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

bookmark

狹路相逢勇者勝。正面交鋒,打的就是一個士氣,拼的就是一個心氣。在正式交鋒之前,王郎軍的士氣便已被打壓了下去。

鄧禹統帥的五萬兵馬,對上的是以李育爲首的十萬王郎軍,吳漢統帥的五萬兵馬,對上的是以張參爲首的十萬王郎軍。很

快,雙方的戰陣便接觸到了一起。大規模的軍團作戰,就如同一臺巨大的絞肉機,粉碎着戰場上所能看到的一切。

前排的盾兵縮在盾牌的後面,死命的向前擠壓,後排的長矛兵和弩手,不斷的向前刺出長矛,射出弩箭。

雙方的兵卒,已經不是接二連三的倒下,而是成排成排的撲倒在血泊中,然後又被敵方或者己方的將士們踩踏成肉泥。吳

漢不是莽夫,劉秀肯讓他統帥五萬大軍,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觀望前方激戰正酣的戰局,吳漢快速對己方陣型做着調整,他下達的將令,如同走馬燈似的,一道道的傳達下去。

隨着兩軍戰鬥的持續,吳漢軍這邊的中央部分,逐漸呈現出不敵之勢,原本方形的戰陣,也漸漸變成了凹型。

對面的王郎軍將士以爲吳漢軍這邊已經開始支撐不住,士氣頓時提升起來,人們卯足了勁的往前推進。

戰場上的局勢迅速發生着改變。吳漢軍陣營,變成了凹字形,而對面的張參軍陣營,變成了凸字形。

就在張參軍的前軍將士們不斷向前擠壓推進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踏入吳漢軍的包圍圈裡。感

覺鑽入己方口袋陣裡的敵軍數量已經足夠多了,再多的話,有可能撐破自己的肚子,吳漢當機立斷,側頭喝道:“速發旗語!”隨

着他一聲令下,旁邊手持帥旗的衆兵卒們,開始合力搖晃帥旗。

吳漢這邊的旗語,立刻傳達給了全軍將士。看到己方帥旗有規律的擺動,各部的將官紛紛率領着本部兵卒,對王郎軍展開了合力反攻。

鑽入吳漢軍口袋裡的王郎軍,起碼有兩萬之衆,原本順風順水的推進,突然之間遭受到巨大的阻力,與此同時,自己的四面八方全都是吳漢軍的喊殺之聲。張

參部的前軍主將是孫禮,他也在吳漢軍的口袋陣裡,意識到不好,他急忙向左右喝道:“趕快傳令,全軍後撤!”

來不及了!就在他下達將令的同時,耿弇率領四千騎兵,突然從吳漢軍本陣殺出,在戰場上畫出一道弧線,直奔張參軍的側翼插了進去。

張參軍毫無防備,被突然殺到的騎兵打了個措手不及。許多兵卒還沒看清楚怎麼回事呢,要麼被騎兵的鐵鎩刺翻在地,要麼被奔馳而來的戰馬直接撞飛。

這四千幽州突騎,殺入張參軍的陣營裡,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銳不可當,一舉將張參軍的陣營懶腰切割成了兩部分。被

切割出去的那部分,正是陷入吳漢軍口袋陣裡的兩萬前軍將士。孫

禮下令,全軍後撤,可是被騎兵切斷的退路,讓前軍將士們根本撤離不出去。

戰場上的戰局,當真是瞬息萬變,剛纔看,張參軍還佔有巨大的優勢,把吳漢軍逼壓得節節退敗。

可是轉瞬之間,張參軍便被切割成了兩部分,兩萬之衆的前軍,被五萬的吳漢軍團團包圍,另外八萬之衆的張參軍,則被耿弇統帥的四千騎兵衝擊得連連後退。

眼瞅着前軍與本陣被切割開,而且前軍還被敵軍包圍,張參大急,喝令全軍將士,無論如何也要把前軍解救出來。

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不一樣,最精銳、最善戰的將士,通常都會佈置在前軍。雖

說前軍的傷亡率最高,但同樣的,前軍也是雙方勝負的關鍵。前軍勝,全軍勝;前軍敗,也基本預示着全軍要敗。軍中的將士們,無不以能被安排進前軍爲榮。

可以說兩軍交戰,雙方的前軍將士,就是自己手中最鋒利的武器。現

在以孫禮爲首的兩萬前軍將士被五萬敵軍團團包圍,對於張參而言,這等於是把他繳械了,他怎能不急?在

張參不斷的催促下,八萬張參軍重整旗鼓,對耿弇統帥的四千騎兵展開反擊。騎

兵衝陣,無與倫比,騎槍之下,衆生平等,但騎兵可不是用來打陣地戰的。隨着八萬之衆的張參軍兇狠的反撲上來,四千騎兵也開始呈現出不支。

四千幽州突騎,被八萬張參軍的推進逼得連連後退,眼看着張參軍主力要接觸到吳漢軍的包圍圈,這時候,對於吳漢軍來說,已是非常之危急。再

這麼繼續下去,他們非但圍殲不了敵人的前軍,反而自身還要被敵軍內外夾擊,全軍覆沒。

現在,便顯示出了劉秀高超的佈陣才能和臨陣指揮才能。他把本方的將士們,布成三塊方陣,看似莫名其妙,實則此陣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兩個字,靈活。看

出吳漢軍的意圖,也看到張參軍的瘋狂反撲,劉秀立刻下令,本陣向吳漢軍靠攏,迎擊張參軍主力,助吳漢軍殲滅張參部的前軍。這

突如其來的變陣,再次讓打張參軍一個措手不及。正向前反撲,不斷向吳漢軍逼近的張參軍主力,被迅速移動過來的劉秀軍給死死頂住了。

張參並不知道頂住己方的這兩萬敵軍是由劉秀親自統帥,此時他雙目通紅,大聲嘶吼道:“敵軍只有兩萬人,給我速速擊潰敵軍!”

