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目標八寨

bookmark

漢乾祐七年六月初一,皇帝劉承祐正式下詔,拜向訓爲西南行營都部署,王景爲副都部署,駙馬、原永興軍節度使宋延渥爲都監,率師伐蜀,攻略秦鳳。

西南行營下轄,除原先整編的三萬關中兵馬外,樞密院又自兩京的興捷、武節、龍棲、內殿直諸軍各抽調一廂軍隊西進,合計發五萬大軍,實打實五萬大軍。因伐蜀之役,多山地作戰,未再增調馬軍。

關中地區,以雍王及新任的布政使扈彥珂,調動民力,協籌軍需,以供前線。軍前輜重之轉運供給,則以轉運使閻晉卿、糧料使張美,全權負責。

大散關,伐蜀主力,已然集結完畢,關前營壘森森,旌旗密集,聲勢直驚飛鳥。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在這隴上秦嶺間,猶甚。

集結於散關的漢軍,約以五萬人,輔卒、民夫之外,精銳戰兵足有三萬餘人。從接詔發兵時起,漢軍集結於此,已有十多日了,向都帥的軍令只有一條,嚴肅軍紀,駐營休整,其餘不見任何動作。

“我等西來已月餘,陛下降詔發兵,也十多日了!向都帥,一點動作都沒有,也不升帳商討進軍事宜,不知再等什麼!”進入軍帳,韓重贇解下頭盔,看着在案後研究地圖的石守信,便嘟囔道。

有天子的注意提拔,石守信如今是內殿直左廂都指揮使,此番奉命率麾下西進參與伐蜀。而韓重贇,則以功調至內殿直,爲左廂左尉將,在石守信麾下。

擡眼,看韓重贇滿頭大汗的樣子,石守信伸手取過壺、碗,倒上一碗清水,起身遞給他,問道:“巡視結果如何?”

韓重贇接過,暢飲幾口,抹了一把嘴,看着石守信,答道:“你石將軍治軍嚴謹,誰敢觸軍法,都安分地待在營中。只是這天氣越來越熱,太過難熬,軍士們難免浮躁!”

“再浮躁,也得忍着。我們是出來打仗的,臨敵之際,規矩比起東京,要更嚴!”石守信叮囑道。

“敵在秦嶺寨,敵在威武城,待在散關,又有何用.....”韓重贇嘀咕着:“屯兵已久,這兵鋒士氣都要挫敗了,本爲攻堅,莫非要讓蜀軍守備完善了,再去進攻?”

“向都帥他們,在鳳翔備戰兩載,屯田礪兵,人家都等過來了,我們纔來月餘,就熬不住了?”石守信微微一笑。

韓重贇又自個兒倒了碗水,笑應道:“道理我也懂,只是被這氣候,擾得心煩啊!”

“你也看到了,盛夏炎熱,兵法有云,行驅飢渴,務於取遠!這大概,也是向都帥頓兵不進的緣由吧!”石守信說道。

“照這麼說,都帥不會拖到入秋吧!”韓重贇說道。

“應當不至於,天氣固然炎熱,都帥更關注的,只怕是蜀軍的調動佈防啊!”石守信自信地說道。

二將言談幾許,中軍有通訊兵卒前來傳令:“都帥升帳,請諸將軍進關議事!”

關城之中,大堂之上,數十名漢軍將校,濟濟一堂,或坐坐立,井然有序,氣氛莊嚴。除向訓之外,還有專門自隴州而來參加軍議的王景,都監宋延渥,在座旁聽。

其下,是王全斌、高懷德、王仁贍、李彥、石守信、韓重贇、馬仁瑀......可謂將星璀璨。

“諸位將軍,這些時日下來,待得頗不耐煩吧!”向訓表情平靜,環視一圈,問道。

“都帥,將士們披堅執銳而來,是爲了殺敵建功,收復國土。大軍屯兵於此,夏日炎炎,酷暑難耐啊!”馬仁瑀年輕氣盛,朝向訓道。

馬仁瑀被劉承祐派到鳳翔的時間已然不斷了,對這名孔武剽悍、作風強硬的青年將校,向訓是很看好的。

此時聞其言,微微一笑:“將士有好戰之心,值得嘉獎。”

旋即形容一斂,向訓嚴厲道:“但要建功立業,開疆拓土,靠得是手中的刀劍,不是口舌。此番奉詔伐蜀,陛下以大軍付本帥,自感責任重大,正需將士同心同德,共襄臂助。到需效死用命之時,只盼着衆將,能夠率意進取,不遺餘力!”

“是!”

待一干將領應命之後,向訓沉穩敘來:“此番升帳,正是爲商討進軍事宜!”

