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法正來降

bookmark

對於法正、張鬆、孟達這三位“賣蜀三友”,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食其祿而叛其主,是爲不忠,居其土而獻其地,是爲不義。在劉璋勢力大廈將傾的時候,王累、張任以身赴死,慷慨悲歌,雖殊爲可嘆,但卻是千古以來忠勇節義的楷模;黃權、李嚴、吳壹等人血戰於前,事窮乃降,雖無始終,然也不輸氣節;唯有張鬆、法正、孟達三人,食君之祿,卻未做忠君之事,賣主求榮,得到的卻是千古罵名。

歷史總是流於表象的,忠與奸,就如同涇渭般分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劉澤知道,法正這個人是有大才的,善奇謀,有大志,然而在劉璋的手下,卻是懷才不遇,一直未能得到重用,心生怨念自然在所難免,此番遭到劉璋的罷黜,更讓他對劉璋深表失望。如果劉璋是明主仁君,法正叛之,那就證明這個人心術不正,但劉璋昏憒無能,法正叛之,也就合乎情理了。我們都不是道德的聖人,凡人都是有點私心的,只要真正無愧於心,就沒有什麼值得腹誹的。

既然法正誠意來投,劉澤在這個時候最是需要蜀中頂尖的人才相輔,不禁哈哈大笑,離座上前,執法正之手,道:“久聞法孝直素有大才,劉璋濁目不識頑石美玉,棄之如敝履,可笑可嘆!某今得孝直,甘之若飴。來人,速排酒筵,我要爲孝直接風洗塵!”

法正原本內心還是惶惑的,雖有心投奔,但也怕劉澤恥笑自己,所以在入帳之前,法正已經是有所心理準備,那怕劉澤再怠慢輕看自己。也決計不敢生生怨念,只求能在劉澤帳下謀個一官半職,纔能有施展自己平生抱負的機會。劉澤素來以任人爲賢聞名,法正認爲只要自己盡展才華,終究會有出頭之日。

可他萬萬不沒有想到,劉澤不但沒有輕看於他。反而是親切有加,待之甚厚,心中不禁涌起無限感慨,深深一揖道:“正新降之人,寸功未建,靖王如此禮遇,讓正誠惶恐不甚,實不敢受。”

劉澤含笑道:“孝直遠來,我當倒履相迎纔是。方纔怠慢之處,還望孝直可以海涵,今日須當痛飲,不醉不休!”

法正道:“這酒暫且莫飲,待臣取得資中城做進獻之禮,再飲未遲。”所謂無功不受祿,法正心裡清楚的很,縱然劉澤禮遇甚厚。但一杯酒法正卻是喝得不甚坦然,須得立下一件大功。方可喝得名正言順。而眼下,便是有一件天大的功勞等着法正。

劉澤道:“資中城兵強城固,某思之也急難攻破,孝直緣何篤定可以輕取資中城?”

法正面帶微笑,從容地道:“正不用一兵一卒,但憑三寸不爛之舌。定然勸守將孟達拱手獻城而降。”

劉澤面上一喜,道:“孝直真有此把握?”

法正道:“實不敢瞞靖王,我與張鬆張永年、孟達孟子慶乃心腹契友,在益州俱是鬱郁不得志,此次靖王入川。我三人暗中相商,蜀中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之。劉季玉闇弱昏庸,不能用賢,漢中張魯,虎視眈眈,此份基業,必屬他人,張魯野心勃勃,倒行逆施,絕非安民之主。益州之地,非靖王不可,我三人願投之帳下,以效全力。”

劉澤微微一笑,法正張鬆孟達三人合謀之事,他早已是心知肚明,當下親自送法正出了轅門,又贈法正一匹上等的汗血寶馬。法正謝過劉澤,快馬直赴資中城下。

大敵當前,資中城城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守軍瞧着法正單人獨騎的過來,雖頗感好奇,卻也不敢打開城門,喝問道:“城下何人?”

