬洙頭一次感受到這初春的和風,竟是這般蕭瑟,身心俱冷。能夠感受到,身邊將校們的疑懼。

沒有正面回答張全約的問話,何敬洙只是異常平靜地說道:“都準備好吧,最後一戰將至,爲國盡忠的時候到了......”

言罷,便轉身緩慢地,一步一步,走下城垣。何敬洙心裡顯然已經十分清楚,壽春城是守不住了,以眼下城中的情況,根本無法堅守到下一波援軍的到來,再者,南唐朝廷是否還能再組織起一支援軍,何敬洙自己都沒有信心。

甚至於,他都沒再同下屬將校,說守住城池之類的話。年老,並不昏聵,底下的軍使將校們,有多少和他同心者,都值得商榷,何敬洙自己也不在意了。但不管如何,

就他個人而言,已做好了面對一切的心理準備,左右不過以死殉國罷了。投降,何敬洙腦子裡根本沒那個想法,倒不是對於南唐有多愚忠,至少在北漢南侵之前,南唐朝廷對他,並不算多優待。只是,歷盡亂世,已在花甲之年,自有其堅持,青山埋骨,馬革裹屍,也不失爲一個好結局。

望着何敬洙悽清中透着堅定的背影,幾名軍將面面相覷,卻相顧無言,各懷心思,各自散去。

左神衛軍指揮使徐象心情沉重地回到北城廂內的營宿內,深蹙着眉頭。一陣腳步聲傳來,擡眼看,是神衛軍下一營指,自己的心腹部曲。

“都將,援軍既歿,壽春再無可依者。漢軍總攻在即,眼下城中人心浮動,斷難守之,難道我等當真要與此城陪葬嗎?”小校壓低的聲音中透着點激動。

徐象凝神,問他:“你覺得,本將該怎麼辦?”

聞問,小校朝徐象靠近了些,說道:“以漢軍的實力與攻擊力,一旦發起總攻,城破就在旦夕之間。自北漢南征以來,朝廷用人不淑,決斷不明,皇帝僅坐龍牀,而馭大兵,以致我軍連戰連敗。到如今這個境地,淮南諸州必不能守,甚至於國祚不保。

以屬下之見,莫如獻城投靠,保全性命。幾次廝殺下來,我神衛軍已不足三千,若能以之獻與漢帝,求得官職榮祿,亦未可知!”

“你這是要讓我背君叛國!”徐象怒道,犀利的目光投在小校身上。

“都將所指,哪個君,哪個國?”見狀,小校也放開了:“徐氏原本也是吳王臣子,以臣代君,行篡逆之事,僭稱李唐。竊據江淮,實則也不過一割據諸侯罷了,如論正朔,還得屬中原強漢!漢軍的強大,此番我等也都見識過了,絕非南唐可以匹敵,我等投誠,亦是臣服皇朝正統,何談背叛?”

劉承祐若是知道,唐軍中一名不文的小小指揮,竟有如此見識與口才,或許愛才之心便生了。

聽其言,徐象眼神閃爍了下,道:“你我,乃至神衛軍將士,皆是江東之人,如陣前倒戈,禍及家人,如何是好?”

注意到徐象的眼神,小校心知,這徐都指揮使實則已然動心了,道:“唐主素以仁德示人,豈以三千士卒,而行株連之事。”

“再者!”說着,小校的眼神中也露出一抹狠意:“倘若唐主株連家小,則我等更可放心投奔,漢帝亦可安心。大丈夫,何患無妻,只要名祿加身。屆時,北漢滅唐,我等正可隨之反攻,破了金陵,爲家人復仇,以告慰之於九泉之下!”

徐象忍不住看了看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部曲,從來沒發現,竟有如此“器量”,令他心裡一陣發寒。

然而細思之,卻當真不由心動。徐象如今才三十來歲,正值壯年,可不想真與壽春共存亡,就這般交待在這兒。至於對背叛南唐,還真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君臣義絕,是這個時代長期以來的狀況,並不會有道德上的譴責。至多,如家小因此遭到禍害,心裡會有些愧疚。

“哎,實在令我左右爲難啊!”思慮片刻,徐象不禁感慨一句,而後突然扭頭看着部曲:“你可願替我爲使,去聯絡漢營,表我投誠之意?”

小校直接應道:“屬下願往!”

“今夜,我安排你自北門,縋城而下。神衛軍將士的性命,都託付於你了!”

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65章 選擇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317章 修法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85章 家務事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487章 “驚喜”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88章 後續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1章 西巡第150章 蜀亡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708章 格局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74章 根由在朝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60章 家事、國事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8章 楊蘇還京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77章 嚇人第88章 童謠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57章 劉老四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03章 郭王會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91章 作別西行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5章 襄陽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33章 延禧驛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158章 善後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98章 山道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93章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286章 宗室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21章 道士第308章 新貴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