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延州事

廣政殿內,李濤、範質、魏仁溥、薛居正、郭榮五人列坐,這是現如今大漢朝堂內掌握核心權力的五個人。範、魏、薛三人,以年齡相仿,朝野之中,已有“三賢”之雅稱。

當然,最讓人耳目一新者,還得屬郭榮,畢竟他才三十三歲,已能同諸宰並列。皇帝對郭氏之榮寵,外臣之中,無出其右者。

有傳言說,郭威膝下第五女,只待滿十六歲,便要入宮爲妃了。雖然只是傳言,天子從未正面表露此意,但空穴來風,未必沒有這個心思。

“都說說看,延州之事,當如何解決!”劉承祐將手中的奏報丟在案上,眼神簡單地掃過幾人,淡淡道。

“高紹基擅主軍政,欲邀承襲,此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之徒,朝廷但嚴厲責處。再者,當今天下,已非前代,大漢國土,焉能付此人之手,否則,君威何在?國威何在?”李濤率先表明他的看法,態度言辭比較強硬,說道:“當效金州馮氏之事,遣使執纓,縛之來朝,以收延州之權!”

今日廣政殿所議,卻是延州那邊出了狀況,崛起於晉末,大漢西北的風雲人物,延州節度使高允權死了,病亡抑或其他,未知,但確定是死了。

而與去年金州事相仿,高允權之子高紹基,藉機攫取權力,控制軍政,意圖承襲父職。與金州情況有區別的是,高紹基頗有手腕,秘不發喪,封鎖消息,暗中將延州上下控制住。

若不是延州觀察判官李彬找機會密報於朝廷,到現在都還矇在鼓裡,一無所覺。然而,如今消息是傳來的,但如何處置,卻有些犯難,因爲朝廷已然錯過了最佳插手時機。

李濤的建議,若不察其細況,當是朝廷該有的反應,也符合皇帝劉承祐近來這些遊離於朝廷控制方鎮的態度。但是,延州的情況,與金州那邊,終究不一樣。

李濤言落,堂間靜了一會兒,由範質開口,說:“臣以爲,延州與金州情況有別,局勢更異,處置措施不可相類!”

頓了下,瞥了眼李濤,繼續道:“一者,高紹基匿喪已久,二十餘日的時,足以使用攫取延州軍政權力,控制情勢,穩定局面,達成對延州的實際掌握與繼承;

二者,高氏乃延州本地豪強,從其祖輩起,便深植於彼發展,幾十年來,上下已是盤根錯節,影響深遠。金州馮氏,則爲新移之鎮,在當地沒有根基,馮氏諸子又不肖,是故爲朝廷輕易可執。兩者之間,區別甚大。

三者,觀高紹基之行爲,倒也頗有手段。朝廷如欲效金州之事,其必有所防備,若不遣大兵而執之,絕不容易。而如動兵,則只怕得不償失,反而引起西北大亂!”

範質言罷,郭榮補充道:“延州與高紹基,不足爲慮,唯恐牽一髮而動全身。西北這些年,一直隱患頗多,再加朝廷政策之故,定難軍與朝廷也是若即若離,疑忌甚重。

如朝廷執高紹基,其必不受擒,延州必亂。此前,陛下以延州高允權制衡李彝殷,雙方仇怨甚深。朝廷若用事於延州,李彝殷藉機謀事,朝廷如何應對!

定難軍一動,則党項與西北雜胡,必然也趁機而起,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如此,西北的脆弱平衡,將被大亂,如欲復取安寧,朝廷將付出的代價,就難以估量了!”

劉承祐聽着範、郭二人的見解,目光卻落在李濤的身上,發現此公,在範、郭駁斥自己建議之時,面無異色,並未發怒,反而輕輕地點了兩下頭,一副認可的樣子,說道:“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恕罪!”

劉承祐應道:“李卿顧及朝廷體面,所言也有道理,何足怪也!”

當然,心裡還是生出了些許異樣,不過迅速回過神,問道:“那依二卿的意思,是不贊成對延州採取強硬處置手段了?”

