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

bookmark

鍾維認爲堵鄉之戰,鄧奉取勝的可能性還是很大,那麼現在劉秀出現在他的地頭上,他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在鍾維的命令下,蔡陽縣的縣兵和衙役全部集結,而後,縣令鍾維和縣尉張慶,親自率領着一干縣兵和衙役,去往舂陵。yuyV

蔡陽不是什麼戰略要地,只是位於南陽南部的一座小縣城,全縣的縣兵加上幾十名衙役,勉強纔算湊夠五百人。

在去舂陵的路上,鍾維才猛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叫來那幾名去舂陵打探的衙役,問道:“劉秀帶多少兵馬去的舂陵?”

那幾名衙役面面相覷,其中一人說道:“回稟大人,大概……大概有百餘騎的樣子。”

鍾維揚起眉毛,不確定地問道:“只有百餘騎?”

幾名衙役一同點點頭,七嘴八舌地說道:“沒錯,大人!的確只有百餘騎,我們都看得很清楚!”

鍾維暗暗鬆了口氣,如果劉秀只帶了百餘騎,那麼憑己方這五百多號人,想抓住劉秀,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慶在旁說道:“劉秀的膽子未免也太大了,只帶着百餘騎,就敢深入舂陵,大人,看來,今日是合該我們立下大功啊!”

鍾維心思轉了轉,說道:“不可大意,劉秀非凡人,既然他敢只帶着百餘騎到舂陵,一定是有所依仗!”

張慶倒吸口涼氣,仔細想想,鍾維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劉秀……劉秀不會在舂陵附近設下了伏兵吧?”

“啊?”聽他這麼一問,鍾維心裡也沒底了,感覺後脊樑骨一陣陣的冒涼風。

他艱難地吞了口氣唾沫,說道:“要不,我們還是別去舂陵了,還是……還是先回城吧!”

張慶想了想,搖頭說道:“大人,現在我們必須得去舂陵!”

“此話怎講?”鍾維詫異地看着他。

張慶說道:“大人這次若不去舂陵,鄧奉怪罪下來,我們實在無法解釋,但大人若是去了舂陵,無論與不與劉秀交手,在鄧奉那邊,我們都有得一說!”

鍾維聽後,仔細想了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舂陵。

劉秀在劉良家的老宅,大擺宴席,宴請全村的百姓。

以前在舂陵,劉家是大姓,現在劉家人基本都搬遷到了洛陽,村裡的人也少了好多,但即便如此,院子裡也都坐滿了。

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好不熱鬧。劉秀沒有坐在屋子裡面,而是和所有村民們一樣,坐在院中的席子上。

開席之後,劉秀拿起酒杯,向在場衆人舉了舉杯子,說道:“秀在舂陵時,承蒙諸位鄉親的多加照拂,秀感激不盡,在此,秀先敬諸位鄉親一杯!”

“陛下太客氣了!”

“陛下折煞小人啊!”

村民們連忙拿起酒杯,紛紛向劉秀敬酒。

衆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劉秀剛放下杯子,一名年長的中年人便忍不住問道:“聽說陛下正在堵鄉和鄧奉作戰,不知陛下對此戰可有把握?”

聽聞他的發問,在場的村民們齊刷刷地看向劉秀,這個問題,也正是他們想問但不敢問出口的。

劉秀淡然一笑,問道:“張叔伯認爲呢?”

“呃……”中年人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如何回答。張乂瞪了他一眼,大聲說道:“陛下既然能回舂陵祭祖,說明陛下對此戰已有十足之把握!”

在場的村民們紛紛點頭,覺得張乂說得有道理。張乂轉頭又看向劉秀,問道:“陛下,不知小人說得可對?”

劉秀仰面而笑,讚道:“張叔公言之甚善。”

說着話,他拿起酒杯,和張乂單獨喝了一杯。劉秀的隨和,讓在場的村民們都輕鬆了不少,宴會的氣氛也越來越歡快。

隨着衆人的酒越喝越多,人們的話也跟着多了起來,尤其是那些平日裡就愛家長裡短的婦人們,更是拉開了話匣子,還討論起劉秀小時候的一些事情。

其中有一位中年婦人喝得紅光滿面,站起身形,搖搖晃晃的走到劉秀坐席前,說道:“阿秀小的時候,就沉默寡言的,性子孤僻,可誰能想到,阿秀長大了之後,能這麼有出息,還做了天子!”

此話一出,在場的伏黯、龍淵、龍準、龍孛以及衆多的羽林衛,目光齊刷刷地落在那名中年婦人身上。

當着天子的面,說天子沉默寡言,性情孤僻,這不是找死嗎?

另有一名中年人連忙站起身形,快步走到中年婦人身邊,狠狠拽了她一把,然後誠惶誠恐地向劉秀躬身施禮,道:“內子有失言頂撞之處,還請陛下莫要怪罪!”

劉秀完全不以爲意,向中年人擺擺手,示意他免禮。他轉目看向中年婦人,含笑柔聲道:“我以爲,做人當謹言慎行,其實,治國也和做人一樣,要多聽、多做,而少說話。君主少說話,大臣們就可以多說話,如此方能集思廣益,謀出治國之良策呀!”

