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

bookmark

朱浮提出的租賃公田制,以此來解決當前階段,社會上充斥着衆多無家無地的流民問題。

董宣詫異地看着朱浮,現在他都懷疑朱浮是不是故意和自己扛上,故意把事情鬧大,其最終目的是向陛下提出推行租賃公田的政令。

原本已經坐下聆聽的劉秀,又站了起來,在大殿裡來回徘徊,原本在大殿裡慷慨陳詞的朱浮,則坐回到自己的座位。

劉秀踱步了許久,也思慮了許久,問道:“叔元,租賃公田的租金怎麼算?”

朱浮說道:“可收取四成。”

劉秀說道:“四成的租金,一成的賦稅,合起來就是五成。這……是不是過重了?”

朱浮正色說道:“如果一開始就徵收這麼重的租金,的確是過重了,陛下可先免除三到五年的租金,以此來鼓勵流民租公田勞作,這既彰顯了陛下的仁德,也能大大緩解流民問題,而且在三到五年後,還能爲朝廷帶來鉅額的稅收,可謂是一舉多得。”

劉秀眨了眨眼睛,又琢磨了一會,撫掌而笑,擡手點了點朱浮,笑道:“好主意!明日,我便在朝堂上提出叔元的建議,與衆臣商議此事。”

朱浮說道:“這條政令,恐怕……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哦?爲何?”

“掌握在地方官府手中的公田,在很多人眼中,那都是一塊大肥肉,都想去咬一口,分一塊。現在陛下要拿出公田,分租於流民,這……”

自然是觸碰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劉秀聞言,重重地哼了一聲,說道:“如果有人膽敢打公田的注意,被我查到,必嚴懲不貸。”

朱浮立刻向前拱手,躬身施禮,說道:“陛下聖明!”

劉秀笑了笑,問道:“叔元,你阻攔流民入城,與董縣令鬧得不可開交,就是想向我進諫租賃公田之事吧?”

朱浮正色說道:“陛下,一碼歸一碼!解決流民的問題,可以推行租賃公田的政令,但眼下洛陽城外的流民,絕不能放入洛陽城,微臣身爲執金吾,維護京城的穩定,乃職責所在。”

一直沉默未語的董宣,終於找到說話的機會了。他說道:“百姓們來到洛陽,就是爲尋得陛下的庇護,現執金吾要將他們統統拒之門外,這必會大損陛下的威望!”

朱浮哼笑一聲,說道:“難道讓他們進城,讓洛陽城內遍地流民,就不損陛下的威望了?朝廷可對前來洛陽的流民施粥救濟,而不用非把他們放入內城。”說着話,他向劉秀拱手,說道:“請陛下明鑑!”

劉秀想了想,點點頭,說道:“董縣令,依我看,可按照叔元的意思辦,不讓流民入內城,可將其安頓在外城,另,由你親自負責對流民的放糧,穩定流民的情緒。還有,明日,我會在朝堂上正式頒佈租賃公田的政令,如此一來,流民問題很快也會得到緩解。”

朱浮難掩臉上的喜色,急忙再次向劉秀躬身施禮,高聲唱吟道:“陛下聖明!”

董宣想了想,暗暗搖頭,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可遠不如朱浮,現在來看,也只能如此了。他向前叩首,說道:“微臣遵旨!”

朱浮這個人,的確是個人才。

王莽推行廢奴令,所推行的就是這麼一個孤零零的廢奴令,並沒有後續的配套政令,其結果就是,廢奴令成了一紙空話,奴隸們根本離不開自己的主子。yuyV

離開了主子,恢復自由身了,接下來就要被餓死,所以即便他們心裡不願繼續爲奴,朝廷也允許他們可以不用爲奴,但客觀條件就擺在那裡,他們沒有辦法,只能繼續爲奴,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活下去。

劉秀繼承了王莽廢奴的決心,繼王莽之後,繼續推行廢奴令,其結果也和王莽一樣,效果並不理想,不然劉秀也不會在他的執政前期連續推行廢奴令了。

朱浮倒是一針見血地看到了廢奴令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朝廷不先解決恢復自由身的奴隸溫飽問題,那麼,這廢奴令不管你推行多少年,它都不可能成功。

這時候,朱浮向劉秀提出了租賃公田的建議,以此來解決社會上日益嚴重的流民問題,並對恢復自由身的奴隸提供基本保障。

不得不說,他的這個主意太聰明瞭,解決的又何止是廢奴令的問題,還包括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

由於連年的戰爭,導致許多百姓失去家園和土地,成爲社會上的流民,這是對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這些流民也成爲社會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長年得不到溫飽,他們爲了生存,只能去偷,去搶,去殺人越貨,甚至是去揭竿而起,聚衆造反。

