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

bookmark

陰麗華雖待人平和,但畢竟是出身於豪門陰家,還是很有些大小姐脾氣的。如果不是寄人籬下,身在劉秀的宅子裡,單憑劉玄剛纔的那番話,她早把人攆出去了。劉

秀有注意到陰麗華落了臉子,也意識到劉玄的話不太合適,隱隱有挑逗之意。

他將自己碗中的梅子湯一口喝乾,然後站起身形,說道:“麗華,我和阿玄就不多打擾了,告辭。”

劉玄聞言,莫名其妙地看眼劉秀,自己和陰麗華聊得正高興呢,怎麼就突然要走了呢!他厚着臉皮說道:“阿秀,我這碗梅子湯還沒喝完呢!”

他話音剛落,劉秀已拉着他的胳膊,把他硬拽了起來,說道:“阿玄,我們去前院說話。”說完,他拉着劉玄就往外走去。劉

玄被動地跟着劉秀走着,還一步三回頭地看向陰麗華,嬉皮笑臉地說道:“陰小姐,我改天再來拜訪。”正

常情況下,客人離開,陰麗華出於禮貌,肯定要起身相送,不過這次,她連起身都沒起身,拿着小碗,一羹匙一羹匙地繼續喝着梅子湯。出

了陰麗華入住的院子,劉秀方鬆開劉玄的胳膊,而後他目不轉睛地看着劉玄。後者被他盯得發毛,小心翼翼地問道:“阿秀,你怎麼了?”劉

秀說道:“玄哥知道我心儀麗華。”

“是啊,那……那又怎麼了?”

劉玄眼珠轉了轉,隨之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笑道:“阿秀,你是不是誤會了?我對陰小姐可絕無非分之想啊,你我是兄弟,你心儀的女子,那就是我的弟妹啊!”劉

秀又與劉玄對視了片刻,點了點頭,未在就此事多言,說道:“如果阿玄想喝梅子湯,我令人去外面買些回來!”

劉玄哈哈一笑,說道:“剛纔我只是說笑而已,阿秀你還當真了不成?好了、好了,天色不早,我也該回了,阿秀,我改天再來看你。”劉

秀也沒有挽留,說道:“我送你。”

送走劉玄之後,劉秀回到陰麗華的院子,見陰麗華還坐姿端正的在小廳裡,喝着梅子湯,他走上前去,面露歉意地說道:“麗華,剛纔……真是抱歉。”

陰麗華放下小碗,拿出手帕,慢條斯理地擦了擦嘴角,對劉秀一笑,說道:“文叔不必向我道歉,畢竟口出穢言的是劉玄,而非文叔,不過,也希望文叔以後不要隨便領不三不四的人來見我。”說完,她站起身形,向劉秀福了一禮,轉身回到自己的臥室。劉

秀扶着額頭,輕輕嘆了口氣,麗華這還是生自己的氣了。

此時的陰麗華,終究年紀尚小,不懂得隱藏自己的情緒,也遠遠沒有修煉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

其實劉秀身邊的兄弟,大多都像劉玄一樣,是沒讀過幾年書的大老粗,口無遮攔,想什麼就說什麼。只

不過現階段他們和陰麗華基本沒什麼接觸,之間更談不上存在矛盾的問題。可

一旦陰麗華和劉秀成了親,成了這些大老粗們的主公夫人,那情況就不一樣了,陰麗華這種鋒芒外露的性格顯然是極不討喜的。在

這一點上,她遠不如許汐泠。許汐泠對大老粗們也談不上有多喜歡,心裡甚至可能充滿着厭惡,但她卻能和那些大老粗們打成一片,稱兄道妹。

不要小瞧這種交際手腕的能力,在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好與壞,能決定很多大事。日後的事實也恰恰證明了,陰麗華在這方面吃了大虧。翌

日,漢軍得到一條重要的消息,王莽麾下大將,嚴尤、陳茂,率兵十萬,正在向南陽進發。

嚴尤、陳茂都是王莽麾下的名將,尤其是嚴尤,最風光的時候曾做過大司馬,換成現代的話講,那就是三軍總司令。只

不過後來因爲與王莽的政見不合,被王莽扁了官職。

新莽時期,匈奴在邊境連連作亂,王莽一心想打匈奴,當時擔任大司馬的嚴尤強烈反對。他

的政見是攘外必先安內,向王莽建議,匈奴之外患,不足爲慮,國內之匪患,纔會動搖國本,當務之急,是先平定國內的匪患,然後再去對付匈奴。

估計嚴尤可能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先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人。

王莽聽了嚴尤的建議後,當場就氣炸了,於朝堂上,當衆指着嚴尤的鼻子破口大罵。

你身爲大司馬,掌管全國的兵權,可這些年你都做了什麼?平匈奴,你平不了,治匪患,你又治不好,你看看你長的模樣,就是一副窮兇極惡,心懷二意的樣子。(

這是王莽當時說的原話,當然,我是給翻譯成了白話。)

