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

劉秀正坐在大殿裡,張昆從外面走了進來,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右將軍求見。”

聽聞鄧禹來了,劉秀精神一震,說道:“宣。”

鄧禹也聽說了龐萌造反的消息,只是還無法確定消息的真僞,這才趕來皇宮,向劉秀確認。

很快,鄧禹走進大殿,見到劉秀,他躬身施禮,說道:“微臣拜見陛下!”

劉秀向鄧禹擺了擺手,示意他落座。他苦笑道:“仲華也聽到消息了吧?!”

鄧禹關切地問道:“陛下,龐……龐萌真的謀反了?”

劉秀將楚郡來的奏疏以及蓋延的戰報,一併遞給鄧禹。後者從張昆手中連忙接過來,定睛細看,看罷奏疏和戰報的內容,他不由得倒吸口涼氣,沒想到,龐萌竟然真的造反了。他將奏疏和戰報慢慢放下,說道:“龐萌愧對陛下的恩情啊!”

劉秀聞言苦笑,站起身形,說道:“仲華陪我出去走走吧!”

看出劉秀心情不佳,鄧禹欠了欠身,跟着劉秀,一併走出大殿。

到了外面,走進花園當中,劉秀深吸口氣,幽幽說道:“從南陽,到洛陽,這一路走來,磕磕絆絆,歷經險阻,很多兄弟,追隨於我,不離不棄,亦有很多兄弟,揹我而去,只是,我沒有想到,龐萌竟會這麼做。”

鄧禹看眼劉秀,小聲說道:“如此賊子,陛下不必難過。”

劉秀搖了搖頭,喃喃說道:“龐萌啊!”

龐萌不同於彭寵,不同於鄧奉,他的品性極好,爲人謙遜又低調,而且自投靠劉秀以來,一直跟在劉秀的身邊,出生入死,南征北戰。

後來又參加東征,更是攻城略地,屢破強敵,戰功赫赫。連這樣的人都能背叛自己,這對劉秀造成的打擊極大,甚至讓劉秀都懷疑自己還能信任誰?

鄧禹正色說道:“陛下,微臣願率軍,討伐反賊!”

劉秀沉吟片刻,擺擺手,說道:“我要御駕親征!”

鄧禹吃了一驚,說道:“陛下……”

劉秀說道:“巨卿於東海戰敗,損兵折將,十萬大軍,僅存萬餘,東征已然失敗。”

鄧禹地垂下頭,實際的情況就是這麼回事。

劉秀繼續說道:“現,董憲士氣正盛,又得龐萌相助,無論由誰領兵前去征討,此戰都不好打,這次我必須得御駕親征。”

鄧禹擔憂地說道:“陛下親征,這未免太過冒險了。”

其實,董憲比劉永要更難對付,別看劉永稱帝,控制的地盤比董憲大得多,而且兵多將廣,但劉永本身並沒有多少的軍事才能。

而董憲不一樣,這位可是用兵的高手,通過蘭陵之戰的戰報,也不難看出董憲的軍事才能。一個董憲已經夠難對付的了,現在董憲的身邊又多出一個龐萌。

旁人對劉秀或許不熟悉,但龐萌對劉秀,用瞭如指掌來形容也毫不過分,畢竟他跟隨劉秀那麼久了,劉秀領兵打仗的特點,他早就摸得一清二楚。

一個善於領兵作戰的董憲,一個對劉秀無比熟悉的龐萌,這兩人現在狼狽爲奸,劉秀要御駕親征,能不危險嗎?

劉秀知道鄧禹在顧慮什麼,他說道:“龐萌瞭解我是如何打仗的,他也同樣瞭解朝中的每一位大臣,巨卿之所以會在北海一敗塗地,龐萌功不可沒。此戰,讓別人前往我都不放心,我必須得親自前去。”

見鄧禹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劉秀一笑,說道:“龐萌瞭解我,但我又何嘗不瞭解他呢。”

鄧禹仔細琢磨了一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陛下這麼說,也不無道理。他問道:“陛下打算帶誰前往?”

劉秀說道:“子顏和巨卿,可隨我同行!”

雖然蓋延戰敗了,但劉秀並不會因爲蓋延的一次失敗,而認爲他是無能之輩。當鄧禹問到他要帶誰出征的時候,劉秀首先想到的就是吳漢和蓋延。

鄧禹說道:“東征軍幾乎全軍覆沒,洛陽的兵馬,也是不足啊!”

目前洛陽的駐軍,只有十萬,劉秀要出征,不可能把十萬人都帶走,起碼要留下兩三萬鎮守京城,也就是說,劉秀這次親征,充其量也就能帶六、七萬人。yuyV

劉秀早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說道:“子顏可在陳留、東郡,徵調十萬兵馬。”

鄧禹扒拉着手指頭算了算,皺着眉頭說道:“陛下,即便如此,此戰……我軍兵力還是不足啊!”

董憲的兵馬有二十萬,龐萌的兵馬有三萬,但隨着龐萌攻佔楚郡,通過在楚郡的徵兵,龐萌的兵力還會增加,估計會有五萬左右。

雙方的兵力合到一起,那就是二十五萬。這還僅僅是董憲和龐萌的兵力,沒算張步的兵馬呢。

如果張步也參戰,將主力大軍投入進來,那麼敵方的兵力甚至能達到四十萬衆,己方以不足二十萬,對陣敵軍四十萬,實難取勝。

劉秀說道:“張步其人,膽小自私,讓張步搬出全部的家底,幫着董憲與我方決一死戰,他絕不會這麼幹!”

