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兵不血刃

bookmark

法正哈哈一笑道:“這有何難,賢弟可將那鄧芝召來,在堂下暗伏刀斧手,與他把話挑明瞭,如若肯降,便一同獻降歸降靖王,如若不肯——”法正做了一個刀斬的手勢。

孟達點點頭,點了十幾名心腹親兵,暗懷利刃,在堂下埋伏,以摔杯爲號,執拿鄧芝。佈置停當之後,孟達吩咐手下將鄧芝請來。

靖軍大舉圍城,鄧芝不敢有所懈怠,早晚在城上巡視,聽得孟達有請,鄧芝也沒有多想,徑直來到城署,一入堂,但瞧見了法正也在堂上,微微抱拳道:“法校尉也在。”他還不知道法正已經被劉璋罷黜了,故而以法正的軍議校尉舊職相稱。

法正不動聲色地拱手還了一禮,他與鄧芝素無深交,

鄧芝回頭對孟達道:“不知孟將軍見召,有何急事?”

孟達神色凝重,沉聲道:“如今靖軍大舉圍攻,資中彈丸小城兵微將少,恐難久守,某便是想與鄧將軍商議一番,何去何從?”

鄧芝微微一怔,孟達在此時沒用如何應戰這個詞而用了何去何從這幾個字,這就頗爲令人玩味,按理說孟達是資中城的主將,大敵當前,也該是拼死力戰以盡人臣的本分,可孟達的言語中,似乎卻是有着別的想法,鄧芝也是文人出身,不是那種腦子一根筋的武將,心念一轉,反問道:“依孟將軍之見,該當如何?”

孟達也沒有虛於委蛇地跟他打太極,盯着鄧芝,直言不諱道:“劉璋昏憒,任人唯親,蜀中豪傑,多有怨言。靖王文治武功仁德天下,此番入川,乃是順應天道。楊懷高沛不識天時,以兵相拒,妄圖以德陽堅城抗衡,不過兩日光景。靖王大軍已破城池,楊高二人身首異處,某已決意歸順靖王,以免資中軍民慘遭橫來之禍,今日請鄧將軍過來,便是商議此事,不知鄧將軍意下如何?”說着,孟達的手已經是觸到了几案上的茶碗,只要鄧芝敢說出拒絕的話。孟達就會毫不猶豫地擲下茶碗。

鄧芝臉色微微發白,孟達的舉動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大兵圍城,屈膝變節的人自然不在少數,但孟達身爲資中城的主將,未發一矢,未經一戰。就獻城而降,多多少少也讓鄧芝吃驚。看來突然出現的法正便是促使孟達率先投降的誘因。不過法正此刻卻是負手而立,面上古井無波。鄧芝清楚地看到了孟達眼中掠過的那一抹殺機,他心中不禁是一凜,下意識地將目光移向別處,但鄧芝敏銳地發現,門廳後面隱約有寒光閃過。分明就是兵器的金屬光澤。

冷汗刷地就鄧芝的頭頂流到了項間,鄧芝清楚,此刻的孟達已經是動了殺機,自己只要一言不慎,很可能就人頭落地了。一瞬間。鄧芝心中是五味雜陳,對於劉璋,鄧芝也談不上有多大的感情,畢竟他不是劉璋的心腹重臣,在蜀中的地位,也就是不上不下,不好不壞,在鄧芝也是讀書人出身,聖賢書可沒有少讀,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最起碼的忠孝節悌禮義廉恥鄧芝還是懂的,一時間他躊躇未定,進退維谷。

孟達已經將茶碗端了手中,在掌心中把玩着,呵呵一笑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非是我等不義,實是劉璋闇弱無仁,知善不能用,知惡不能去,賢良豪傑,俱埋沒於野。某意已決,何去何從鄧將軍可自行斟酌,某實不敢強求。”

鄧芝冷汗涔涔,孟達說的輕巧,可鄧芝心裡明白的很,他只有牙根裡嘣出半個不字,只怕孟達手中的茶碗就要落地,那些暗伏的刀斧手須臾而至,頃刻間便是血濺五步。孟達的話已經是撂在這兒了,分明就是逼着鄧芝表態。

