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

bookmark

劉秀給郭聖通送了一頂鳳冠,給陰麗華送了十二顆東珠,給許汐泠送了一條長命鎖,算是給後宮的三位嬪妃都顧及到了。

當天晚上,劉秀在皇宮裡設宴,既是慶祝東征軍的凱旋而歸,也是爲蓋延、馬武、王霸、劉隆等將士接風洗塵。

這次宴會的規模很大,朝堂中,俸祿比兩千石以上的大臣都有來參加,另外,大臣們的正妻,以及嫡子嫡女也都有受邀入宮。

只不過男人們的宴席在前宮,女人們的宴席在後宮,男女不同席,這是正規宴會的規矩。

宴會中,劉秀先是表彰了蓋延、馬武、王霸、劉隆等東征軍衆將士的功績,當然,他也沒忘鄧禹的西征軍和吳漢的南征軍,對他二人及麾下將士也同樣提出表彰。

聽聞劉秀的誇獎,鄧禹和吳漢心裡都有些不是滋味,人家東征軍是連戰連捷,凱旋而歸,可自己呢?與東征軍相比,可是要差上好大一截啊!

劉秀的心情很好,幾乎把軍中的將士們誇了個遍。

業已升任大司徒的伏湛微微皺起眉頭,向劉秀欠了欠身,說道:“陛下,東征的戰事雖然順利,但賊首劉永尚在,陛下也不能不防啊!”yuyV

大司空宋弘拱手說道:“大司徒言之有理,只要劉永尚存,東部郡縣便難有安穩之日。”

諸將本來都很高興,可這兩位說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衆人的頭頂上。劉秀眼簾低垂,淡然一笑,說道:“今日是慶功宴,可不議政務,只談風花雪月就好。”

說着話,劉秀看向一旁的張昆,說道:“可讓舞姬入殿!”

張昆躬身應了一聲,正要宣舞姬入殿,伏湛正色說道:“且慢!陛下,微臣以爲,當趁熱打鐵,及早剷除劉永,永絕後患纔是!”

宋弘接話道:“現在劉永逃到兗州,若是得到張步的大力支持,劉永在兗州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劉秀暗暗皺眉,今天他在皇宮舉辦宴會,既是慶功,也是想好好放鬆一下,可伏湛和宋弘一個勁的把話題往政務上引,這讓劉秀也有些不厭其煩。

他慢條斯理地說道:“此事,可等到明日早朝再議。”

伏湛正色說道:“陛下,眼下正是剷除劉永的好機會,陛下萬萬不可錯失良機啊!”

還沒等劉秀說話,東征軍的將官之一龐萌開口說道:“不知大司徒所言的良機,又是何良機?”

龐萌原本是謝躬的部將,後來謝躬被殺,龐萌便投靠了劉秀。龐萌這個人低調謙遜,頗受劉秀的賞識,他在劉秀這裡原本擔任侍中一職,蓋延率軍東征,劉秀把龐萌也派了過去。東征結束後,龐萌也受封爲將軍,封號爲平狄,也就是平狄將軍。

雖說在軍銜上,他和馬武、王霸、劉隆這些將領持平,都是有封號的將軍,但實際上,他的身份還是要差上一截。

馬武、王霸、劉隆都是有侯爵爵位在身的,馬武是楊虛侯,王霸是淮陵侯,劉隆是竟陵侯,即便不拿俸祿,光拿食邑,也足夠一家人錦衣玉食的了。

伏湛看了龐萌一眼,沒有理會,對劉秀說道:“陛下,劉永有豫州作爲根基,張步還會以他馬首是瞻,現在劉永失去了豫州的根基,張步對劉永,必生二心。微臣以爲,陛下可派一得力之能臣,去往兗州,招撫張步,只要張步肯降我大漢,劉永勢必成爲俎上之魚肉。”

聽完他這番話,蓋延、馬武、王霸、劉隆、龐萌等將相互看看,皆緊鎖眉頭。

目前,劉永是失去了豫州根基,但忠於劉永的人還是有的,現在都在向兗州雲集。

另外,佔據兗州的張步,肯接受己方的招降嗎?己方得給他許下多大的重諾,他才肯降呢?

他們想到的問題,劉秀也想到的。後者沉吟片刻,問道:“大司徒以爲,派何人去招撫張步,最爲穩妥?”

伏湛正要說話,這時候,光祿大夫伏隆欠身說道:“陛下,微臣願往兗州,招降張步!”

伏隆是伏湛的兒子之一,現任光祿大夫之職,隸屬於光祿勳。光祿大夫不是個小官,俸祿比兩千石,屬中高階的大臣。

看到伏隆主動請纓,劉秀不由得一怔,招降張步,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事,而且此行也十分的兇險,萬一談不攏,隨時會有性命之憂。

對於伏隆這個人,劉秀非常欣賞,耿直有節,一身的正氣,這些方面,可以說是深受其父伏湛的影響。

劉秀不願意派伏隆去冒這個險,他擺擺手,說道:“此事,等明日早朝再議。”

伏隆完全是伏湛的年輕版本,脾氣執拗得很。劉秀沒有立馬應允,而是說此事等到明日再議,就等於是間接拒絕了伏隆的請纓。

不過也不知道伏隆是裝聽不懂,還是真聽不懂,他拱手說道:“陛下,微臣有十足之把握,可招撫張步!”