失去了精銳前軍的八萬張參軍,想擊潰劉秀爲首的兩萬漢軍,談何容易。

雙方拼殺到一起,只頃刻之間,利刃破甲透體的聲響便連成一片,兩邊的將士們,很多人都是同時刺穿了對方的身體,雙雙倒在地上。就

在雙方打得勢均力敵之時,以賈復爲首的奔命軍再次出動,人們光着膀子,手持長劍,由漢軍的陣營裡,直接突殺進張參軍的戰陣當中。千

裡之堤,毀於蟻穴,兩軍對壘,一處的崩塌,便可能影響整個戰局。賈

復統帥的奔命軍,雖然只有五百來人,但衝入敵軍當中,卻是銳不可當,把這一邊的敵軍攪得大亂。這一塊敵軍的混亂,也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地方。八

萬之衆的張參軍,再次後撤。剛纔他們是被騎兵衝退,而這次則是被劉秀軍擊退。己

方明明有八萬大軍,而敵人只有區區兩萬左右,但己方的八萬大軍,卻被敵人的兩萬人擊退,這讓在後面觀戰的張參氣得七竅生煙。他

咬牙切齒地嘶吼道:“傳令下去,我軍將士,只許前進,不許後退,有膽敢臨陣退縮者,格殺勿論!”他

的將令有傳達下去,但卻沒人聽他的。八萬之衆的張參軍,被劉秀軍逼得一退再退。同

一時間,吳漢已然親自上陣,率領麾下的將士們,對被困的孫禮部展開了全力圍攻。孫

禮倒是也想率部突圍,他先後做過數次嘗試,但都未能突圍出去,反而損兵折將甚巨。隨

着吳漢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孫禮周圍的將士們也越來越少。原本兩萬之衆的將士,就這麼會的工夫,已連一萬人都不到了。孫

禮禁不住仰天長嘆一聲,此時他的心情,又想哭,又想笑。己方有二十萬的大軍,劉秀軍只有十二萬,在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戰場上,己方竟然還能被敵軍團團圍困住,而本方十八萬將士,竟無一人過來營救,難道這不可悲可笑嗎?

再被圍困下去,就是死路一條,孫禮豁出去了,率領麾下將士,做了最後一次的突圍。

在孫禮部向外突圍的時候,四面八方飛射過來的箭矢如同雨點一般,被箭陣砸倒,被箭矢掩埋的將士,不是一個接着一個,而是一片接着一片。突

圍到最後,就連孫禮都身中十數箭,死在了亂軍當中。張參部的兩萬精銳前軍,就是這麼被吳漢打沒的。

隨着被困的敵軍被全部殲滅,吳漢軍重新佈陣,替換下劉秀部,繼續迎向張參軍。雙

方再次碰到一起,張參軍立刻呈現出不支的跡象,前方的兵卒根本抵擋不住吳漢軍的推進,被逼得一退再退。兵

敗如山倒。敗勢已然形成,再想力挽狂瀾,談何容易,何況張參軍面對的對手還是吳漢吳子顏。

戰場上,一分爲二的王郎軍,張參部這邊最先支撐不住,由部分的敗退,逐漸演變成了全軍潰敗。張

參部這邊一敗,也直接影響到另一邊的李育軍。

李育軍將士們無心戀戰,也開始節節後退。李育意識到,今日之戰,己方已毫無勝算,他果斷下令,全軍後撤,退回營寨。戰

場上,可不是一方想退就能順利退走的。王郎軍在後撤的過程中,遭受到劉秀軍的追擊。後側的將士們,是跑一路,死一路。等

到李育和張參率領的麾下將士退回到王郎軍大營的時候,再清點人數,一天的交戰打下來,二十萬大軍,折損六萬有衆,只剩下十三萬人。

劉秀軍這邊自然也有不小的傷亡,十二萬將士銳減到十萬左右。兩座營寨之間的這一大片廣闊的空地中,四處狼藉,滿目瘡痍,屍橫遍野,老鴉成羣。人

們乾枯的鮮血,把地面都染成了黑褐色。接

下來,是雙方派出各自的收屍隊,將己方陣亡將士的屍體一具接着一具的裝上馬車,拉走焚燒。白

天針鋒相對,你死我活的雙方將士們,此時即便面對面的碰到一起,也都相視無言,個忙個的。漢

軍大營,中軍帳。劉秀坐在營帳裡,並沒有因爲白天打了大勝仗而沾沾自喜,反而眉頭緊鎖。

首先,雖說王郎軍戰敗了,但己方這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有兩萬之衆的傷亡。其次,他苦等的謝躬軍並沒有到來。倘

若今日謝躬軍能出現的話,劉秀甚至都不求他們直接參戰,只需打下敵軍的空營,便可讓己方今日的戰果擴大一倍、兩倍,甚至都有可能全殲敵軍。可

是,謝躬軍一直都沒有到來,只是在天近傍晚的時候,纔派來一人,傳達了謝躬送來的消息,說是在邯鄲附近又發現新的敵情,謝躬不敢率軍離開本方大營。謝

躬派人送來的消息,讓劉秀麾下的衆將無不義憤填膺。你明明已經答應己方,今日決戰,會助一臂之力,現在卻出爾反爾,謝躬其人,未免也太厚顏無恥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二十三章 事情詭異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