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

bookmark

天子還朝回宮,雖只一個白日,但漢宮之中,氣氛明顯有所變化,安穩了些,也喜慶了些。諸殿後宮美人們,梳洗打扮,都積極了許多,以俟君幸。

坤明殿這邊,皇后大符,安然在坐,手裡捧着一卷經書,平靜地閱讀着,並未表現出多少急盼之色。雍容玉面,盡顯淑華,大婦之姿,顯露無疑。

直到,殿中女官,快步前來稟報:“聖人,陛下已擺駕,正向坤明殿而來!”

聞言,大符美麗的面容間,仍舊不免流露出一抹矜持卻顯自信的笑意,優雅地釋卷,伸了伸懶腰,展露出那姣好的腰線,貴婦人流露出的慵懶風情,還是很誘人的。

“要不要準備迎駕?”女侍御請示道。

“不用!”大符嬌籲一口氣,吩咐道:“一切照常即可!唔......去準備好浴湯!”

吩咐完,大符也沒有繼續看書的興致了,天色已晚,嬌軀雖已有些乏累,但精神明顯很好,不說其他,作爲女人,男人歸來,總歸是有些刺激的。回到內寢,去服卸妝,稍加侍弄一番......

未幾,劉承祐駕至,大符相迎,盈盈下拜:“恭迎陛下!”

“娘子免禮!”劉承祐雙手扶起皇后:“快起來!”

稍微打量了大符兩眼,未施粉黛,薄裙朦朧,褻衣貼身,玉體含香,那雙透着聰靈的眸子,溢着秋波,極爲誘惑。見美人此狀,劉承祐頓時心頭髮熱,忽然覺得,大符除了明理賢惠之外,竟然多了些情趣。

壓抑住心頭的那絲悸動,劉承祐入殿,牽着皇后那纖纖玉手,與之同案而坐。幾擁靠着,劉承祐又忍不住往大符那曼妙的身軀上看了幾眼,目光碰到那堅挺處時,竟然有些躲閃。

見到劉承祐那“偷摸”的模樣,大符不由掩嘴嬌笑了兩聲,竟然讓劉承祐難得地紅了臉,要知道,他可不是什麼純情小男人......

輕咳了一聲,劉承祐說道:“朕不在的這段時間,辛苦你在東京,統管後宮,盡孝太后了!”

聽劉承祐之言,大符輕靠在他身上,低聲道:“都是我該做的!陛下回來就好!”

感受着嬌軟的軀體,劉承祐仍舊壓抑着躁欲,好奇問道:“你是在等我?”

大符淺淺一笑:“後宮之中,何人不在等候陛下?”

皇后的聲音,難得地酥酥的,幾滲進劉承祐心底。眼神四閃了下,劉承祐問道:“二郎呢?”

“玩鬧了一日,已然睡下了!”大符聲音愈嬌了,身體柔若無骨般,靠在劉承祐身上,向劉承祐釋放着些許誘惑的信號。

低下頭,視線就近與大符糾纏了一下,注意到皇后如水的目光,分明含春。再不壓抑,劉承祐動作直接大了起來。

“不要!”卻被皇后紅着臉拒絕了。

劉承祐先是一愣,隨機反應過來,說道:“也是!到榻上去......”

大符仍舊輕搖螓首,幾乎咬着天子的耳朵道:“陛下一路車馬,又聽政至此,定然疲憊,尚未洗塵。我已命人,準備好浴湯,陛下還是先洗塵舒緩一番吧......”

浴湯!鴛鴦?劉承祐再不壓制自己的雞動了......

......

夜深人靜,坤明殿內的燈火,都黯淡了些。劉承祐自睡夢中醒來,將仍舊纏放在脖前的玉臂輕輕地拿開,偏頭,看着大符。

昏暗的燈光下,皇后睡得正熟,玉容緋紅,幾根秀髮,凌亂地貼在面頰上,明顯沉重了些的氣息,似乎證明着她消耗過大的體力。

起身下榻,給大符攘了攘錦被,下面玉體橫陳,只着片縷,春夜尚寒,劉承祐難得柔情,以防其着涼。

輕輕地掀開珠簾,緩緩步出內寢,驚動了值夜的女侍御,朝其做了個手勢,示意其噤聲,劉承祐沉聲吩咐着:“備一盞燈!”

“是!”美貌女侍,朝裡間稍微瞄了一眼,恭敬地應道。

揉了揉臉,坐於鳳案後,打起精神,劉承祐取出兩份自崇政殿攜帶而來的兩份,郭威與魏仁浦所獻奏疏。

樞密院所擬,自州鎮選拔精壯甲士,這是必然之事,其他大小方鎮,都不會有太大問題。成德張彥威,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應聲蟲,憑藉着當初和劉承祐水裡來火裡去的交情,只要謹守本分,自可得一世富貴。

魏博符彥卿,以這個老丈人的處事作風,對於朝廷基本不會忤逆。唯可慮者,只有太原王、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劉崇了。

對於劉崇這個皇叔,就如此前的劉信一般,劉承祐沒什麼感情。而劉崇這個人,品行、操守、才能無可稱道者,鎮守河東近五載,爲政、馭民、治軍皆無建樹,更要的是,對於朝廷,缺少敬畏之心。