對於孟達而言,的確沒有時間耗在這兒了,鄧芝答應也罷,不答應也罷,獻城投降之事已如在弦之箭,不得不發,鄧芝的態度只是決定堂上是否多一具屍體而已。

最終,鄧芝還是一咬牙,拱手道:“將軍乃是資中主將,既然將軍決意歸順靖王,某唯將軍之命是從,絕無二志。”

孟達哈哈一笑,將手中的茶碗擱回到几案上,上前一拍鄧芝的肩膀,道:“鄧將軍深明大義,堪爲俊傑,靖王寬厚仁德,唯賢是舉,以鄧將軍之才,功名富貴一樣也少不了。”

鄧芝暗暗地拭了一把額頭的冷汗,剛剛從鬼門關上溜了一圈回來,心中還是惴惴不安,聽得孟達的豪壯言語,鄧芝只能是諾諾應了。

孟達與法正計議一番,便在城頭上豎起一面白旗,同時四門大開,向靖軍獻城投降。

早在城外相候的趙雲瞧着城上豎起了白旗,知道法正已然勸說孟達成功,於是率軍遁着洞開的城門衝了進去,接管了資中城。

如此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資中城,劉澤很是高興,原本他對攻取資中城很是提擔憂,一旦攻城不利,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資中城,就無法進軍成都,從而威脅不到遠在成都的劉璋,劉璋沒有危機感,就不會將川東的兵馬調回來拱衛成都,自己的計劃就有流產的危險。此番有法正孟達的投降,不光是爲劉澤掃清了障礙,而且將會給劉璋帶來極大的觸動,法正等人的主動投降,也必然在蜀中造成很大的影響,人心思變,大勢所趨,巴蜀之地就真的要變天了。

劉澤在資中根本就沒有做任何的停留,厚賞了法正孟達鄧芝三人,整點起軍隊,原資中城的降軍也未曾改編,仍由孟達鄧芝統領。離了資中,揮軍西進,望成都殺去。

劉璋這回纔是真正的傻了眼,劉澤竟然能在十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之下跳出了川東的包圍圈,直襲成都。最可恨的,資中城可是成都東南方向的唯一屏障,孟達和鄧芝竟然不戰而降,拱手將資中城獻給了劉澤,讓成都東南方向成爲了一馬平川,靖軍的鐵騎肆無忌憚地直衝到成都城下。而此刻成都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如何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靖軍人馬?

一想到這個,劉璋的後脊樑骨就哇涼哇涼的,劉澤的用兵真是鬼神莫測,從一開始他就圖謀進攻成都,但卻一直在川中川東地區周旋,牽着川軍的鼻子,一步步地將川軍的主力吸引地川東去,造成了成都防守的空虛,長途奔襲,直指成都。

完了!劉璋跌坐在地上,眼神之中全是絕望和灰敗。一敗塗地,真的是一敗塗地!

靖軍來襲的消息也驚動了蜀中的各位屬官,黃權、劉巴、許靖、王累等人都趕忙來到州牧府,和劉璋商議對策。

黃權對一臉沮喪的劉璋道:“主公莫急,雖然劉澤來勢兇猛,但成都尚有一萬守軍,且成都壕深城堅,劉澤想要拿下成都,也絕非易事。主公可急令吳壹劉璝李嚴回兵成都,主公只要能守得住成都十天半月,救兵便可回援成都,迴應外合共破劉澤亦非難事。”

劉璋神色悽惶,搖頭苦笑道:“吳壹尚在川東,遠水難解近火,劉澤勢不可擋,成都如何能守?”

衆人正在說話之間,廣漢太守張肅倉皇奔入,至劉璋面前,跪倒便拜,以頭搶地,道:“主公,卑職有一事要稟。”

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591章 諸葛之計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86章 遼西採礦第91章 車裂酷刑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34章 免費試用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30章 桃園結義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283章 歸途渺茫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34章 免費試用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48章 汗血寶馬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62章 西域九國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92章 山雨欲來第75章 千里之徵第693章 徐晃之死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51章 西出陽關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243章 幷州狼騎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221章 多多益善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688章 許都之戰(上)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0章 遼西太守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4章 半截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