中年婦人聽得似懂非懂,不過還是裝出一副明白的樣子。她笑吟吟地問道:“阿秀啊,現在你是天子,舂陵是帝鄉,等你打敗了鄧奉,治理舂陵時,是不是會減免稅賦啊?”

被一村婦叫‘阿秀’的小名,劉秀非但不氣惱,反而還哈哈大笑起來,撫掌說道:“可免兩年稅賦,兩年之後,可施行十五稅一。”

十五稅一,就是把年收入的十五分之一拿出來向官府交稅。王莽執政的時候,由十稅一改爲八稅一、七稅一,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的雜稅。

百姓們的生活苦不堪言,底層的家庭,日子根本過不下去,只能賣兒賣女。

現在由鄧奉掌管着南陽,也是徵收重稅。但這的確是沒辦法的事。

鄧奉麾下有十多萬大軍,延岑和董訢麾下的大軍也需要鄧奉來養,這麼多的兵馬,每天要吃要喝,要穿要用,這都是錢啊,可錢從哪裡來?不能搶,只能徵稅。

這麼多的軍隊,只靠南陽一地來養,若不徵收重稅,鄧奉還能怎麼辦呢?

在這種情況下,聽聞劉秀說,他若統治南陽,施行十五稅一,人們的臉上無不露出喜色,紛紛拍着巴掌道:“陛下聖明,陛下沒有忘本啊!”

“是啊,陛下果真是照拂帝鄉。”

對於衆人的反應,劉秀報以微笑。他相信,自己的這番話,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南陽。

正所謂攻敵爲下,攻心爲上。鄧奉、延岑、董訢,他們有那麼多的兵馬,都聚集在南陽,只靠南陽一地來養,南陽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他很清楚,爲了養那麼多的兵馬,南陽百姓的負擔有多重,他也很能理解,南陽百姓要減負的急切心理,所以他才當衆表態,自己在打敗鄧奉,接管南陽之後,要在南陽施行十五稅一,這也是他這位天子,對帝鄉的回報。

舂陵百姓們聽了劉秀的話,自然都是喜出望外,一個個的樂得合不攏嘴,恨不得劉秀的漢軍一下子就能打敗鄧奉,劉秀立刻就能接管整個南陽郡,自己再也不用遭受重負之苦。

就在村民們歡天喜地的時候,蔡陽令鍾維和蔡陽尉張慶,帶着縣兵和衙役,趕到了舂陵。

在外面放哨的龍孛,看到來了不少的縣兵和衙役,他快步走進院子裡,來到劉秀的身邊,在他耳旁低聲細語。

劉秀聽後,低聲問道:“可有看清楚,縣兵和衙役有多少人?”

龍孛說道:“有五百人左右。”

劉秀嘴角勾了勾,說道:“蔡陽令這是把可用之人,都帶出來了。”

“正是,陛下,我們現在?”龍孛看向劉秀。

這時候,張乂一身的酒氣,搖晃地走了過來,好奇地問道:“陛下,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劉秀看看張乂,又瞧瞧其他的村民,發現大家都在大眼瞪小眼地瞅着自己,他含笑說道:“也沒什麼,是蔡陽令和蔡陽尉到了。”

他說得輕描淡寫,但在場衆人的臉色卻同是一變。鍾維和張慶,早已投靠了鄧奉,現在他二人來舂陵,肯定是爲了抓捕陛下。

還沒等村民們反應過來,就聽外面傳來轟隆隆的腳步聲。

外面的動靜,讓人們的臉色越發難看。劉秀倒是不以爲然,確切的說,他根本沒把蔡陽的縣兵和衙役放在眼裡。

他不慌不忙地向一旁的龍淵揚下頭,說道:“打開大門,既然客人上門了,我們也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龍淵躬身應了一聲,然後快步走到院門前,咣噹一聲,將房門用力地拉開。

原本站在院門前的鐘維和張慶二人,被突然打開的大門嚇了一跳,兩人下意識地倒退一步,同時擡手握住肋下的佩劍。

看清楚站在外面的果然是蔡陽令鍾維、蔡陽尉張慶,還有衆多的縣衙和衙役,舂陵村民中一些火氣旺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紛紛站起身形,有的人手裡提着小木桌子,有的人手裡還拿着碗筷,一個個衝着外面的衆人怒目而視。

劉秀向那些站起身的小夥子們擺擺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他揚頭看向門外的衆人,慢條斯理地問道:“誰是蔡陽令鍾維、蔡陽尉張慶?”

鍾維和張慶呆呆地看着滿院子裡的人,誰都沒敢接話。

龍淵邁步,從院子裡走了出來,他先是來到鍾維和張慶近前,上下打量兩人一番,然後從他二人的身邊直接走了過去。

再往前走,便是衆多的縣兵,他來到一名坐在馬上的縣兵近前,仰頭看了看馬上的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即便是朝中大臣,見了我,也沒有不下馬的!”

言下之意,你區區一個縣兵,見到我後,還敢安坐在馬上?

那名縣兵先是看眼龍淵,然後又看向鍾維和張慶,不知道自己現在是應該動手,還是不應該動手。他正等着鍾維和張慶做出明確表態的時候,龍淵突然一手摟住戰馬的脖頸,兩隻腳向前跨出一步,他猛然斷喝,耳輪中就聽轟隆一聲,這名騎馬的縣兵,竟然被龍淵連人帶馬的一併摔倒在地。

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舉手之勞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