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風起於青萍之末

bookmark

這種事情誰都幫不了劉徹。

這是他自己犯的錯……

劉徹用了足足十天時間,誰都不見,廢寢忘食的將自己過去三個月以來批閱的奏章全部看了一遍。

他從中挑選出來了的不符合他心意的奏章四十七封。

這四十七封有問題的奏摺中,比雲琅事件還要大的就足足有十三件之多。

由此,劉徹驚恐的發現,如果繼續追溯自己批閱過的奏摺,天知道還會有多少錯誤未被發現。

他開始懷念起公孫弘來……

這個死去的老倌,雖然對他俯首貼耳,卻總能從他批閱過的文書中找到漏洞,那個時候,宰相還是有些權力的。

自從李蔡接替公孫弘成爲宰相,他就成了一個擺設,同時,大漢王朝的旨意直接從未央宮發佈向整個大漢,中間再也沒有牽絆跟修正。

驕傲的劉徹以爲他做出的決定一定是最好的,官員或許會出於私心,或者出於貪婪,出於人情,做出很多對大漢國極爲不利的決定。

他劉徹不會,因爲他就是大漢國,大漢國就是他,人國一體,不分彼此。

也只有他纔會用最認真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國家……

然而,他終究只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神!

劉徹並不認爲自己的做法是錯的,權力越是集中,就越是能夠發揮他的作用。

於是,劉徹每一天都工作到很晚,他現在不僅僅要處理新的公務,還要糾正以前的謬誤。

雲琅送來的棋子,他已經很久沒有觸碰過了,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個東西,對他來說,在江山社稷面前,所有的享受都不過是一場雲煙罷了。

狂吃了一個月的侯國兵,郡國兵們終於開始後悔了……

當他們已經對每日吃豐盛的食物開始覺得理所當然的時候,軍隊開始訓練了。

李陵這孩子最喜歡的兵法大家是吳起。

而吳起這個傢伙最得意的手段就是訓練出來了魏武卒,就是他帶着魏武卒歷經大小戰役七十有二,其中大勝六十四場,其餘都是平手,此人一生未曾品嚐過敗績。

就是他攻下了天下雄關函谷關,自他之後,再無人能踏進函谷關半步!

李陵的年紀還小,所以他還沒有能力修正吳起訓練士兵的法子,他能做的就是照貓畫虎。

吳起認爲,兵不在多而在“治“,因此他挑選魏武卒的條件是,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五十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的士兵。

李陵準備按照這個標準訓練他的部下的時候,被雲琅狠狠地抽了一頓鞭子。

如果按照李陵的方式,這一萬多軍卒中,可能挑不出多少能用的。

雲琅沒打算訓練出一批特種兵,他只想讓這一萬人成爲大漢國中規中矩的軍卒。

在這個時代裡,雲琅想要一些人去執行特種兵才能執行的任務,他會跟皇帝申請大漢國最精銳的甲士,或者討要一些繡衣使者。

在大規模的混戰中,個人的武力不足以左右一場戰事。

在李陵跟李勇,李紳,孫大路再三研究之後,他們認爲這羣農夫沒有任何可能會被他們訓練成騎兵,因此,重甲步卒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於是,扶荔宮的大門洞開之後,一羣精赤着上身的軍卒就鬼哭狼嚎的從裡面跑出來,一路跑到渭水邊上,然後扛起一塊四十斤重的鵝卵石,再跑回來。

雲琅以爲扶荔宮的城防工事不夠強大,他想加高城牆,加寬壕溝,手裡頭有一萬多吃飽喝足的精壯男子,如果只讓他們在校場上砸地面那就太虧了。

竹條,麥草,蘆葦,破爛的絲絮,這些東西不論是雲氏,還是長門宮都有大量的存儲。

當這些東西跟白灰黏土混在一起蒸煮之後,再用巨錘夯實,就會連接成堅實的一塊。

赫連勃勃的統萬城雲琅是見過的,一座可以在風沙中留存一千六百年的城池,雲琅覺得可以在上林苑出現一下。

扶荔宮裡面的軍卒們只負責把石頭揹回來,把黏土揹回來,。至於燒石灰,修築城牆這些事情就與他們無關了。

雲琅利用衛將軍的職權,徵發了勞役六千……

此次徵發勞役,對上林苑的百姓是有利的,畢竟,這次服勞役的地方就在家門口。

因此,雲琅很容易就弄到了六千人。

這六千人中,卻以匈奴,羌人,奴隸最多,好些富裕的商賈之家,哪裡會親自來服勞役,往往指派一些奴隸代替他們來。

這其實是不允許的,雲琅卻沒有追究,建城是一件苦差事,指望那些腦滿腸肥的傢伙來幹活,不如使用奴隸。

李敢跟曹襄終於不在被人當做閒雜人等了,在進入扶荔宮之後他們倆驚奇的發現,原本草木茂盛的扶荔宮,如今變得光禿禿的,一棵荔枝樹都看不見了。

“樹呢?”

“當柴燒了。”

六月的太陽毒辣的厲害,而扶荔宮的廣場上卻沒有任何遮陰的地方。

曹襄用扇子遮在腦袋前方,瞅着提着鞭子在屋檐下來回徘徊的雲琅道:“不行啊,李陵那孩子纔到你麾下一月多,就已經被你抽了七八次。

他母親,祖母實在是受不了了,跑來找我跟阿敢,哀求我們給李陵求求情,讓你莫要再折磨他了。”

雲琅怒道:“我打過你兒子沒有?”

曹襄搖頭道:“你大概是捨不得打吧?”

