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

bookmark

“黨兄!”聽党進的嘀咕,趙匡胤突然轉過身來,分外嚴肅地看着他:“你我共事相交,時間雖然不長,南征以來,大小數戰,皆是同生共死,赴艱歷險。袍澤之情,可謂深矣!趙某待你,亦作手足兄弟,有些話,直言相告,望善聽之!”

見趙匡胤說得鄭重,党進不由一愣,應道:“趙兄請講。”

招呼着党進,一同踱步於揚州羅城之上,趙匡胤緩緩道:“自唐末以來,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數十年間,中原已換了四代王朝,可謂紛亂至極。然自古以來無常亂,季世之中,自有雄主應運而出,再開太平。

以我觀之,當今大漢天子,便是那英明雄略之主。改革弊政,平抑方鎮,中央集權,整飭禁軍,卻後蜀,平內亂,抗契丹,擊南唐,一步步,無不顯示其智略武功。

當此季,天下正由亂而歸治,處大變之際,我等逢其時,當順勢而爲,不可固守三代以來的陋習......”

“趙兄且直言吧!”党進聽得頭腦發脹,不由撓頭,呲牙道。

見狀,趙匡胤有種白費表情的感覺,微微苦笑着,講話說得直白些道:“思唐季亂世之根源,不過藩鎮權重,武臣難制罷了。當今天子欲變亂爲治,必當約束武臣,這些年,禁軍軍紀,愈加明細嚴苛,便是佐證。而我等,也當約束自己的行爲,方得善果!”

此言落,党進猶有些迷糊,趙匡胤乾脆說道:“揚州乃淮南大城,既然全城而獲,就當完好獻與陛下和朝廷,穩秩序,撫民心,如此必得大功。然一旦我們如你所言,放縱兵卒,掠奪士民,揚州必毀。痛失人心不說,一座破敗的揚州城,在天子那邊,非但無功,反生其罪!”

這下,党進終於反應過來了,道:“原來,趙兄之意,還是讓我等不要搶揚州,直說便是,我等又豈會不遵令而行......”

觀党進這反應,趙匡胤自己也樂了,有些無奈地搖搖頭,自己顯然,是訴說錯對象了。擡指道:“這不是我的命令,這是陛下的詔令。侵國之戰,淮南百姓,遭受侵害,是難保的事。南下大軍十數萬,不管其他軍隊是什麼情況,但我趙匡胤,必嚴格遵循陛下詔令!但有違令者,斬!”

事實上,北漢王朝的封建軍隊,想要完全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尤其南下漢軍,成分複雜。縱使有天子的嚴令在,底下諸軍,也難免有偷摸之舉動。

畢竟在異國作戰,作爲征服者,北漢的驕兵悍將們,少不了放縱。在濠州之時,趙匡胤便親歷了一事,有一隊漢軍取巧,僞裝成唐軍敗卒,劫掠村民,殘殺上百人。郭榮聞之,將那一隊漢卒,盡數斬殺。

見趙匡胤這一副狠決的表情,党進只得應道:“是!”

“哎!”應命的同時,也不禁疑問道:“只是,不準搶掠,不能濫殺,那將士們賣命廝殺,爲了什麼!長此以往,只怕士卒們會生怨氣啊!”

“你在禁軍這麼久,那些宣慰使的話,就沒聽進去?”趙匡胤反問。

隨即不待其回答,神清肅重,認真道來:“將士征戰,爲國,爲君,爲民,爲了一統天下!”

見其有些不以爲然,趙匡胤又說:“至於將士們的軍功,陛下與朝廷自有犒賞與撫卹,這麼多年了,陛下何曾在這方面,短缺過將士?”

“這倒也是!”党進摸着下巴應道。

趙匡胤對於劉承祐,最欣賞的,還得數他數年以來,對大漢禁軍的控制與改造。一個頭腦清晰,目光犀利的有爲之君,也值得追隨。

“揚州,這滿城的財富,趙兄就一點也不動心?”嘖嘖而嘆,党進不由看向趙匡胤。

聞言,趙匡胤則是滿臉平和,看着党進輕笑道:“實言相告,縱使我等真將揚州劫掠了,使兵燹盈城,傳到天子那邊,也不會過於苛責我們。甚至於,仍會嘉獎我等收取揚州之功!

但是,此後,你我弟兄,便失前途了!”

“滿城財富,難動其心,我不如也!”党進說道。

在二者言談之間,忽有軍校來報:“啓稟經略使,沂州兵生亂,正在內城劫掠!”

驟聽此言,趙匡胤頓時色變,怒意蓬勃,下令道:“通知陳使君,讓他帶人彈壓,否則,莫怪趙某不客氣!”

