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邸學舍,預學館。
格物實驗室內,忙裡偷閒的清河王劉乘正親自指導學子們進行實驗,能讓帝國科學院的院監抽空授課,只因聽課的學子中有太子劉沐。
待得明歲,劉沐雖才虛年十四,卻也將提早結束宮邸學舍的課業,與劉典和霍去病等比他年長一歲的學子一道,升入各大學府就學。
這意味着,清河王劉乘不會再兼任宮邸學舍的夫子了,或許遇着興致不錯時,會偶爾前來講席,向師生們宣講些前沿的格物和化學進展,卻不可能再如現今般親自授課。
本就是帝國儲君的特殊待遇,與太子同屆的學子只是恰逢其時的沾了光,沒甚麼公不公平的說法。
“三相交流發電的原理,你等皆已知曉了,今日爲師便通過實驗,讓你等更直觀的認識到交流電引發的極性轉化。”
交流發電機的基礎結構並不複雜,實際在後世的電學發展中,交流電的出現比直流電不過晚了數年,劉徹撰寫出的相關科學典籍,使得大漢的格物博士們早就對交流電進行鑽研,要造出三相交流發電機並不難。
只見木架上懸掛着一根細長的磁鐵,數尺外放置着一個空心銅球,銅球以導線連接到三相交流發電機。
有趣的是,三相交流發電機的轉子是直接由直流電機驅動的。
學子們對直流電機亦不陌生,也習慣性的稱之爲電動小馬達,蓋因隨着蓄電池小型化,直流電機也逐步實現小型化,這些王侯子弟的車模船模也紛紛從發條傳動,改造成電機傳動。
改造所需的相關配件,皆是宮邸學舍無償提供的,想要改造卻得學子們親自動手,當然也少不了夫子們從旁指導。
這就是教育資源的重要性了,相較與各郡縣的官學,莫說宮邸學舍,就是長安城內的尋常官學,所能獲取的教育資源都是高出好幾個檔次。
長安學子們,起點就比外地學子要高的多,亦因如此,多少勳貴和富賈寧可花費重金在北闕閭里置辦宅舍,寧可與庶民比鄰而居,也要入籍長安。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尤爲重視子女教育的華夏,學區房的概念,早早就在大漢出現了。
還是那句老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甚麼公不公平的說法,若對現實不滿,就好好努力奮鬥,自身做不得官二代富二代,那就爭取做官二代富二代的爸爸,只會怨天尤人是於事無補的。
言歸正傳,但見劉乘合上電動馬達的開關,三相交流發電機的轉子隨即飛速旋轉起來,將產生的交變電流輸送到空心銅球上。
叮噹~~叮噹~~叮噹……
懸掛在木架上的磁鐵,其兩端來回敲擊到銅球上,發出有節奏的脆響。
吸附和排斥不斷重複,可見銅球因交變電流產生了磁力的極性變化。
現今的大漢,可沒甚麼示波器之類的高端實驗設備,能讓學子們最直觀的體驗到交變電流的電壓變化,也就只能靠類似實驗了。
“夫子,依着書裡的說法,直流供電遠比交流供電的損耗高,現今既已能造出交流發電機,又爲何不盡速普及呢?”
霍去病頗是聰慧,懂得舉一反三,突是出言問道。
劉乘斷掉電路開關,笑言道:“你雖敏而好問,看書時卻沒看仔細,誰說直流供電必定比交流供電的損耗高,恰恰相反,在同等條件下,直流供電的損耗反而要低得多。”
學子們皆是愣怔,覺得劉乘所言與旁的格物先生授課時講的有矛盾。
劉乘瞧見他們滿臉疑惑,卻唯有太子劉沐若有所思,便對劉沐道:“太子殿下以爲如何?”
劉沐撓了撓頭,相較於衆位同窗,他最大的優勢無疑是有個“全知全能”的皇帝老爹,每每閒暇時,都會爲他開小竈,更沒少帶他搗鼓些新奇玩意。
對交流電,他並不陌生,試製三相交流發電機時,他都有幫着父皇和皇叔打下手的。
劉沐遲疑道:“夫子的意思,莫不是指交流電在輸送過程中,不但會如直流電般,因導線電阻產生損耗,更會產生所謂的電感,造成更大的損耗?”