“陛下英明,臣正是這個意思!”範質點頭,肯定應道。

“而今國家戰略在西南,西北地區,當以維穩爲主。待西南事了,再進圖西北,屆時一個延州,不足爲道,定難軍與黨項人,都可一併解決!”郭榮說。

看得出來,如今的郭榮,一心一意都在對蜀戰略上,其餘任何影響到西南軍略的情況,在他這裡,都需往後壓。

“魏卿以爲如何?”劉承祐看向他的謀主,未發一言的魏仁溥。

魏仁溥倒是沒有提出什麼新穎的見解,輕輕地點頭:“諸公之見解,考慮周全,甚有道理,臣贊同!”

“薛卿呢?”劉承祐問薛居正。

薛居正:“臣附議!”

“既然諸位意見一致!”左右掃了掃,劉承祐一錘定音:“那便需採取懷柔手段吧!”

巧的是,劉承祐話音落,一名中樞屬官,入內,手執奏章,獻道:“陛下,延州衙內指揮使高紹基奏報!”

眉頭輕凝,劉承祐問:“所報何事?”

其人答道:“高紹基上奏,言觀察判官李彬勾結內外,謀殺都指揮使及行軍副使,自據城池,已誅戮訖,其妻子及諸房骨肉,尋令捕系次。”

劍眉輕輕揚起,招手接過奏報一覽,額間頓時皺了起來,傳視與衆臣,說:“卿等如何看待此奏疏?”

“這個高紹基,好大的膽子!觀察判官,未請朝旨,說殺就殺,自立之心,甚矣!”李濤表情嚴肅,語銜怒氣。

魏仁溥此番主動進言,面上保持着冷靜,說:“從此奏報便可知,高紹基對延州的控制,確實嚴密,李彬前報方至,他的奏章便隨後而來。殺李彬,不過欲加之罪,更彰其心,朝廷需要慎重處置!”

劉承祐的臉色並不好看,這高紹基,當真冒犯他與朝廷了,而關鍵是,即便這等情況,他卻還需捏着鼻子認了。

深吸了一口氣,劉承祐擡指,吩咐着:“擬詔,追加高允權,與其高名,以高紹基爲延州留後,暫署軍政。另,着禮部遣使,前往延州巡檢弔唁,讓高紹基發喪。他不想做朝廷的忠臣,朕便先勸他給其父儘儘孝!”

能夠感受到天子語氣中的怒意,李濤當先應道:“是!”

“陛下,延州觀察判官李彬,親近朝廷,可稱忠良。不幸爲高紹基所害,據延州奏報,高紹基仍欲加害其家人,朝廷不能不管!”範質拱手,向劉承祐進言道。

“若非範卿提醒,朕險些忽略了!”劉承祐深吸一口氣,平復心情,即道:“一併傳詔高紹基,罪不禍其骨肉,令他釋放李彬家小!”

“李彬是哪裡人?”

“回陛下,籍汝州!”李濤說道。

“將李彬家人,送往汝州安置,賜與田畝、錢糧,當地官府,當善待之!”劉承祐吩咐着。

“是!”

吩咐完,劉承祐眉頭仍舊凝鎖,不由嘆道:“如此綏靖,任高紹基猖狂,只怕有損於朝廷威嚴!”

顯然,哪怕選擇了妥協,劉承祐這心裡,很是不爽,有所鬱結。

見狀,李濤則勸道:“斷然不會如此,事有輕重緩急,朝廷所取者,乃智斷,顧全大局。今日寬縱於彼,是待他日嚴懲!”

聽李濤這麼說,劉承祐眼神瞟向李濤,目光中帶上了少許玩味。而李濤,則露出一抹矜持的笑容,拱手一禮。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446章 流光園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179章 長教訓第216章 初夏第63章 朝廷應對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41章 祭關公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41章 祭關公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42章 殺肥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83章 南巡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46章 驕將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38章 破寨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67章 宿州一線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38章 從長計議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01章 捐資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66章 請辭?不許!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239章 進退第15章 馬楚內亂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8章 楊蘇還京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06章 敲打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77章 間策第304章 楚州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8章 侯益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34章 交待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73 王晏鎮洛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