揚州城,終究沒能完全避開兵禍,這是漢軍南來,所佔地方最大,人口最多,財貨最足的城池,亂花漸欲迷人眼啊。

作亂的,不止是沂州兵,宿州兵也沒忍耐住,還有一些投誠的唐卒,他們最是積極。乃至於,城中的地痞流氓,牛鬼蛇神,也都跟着跳了出來。

對於此等狀況,趙匡胤自然沒有絲毫手軟的道理,親自帶人鎮壓,就一個字,殺。所幸,反應及時,又採取強硬措施,方纔未使亂象擴大。

內城,是亂兵作亂的主要區域,畢竟職官、富商及有產者,多家於此。

僞唐東都留守府,進城之後,趙匡胤便有嚴令,派兵駐守,不得侵擾,但仍舊未能避免。東都留守名爲周宗,年紀甚長,是南唐老臣,在南唐資歷名望皆不低。

一家人聚在堂間,婦孺家眷,皆畏懼不已,嚶嚶哭泣之聲不絕。周宗一頭皓髮,但精神看起來甚足,此時作爲家長,站在頭前,面無懼色,目光冷冽地看着那些如狼似虎的漢兵,將搶掠的東西放下,狼狽而退出堂間。

趙匡胤登上堂來,掃了一眼,上前兩步,朝周宗一禮:“周公受驚,是在下的罪過,家人可曾無有恙?”

“不敢當!”周宗正身,理了理袍服,簡單地回了個禮,指着外邊的一干軍兵,不鹹不淡道:“這便是趙使君口中所言之仁義之師?軍紀嚴明?如此強兇霸道,在我看來,和天下殘暴之武夫,並無二樣!”

“是趙某御下不嚴,還請周公見諒!”面對其嘲諷,趙匡胤顯得很平靜,說道:“趙某必給周公,以及揚州士民,一個交代!”

這個時候,陳思讓也趕來了,他和趙匡胤,是分別彈壓。滿臉的晦氣,見到趙匡胤,嘆道:“趙使君,我馭兵無方,劫掠的軍官士卒,我都押來了,任你處置!”

趙匡胤轉身,目發冷芒,直接下令道:“不管是宿州還是沂州下屬團練,什長以上軍官,全部斬首,其餘士卒,軍杖二十。投降之揚兵,參與亂事者,還有那些潑皮無賴,一概押到運河邊上,斬殺!”

“是!”

聽趙匡胤下令,上千人頭,便要落地,而其色不改。對於此君,陳思讓是真有些佩服了。

“周公,揚州定然不會亂!”趙匡胤再轉身,微微一禮,恭敬道:“不過,要煩勞周公辛苦,我準備爲周公一家,換個地方!”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悉聽尊便!”周宗是聽着趙匡胤下令的,知道這不是個善人,老臉微白,但兀自倔強應道。

“傳令下去,周公爲長者,上下軍校,不可輕辱,違令者斬!”帶人退下,趙匡胤高聲下令。

党進跟着趙匡胤:“對那老朽,是否太客氣了?”

“派人,將周宗一家以及那姚鳳,一併押赴行營,獻與天子!”趙匡胤擡手吩咐着。

而留守府堂間,待漢兵退去,周宗一家人,方纔放鬆下來。周宗也一樣,面對一干武夫丘八,實在沒什麼辦法,所幸的是,漢軍主將趙匡胤,還算明理。

“爹爹!”一道輕靈的呼喚聲響起。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在其周宗身後,是一名容貌妍麗,氣質溫婉,正值芳華的少女,穿着粉羅裳,亭亭而立,此時花容玉貌之間,尚且殘留着驚懼。

輕按其手,周宗以示安慰:“沒事的!”

在周宗的婦眷之中,另有其妾,身材豐腴,面含媚態,懷裡抱着一女童,牙牙學語,清亮的眸子亂轉,絲毫不知世事之艱難。

周宗這老兒,有些意思,中年得女,老年又得一女,身體真是不錯。

見得這滿堂之後眷,周宗便暗念,自己不能倒下。否則,這一干婦孺,必遭禍害。尤其是自家長女,培養出來不容易,素爲之自豪,若無自己的護佑,在這國破家亡,兵荒馬亂,如何能保全。

“讓家丁們,將東西都整理整理吧,你們也各收拾行囊細軟......”安撫了一下家人,周宗作爲一家之主,吩咐着。

周宗之女,周娥皇,歲十六。

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052章 回京第327章 派系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章 王、鄭二公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07章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1章 請教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37章 回鶻使者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769章 影響力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45章 剝削者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59章 元臣多鄙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64章 邊事不寧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章 臺懷之事第269章 愛將第434章 重任在肩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740章 農民苦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49章 邊情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752章 放手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752章 放手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76章 視察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484章 不對勁!第61章 晉陽來人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