劉乘不禁頜首,頗爲讚許道:“不錯,正是電感,宮邸學舍的格物課業僅涉皮毛,又缺乏實務踐行,所謂的電感,要到帝國科學院纔會深入教授,若你等有志在此,爲師自是樂意見得你等入科學院就讀。”
劉乘此時也有“私心”,就是想從宮邸學舍招生。
如今的各大學府都會從完成預學課業的學子中招生,最受世家貴胄們青睞的,無疑是政經官學和黃埔軍學,擠破頭都想進啊。
太學作爲大漢最高學府,已並舉兩院,是爲科學院和漢學院,兩院亦會招收學子,除卻吸納各大學府的畢業生進行所謂的“深造”,饒是剛完成預學課業的少年,若其學業優異且天資過人,也可破格招收。
在科學理論和思維上,宮邸學舍的學子們無疑能將絕大多數同齡人甩出數條街去,九年課業,九年積累,就是九年差距,耗費無數師資導致的巨大差距。
作爲帝國科學院院監,劉乘自是求才若渴的,譬如劉沐,若非他是要承繼帝業的儲君,劉乘必會想方設法將他“忽悠”到科學院就讀,莫說是作爲學子,就是給個助教,待其累積了足夠的實務經驗,拔個博士亦無不可。
這年月,帝國科學院不缺錢,亦不缺理工著作,缺的是懂得如何理解及鑽研科學理論的人才!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宮邸學舍的絕大多數學子,對進入科學院就讀興致缺缺,入仕爲官,入伍爲將,仍是這些王侯子弟的首選。
沒辦法,華夏自古皆如此,最聰明的大腦,往往都在行政和軍隊體系中,甚麼匠師和富商,在權勢面前,都要低頭。
這是利弊參半的,皇帝劉徹也無意扭轉社會風氣,若如後世美帝般以商領政,也未必是甚麼好事,全民反智就更糟糕了。
劉乘見的衆學子沒甚麼反應,倒也沒太失望,繼續道:“因交流的電壓不斷變化,故輸電過程中非但會對感應變壓器相間感應,也能對地感應,產生電感。
書中所謂的交流供電損耗比直流供電損耗小,是在高壓輸電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因導線電阻產生的損耗,然在同等電壓下,直流供電的損耗反是較小。
在大漢現有工藝下,雖可勉強制造高壓供電所需的電纜,然爲減少高壓交流電的對地感應,或因電弧發電造成人命傷亡,勢必要將現有的電線竿大幅加高,且要製造諸多的變壓輸電箱,耗貲極大。”
衆學子皆是恍若大悟,現今大漢不是無法實現交流供電,實乃成本遠高於收益。
太子劉沐感嘆道:“然直流供電距離有限,卻不知何時才能如書中所述,電輸千里,入得千家萬戶。”
“饒是任重道遠,然終歸仍是要朝向交流高壓供電發展的。”
劉乘目光堅定,復又道:“正如陛下常言,想要普及新科技,最好的途徑乃是增加需求,如今要務,實是要發掘出電能的用途,譬如這電動機,若是能造得更大,成本更低,使之能與現有的水力和蒸汽驅動相媲美,則百工百業對電力勢必有更大需求,在缺水少煤之地,更是獨具優勢。”
劉沐頜首認同道:“不錯,若是如此,商家們必是捨得花錢購電,朝廷不虞入不敷出,也就能投入重金,鋪設更多的電網,製造出更多的供電設備。”
衆學子雖是插不上話,卻皆是傾耳聆聽,目光熠熠生輝。
經過多年科學教育,他們的眼界遠比自家的祖輩父輩要開闊,尤是在工業格局的展望上,更爲長遠。
從清河王與太子的對談中,顯見發展電力乃大勢所趨,對有權有錢有關係的王侯權貴更是大好機遇。
過往無數經驗證明,抱緊天家的大粗腿,必是不會錯的。
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聽到“內部消息”的小傢伙們,回府後自是會告知自家長輩,讓他們多多關注朝廷的相應舉措,莫要錯失良機。
旁的且不論,光說鋪設電網,朝廷未來必將投入重金,瞧瞧築路、治河和修築鐵道,國庫每每調撥的公帑皆是動輒數百萬金,但凡能沾上邊,甚至承接部分相關業務的商家,皆是賺得鉢滿盆滿。
饒是王侯權貴家,也不會嫌錢多的,若沒經營些族業,光靠朝廷秩俸,焉能養活一大家子人?
老老實實掙錢,不官商勾結,不以權謀私,不仗勢欺人,不以次充好,皇帝陛下和御史府也是默許的,水至清則無魚嘛。
若是要錢不要命,非弄些違法亂紀的勾當,皇帝自也不會心慈手軟,在歷朝歷代,抄家宰肥羊皆是國庫的一大進項。
現今大漢吏治森嚴,朝廷又因大搞基建耗貲甚巨,還是莫要心懷僥倖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