雲琅搖頭道:“一個孩子就該有一個新的教育方法,霍光不用打罵,他自己就知道努力,張安世爲人駑鈍一些,就需要我經常呵斥,你兒子是一個極其自愛的一個孩子,如果我上手打他,你信不信他會自盡?

李陵這個少年人,表面上看起來堅韌不拔,實際上是最沒有堅持的一個少年人。

腦子太過活絡不是好事,我必須用鞭子讓他知曉,他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被髮掘出來。”

曹襄聽的目瞪口呆,擦一把嘴角的口水,取過雲琅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道:“你就不怕把他學我兒子?”

雲琅瞪了曹襄一眼,嫌棄的又找了一個茶杯,他不相信,一個能在匈奴忍辱偷生幾十年的人,會因爲幾頓鞭子就自戕!

李敢檢查了李陵身上的傷痕,倒是什麼話都沒有說,如今,雲琅麾下的將領,李氏就佔了三個,說雲琅不看重他們那就太虧心了。

“你在羽林衛中也是待過的人,如何訓練軍卒,你應該清楚啊,你就不能教教李陵,不要讓他胡搞成不成?”

他不說李陵捱揍的事情,直接指向雲琅的要害,話裡話外的指責雲琅偷懶。

雲琅大笑道:“你知道個屁啊!”

李敢怒道:“你要是敢放,我就敢知道!”

雲琅發愁的看着李敢道:“我怎麼會有你這麼蠢的一個兄弟啊!”

曹襄坐在椅子上搖着扇子笑的前仰後合,直到李敢開始發怒了,才慢吞吞的道:“你覺得阿琅以後還能執掌這支軍隊嗎?”

李敢不耐煩的道:“我朝真正領兵的人是長史,是司馬,不是衛將軍,不是驃騎將軍,更不是司馬大將軍。”

李敢見曹襄也學雲琅一樣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就沉聲道:“你們不會真的覺得李陵可以訓練出一支精悍的軍隊吧?”

雲琅惡狠狠地道:“他要是訓練不出來,我會用鞭子生生的抽死他。”

李敢咬咬牙道:“看樣子,你對他的期望很高?”

雲琅嘆口氣道:“如果他能逃過劫難,他的成就應該高過你。”

李敢聞言眼睛一亮,嘿嘿笑道:“那就抽,那就抽,往死裡抽,萬事有我撐着!”

第四十一章何愁有的奸計第四十六章母慈子孝第十九章 玩具第十五章 微漾之心第四十七章奇怪的屍體第三十二章 素質?蘇稚!第七十一章本源?絕路 (第一章)第一七一章一百二十七顆人頭第五章鬥志還是必須有的第一一二章陽陵邑的冬天第八十八章父親是誰真的很重要第一五六章雲琅努力的結果第一三一章春日裡的故事第九十七章天生反骨第一四七章項羽的陰魂第三十九章羣魔亂舞第一四六章 馴養第八十七章牙籤移泰山第一二二章最難受的就是等待第一四五章雲琅狗賊第四十七章可憐的人第一七五章少上造第七十四章智慧古今同第一六零章牽着鼻子走第七十五章我們去遠征(2)第一四六章沒有一個人是對勁的第六十二章誰是大壞蛋?第一四七章小人物跟神的差別第二十七章釣魚執法第一四三章問計於二三子第一五六章平天下?第五章講道理的人第五十七章變化不一定每個人都有第一五九章我要讀書第六十七章從來就沒有救世主第一三八章 衛氏朝鮮的災難之源第一百零一章遠足第五十六章皇宮裡的閒談第一五零章張安世的智慧之光第一四五章皇帝令!第一四二章來自董仲舒的惡意第四十二章情切第十六章涇渭分明第二十章 東方朔謀第二十章被俘等於背叛?第五十二章最後的瘋狂第一九二章人殉第五十九章雲琅是梟雄?第一二六章艱澀難懂的道理第一六三章 婚禮?婚禮!第九十四章沒飯吃就沒尊嚴第五十章執牛耳!第七十一章消失的八胡校尉 (萬字更新完成,繼續求票)第十四章完美與瑕疵第一六七章泰山上(上一章章節名錯誤)第三十四章弱民第八十三章完美無缺公孫弘第一四四章滿腹辛酸的劉據第一二零章 喪心病狂的雲琅第八章 有花折時堪需折第一一二章霍去病的意志第十章總能有用的郭解第一四四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5)第三十一章名校入住上林苑第八章生死?小事耳!第九十七章勒索第一零八章襲擊(3)第一七五章對與錯第一一三章我心安處是故鄉第六十二章天不罰,我罰!第九十七章勒索第一四九章 酒泉郡的酒第五十七章我不造孽,天造孽第十二章古人其實挺傻的第一五零章歲月靜好第四十一章換心第九十三章做人不能太貪心第二十二章無聊的盛世第一六三章忙碌與慶典第一六一章安寧的日子第一章憤怒的主父偃第七十三章深思熟慮第一百零一章遠足第一一一章雲琅發出的讖語第一五八章蘇稚姐姐是妖怪第七十七章長相思第八章情義?不存在的!第六十二章恐怖的誤會 (第一章)第四十八章好久不見的故人第五十八章令人失望的大漢第一一三章吃了悶虧的劉徹第八十九章天知道地獄有幾層第三十四章劉徹的膽略第五十六章文明的力量第一四七章好長的一道奏摺第九十四章幹大事的人第八十九章美人的威力第十七章親疏有別第十九章難伺候的劉徹第一八八章劉徹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