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進退

bookmark

萬歲殿很安靜,不過靜的是在座的“貴客”們,絲竹之聲悠揚,仍舊縈繞於殿中。皇帝話裡話外,意思已然很明顯了,但是比起前一波節度,這一批人的政治覺悟明顯不怎麼高,不少人表現出對權位的貪戀。

比如邠州節度使楊承信,就起身,臉上帶着點謙卑的笑容,說道:“臣本受僞命,心中時感慚愧,所幸高祖寬仁爲懷,接納於臣。又多受陛下信任,累遷安州、邠州,以而立之年,爲政掌軍一方。自覺才淺德薄,雖盡心勞碌,於治下軍民卻少善政,每日常思陛下之恩德,願以此身,爲陛下效力,以報浩蕩君澤......”

這楊承信乃是個官二代,其父嘗爲後晉平盧節度使,還造了石頭晉的反,爲李守貞所平定。契丹滅晉,以其爲平盧節度使,襲其父職,大漢建立之後,識趣地投誠。劉承祐上位,兩度移其鎮,從青州到安州,再到邠州,不過倒也聽話。

此番,對劉承祐,話說得漂亮,態度也恭順,但就一個意思,他還想給皇帝效忠,給朝廷做事。不過一點,他說得倒也不錯,才三十多歲,並且爲政還算勤勉,有些能力。

第二個出言的則是亳州防禦使薛瓊,藉着酒勁兒,向劉承祐大擺這些年來的功勞,與鎮守亳州的功績,順便還攀以前的交情,讓劉承祐回憶起,當初晉陽起兵,率龍棲軍打潞州時,他還盡力爲劉承祐提供過輜重糧草。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類似的發言,想要以此感化了劉承祐,言辭懇切,激動者甚至落淚。這個場面,倒讓劉承祐有那麼一絲尷尬。

當然,也不是沒有識趣的人。比如陝州保義軍節度劉詞,他就出言,向劉承祐說道:“陛下,臣早年坎坷,飄零於三代之間,一直到知天命之年,蒙高祖與陛下不棄,拔爲將帥,累至一鎮節度高位。而今,臣已六十又四,歲高而多病,若陛下降恩,請辭陝州之任!”

劉詞這麼一番衷心之言,自然是得到了劉承祐的認可,帶着笑容,走上前,爲示親近,直接坐到劉詞身邊,與他碰了一杯,輕聲道:“劉卿高義,勇而懷仁,朕哪怕在東京,也聞陝州軍民,多念卿之恩德。朕與朝廷,都還需卿這樣的老臣宿將輔弼啊。”

劉承祐這話,自認發於肺腑,但劉詞看起來,沒怎麼當真。老眼格外有神,仍舊以一種從容淡定的語氣,回道:“陛下,臣身體虧損甚多,難堪其負,確有意歸養。”

聽他這麼一說,劉承祐當即道:“晚點,朕讓太醫,給卿看看!”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謝陛下!”嘴裡謝恩,劉詞卻搖搖頭,一副英雄遲暮的模樣,嘆道:“從軍近四十載,身上暗疾頗多,已非藥石可救!”

劉承祐眉頭微凝,當即道:“好生休息,總能調養好的!”

劉詞朝劉承祐露出笑容,說:“陛下,臣有一請,希望能夠成全?”

“卿且直言!”對於劉詞的主動與恭順,劉承祐很滿意,他要提要求,只要不過分,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劉詞說道:“臣在陝州任上,相繼徵辟一些幕僚,治政理才,勸課農桑,全賴彼等協助。臣以爲,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長年屈就於陝州,已是臣抱有私念。

今欲薦於陛下,若得幸入朝,效力國家,也不負其才!”

“哦?”劉承祐面露意外之色,不由感慨:“朕原以爲,公欲求得富貴榮祿,沒曾想,卻是爲國舉才,這份高義,朕既慚愧,又感動,又欽佩啊......”

“老臣,萬萬不敢當!”漢天子如此,劉詞卻一點也不託大。

微微頷首,劉承祐問:“所薦何人?”

“陝州幕僚中,以趙普、楚昭輔爲俊傑!”劉詞道出兩個人名。

“趙普!”劉承祐眼神微亮,目光遊移了下,即道:“卿所薦,必然是良才,可通知二人來京,考覈委用!”

“陛下,二人此番,已隨臣來京,就在開封。”劉詞平靜地說了句。

劉承祐又不禁多瞧了劉詞幾眼,這老將,在來京前,顯然都考慮好了......

