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杯酒釋權

bookmark

“......事情就是這樣,經何都帥調解,李、馬二將的爭端,方纔平息,各退一步進城。如今北將,分開安置在賓館之中,等候召見!”崇政殿內,趙曮將開封城前的小插曲,向劉承祐彙報了一遍。

“呵!”劉承祐反應倒還算平靜,以一種玩笑的語氣,對趙曮道:“讓你去接他們,倒是有幸看了這麼一場好戲!”

對皇帝這話,趙曮有點難明其態度,拱手應道:“軍使們久在戎伍,性情暴烈,有所衝突,也是可以理解的!”

劉承祐則冷冷道:“難得來一次東京,大聲爭執於京師腳下,侮辱怒罵,相互攻訐,引衆人圍觀,還有大漢將帥的體面嗎?這是讓東京士民,欣賞他們的驕慢跋扈之姿嗎?

若不是何福進制止,他二人是否還要拔刀相向,再讓衆人看看他們的勇武嗎?”

“李筠這些年,倒是驕氣益盛啊!隔着開封城牆,朕都感覺到了,這初來乍到,滿嘴非議,滿腹怨艾,他想幹什麼,向朝廷示威?向朕示怨?”劉承祐說着說着便笑了,嗤笑:“馬全義戍邊這些年,脾氣卻也是漸長吶!”

見劉承祐這震怒狀,趙曮趕忙躬身勸解:“陛下息怒!”

劉承祐臉上,實則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語氣言辭,令人忐忑。沉吟幾許,幽幽嘆道:“自唐末以來,這驕兵悍將難制,都是每代每朝君主,難以避及的問題。趙曮,你說,朕當如何制之?”

面度皇帝拋來這麼個大問題,趙曮一時有些愣神,見他似怒非怒的樣子,想了想,小心地道:“自陛下御極以來,整軍改制,大去前代弊端,軍中不正之風,已然大大清肅。李、馬諸將,戍邊已久,不似禁軍,常受陛下感化教誨,保留有前代陋習,言行有所放肆,倒也不足爲怪。而馬軍使,受陛下恩拔,乃心腹干將,此番也是出言維護陛下與朝廷,反應雖則激烈,倒也看出一番忠誠......”

聞其言,劉承祐稍顯意外地看着趙曮:“你這番話,倒也中肯!”

“陛下,北方邊將們,是否先召見?”趙曮請示道。

“不用!”劉承祐不加考慮,直接吩咐着:“明日嘉慶節,將進京的節度、防禦、軍使們,集中到萬歲殿,參加御宴!”

“是!”

趙曮退下,劉承祐則默默思量起來,嘴裡輕輕唸叨着:“李筠......”

李筠其人,歷仕唐、晉爲將,擅騎射,負勇力,有統之才幹。當年欒城之戰後,率部投靠劉承祐,被拜爲將軍,從立國以來,便一直在北邊戍防。

不過,此人性格是個大問題,暴躁易怒,殺性重,心眼也不大。自負才幹資歷,以經年北戍而無升遷,頗有怨言。

當初,調整北方佈防之時,他就想爭北面都部署的位置,結果劉承祐屬意老將何福進,那個時候,就已經不服了。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漢於西、南用武,軍中崛起了一大批後進將才,受到大力提拔,李筠在北邊聽說了,心裡則更加不平衡。但如今,大漢各地,他李筠也只算一普通軍使了。

在李筠看來,這就是皇帝與朝廷的薄待,忽視他們戍邊之功。事實上,以劉承祐對北部邊防的重視,怎麼可能會薄待諸將士,嚴於軍法的同事,從來都是關懷加愛護。

對李筠,雖未升職,但有加勳爵俸祿,畢竟北線無戰事,也不可能隨便高拔。但李筠不理解,或者說不滿足,以至於其怨氣,劉承祐在東京,都時常聞之。

是故,對於今日,其在開封城外的表現,劉承祐雖有不滿,卻也不算過於意外。只是更加堅定了,趁着這個機會,將之調離北方,再讓李筠掌兵,遲早要出問題。

三月七日,是漢天子劉承祐的生日,定位嘉慶節。乾祐七年,則爲劉承祐的本命年,他二十四歲了。

此番天子壽誕,表面上動靜挺大,但操辦起來,卻十分簡單,只在崇元殿上,藉着大朝會的機會,受內外公卿大臣的朝拜,聽其賀詞,連禮物都不收。

而唯一的御宴,卻只是招待進京的外臣們,是故,萬歲殿的御宴,從一開始,就透着些不尋常的氣氛。

傍晚時分,漢宮萬歲殿,食案整齊設列,近二十名來京將臣,已然在座,禮樂歌舞已起,宮廷靡靡之音,令人陶醉。

李筠在列,飲酒吃肉,大讚宮廷佳餚之美味。但酒勁兒一上來,便管不住嘴了,忍不住嘀咕道:“爲了給天子賀壽,將戍邊大將,盡數召回,倘若北邊有事,胡虜南寇,如何抵擋?”