王莽都拿嚴尤的外貌來說事,做人身攻擊,可見王莽當時氣憤到了什麼程度。嚴尤也因此被扁了職,連降了好幾級。後

來各地的起義軍四起,新莽朝廷內憂外患,岌岌可危,王莽沒有辦法,只得再次啓用嚴尤這位能征慣戰的老將。

嚴尤也的確沒讓王莽失望。下江軍進入南郡,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正是嚴尤和陳茂,奉命率軍入南郡增援,一舉打敗了以王常爲首的下江軍。這

次,漢軍在南陽大破甄阜、樑丘賜十萬大軍,甄、樑二人被殺,震驚朝野,王莽聽了這個消息都慌了心神,急調嚴尤、陳茂二將,封嚴尤爲納言將軍,封陳茂爲軼宗將軍,率軍入南陽,企圖平滅漢軍,解南陽之危。嚴

尤和陳茂一部,雖然對外宣稱是十萬大軍,實際上,他二人統帥的兵力遠不到十萬,差不多有五、六萬人左右。而

且他二人麾下的兵力,也不是精銳的京師軍,而是由各地的郡軍和臨時徵召的新兵,東拼西湊出來的。此

時的新莽朝廷,還沒把戰略重心從北向南轉移,朝廷的精銳兵力,基本都在太師王匡和國將哀章的麾下,用於對付北方的赤眉軍。所

以嚴尤和陳茂率軍向南陽進發,聲勢看起來很浩大,對外宣稱十萬之衆,實則這支大軍,真就是外強中乾。只

不過這些具體的細節,漢軍這邊並不清楚,只知道嚴尤和陳茂率領十萬大軍來南陽了。

漢軍這邊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主持會議的是劉縯和王匡。因

爲又有強敵出現了,柱天系和綠林系的矛盾一下子被壓了下去,當務之急,是合力應對這來勢洶洶的十萬莽軍。

而且這次的莽軍,可不是由甄阜、樑丘賜之流統帥,而是由名將嚴尤、陳茂統帥。聽

到嚴尤和陳茂的名字,下江軍衆將都是一個勁的吸涼氣,包括王常和成丹在內。

在南郡,嚴尤和陳茂是怎麼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的,下江軍將士,至今都記憶猶新。當

初在南郡的老冤家對頭,這回在南陽又要遇到了,以能征慣戰著稱的下江軍,現在心裡都是很沒底的。中

軍帳內,無論是柱天系的將領,還是綠林系的將領,皆面色凝重。李

通最先打破沉默,說道:“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嚴尤、陳茂一部進入宛城,與岑彭一部匯合。”有

岑彭駐守宛城,宛城就已經夠難打的了,如果再讓嚴尤和陳茂再率領十萬大軍進入宛城,那宛城必將固若金湯,己方也再難有攻破宛城的機會。王

匡眉頭緊鎖,轉頭看向王常,說道:“顏卿,在我軍當中,只有你下江一部與嚴尤、陳茂交過手,你對他二人也最爲了解。依你看,我軍目前之實力,能否與嚴尤、陳茂一部力敵?”

王常垂下頭,沉默不語。這個問題,實在是讓王常不好回答。

就內心而言,他最不願意對陣的就是嚴尤和陳茂二人,可現在的局勢是,己方不得不正面面對這兩個人,王常的心裡就兩個字,沒底。

過了許久,他方幽幽說道:“嚴尤、陳茂,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用兵刁鑽又霸道,極難對付!”王

匡看了王常一眼,心裡嘀咕,你這話說了不跟沒說一樣嗎?他

面色凝重地說道:“現在,我方內部有岑彭這個心腹大患,外部有嚴尤、陳茂來勢洶洶,莽賊已對我漢軍形成裡應外合之勢,眼下,我軍當如何應對?”他

這話不僅在問王常,更在問在場的諸將。

在場諸將面面相覷,皆沉默未語。鄧禹欠身說道:“屬下以爲,我軍當兵分兩路,一路攻宛城,一路阻擊嚴尤、陳茂一部!”

這是最爲合理的戰術,可問題是,誰能攻得下宛城,誰又能擋得住嚴尤和陳茂?一

直低垂着眼簾的劉縯,猛的瞪起眼睛,眼中閃過兩道精光,正色說道:“我可率一萬將士,去攻宛城!至於阻擊嚴尤、陳茂一部的重擔……”說

着話,他轉頭看向王匡。王

匡縮了縮脖子,心裡嘀咕,你看我作甚?我也打不了嚴尤、陳茂啊!他

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綠林軍中,最善戰的就是下江軍,可下江軍都在嚴、陳二人手中吃了大虧,險些全軍覆沒,自己頂上去,恐怕還不如王常、成丹呢!王

匡低垂着頭,一聲沒敢吭,王鳳、陳牧、廖湛等人也都像霜打的茄子,腦袋垂的一個比一個低,只怕讓自己頂上去,阻擊嚴尤、陳茂的大軍。

見此情景,最後還是王常把心一橫,大聲說道:“我願率兩萬將士,阻擊嚴尤、陳茂一部!”王

常是對嚴尤、陳茂有心理陰影不假,不過他心裡也憋着一口惡氣,男子漢,大丈夫,活就活得頂天立地,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當初,他被嚴尤、陳茂打得一敗塗地,現在,再次對陣此二人,他也想把當初的失利從他兩人身上找回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