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

bookmark

對於劉讓和劉細的提醒,劉楊倒是不以爲然,其一,他不認爲耿純會加害自己,耿純的母親,可是他的姑母,耿純不看別人的面子,也得看他母親的面子。

其二,劉楊之所以願意去見耿純,也是有私心的。耿家可是冀州的名門望族,當初耿純投靠劉秀的時候,連族人帶門客,合計兩千餘衆,個個善戰。

如果自己能把耿純拉攏過來,得到耿家的全力支持,對自己無疑會如虎添翼,同時也會大大增加自己在冀州的影響力。所

以,無論於公於私,他都得去和耿純見一面。

見劉楊非要出城去和耿純見面,劉讓和劉細皆是眉頭緊鎖,兩人對視一眼,劉細說道:“大王,耿純對劉秀,可是忠心耿耿,他怎麼可能會來投靠大王你呢?”“

是啊,大哥!我看耿純這次來冀州,一定是不懷好意,大哥可千萬別上了他的當!”劉

楊聞言,哈哈大笑,反問道:“你二人可知,伯山總共帶了多少人來真定?”

不等劉讓和劉細回答,劉楊含笑說道:“上上下下加到一起,不足百人。你倆認爲,伯山帶着不足百人到真定,是爲殺我而來?”這

簡直是笑話。他在真定,坐擁大軍數萬之衆,區區百人,能殺得了他?劉

讓和劉細都沒有言語。他二人早就打探清楚了,耿純一行人,的確不到百人,與己方的大軍相比,這不足百人,實在是不值一提。劉

細依舊是皺着眉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大王,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人心難測,小心提防,總是沒錯的。”劉

楊笑了笑,不以爲然地擺了擺手,依舊不把劉細的勸告當回事。劉細眼珠轉了轉,說道:“倘若大王執意要去見耿純,我隨大王一同前往!”

“大哥,我也去!”劉讓立刻接話道。

劉楊還沒開口,劉細又道:“我和阿讓,可率軍一萬,保護大王!”“

呵呵!”劉楊笑了,搖頭說道:“你倆啊,實在是小題大做!”“

大王!”劉讓和劉細都急了,異口同聲地叫他。劉楊擺擺手,連聲說道:“好好好,你二人就帶上一萬兵馬,隨我出城就是。”雖

然覺得自己的這倆兄弟是多此一舉,但畢竟是出於一番好意,劉楊也不好強硬拒絕。

經過磋商,劉楊決定出城去見耿純,保護他出城的,還有劉讓和劉細,以及一萬真定軍。一

萬大軍,規模可不小,浩浩蕩蕩的開出真定城,抵達耿純等人所住的驛站後,隨着劉讓和劉細的一聲令下,一萬真定將士,立刻便把驛站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見

狀,劉楊的面子有些掛不住,對身邊的劉讓和劉細說道:“這樣不太好吧?”

劉讓正色說道:“大哥,你可是即將稱帝的人,身份非比從前,小心一點是應該的!”

這話劉楊愛聽。他哈哈一笑,翻身下馬,走到驛站的門前,對從裡面快步跑出來的驛丞問道:“伯山可是住在這裡?”

驛丞急忙深施一禮,顫聲說道:“小人拜見大王!高陽侯現就在驛館內歇息!”劉

秀稱帝后,便冊封耿純爲高陽侯,食邑高陽縣,還是那句話,劉秀對幫他打天下、建功立業的功臣們,來從不手軟,大多都封了侯,而且基本全是食邑過千戶。驛

丞話音剛落,耿純、劉隆、陳副三人便從驛站內走出來,看到外面的劉楊,耿純急忙快走幾步,來到他近前,畢恭畢敬地深施一禮,說道:“伯山拜見真定王!”

劉楊沒有立刻說話,上下打量耿純一番,而後擡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哈哈大笑道:“多日不見,伯山可是比以前精壯了不少啊!”

耿純聞言,也樂了,說道:“伯山在洛陽,某得個閒職,平日裡無所事事,諸事不操心,自然比以前發福了許多。”他

說這話,有表達出更深一層的含義,我在洛陽,並沒有受到重用。他

心裡明鏡似的,如果劉楊當真起了稱帝之心,那麼,他一定會拉攏自己,爭取得到耿家的支持。

他刻意透露出這個信息,就是在試探劉楊,看看他到底有無稱帝之心,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背叛天子。

聽了他的話,劉楊的眼睛頓是一亮,拉攏耿純這件事,他也更有信心。劉

楊樂呵呵地說道:“享清福自然是好事,但現在伯山正是身強力壯,大展抱負的時候,現在享清福,實在是耽誤了啊!”耿

純輕輕嘆了口氣,而後他擺擺手,說道:“還是別說我了,對了,我聽說這段時間,真定王身體抱恙,不知是患了何病,有無大礙?”見

耿純一臉關切地看着自己,劉楊有些不自然的清了清喉嚨,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病,只是年紀大了,偶染風寒,便一直臥病在牀,久久不見痊癒,這兩日,纔算稍好一些,可以下地走動了。”