此言落,漢將們都來了精神。不過,向訓卻先看向王景,道:“王公自隴州來,可先說說秦州方向的軍情!”

王景乃名將,甲冑在身,便自帶一股英雄氣,雖然年過花甲,但作風一點也不拖沓。聞問,直接道:“原本,僞蜀雄武節度使韓保貞,雖難稱將帥之英,但終究經畫邊境多年,熟知兵事,鎮守秦州多年,對軍情事務也還算熟悉。然而蜀主不知何故,臨時換了一個名叫趙季札的人當秦州主將。

我派人打聽過,此人志大才疏,徒具虛名,只會狂言惑人。聞我朝詔令出擊,如今正聚兵馬,龜縮於成紀、隴城二城之內。”

王景看着向訓,自信道:“此無膽之徒,不足爲慮。老夫率軍進,可制之,無擾向帥在鳳州用兵。至於天水蜀軍,我自尋機而拔!”

“王公真名將,有你在隴州,足可保我側後無虞!”向訓朝王景一拱手:“隴州蜀軍,就交給王公了!”

“奉令!”王景迎着向訓鄭重的眼光,也不託大賣老,平靜地應道。

轉過頭,向訓吩咐在他身邊當行軍司馬的慕容承泰,讓他將鳳州的蜀軍情況,再作一遍講解。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能在這等軍事會議上做彙報講解,慕容承泰顯得很興奮,意氣風發地,對照着地圖,說道:“綜合哨騎與細作所察,我朝聚兵之後,蜀軍隨之而動。漢中及成、階之蜀軍,有兩萬餘北上,支援鳳州。

眼下,鳳州境內,各路蜀軍,合計約五萬,分屯於固鎮、樑泉、威武小城及散關道間嶺寨。蜀樞密使王昭遠去歲巡邊之時,嘗命蜀軍於嶺道間築黃牛等八寨,以阻我軍進兵,蜀軍主帥李廷珪,已增兵三千以戍之!”

慕容承泰說到這兒,就退下了。輪到向訓,高聲道:“就鳳州而言,蜀軍的實力並不弱,李廷珪、高彥儔等將所率,半數都爲孟蜀禁軍,兵力更衆於我軍,又據堡壘,扼險要。論兵備、訓練,我大漢將士的戰力,足以蔑視蜀軍,但也不可以此輕視蜀軍!”

“謹遵都帥教誨!”

走到地圖前,向訓指在原東河村附近一圈,說道:“蜀軍於周遭築八寨,卻是欲阻我軍於鳳州境外。然此八寨與蜀軍的整體佈防,格格不入,太過前突。八寨守軍萬餘,險峻也不及青泥、道中,漫漫故道,反成蜀軍交通之阻。

本帥議,此番伐蜀,我軍第一個目標,即奪取黃牛八寨!”

向訓言罷,此番親自率五千龍棲軍西來高懷德,頓時請道:“都帥,末將願率龍棲軍,奪取蜀寨!”

高懷德一身英武氣,臉上透着堅定。他此番,算是建功心切,自高行周去世後,高家是聲勢有所滑落,而高氏的擔子,也就順便落到他身上了。

不過,他言落,王全斌緊跟着道:“興捷軍,也願出擊,必奪蜀寨!”

見隨二者後,還有將軍想要請戰,向訓當即伸手,止住躍躍欲試的衆將。看着高懷德與王全斌,向訓說道:“東京禁軍遠道而來,一時難以熟悉地勢、氣候,此番又是山地攻堅,更非所長,還是交由西南邊軍吧!”

高懷德平靜應道:“禁軍兒郎,各個精煉,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豈懼區區山嶺。”

“將軍稍安,鳳州境內的蜀軍,足有五萬,禁軍自有建功之時。此次,還是讓邊軍,我大軍開路吧!”對高懷德,向訓是好言安撫,沒有用軍令強壓。

而高懷德也不是不識趣的人,向訓這麼說,顯然也是計議已定,也不再強求。王全斌見狀,亦不復多言。

見狀,向訓稍鬆一口氣,內外之分,是難以消除的。深吸一口氣,向訓即下令道:“王仁贍、李彥,命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馬,攻打蜀寨,入秋之前,打通大軍南進通道!”

第193章 楊邠案(1)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65章 “教匪”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39章 連夜南進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6章 相形見絀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85章 安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242章 戰後第47章 應對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6章 進士樓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7章 附議第286章 宗室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59章 還朝第309章 衡釀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章 柩前繼位第34章 崇元殿中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25章 冬至宴第5章 春闈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752章 放手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11章 動心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2章 王、鄭二公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346章 底層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45章 剝削者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82章 不手軟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376章 拷問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47章 視察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24章 定難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