四下掃了幾眼,看向御案,只見空蕩蕩的,仍未見劉承祐身影,又道:“我等將臣齊至,以候多時,陛下何在?”

“李筠,你給我住嘴!”聽其言在旁的老帥何福進,頓時呵斥了一句,怒色滿面,華髮衝冠,老眼中盡是不滿。

李筠先是一愣,旋即笑道:“都帥這是怎麼了?這是在宮殿之上,不是在軍中,就莫向我發號施令了!”

“你!你也知道是在宮廷內,豈容你如此狂悖撒野!”何福進怒容更盛,大概是過於激動了,面涌紅潮,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不管怎麼說,李筠都是他的屬下,受其節制。其如此不矩,也是讓他難堪。

見狀,李筠眉毛上挑,驕態有所收斂,對其說道:“何都帥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就不要同我計較了,氣大傷身啊!若是因此加重了病情,我可擔待不起啊!”

“你!”何福進頓時氣急,蒼老的面容顫動了幾下,一時竟有些說不出話來。

“陛下駕到!”還是一道洪亮的唱聲,打斷了殿中的氣氛。

衆人起身迎拜,包括李筠,人前張狂,真面對劉承祐時,還是低眉順眼,規規矩矩地躬身行禮。

“哈哈!”劉承祐人未至,聲先到,入內即揮手:“衆卿免禮!”

落座之後,劉承祐環視一圈,嘴角仍舊洋溢着笑容:“貴妃給朕誕下了一個小公主,耽擱了些時間,勞諸位久等了!”

此言一落,也就解釋了皇帝遲到的緣由,頓時又是一片道賀之聲。

平盧節度使李洪威持杯起身,滿臉的笑容,高聲道:“今日爲陛下生辰,後宮又誕下公主,可謂雙喜臨門啊!諸位,讓我們一起,向陛下賀!”

“恭喜陛下!”

御宴,在劉承祐到後,便進入高潮,氣氛熱烈,在他的授意下,衆人放開束縛,推杯換盞,好不快活。

待到氣氛最爲濃烈之時,劉承祐輕咳了一聲,起身步至殿中,發表了一番感慨:“諸卿都是大漢棟樑,柱國將臣,爲國鎮守地方,兢兢業業,勞苦功高。平日遠離京師,與朕少聚,朕甚是思念。今朝,趁着朕生辰,將諸卿召來,大家一起聚一聚,以彰我們君臣之誼,都不需約束,放開飲酒,定要盡歡而罷!”

“多謝陛下!”又是一番客氣的呼應。

劉承祐飲罷一杯酒,內侍趕忙斟滿,稍微醞釀了一下,劉承祐臉上仍舊洋溢着笑容:“不過,這些年,諸卿身負重擔,王事糜繁,甚是操勞。聽聞,有不少人,都因此,累出了病。使衆卿勞累至此,實非朕的本意。朕思之,也頗爲不忍。是故,朕有心,與衆卿以恩典,減輕些身上揹負的事務......”

劉承祐此言一落,便注意着衆人的反應,而萬歲殿中,也逐漸安靜了下來,面色各異,或平靜,或詫異,或凝重......

顯然,賀壽什麼的,都是次要的,天子此言,纔是召他們進京的真正目的。

劉承祐此番以賀壽的名義,使得各地節度、防禦、軍使入京,目的當然不會單純。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解地方藩鎮職權,收爲中央掌控。

劉承祐手中的酒杯,仍舊端着。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00章 禦敵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3章 豪強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714章 百姓苦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62章 禍福之間第68章 撤了第164章 監國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14章 大朝會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67章 遺表第180章 賞功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2章 大朝會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44章 箇中弊端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36章 西面來人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736章 試炮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20章 折家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52章 對峙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32章 進宮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27章 不允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50章 聽政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78章 祭拜第37章 新政第62章 禍福之間第410章 剋制第164章蜀臣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740章 農民苦第40章 開拓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