劉秀垂下眼簾,沒有說話,龐萌問道:“伏大夫打算向張步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伏隆微微一笑,說道:“只需陛下肯應允張步做東萊太守即可!”

聽聞這話,龐萌都差點笑出來。張步目前的勢力範圍有泰山郡、東萊郡、城陽郡、膠東郡、北海郡、濟南郡以及齊郡。

可以說大部分的兗州都在人家張步的控制範圍之內,你現在只封他區區一個東萊太守,他就肯投降了?這不是在癡人說夢嘛!

龐萌連連搖頭,說道:“伏大夫,招降張步,豈可兒戲?”張步麾下十多萬的兵馬,勢力遍佈兗州以及兗州周邊地區,橫行山東,又豈是好相與的人。

伏隆沒有理會龐萌,他向劉秀叩首,大聲說道:“請陛下恩准!”

看着執意要去兗州招降張步的伏隆,劉秀一臉的無奈,轉目看向伏湛,希望他能站出來,攔下他自己的兒子。

哪知伏湛也向劉秀叩首,說道:“陛下,微臣以爲,伏大夫可以勝任。”

劉秀看看伏隆,再瞧瞧伏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了。

其實,東征的戰事並沒有打完,畢竟劉永還活着,劉秀爲何要下旨,讓東征軍班師回朝?

其一是東征軍疲於征戰,確實需要回京休整,其二,也是因爲張步在山東的勢力根深蒂固,不容易打。

如果能憑藉三寸之舌,成功招降張步,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可問題是,招降張步,絕不會像伏隆說的那麼輕鬆,隨隨便便給人家一個太守投降,人家就乖乖投降了,他的這種想法,本身就很危險。

劉秀沉思了許久,說道:“此事,容我再考慮、考慮!”

“陛下……”伏隆不甘心的還要進諫,劉秀向他擺擺手,打斷了他後面的話,對一旁的張昆說道:“朕不是讓你宣舞姬入殿嗎?”

張昆嚇得一縮脖,急忙令一旁的小宦官,去宣舞姬。

時間不長,一行二、三十人的舞姬款款走入大殿。隨着樂師奏響音樂,舞姬們也開始在大殿裡翩翩起舞。

漢代時期,無論是貴族階層還是民間,都存在尚舞風氣,劉秀的先祖長沙王劉發,就是靠着一支舞,贏得了景帝的歡心,讓自己的封地一下子多出三個郡。

隨着舞姬起舞,大殿內有些緊張的氣氛立刻消散,劉秀的臉上也有了笑容。他拿起酒杯,時不時的和兩邊的大臣們推杯換盞。

劉秀正在興頭上的時候,一名小宦官走到大殿的門口,時不時地探頭向裡面張望。張昆見狀,立刻快步走了過去。

他出了大殿,拉着那名小宦官向旁走出一段距離,然後低聲訓斥道:“在大殿外探頭探腦,你不要腦袋了?你不在後宮,跑到前宮來做什麼?”

那名小宦官急忙躬身施禮,顫聲說道:“是……是皇后身體不適!”

張昆一怔,皇后身體不適?他急聲問道:“怎麼回事?皇后現在哪裡?有沒有請御醫?”

小宦官說道:“皇后已經回長秋宮了,有宮女去請御醫。”

張昆狐疑地說道:“皇后白天還好好的,爲何現在會突然身體不適?”

小宦官看了一眼張昆,小聲說道:“是……是被陰貴人身邊的宮女氣的。”

“什麼?”張昆越聽越糊塗,此事怎麼又牽扯到陰貴人身上了?他深吸口氣,沉聲訓斥道:“你把話給我說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女眷們的宴席也是挺熱鬧的,與會的女眷,除了郭聖通、陰麗華、許汐泠、劉黃、劉伯姬這些皇親國戚外,再有就是王公大臣們的夫人。

本來氣氛融洽,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說到了陰麗華身邊的宮女是營妓出身。

陰麗華對自家的宮女還是很維護的,先是誇讚了李秀娥雖做過營妓,但卻能守身如玉,隨後又表明李秀娥是官宦小姐出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乃名副其實的才女。聽了陰麗華的介紹,郭聖通便很隨意提出讓李秀娥現場作畫,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才華橫溢,是個才女。

皇后發了話,在場王公大臣們的女眷自然是使勁的追捧,紛紛讓李秀娥現場作畫。李秀娥倒也不怯場,真就現場做了一幅畫,畫的是龍鳳呈祥。

聽到這裡,張昆是越聽越迷糊,打斷道:“龍鳳呈祥?這不是很好嗎?又怎麼能氣到皇后呢?”

小宦官咧嘴說道:“問題就出在這張畫上,她……劉秀娥畫的龍鳳呈祥是一條龍,兩條鳳!”

張昆聞言,嘴巴都不自覺地張開好大。一條龍,兩條鳳,這是什麼意思?是寓意陰貴人也要爲後,要和皇后平起平坐?

“這……這這……她……她怎能有這麼大的膽子?!她是不要腦袋了嗎?”

在張昆看來,這個李秀娥簡直是瘋了,竟然敢當着皇后、公主以及那麼多朝廷命婦的面,做出如此膽大妄爲的畫,不是瘋了又是什麼?!

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