人家如此給面子,劉承祐自當厚報,與之親密交談,着實吸引着其他人的目光。親自敬了劉詞一杯酒,劉承祐起身,直接朗聲,道出對劉詞去職後的安排,以原職致仕,加中書令,進爵郡公,俸祿雙倍,封妻廕子,賞賜宅、田、絹若干。

劉詞當殿拜倒謝恩。君臣二人這番表演,倒讓在場諸人,心思波動了些,不過卻沒人再和劉詞一樣,當殿請辭,總歸要考慮下。而劉承祐,也沒再就此事,多說什麼,而重新鼓動起氣氛,讓衆人盡興。

殿中將臣,唯有河中府扈彥珂與平盧節度李洪威最爲淡定。河中是大漢最早實行軍政分離的方鎮,扈彥珂在任上,也只是管政,而以其見識,此番皇帝仍是在針對集軍政財權爲一手的節度、防禦們。

至於李洪威,他是國舅,關係親近些,打算家宴過後,再耳聽聖訓。皇帝外甥如何說,他就如何做。

河北將帥們,也多受影響,生出些異樣。還是李筠,直接同羅彥瓌說:“天子這是何意?這是要解我等兵權嗎?”

羅彥瓌面顯凝思,涉及到前程未來的事情,由不得不慎重。他也是皇帝舊人了,劉承祐出太行時,便反契丹而相投,並獻上了上千匹戰馬。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天子是否還記得那份情誼,他自己都沒數了。

羅彥瓌沒發話,馬全義倒是顯得平靜,針對着李筠,沉聲說:“李將軍不是一直嫌戍邊辛苦嗎?若解了兵權,回東京享福,豈不正如你意?或許,陛下也能賜你勳爵,賞你田宅,豈不美哉?”

“馬全義,這可涉及到我北部將士榮辱,關乎邊防安危!”李筠此時似乎酒醒了一般,冷着臉說:“我不與你計較,你也莫得寸進尺!”

馬全義瞥了李筠一眼,沒有再多說話,只是心中鄙視之意甚濃,只覺此人,私心太重。

何福進則咳嗽兩聲,說:“我等皆爲臣屬,麾下兵馬亦是朝廷精銳,不是倚仗自重的私產!”

這話,是直接衝李筠說的,蒼目之中,滿透着銳意,讓其不敢直視。

“陛下!”見劉承祐慢步走來,羅彥瓌反應最快,率先起身拜道。

馬全義、何福進、李筠相繼之,與諸將同飲一杯,劉承祐在幾人身上掃了一圈,目光落在李筠身上,淡淡地問道:“諸將在談些什麼,看起來頗爲熱烈,可否分享與朕聽聽啊!”

“這......”迎着劉承祐那平靜的目光,李筠忽然發現,直接面皇帝時,他那滿腹的不甘、怨氣竟然一點都生不起來,或者說不敢表現出來。

訥訥幾聲,順手指着食案上的酒菜,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應道:“末將等在談,宮中菜餚,甚是美味,我等在北邊,可吃不到這等美食!”

也不去計較李筠此言真假,劉承祐接着其話道:“那就多吃些,長年戍邊,也辛苦了。這些年,諸將不辭煩累,不避風雨,替國家守禦北邊,以備外患,使朝廷無憂於北方,這些功勞,朕可一直記在心中的!朕要向你們道聲謝!”

“陛下,末將等爲國家大將,戍邊禦寇,保國安民,乃是職責使命!”羅彥瓌積極應道,覺悟很高的樣子。

“將軍能做此想,朕心甚慰!”劉承祐朝羅彥瓌點點頭。

目光依舊,似有似無地朝李筠身上落去,劉承祐幽幽說道:“此番皆嘉慶節,召諸將來京,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多年未見,朕想念你們了;這二嘛,則是北部邊防,想從你們這些一線將帥這裡,瞭解些情況。

至於其他的,就勿作猜想了......”

劉承祐此言落,李筠不由尷尬地笑了笑。

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75章 按*不動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82章 瓦橋關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1章 請教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96章 缺人了第63章 朝廷應對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482章 李氏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18章 查抄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104章 在真定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23章 鬥法第164章 監國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70章 劉鋹第38章 賞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8章 下獄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98章 秋獵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5章 楊村第274章 厚葬之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175章 軍略第180章 博弈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45章 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