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心結

雲琅上一次去陽關的時候,陽關只剩下幾座孤零零的烽燧,以及遍地的石塊。

在古董灘上幸運的人還能找到一些箭簇,古幣,石磨殘骸,以及一些失去主人的殘破酒杯。

那時候有冷風裹挾着戈壁灘上砂礫打在臉上,生疼,就像大漢時期雄兵們的怒吼,讓人只能低頭臣服。

陽關自古以來就是淒涼悲惋,寂寞荒涼的代名詞。

但是,對現在的雲琅來說,陽關還沒有積澱太多的悲傷,至於‘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話放在他身上也很不合適,他的兄弟霍去病,李敢還在關外與匈奴人作戰呢。

陽關北邊七十里外就是玉門關,這兩座關隘,一南一北控制了通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道路。

自從霍去病奪下河西之後,大漢的版圖上就多了四郡兩關。

四郡爲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兩關則爲玉門關與陽關。

四郡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狹長的河西走廊上,而玉門關與陽關,就像兩隻拳頭伸向大漠深處。

通往西域北面的玉門關如今只負責商賈進出,而南邊的陽關,則是一座徹底的軍城,負責監視大漠深處的匈奴人。

如今的陽關,水草豐茂,氣候宜人,渥窪地裡的蘆葦足足有一丈多高,如今,剛剛入秋不久,風一吹,漫天都是飄飛的蘆花。

河西四郡中,唯有敦煌郡纔是真正由大漢人掌握的地域,爲了防範匈奴,皇帝在三年間,向敦煌徵發了不下六萬罪囚,罪官,商賈,贅婿。

這還不包括陽關校尉,玉門關校尉統御下的八千漢軍。

雲琅的軍隊纔出現在地平線上,先期抵達陽光的李陵,李勇,就率隊迎接。

與他們站在一起的是陽關校尉狐長,與玉門關校尉韓東。

“拜見衛將軍!”

當這四員大將齊齊的單膝跪倒在地大禮參拜的時候,雲琅扯下臉上的蒙面巾,面無表情的道:“起來吧,玉門關校尉韓東即刻趕回玉門,無令不得擅離職守。

以後但凡有朝中重臣來到陽關,玉門關校尉不必迎接,着爲永例。”

頜下留着長鬚,面如重棗的玉門關校尉韓東立即應諾起身,朝衆人抱拳施禮,然後就騎上戰馬,帶着親衛就向北疾馳而去。

雲琅的大軍緩緩進城關,他自己卻跳下戰馬,踩着夯土階梯走上了城牆。

隋越瞅着遠處長滿蘆葦渥窪地感慨的道:“還以爲陽光會更加荒涼,沒想到這裡居然處處綠洲,實在是出乎預料之外。”

雲琅卻嘆息一聲道:“這裡的秋日來的也太早了一些。”

東方朔搖着摺扇道:“塞外八月即飛雪,這一陣暖,一陣涼,正是西域的氣候啊。”

“大將軍可有音訊?”

雲琅問李陵。

李陵搖頭道:“末將極爲擔心,大將軍與陽關之間的聯繫已經斷絕三十一天,請將軍允准,由末將統領本部人馬進入荒漠尋找。”

雲琅搖搖頭道:“不必了。我相信大將軍一定可以回來的,命令大軍,在陽關安營紮寨,佈置大將軍營地,做好萬全準備,等待大將軍歸來。“

李勇,李陵應諾一聲,就匆匆下了城牆,去爲霍去病準備營盤去了。

雲琅又對東方朔,司馬遷道:“兩位也請多辛苦一下,將陽關,玉門關,敦煌新營的糧草統計出來,然後派人清點,從今後,哪怕是一粒糧食的流出,也需要我親自批准。”

“喏!”

東方朔,司馬遷兩人也抱拳領命,一個去了敦煌新營,一個去了玉門關。

“霍光,統計我們攜帶來的皮張,立即開始製作寒衣,在大將軍歸來之前一定要準備妥當,否則,嚴懲不貸!”

霍光抱拳領命匆匆的去了,監督製作裘皮寒衣的任務很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他覺得自己從今天起,基本上不用睡覺了。

雲琅的目光落在隋越身上,隋越很自然的躬身等待命令。

“長史的軍務就是統計陽關,玉門關人口,從中甄別匈奴奸細,務必要把玉門關,陽關兩地的匈奴奸細一網打盡。”

隋越抱拳道:“下官領命,定能將兩關裡的奸細一個不剩的找出來。”

雲琅嘆口氣道:“寧殺錯,莫要放過!”

隋越冷笑道:“將軍不用囑咐,下官也會這樣做的。”

轉瞬間,城頭只剩下雲琅,蘇稚,以及劉二帶領的雲氏家將。

雲琅拍着箭垛對蘇稚道:“別的城池只需要預防一個方向的敵人,唯有陽光,玉門關需要應對兩方面的敵人,羌人愚昧,最易被人煽動,你日後就不要在羌人羣中行走了。”

蘇稚撩撩垂下來的頭髮輕聲道:“這是衛將軍對御醫丞蘇稚下的軍令嗎?”

雲琅搖搖頭道:“這是你丈夫雲琅對他的妻子蘇稚下的禁足令!”

蘇稚笑着彎腰施禮道:“妾身領命就是了,軍醫隊也需要找地方安置,妾身這就去了。”

劉二猶豫着要不要跟上去,見雲琅擺擺手,就迅速的跟上蘇稚下了城牆。

從瀚海吹來的風,把雲琅的披風吹得獵獵作響,他卻沒有離開城牆的意思。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骯髒的甲士從遠處一步一挪的走過來,單膝跪倒在雲琅身邊,哽咽着說不出話。

“我以爲你會過來呢。”

“實在是無顏見君侯啊。”

“我記得曾經給你找了一個容易跟匈奴人發生戰鬥的地方,你爲何還在陽關?”