劉秀看人,一直都比較準,當然他也有走眼的時候,比如彭寵、鄧奉以及現在的龐萌。

但大多時候,劉秀看人是很少會看錯。張步這個人,以前和彭寵交好,雙方還立下過盟約,可當劉秀派耿弇攻打彭寵的時候,張步有出兵援助嗎?

連匈奴人都出兵援助彭寵了,可張步一兵一卒都沒派。張步向劉永俯首稱臣,信誓旦旦的效忠劉永,可劉永被漢軍圍困在睢陽的時候,張步有派兵增援嗎?他一兵一卒也沒派。

張步和董憲爲同盟,互爲脣齒,可當董憲和東征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張步有出兵增援嗎?他依舊是沒派出一兵一卒。

通過這些事例,完全可以判斷出來張步是個什麼人,劉秀對他的評價是膽小又自私,倒是一點沒錯。

劉秀和鄧禹正說着話,張昆急匆匆地走過來,到了劉秀近前,小聲說道:“陛下,皇后臨盆!”

聽聞這話,鄧禹一驚,下意識地向劉秀看去。劉秀身子向前傾了傾,不過終究還是沒把腳步邁出去,他點了下頭,表情淡漠地說道:“我知道了。”

鄧禹詫異地看着劉秀,轉念一想,他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前段時間,隗囂送到洛陽的質子隗恂,被施了宮刑,其中的緣由,鄧禹也是略有耳聞。

打那之後,劉秀和郭聖通的關係便降到冰點,現在來看,傳聞倒是也有幾分真實。

按理說,天子和皇后之間的事,外臣是沒資格干涉的,但鄧禹於劉秀而言,不僅僅是君臣關係,他們還是老同學,老朋友。

鄧禹清了清喉嚨,小聲說道:“陛下,夫妻之間,又哪有隔夜的仇啊!即便皇后有做錯過事,但陛下也應該多擔待纔是。”

劉秀心情煩亂,揮揮手,說道:“有些錯誤可以原諒,但有些錯誤,不可原諒。”

鄧禹反問道:“陛下登基以來,就從沒有犯過錯嗎?”

劉秀揚起眉毛,不悅地瞪着鄧禹。鄧禹搖頭笑道:“陛下犯了錯,還常常以自己剛登基不久做託詞呢!”

你是第一次做皇帝,人家郭聖通也是第一次做皇后,你犯了錯,你可以用自己剛剛涉及皇帝這個職業,對周遭的一切都不太熟悉做藉口,那你爲何就不能容忍旁人也犯錯呢?

鄧禹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正所謂勸和不勸分,鄧禹對郭聖通、陰麗華乃至許汐泠、溪澈影這些後宮嬪妃沒什麼偏見,他希望劉秀能處理好他和郭聖通之間的關係。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后,這兩人要是不和睦,後宮不會安穩,後宮不安穩,就會直接影響到皇帝,隨之也會影響到國家政務。

劉秀白了鄧禹一眼,說道:“有些事情,仲華並不清楚啊!”

“陛下可以講給臣聽。”

劉秀被他的話逗樂了。他沉默片刻,拍拍鄧禹的肩膀,說道:“走吧,陪我去長秋宮看看。”

鄧禹小聲嘟囔道:“這……恐怕不妥吧!”

他和劉秀的關係再好,也究竟是外臣,如果在平時,他跟着劉秀去長秋宮倒也沒什麼,可現在皇后正臨盆,他去算怎麼回事。

劉秀含笑說道:“你不是想聽聽事情的原委嗎?”說完,他邁步向外走去,回頭一瞧,見鄧禹還站在原地,他不耐煩地招了招手,示意鄧禹快跟上來。

鄧禹無奈,只好跟着劉秀一併去往長秋宮。路上,劉秀將隗恂的事大致向鄧禹講述了一遍。聽完劉秀的講述,鄧禹這纔算對整個事有了大概的瞭解。

他想了想,說道:“皇后固然有錯,陛下又何嘗沒錯?”

劉秀眨眨眼睛,擡手回指着自己的鼻子,問道:“我還有錯?”

鄧禹正色說道:“陛下寵愛陰貴人,而冷落皇后,難道這沒錯嗎?”

劉秀愣了愣,搖頭而笑,說道:“仲華和非煙的說詞,簡直一模一樣啊!”

鄧禹說道:“臣不知花美人是怎麼想的,但臣之言,就是臣的真實想法。”

花非煙和鄧禹都這麼說,這讓劉秀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鄧禹看眼劉秀,又意味深長地提醒道:“陛下,皇后比陰貴人還小一歲,陛下應該多體諒、多擔待皇后纔是,而不該和皇后置氣!”

聽完鄧禹的這番話,劉秀感覺自己的心情倒是好了一些。他含笑點點頭,說道:“仲華,多謝了。”

見劉秀眼中流露出一絲舒緩,鄧禹說道:“爲陛下排憂解難,也是微臣應盡之責。”

如果是別的大臣爲郭聖通說話,劉秀未必會上心。因爲劉秀在河北征戰期間,一直都是郭聖通陪王伴駕,所以郭聖通和劉秀麾下的將領們關係都非常好。

而鄧禹不一樣,鄧禹早早的就去西征了,和郭聖通的接觸並不多,所以面對郭聖通和陰麗華時,他往往是站在一個比較公正的立場上。

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