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

爲了將伏湛招入自己麾下,劉秀決定親自去平原郡走一趟。不過天子離京,動靜太大,消息想掩蓋也掩蓋不住,劉秀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離京才行。

河內的賊患之禍,剛好就給了劉秀這個機會。

做出了決定,劉秀心裡輕鬆了不少,等花非煙離開後,他去往陰麗華的西宮。見到陰麗華後,劉秀沒有顧及自己天子的面子,先向陰麗華道歉。

“昨晚,聖通的肚子一直疼得厲害,我本打算陪她一會,誰知酒勁上來,迷迷糊糊的竟在阿閣睡着了。”劉秀一臉歉意地說道。

陰麗華倒是很大度,並沒有責怪劉秀,說道:“郭妹妹身懷六甲,現在,阿秀理應以郭妹妹爲重。”聽

聞這話,劉秀心裡更是過意不去,沉吟片刻,他說道:“河內賊患,日益嚴重,地方治理十分不利,我打算親自去往懷縣(河內郡城),督導平賊之事。麗華可願與我一同前往?”即

便陰麗華現在來到洛陽,和自己同樣住在皇宮裡,但皇宮的事情實在太多,劉秀和陰麗華能單處的時間非常有限。這

次他去往懷縣,倒是覺得可以與陰麗華同行,也順便增進一下夫妻之情。

陰麗華又驚又喜地問道:“我可以和阿秀一起去嗎?”

“當然可以。”劉秀笑道:“以前我率軍出征時,聖通也都是隨軍同行的……”說

到這裡,劉秀覺得不妥,下意識地看眼陰麗華,見她沒有流露出不悅之色,他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可以與陛下同行,臣妾自然願意!”陰麗華美滋滋地說道。

看到陰麗華露出小女子的嬌羞姿態,劉秀哈哈大笑,伸手把陰麗華拉入懷中。

當天下午,劉秀召三公九卿入宮,商議政務。因

爲不是正式的朝議,議事的地點就設在清涼殿,如此衆人也可更隨意一些。等

吳漢、王樑、賈復、李通、朱鮪等人都到齊後,劉秀說出自己的決定。

他道:“河內賊患又起,修武、獲嘉兩地,皆遭受賊軍襲擊,秋糧損失慘重,我打算親往懷縣,督導滅賊事宜,諸君以爲如何?”

衆人面面相覷,王樑皺着眉頭說道:“陛下,滅賊之事,可交由一賢臣領兵去做,陛下又何必親往?”吳

漢接話道:“陛下,微臣願領兵滅賊!”

劉秀擺了擺手,說道:“天下未定,賊患未平,內憂外患,我於洛陽,如坐鍼氈。可有些官員,以爲在我稱帝之後,大業已成,大局已定,對於賊患之事,漸漸疏忽,這次,我親往河內,就是要讓百官明白,賊軍之患,事關生死,乃重中之重,絕不能心存僥倖和疏忽!”

聽聞這話,衆人紛紛點頭,劉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自

從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後,各地的官員的確都處於極度的樂觀情緒當中,對於轄內的賊患,也多多少少是有所疏忽。李

通率先符合道:“陛下能親往河內滅賊,足以警惕百官,陛下聖明!”劉

秀笑了笑,說道:“我離京期間,政務可問君嚴。”王

樑聞言,立刻向劉秀躬身施禮。劉秀繼續道:“軍務可問子顏。”吳

漢隨之向劉秀拱手施禮。

劉秀話鋒一轉,突然問道:“現在國中無後,不知諸君認爲,誰當坐後位?”此

話一出,清涼殿頓時安靜下來。無論是吳漢、王樑,還是賈復、李通,皆低垂下頭。他們這些劉秀的嫡系心腹都不敢輕言後位之事,朱鮪就更不敢吱聲了。見

狀,劉秀仰面而笑,擺手說道:“諸君不必緊張,我只隨便問問,大家也隨便說說,我就是想聽聽諸君心中的想法。”李

通清了清喉嚨,說道:“陛下雖有二妻,但微臣以爲,麗華夫人是與陛下先成親的,長幼有序,這後位,當爲麗華夫人!”劉

秀一臉的認真,對於李通所言,他也露出一副仔細聆聽和分析的模樣,等李通說完,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吳漢說道:“陛下,微臣以爲,郭貴人當爲皇后。”“

子顏的想法是?”

“陛下一統河北,固然是陛下英明,但其間,郭貴人也一直隨陛下南征北戰,這奠定基業的功勞,郭貴人功不可沒,現在陛下要立後,理應首選郭貴人才是。”

吳漢的意見,基本就代表了軍方的普遍意見。就軍方將士們而言,他們更信服也更敬重郭聖通。

首先,劉秀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真定軍爲基礎建立起來的,雖說十萬真定軍早已分散在各曲各部,但影響力仍在,他們的意見,也直接左右着周圍同袍們的意見,所以在軍中,郭聖通擁有着龐大的‘羣衆基礎’,這一點,是陰麗華遠遠比不上的。其次,劉秀征戰河北期間,一直隨軍,一直陪在劉秀身邊,一直與軍中將士們同甘共苦的人,不是陰麗華,而是郭聖通,將士們對主公的這位郭夫人,是打心眼裡敬佩和仰慕。現

在劉秀要立後,以吳漢爲代表的軍方勢力,絕對是堅定不移支持郭聖通的。

聽聞吳漢的態度,劉秀心頭一沉,吳漢的表態,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全軍將士們的表態。立

後這件事,看似天子的家務事,實則就是國事。如果皇后的人選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造成離心離德的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王樑接話道:“陛下,微臣以爲子顏言之有理。郭貴人隨陛下征戰,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大家都有看在眼裡,銘記於心。”可

陰麗華呢?她有什麼功勞,她又有什麼苦勞?陛下在河北南征北戰之際,她可一直在南陽享清福,有功有勞的夫人無法爲後,卻讓無功無勞的夫人爲後,這難以服衆。劉

秀眼簾低垂,手指的指尖,有一下沒一下的輕輕敲打着桌案。沉默了好一會,他問道:“長舒的意思呢?”

