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欒城之戰(3)

bookmark

襲營的影響,以遠超耶律阮想象的速度蔓延開來,並很有針對性地“定向”擴散。在周遭殺聲逼近的同時,三座燕營也是迅速被驚動,很快便躁動不穩起來。收到警訊的耶律解裡,在第一時間帶領麾下契丹士卒御備,準備應戰的同時,也隨時打算鎮壓一切可能的動亂。

此前耶律阮讓耶律解裡接管燕兵,但短時間內,哪裡是他能夠完全掌控得住的。情勢緊迫,匆忙之間,手段很酷烈,壓迫性十足。但最大的問題是,燕兵將士的武器並未被收繳......

大量的契丹騎兵,奔馳穿梭在燕營之中,殺氣騰騰間,也不免棲棲遑遑。其中一間寬大的軍帳中,聚集着好幾名燕將,都是指揮使以上的將領,同趙延壽一樣,被直接拘起來了。

各個神情沮喪,隱有怨憤之意,畢竟被“無緣無故”地繳了兵權,還羈押起來,失了自由,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威。襲營的動靜傳來之時,這些人反應極其敏感。

“這是有人夜襲啊!”一人說了句廢話。

“鬧出的動靜,顯然還不小。也不知是哪裡來人,如此膽大!”一名指揮使坐直了身體,朝外望了望,小聲說。

“契丹人,恐怕要吃大虧!”另外一名將領肯定地說道,語氣中有幾分幸災樂禍。身處遼營之中,自然清楚其間情勢之複雜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突襲,稍微有點軍事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是怎樣一場災難。

商議間,一道冷酷而強硬的命令聲自帳外響起:“將軍有令,把這些燕將都給我看好了,敢有異動,一概格殺!”

很快,帳外增添了不少冗雜的腳步聲,帳門前的守衛,也明顯加強。見此景,被拘押的這些燕兵將領,臉色更加難看了,不安的心理,也愈加嚴重。

“都這種時候了!不放我等出去安撫士卒,彈壓動亂,統軍作戰,仍厲行扣押!”一名將領粗着嗓子,滿臉的怒意。

“我等終究是燕人,契丹忌我輩深矣!”一人冷冷地應道。

“這樣下去,只恐我等遲早丟了性命!”

這個時候,一人起身,將聲音壓得極低:“要我說,我等乾脆闖出去,召集弟兄,反了他!”

此言一落,人人神色各異,有意動者,有遲疑者,還有保持着冷靜,表示反對的:“外面情況不明,契丹兵多勢雄,不可妄動,貿然行事,只恐死無葬生之地。再者,我等根基多在燕地,幽燕尚在契丹人控制之下,若因泄一時之恨,而牽連到家小宗族,悔之晚矣!”

“哼!南下滅晉,有多少仗是我們打的,死了多少弟兄,立了多少功勞!結果呢,好處沒得到多少,還飽受猜忌。契丹人呢,就忙着搶,忙着殺。這般爲之賣命,實在不值。日後的事,管不了那麼多,與其坐以待斃,先反了再說......”

事實上,贊同趁亂而動的人,還不少。在座諸人,沒有哪一個是不心懷不滿與怨憤的,都是極具時代特色的武夫,逼之過甚,他們便敢反給你看,少有能保持頭腦清醒的。

這個時候,帳外暴起殺聲,這可是近在耳邊的,在一陣刀擊與慘叫聲過後,一隊燕兵闖了進來,領頭的幾名軍校,紛紛尋到上官,口呼:“將軍,弟兄們來救你了!”

見着這些忠心的下屬,出鞘的長刀上尚且滴落着鮮血,燕兵將領們互相望了望,這下,意見統一了。

很快,伴着一陣“殺契丹”的咆哮聲,燕營亂了,在各自軍官的統領下,向周邊的契丹人發起進攻,率先遭殃的就是跟隨耶律解裡接管燕兵的那些騎兵。

一座燕營,座座燕營,就像是一堆堆乾柴,劉承祐親自帶着兵馬,將之點燃。

隨着燕營之叛,遼營亂局,迅速地滑落向不可收拾的深淵。而龍棲軍所感受到的壓力,也明顯地緩解不少。爲了避免“誤傷”,在劉承祐的命令下,龍棲全軍,有意地避開那些殺意高漲的燕兵,轉而繼續向北進攻。

若說燕兵是乾柴,那麼晉軍降卒就是一鍋易燃易爆的烈油,沾到點火星,便直接爆發了。

當初的十萬晉軍降卒,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交由杜重威、李守貞兩個“吳三桂”式的人物統率,讓其領着去鄴都與鄆州替契丹鎮定地方,維護統治。

剩下的,少量分散在地方,一些如武行德、羅彥瓌之類的背離造反。餘者,基本都在耶律德光的北歸大軍中,而這些降卒,經歷是最爲悽慘的。

他們的家屬,基本都被強令隨軍,欲遷之於塞北安置,背井離鄉還不算,一路上,死傷無數。一直以來,軍中便有流傳着“契丹主欲盡屠降卒”的消息,在安陽城下,又被役使着冒死衝城,直至安陽之屠......

可以說,遼營中的降卒,是一干幾乎被逼到絕境的“怒士”,可謂滿腔的仇恨與憤恚,一點就着。羅彥瓌率兵闖營,幾乎沒怎麼費勁,便得到了激烈的響應,羣起而攻契丹。

他們不似燕兵,械甲不足,便直接向亂作一團的契丹士卒搶,銳意砍殺契丹能瞧得見的契丹人。其後,在羅彥瓌的引導下,高呼着“殺胡”、“復仇”的口號,不要命地朝北邊衝擊而去。

十數裡遼營,很快遍地廝殺,大概是受到了殺聲的感染,營中那些被搶掠的漢民苦役,很快也在鼓動之下,發出嘶吼、吶喊,暴動殺賊。

整個遼營之中,龍棲軍在殺契丹人,降卒在殺,燕兵在殺,漢民在殺,甚至於契丹人自己也在自相殘殺......

欒城東南,遼軍中軍這邊,已成爲廝殺最激烈,最血腥的一片區域。燕兵、晉軍、契丹人混戰在一起,向着御營衝擊。中軍的營壘,修建得,還是比較牢固的,藉着柵欄、鹿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耶律阮親自領着御前軍馬,外邊的亂兵牢牢擋住,慢慢地,漸有壓制之勢。

但是,所有人都殺瘋了......

劉承祐隔得稍遠,帶着他的軍隊,佔住了一座破敗的營寨,望着眼前的殺戮景象。尤其是那些契丹人,衝殺起自己人來,是一點也沒見遲疑或手軟。

“這些契丹人都瘋了!”嘴裡感嘆着。

“殿下,契丹中軍已經漸漸穩住了,燕兵、降卒各自爲戰,混亂無序,僅憑着這一時血勇,恐怕難以收效。一旦讓契丹人徹底站住陣腳,亂兵勢蹙,敵中軍這數萬兵馬,足以將混亂撲滅!”向訓再度在劉承祐耳邊提醒道。

默契早已養成,向訓話一落,劉承祐便立刻反應過來:“那就靠我們自己,來發起這致命一擊!”

第268章 機遇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93章 噩耗連連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68章 西縣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94章 減稅難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65章 君臣相宜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689章 高規格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52章 六穀土豪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707章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52章 面聖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77章 吏職變動第66章 陷河陽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268章 機遇第41章 探監第23章 老臣凋零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88章 童謠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72章 太子妃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64章 監國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676章 慘重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481章 行宮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7章 風波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57章 提親第429章 向南!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274章 厚葬之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章 不宜擴大第385章 怨艾、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