法正呵呵一笑,朗聲道:“我乃孟將軍的摯友同鄉,你們快去稟報孟將軍便是。”

傳令兵不識得法正,不過看法正的模樣,似乎也說的不象假話,急忙稟明瞭孟達。孟達心生疑惑,親自上城樓一看,不是旁人正是法正,不禁大喜過望,打開城門,親自出城將法正迎入城中。

“兄長這是從何而來?”孟達見面的第一句話就問道。

法正暗暗打瞧了左右,孟達身下還有幾名親隨在身邊,他只是輕咳了一聲,並沒有開口。

孟達心領神會,揮退左右,道:“左右已是無人,兄長有話但講無防。”

法正壓低聲音道:“劉璋已將愚兄削職爲庶民,此事賢弟可曾知曉?”

孟達悚然一驚,自領命以來,他就一直鎮守在資中,成都那邊的一些人事變動,孟達還真的是不知道。“兄長有何過錯,劉璋他安敢如此?”

法正神色略有些黯然,嘆了一聲道:“還不是因爲德陽失守之緣故,劉璋認爲我身爲接應使,瀆職失察,坐視德陽失守而不相救,故而免去了我的官職,本還欲治罪,幸得衆官告免,方纔無事。”

孟達不禁忿恨道:“德陽之失,前後不過兩日,兄長方遠在百里之外,就算是救急,那也未必能敢得上,李嚴輕兵冒進,已經是吃了苦頭,劉璋如何能將責任推卸到兄長身上,等我回成都之時,定然要與他理論一二。”

法正擺擺手道:“賢弟勿須衝動,劉璋任人唯親,賞罰不明,已經早不是第一次了,劉璝、吳壹這些平庸無能之輩,與劉璋沾親帶故,才得以竊居高位,盡掌兵權,我等空負一身才學,卻也未得重用,就算與劉璋論出個子醜寅卯來,又有何用?”

孟達聞言,神色凜然一變,也黯然也許多,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法正道:“子慶賢弟,昔日在成都時,你我及永年兄相交莫逆,同嘆空懷大志,卻命運多舛,欲求一蓋世明主,守望相助,今靖王劉澤雄才大略,仁德寬厚,爲兄已投其帳下,今日前來資中,就是想與賢弟商量,獻城而降,共圖大事。”

孟達聽到這裡,眉頭微微一皺,先前在成都之時,他的確和張鬆法正交從過密,三人言談之間難免都有些懷才不遇的怨言,也曾談論過想再找一個明主去投奔,不想吊死在劉璋這棵歪脖子樹上。不過叛逆之時可是件大事,成功了倒也罷了,若是不成功,那可是夷三族的死罪,孟達不禁還是有些遲疑。

法正看出孟達的疑慮,乃道:“子慶以爲以資中的防禦,比得過德陽嗎?以資歷中的兵力,比德陽又如何?”

“孝直兄何有此問,資中城的防禦單薄,兵微將少,與德陽比起來相差甚遠,這些情況兄長應該比誰都清楚。”在被劉璋革職以前,法正擔任的就是兵馬接應使,對德陽資中的情況瞭若指掌。

法正微微一笑道:“楊懷高沛也非無能之輩,德陽的城防甚至強過資中,但德陽只守了不到兩天,便已淪陷,可見靖王軍隊是何其厲害,難道子慶賢弟還要想步楊懷高沛的後塵嗎?”

楊懷高沛就是德陽城破之時死於亂軍之中,孟達聞言悚然一震,道:“幸得兄長明示,小弟還不知將身首何處,罷了,既然兄長已投奔靖王,小弟也願追隨於後。只是……”說到此處,孟達不禁是遲疑了下。

“賢弟還有何難處?”法正追問道。

“此番劉璋派我鎮守資中,卻又派鄧芝前來,名爲副將,卻擔着參軍的名義,與我平起平坐,若是此人從中作梗,降靖之事,未必能如願。”孟達倒出了心中的擔憂。(未完待續。。)

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32章 販煤進京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92章 山雨欲來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87章 匯通天下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25章 插標賣首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30章 桃園結義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110章 賭上一把第81章 擂臺比武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39章 考覈比試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43章 力撥頭籌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33章 峽江航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255章 以血續命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12章 高橋馬鞍第89章 重返芒碭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12章 高橋馬鞍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80章 揚威鏢局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29章 龍淵太阿第95章 千金購書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96章 謁見盧師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475章 孫策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