朱鮪聽劉秀突然問到自己的頭上,他暗暗咧嘴,如果裝昏可以的話,他寧願當場暈過去。

立後這件事太敏感了,就像立太子一樣,不是外人能參與得了的。何況他這個外人,還是曾經和天子有過節的外人。

他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說道:“立後乃陛下之家事,微臣……微臣以爲,此事當由陛下自己決斷!”吳

漢和王樑聞言,不約而同地白了他一眼。王樑嗤笑出聲,振聲說道:“爲人臣者,理應直言不諱,哪怕犯顏直諫,亦無愧於心,貪生怕死,不如趁早告老還鄉的好!”對於在關鍵問題上縮頭縮尾的朱鮪,王樑顯然是很不滿。他

看向劉秀,正色說道:“陛下,郭貴人現已身懷六甲,單憑郭貴人懷上陛下的第一個孩兒,也當爲後!”說

實話,在立後這件事上,劉秀也沒想到吳漢、王樑等人的態度竟如此堅決,心中多少有些鬱悶,也有些不痛快。而

後,劉秀又找了個話題,把立後之事帶過,未就這個話題一直聊下去。會後,劉秀留下了李通,又找來朱祐,他們三人邊喝酒邊聊天。幾

杯酒下肚,劉秀把他打算立陰麗華爲後,但又遭羣臣反對的事講出來。朱

祐一臉的茫然,眨眨眼睛,說道:“陛下立後,這不是陛下的事嗎?爲何還要詢問大臣們的意見?”

劉秀苦笑,李通則是連連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立後之事,關係到立儲,這哪裡是陛下的家務事,這就是國事啊!”

陰麗華爲後,那麼她生的兒子,便是儲君,郭聖通爲後,情況也一樣,郭聖通生的兒子將爲儲君。

如果說立誰爲後,與大臣們的直接關係不大的話,那麼誰爲儲君,與大臣們的關係可就大了去了。像

吳漢、王樑這些大臣,對郭聖通自然更熟一些,而郭聖通也的確很會做人,很得人心,陰麗華與郭聖通相比,劣勢太大。

聽了李通的這番分析,朱祐纔算弄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他

撓了撓頭髮,拿起酒杯,說道:“原來裡面還有這麼多的事,這的確是夠讓陛下操心的,現在,我們還是喝酒吧!”劉

秀樂了,拿起酒杯,一飲而盡。李通放下杯子,說道:“倘若這次郭貴人能爲陛下誕下龍種,那麼立後之事,陛下便很難再改。”

只要郭聖通生下了男孩,那麼朝中大臣對郭聖通的支持將會更高,劉秀欲立陰麗華爲後的阻力亦會更大。

劉秀有些無奈地聳聳肩,立後之事,他的確傾向於立陰麗華爲後,但他也不可能因爲更傾向陰麗華,而把郭聖通肚子裡的孩子打掉,那畢竟是他的親骨肉。他

們三人在清涼殿喝着酒,說着話,另一邊的西宮,陰麗華正坐在大殿裡繡帕子,她的貼身丫鬟雪瑩從外面走了進來,小聲說道:“夫人,許小姐求見。”

雪瑩說的許小姐,正是許汐泠。目

前許汐泠在宮中代任掖庭令。掖

庭令主要負責的是宮中的雜物,監管宮中詔獄,通常來說,掖庭令是由宦官擔任,但目前宮中的宦官數量還不多,而許汐泠又是個閒人,郭聖通便向劉秀推薦,破例讓許汐泠來暫掌掖庭令。

陰麗華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繡帕,說道:“有請!”

時間不長,許汐泠從外面款款走了進來。昨

晚宴會當中,陰麗華根本沒見到許汐泠,與會之人,全是皇親國戚,要麼是朝廷命婦,像掖庭令這樣的女官,以昨晚宴會的規格,還沒有她的一席之地。

許汐泠進來之後,不等陰麗華開口說話,她先是低身福禮,說道:“汐泠見過夫人!”

陰麗華對許汐泠的印象一般,一是許汐泠太妖豔,二是她能感受得出來,許汐泠對自己的夫君有非分之想,對於覬覦自己丈夫的女人,又怎麼可能會有好感呢?不

過眼下,在這偌大的皇宮裡,陰麗華認識的人真就不多,許汐泠算是這不多中的一個。

她站起身形,走了過去,托住許汐泠的胳膊,含笑說道:“汐泠不必多禮。”

“昨日夫人入宮,汐泠事務繁忙,未能來拜訪,夫人沒有生汐泠的氣吧?”許汐泠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陰麗華樂了,說道:“汐泠這麼說就太客氣也太見外了。”稍頓,她又問道:“汐泠可是和非煙一樣,都被封了美人?”

她是真不清楚許汐泠現在宮中是什麼身份,所以纔有此問,殊不知,這一問是直接問道了許汐泠的痛處。

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戰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二百六十八章 災星初現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六十八章 災星初現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