“謝寧慚愧啊……信發出去了,就後悔,又寫了一封辯解的信,發出之後更後悔……”

“既然去病比我早到陽光,爲何不要請求去病帶你去沙場,我不信你如今會害怕。”

“犯官,見不到大將軍,也無顏見大將軍。”

“犯錯的是你父親,不是你!”

“他傷害的卻是大將軍跟君侯。”

“這麼說,你父親給陛下上《絕命書》一事你也是知道的?”

“事先不知道,後來,家母在發配途中給我送來了一封信,這才知曉。”

雲琅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折的皺皺巴巴的信遞給謝寧道:“這就是你父親給陛下上的《絕命書》,陛下在我出征之前親手交給了我,還告訴我,他沒有打開看。

現在,我把他交給你,我也沒有打開看過。”

謝寧顫巍巍的伸出手接過那封信,也不看,直接塞嘴裡,一口口的咬爛了,最後吞下了肚子。

雲琅笑了,低聲道:“你就不後悔?說不定你父親信中會告訴你是我害死了你謝氏全家。”

謝寧擡起頭也露出一絲笑意道:“我不信!”

雲琅苦笑一聲道:“你應該打開看的,你看了之後我會更加的安心,你也安心。”

謝寧搖頭道:“我太瞭解我父親,自從離開白登山之後,他就沒有真正的安寧過,認爲陛下評功不公,區區一個關內侯並不能表彰他爲國征戰二十六年的功績。

還在家中說陛下給的賞賜也太少了一些。

雖然我也認爲陛下虧待了父親,卻明白,這樣直白的說出來並不是一個臣子該做的。

從那一刻起,我就刻意的在疏遠父親,父親也明白,也想給謝氏留下一枝根苗,也就刻意的疏遠我。

我以爲父親會出事,沒想到他竟然會投靠太子,而且是在陛下派遣他監督太子的時候投靠太子。

如果僅僅是貪瀆一些錢財,以陛下對功臣的寬厚之心,最多罷官除爵,如何會施行那麼殘酷的刑罰?

你我都知道,陛下最痛恨的就是背叛他的人,不知爲何,我父親偏偏利慾薰心,做了陛下最痛恨的事情。”

雲琅拍拍箭垛感慨的道:“我也是在知道你父親投靠太子之後,才斷絕跟你父親所有往來的。

那時候,你的父親已經無藥可救了。”

第一七九章溫柔鄉攔不住劉徹第九十七章進退的學問第三十一章解剖學是一門好學問第二十四章七仙女?第六十六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師兄(第一章求票)第一六零章開拓航道第六章 貪玩的後果第七十一章消失的八胡校尉 (萬字更新完成,繼續求票)第四十七章可憐的人第一零七章襲擊(2)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這是必然第一六七章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一零八章不做無用功第三十三章蘇武留胡第一四七章項羽的陰魂第十四章另闢蹊徑第一一一章緣分,妙不可言第一四六章沒道理的戰爭第九章表決心的代價第五十四章施政靈活的霍去病第四十八章 長白山第一一六章上元月第一一九章孟家的新方向(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一三二章羊盤查敵蹤第一二七章三日廷尉第六章狗急跳牆第五十四章後顧之憂第一三零章 強悍的西漢貴婦(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人是怎麼變成魔鬼的第一百五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七十四章溯本追源 (萬字更新第三章求票)第六十四章 雁門關第一八五章疑神疑鬼第一一七章少年江湖第五十五章一事無成的狗子第四十七章奇怪的屍體第一三三章無兄弟,不遠征(7)第一八零章阿彘與劉徹第四十章金日磾的報復第一六三章阿嬌的妙計第六十四章 雁門關第六十九章買天下第一五一章劉據的玩具第一三二章 無兄弟,不遠征(6)第四十五章神奇的馬伕第五十一章 天地主第一零九章清涼如水第三十七章回家(5)第九十六章暗箭第一四九章我叫許良第七十八章 天行健第五十五章一事無成的狗子元旦新春賀詞第一二四章雲氏馬經第一七三章四個紅盒子第十四章羽林郎第五章七日談第三十一章一半驚喜第九十三章吃好,喝好第一七二章成熟還是墮落?第八十六章這纔是真正的成就第九十九章人球第一零六章臭嘴曹襄第一六四章不準在水中哭泣第四十三章心肝不是誰都有第一零四章戰場是最好的粘合劑第一二三章都是美麗惹得禍第一章出征自古都是悲傷事豬年?逐年?第一三七章倒行逆施第七十三章霍光的反擊第一七三章學無涯(求票啊)第二十一章喜歡騎馬的劉徹第五章陰毒的試探第七十五章東窗事發第五十一章論古代聖人們第一一四章誰都有妄心第二章政治家劉陵第六十六章一見傾心?不見得吧! (第二章)第九十五章 人與虎第一二二章戰爭後遺症第二十八章捱揍換來的主意第一四七章好長的一道奏摺第一六七章什麼都沒有發生第六十二章恐怖的誤會 (第一章)第十七章教子第一二七章司馬遷的漏洞(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一七九章內訌是好事第三十章能人所不能第一零四章劉徹的大裁軍第一八一章不願犧牲第一零二章寂寞是一種大毛病第一一九章少年人的堅持第七章古今同?大不易!第一一八章 重操舊業第一五五章光與暗第二十五章劉徹的謀略第五十五章一事無成的狗子第九十一章 獨舞不如衆舞第八十五章暗流中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