推行公田租賃制,把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被浪費的人力資源都被有效的利用起來,使其成爲推動社會穩定和進步的有利因素。

在朱浮的身上,優點、缺點都表現得尤其明顯。他是治國之雄才,光武中興期間,在一系列優秀政令當中,都能找到朱浮的身影。

但同時他也是個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小人,爲了報復那些得罪過他的人,給人穿小鞋如同家常便飯,甚至不惜在背後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彭寵就是被他構陷的最大的倒黴蛋。

翌日,劉秀果然在朝堂上提出了租賃公田的法令,正如朱浮預料的那樣,也的確有許多大臣提出了反對意見。

別看劉秀爲人柔和,但他真要推行一個法令的時候,旁人是擋不住的。

在劉秀的堅持下,租賃公田製成爲法令,被推行了下去。

這條法令可謂是影響深遠,也爲未來的光武中興奠定了雄厚的基礎。而這條法令背後最大的功臣,正是做人不怎麼樣的朱浮。

劉秀喜歡朱浮,喜歡到能容忍他性格上的種種缺陷,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治理國家這方面,他的確是奇才。在頒佈完租賃公田的法令後,劉秀緊接着再推廢奴令。

因爲租賃公田制纔剛剛開始實施,效果好壞一時間還看不出來,所以這次頒佈的廢奴令,效果也一般,許多爲奴的人還都在觀望。

但洛陽治下的各郡縣,遍佈流民的問題的的確確是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涼州,天水。

來歙奉劉秀的旨意,出使涼州,來到天水,見到了隗囂。目前整個西涼地區,基本都被隗囂控制着,隗囂雖未被劉秀封王,但實際上已經是西涼的無冕之王。

隗囂對來歙還是非常客氣的,以上賓之禮待之。雙方經過一番寒暄後,分賓主落座。隗囂自然是居中而坐,下面幾乎都坐滿了人,全是隗囂的屬下。

就人才而言,隗囂麾下還真就是人才濟濟,就收服的人才而言,當前能與劉秀一較高下的,恐怕也只有隗囂了。

經過一番簡短的閒談,來歙率先切入正題,向隗囂提出入京述職。隗囂一聽這話,立刻緊張起來,搬出一連串的理由和藉口,表示自己不能入京,更不能離開涼州,否則,不僅匈奴、羌人這些外族要入侵進來,甚至連西蜀的公孫述、東方的盧芳,也會趁此攻打涼州,涼州危矣。

來歙在來涼州的路上就猜到了,隗囂不可能去洛陽,他退而求其次,向隗囂提出,出兵南下,進軍西蜀,攻打公孫述。

隗囂聞言,又是推三阻四,依舊是拿匈奴、羌人以及盧芳來做藉口。

來歙提出的兩點要求,都被隗囂推脫了,這讓現場的氣氛有些尷尬又沉默。來歙再次退而求其次,向隗囂提出讓他的兒子入京爲官。

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坐擁涼州,麾下大軍數十萬,你說自己向天子臣服,可天子的命令你又不遵守,那麼,你如何證明你對天子的忠心呢?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把你的兒子派到洛陽,去做人質。

聽了來歙的這個要求,隗囂吸了口氣,說道:“君叔啊,此事……我還得再考慮、考慮!”

來歙和隗囂是老相識,稱得上是老朋友,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來歙都不想看到隗囂和朝廷鬧翻。他意味深長地說道:“大將軍,現中原各州府,皆已歸附朝廷,效忠於天子,而天子能冊封大將軍爲涼侯,西州大將軍,已經是格外恩寵,難道,大將軍不想向陛下表明自己的忠心嗎?”

隗囂正色說道:“囂對陛下,自然是忠心耿耿,蒼天可鑑,只是,這事關重大,我的確需要斟酌一番,還望君叔能再多給我幾天的時間。”

看着臉皮頗厚的隗囂,來歙也有些無奈。

隗囂打的主意,來歙心裡明鏡似的,他是既不願與洛陽爲敵,但同時也不願爲洛陽做事,就想偏居一隅,一直做他無名但有實的‘西涼王’。

說白了,隗囂和公孫述一樣,都想佔地爲王,區別在於,隗囂的膽子沒有公孫述那麼大,不敢公然稱王稱帝,對洛陽朝廷還裝出一副表面臣服的樣子。

來歙看着隗囂,意味深長地說道:“隗公,無論做什麼事,三心二意可是最爲危險的啊!”

隗囂身子一震,緊接着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君叔誤會了,囂對陛下,絕非三心二意。”

不等來歙接話,他揮手說道:“上酒菜!”他樂呵呵地對來歙說道:“你我多年不見,難得在天水重逢,這地主之誼,我是必須得盡到啊!”

隗囂開始顧左右而言他,來歙也不好一再追問,含笑點點頭,說道:“隗公太客氣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四十六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搖撞騙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