耿純嘆口氣,說道:“真定王可要保重身體啊!”說

着話,他目光一轉,看向站在劉楊身後的劉讓和劉細,向他二人拱手各施一禮,說道:“阿讓、阿細,多日不見,近來可好?”劉

讓、劉細和耿純也是老熟人,大家畢竟都是親戚,逢年過節,也時常會見面。劉讓和劉細拱手還禮,說道:“伯山自從到洛陽做官,可許久沒來真定了!”耿

純頗感無奈地說道:“伯山雖是一閒人,但畢竟是在朝中爲官,想告假,也實在不方便啊!”稍

頓,他擺手說道:“我們也別在外面說話了,走走走,我們進去說!”說

着話,他連連擺手。劉楊毫無顧忌地邁步走進驛站,劉讓和劉細則站在原地沒動。

按照原計劃,他倆是不跟着劉楊進驛站的,而是在外面盯着,以防萬一。可

耿純與他們見面的態度太從容了,完全和以前一樣,既熱情又親切,實在感覺不到他心存不軌,有加害之意。劉

讓和劉細對視一眼,正暗自琢磨着,到底要不要進去的時候,耿純不解地問道:“阿讓、阿細,你倆還站在這裡作甚?我們兄弟,許久不見,今日可是難得相聚啊!”

即便是對耿純充滿提防之心的劉讓和劉細,在聽了他這番話後,也實在是不好意思不進去了,兩人對耿純一笑,邁步也向驛站裡走去,只不過劉細悄悄轉回頭,向站於一旁的幾名隨從遞了個眼色,示意他們也都跟進來。

這幾名隨從,都是劉楊豢養的門客,個個都是江湖中的高手。有他們幾人在,即便真發生了意外,也足以抵擋一陣子。

進入驛站的房間裡,衆人紛紛落座,劉楊身爲真定王,自然是要居中而坐。在

他的左手邊,是劉讓、劉細,在他的右手邊,則是耿純、劉隆和陳副。

劉楊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而後看向劉隆,說道:“前段時間,由於本王身體抱恙,未能親自接待劉將軍,很是過意不去啊!”

劉隆的年紀不大,還不到三十歲。當年,他是先投靠的更始朝廷,被封爲騎都尉,後來才轉投的劉秀,在軍中屢立戰功,被封爲遊擊將軍。雖

說他也姓劉,但不是漢室宗親,和劉秀、劉楊也都不沾親。

此時聽聞劉楊的這番說詞,劉隆都差點氣樂了。你染了風寒,不能下牀,不能見客,可你至於把城門都關上嗎?你這哪裡是染了風寒,而是染了疫症(瘟疫)啊!

劉隆心中不滿,表面上可沒流露出來,他微微一笑,欠身說道:“真定王太言重了,看到真定王現在安然無恙,末將就安心多了。”

對於劉隆的會說話,劉楊很是滿意,仰面大笑。而後,他看向耿純,說道:“伯山難得來真定,這次可要在真定多住幾日。”耿

純苦笑着把自己的符節拿起,說道:“我這次也只是路過真定,公務在身,哪裡能在真定多待?”他

這麼說,反而是讓劉讓和劉細安心了幾分。劉讓緊繃的神經舒緩了一些,晃着腦袋說道:“只不過是傳達特赦令罷了,這等小事,只需派人前去通知各郡府就好,伯山不會真打算把冀州、幽州的各郡都跑遍了吧?”耿

純無奈地說道:“陛下有旨,我又豈敢不遵?”

劉讓嗤之以鼻,說道:“我看伯山你就是太好說話,讓人覺得太好欺負了。堂堂的耿家家主,冀州的名門望族,現在卻只能幹爲朝廷跑腿的苦差事,伯山,你當真甘心如此嗎?”耿

純反問道:“不然又能如何?”“

如何?我看就乾脆……”他話沒說出口,旁邊的劉細拉了拉他的衣角,暗示他慎言。劉

讓心頭一震,把到嘴巴的話立刻咽回到肚子裡。劉楊眼珠轉了轉,淡然一笑,老神在在地說道:“伯山這次的差事,我看不急,這回,就在真定多住幾日!”

耿純不置可否,恍然想起什麼,話鋒一轉,說道:“陛下已經下旨,召真定王入京,不知真定王何時動身?”劉

楊眼眸一閃,不動聲色地說道:“真定遠離洛陽,對洛陽那邊的情況實在是所知甚少,伯山,這次陛下召我入京,你可知是何事?”耿

純一本正經地說道:“我想是因爲郭貴人之事吧?”

“郭貴人有什麼事?”劉楊下意識地向前傾了傾身。耿

純詫異道:“真定王還不知道?郭貴人可是爲當今誕下了皇長子。”稍頓,他含笑說道:“陛下喜得麟兒,這麼大的喜事,當然要請真定王這位舅父入京了。”

原來是因爲這件事!郭聖通生下劉強的事,劉楊早就知道了。

按理說,他這位親舅舅的確應該入京道賀,可是現在他正一門心思謀劃着稱帝之事,哪裡還有心情去理會外甥女,以及外甥女和劉秀生下的那個孩子。

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四百七十九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