這些年裡,天下州鎮節度,都陸續入京覲見述職,接受天子垂訓,獲取朝廷信任。去歲嘉慶節(北漢以劉承祐誕辰爲嘉慶節),劉承祐召各地節度入京朝拜,連匪氣很重的定州孫方簡都頭一次來開封了,唯有這皇室嫡親的太原王,無動於衷,推諉不至。要知道,去歲可是劉承祐二十整,大壽。

對此,劉承祐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心裡邊自是極其不滿。

另外,經過調查,河東諸州,丁口不過四十來萬,各地軍隊加起來,卻有近四萬,幾乎兩戶取一,五丁抽一。以大漢如今的情況,哪裡需要在河東保持如此規模的軍力。

而以寡民,養衆軍,對河東卻是大有不利,嚴重阻礙了朝廷與民休息,恢復發展的國策。國初之時,河東還是富強一方,爲大漢鞏固中原,出了不少力,爲劉家最堅實的後盾。

但這些年下來,在劉承祐的治理下,各地陸續恢復活力,中原、河北都在向前走,唯有河東,停滯不前,且猶有落後。對於朝廷的詔命、新制,也不上心,劉崇儼然想把河東打造成其獨立王國。

當然,要說劉崇真有反叛的意圖,那倒也還不至於到那個地步,這個皇叔,只是太過沒有自知之明,德不配位,手執重器,而有些飄飄然了。

劉承祐這邊收到的一個說法是,劉崇想效防幽州的趙匡贊,希望朝廷能將河東交由他們那一脈,世襲罔替......

劉崇之愚,竟至於斯?天子給趙家那“封疆裂土”的允諾,他自己都不信,劉崇能當真!

但不管如何,河東的問題,已然到了解決的時候了。移其親信,收其精壯,散其部卒,再調離其職,遣朝官幹吏,就任地方。一整套的後續動作,早已在劉承祐腦海中成型,時機業已成熟,劉承祐也騰得出手了。

劉崇得感謝他的身份,並且沒有暴露反心與相匹配的才幹,否則,想活命都難。

閱罷,劉承祐提筆在奏疏上批示了個“可”。

關於魏仁浦所上,南征將校封賞章程,劉承祐看得則更仔細了。一場大仗下來,禁軍原本的體系又有些破碎,將校之中,太多新鮮血液汩汩涌出,又是一次調整的機會,由不得劉承祐不重視。

一條條地看過,見着上邊串串名字,兼所擬進軍職,劉承祐表情始終平靜,但眼神中,卻明顯透着點輕鬆之意。

王峻被擬進侍帥,接替病重的高行周掌管侍衛司;慕容延釗升爲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只待什麼時候劉承祐將尚洪遷給擼了;郭榮擬進兵部侍郎,封爵加祿;趙匡胤進殿前都虞侯;韓通調任侍衛司任副都指揮使;孫立加爵祿,依前職;高懷德爲龍棲軍都指揮使;其餘李重進、王彥升、王全斌、郭崇威、史彥超等大將,都有進階。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趙延進、張永德、安守忠、潘美、党進,乃至石守信、韓令坤、韓重贇、馬仁瑀等,一串串熟悉的名字,都在這份名單上。

對於大部分人的安排,劉承祐都沒有異議,不過,還是提筆着墨,稍微調整了一些。

驀然回首,可以發現,繼位以來,劉承祐苦心孤詣,于禁軍中埋下的種子,幾年的生根發芽,經南征一戰,徹底開花結果了。

禁軍之中,將星璀璨。

轉念而思,劉承祐又忍不住想,待這些人徹底成長起來之後,統率禁軍,屆時何以制之?只稍作考慮,劉承祐自己都笑了,自信的笑。

要一統天下,成就偉業,怎可少得了將才,仗總歸不能用一干平庸只將去打的。與其想方設法去壓制將帥,莫若深耕制度,強化君權,從根本上,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二郎!”劉承祐想得入神間,大符的聲音飄入耳中。

轉身一看,皇后披散着頭髮,玉體上簡單地罩着衣衫,嬌軀隱現,手裡拿着一件外袍,披在劉承祐身上,道:“天氣寒,切莫着涼了!”

輕輕地往身上扒拉了一下,劉承祐道:“一時沒有注意!是我驚醒了你?”

大符探手,在劉承祐臉上輕撫着,說道:“素知你勤政,也當注意身體,切莫過於操勞,還算早些歇息吧!”

握着大符的手,注視着皇后嬌軀起伏的輪廓,忽然又來了性致,少有地浪蕩一笑:“娘子,且榻上吧!”

頓時引得輕啐一口,但迎着劉承祐炙熱的眼神,身體還是很誠實地,朝內寢而去......

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397章 指點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73章 日常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0章 契丹亂政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342章 殺肥第1707章第12章 大朝會第86章 戍卒之心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92章 劉銖案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61章 北使南歸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72章 磁州賊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1章 西巡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48章 教誨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455章 見聞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68章 榮寵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317章 修法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章 西南事務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19章 難審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1752章 放手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18章 棉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94章 減稅難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33章 豪強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45章 靖江軍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85章 少壯派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50章 聽政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461章 癲狂?第195章 遼帝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50章 打他一仗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60章 狠狠敲打第80章 京觀第93章 升遷第77章 安陽之殤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