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

bookmark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徐家作爲一個掌握幾萬人口,數千壯丁的軍閥級家族,確實是怕韃子的,但他們並不怕土匪。

之所以與羅道人勾結,主要是因爲,無法徹底打死他的情況下,被土匪連番騷擾所付出的代價,高於每年那幾十石糧食和百多件襖衣。

另外,打土匪窩子,預期收入也不足,可能付出的犧牲卻不小,所以大家都沒什麼動力。

畢竟,現在這種時代,土匪過得也確實不是水滸傳裡那種“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的日子。

要是土匪的生活真有那麼舒適,羅道人何至於被每年幾十石糧食收買?

嗯,可能也就羅道人和山寨的幾個頭目能混點好東西,剩下的,強盜丁壯和匪眷也能算某種戰利品,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根本不用指望能從土匪那裡繳獲什麼好東西,糧食方面很可能還會虧損。

不過,徐世楊有不同的觀點。

或者說,他的立足點與徐家其他人都不相同。

對徐世楊來說,幾千丁壯,對未來幾年,面對女真韃子可能的報復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就值回票價了。

當然,這話沒法對別人說,因爲這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所以,他剛纔指出的是消滅羅道人所能獲得的其他好處——擴大家族所屬的耕地面積,同時多開一個浮來山分基地。

只要消滅浮來山上的土匪,家族以後就不必拘泥與嚴格控制每個塢堡的人口數量,超過500丁口就得想辦法分出一部分人建設新塢堡。

今後,塢堡可以養活的人口,會比現在多得多,每個塢堡的實力,自然也會比現在強大不少。

不建或少建新塢堡,對於那些還沒能獲得堡主位置的人來說,是個噩號,但對已經掌控了一個村子的人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而目前在做的諸位,都是堡主。

涉及到自身利益,想明白這種事並不困難,特別是那些子孫沒有塢堡繼承權的外姓堡主來說,儘可能擴大現有權利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好處。

通俗點來說,塢堡最終都是徐家人的,他們需要趁現在能獨當一面的徐家人手不足的時候,儘可能爲自己撈到足夠多的好處。

現在,不分派系,凡是外姓堡主,都在用熱切的目光看向上首坐着的三位老爺。

特別是欒廷玉、孫立這樣對自己的本事有些信心的,一個個都有些躍躍欲試。

“如果你能破開盜匪的寨牆,我覺得,這事倒是可以一試。”

徐世鬆說道:

“只是,浮來山的地和繳獲,怎麼分配?”

徐世鬆是整個徐家,除了徐世楊以外最好戰的人,沒有之一。當他聽說自己三弟主動出擊韃子並獲勝後,心頭也是一陣火熱,非常非常想嘗試一下。

等徐世楊答應送給他一匹戰馬,打仗的念頭就怎麼也抑制不住了。

‘都是徐家嫡子,三弟能做到的,我也行!’

現在沒有韃子,那麼,退而求其次,打打莒州附近最強的土匪,也不是不可以。

實際上,徐世鬆之所以好戰,還有一點別的原因——他即將成親了,未婚妻是日照縣附近的地方豪族,算是與徐家門當戶對。

不過,作爲一個男人,徐世鬆很不希望自己能夠給未來妻子的,都是別人贈予的——塢堡、屬下還有上好的戰馬。

他希望,等他明年開春去提親的時候,能夠給岳家送上一些自己掙到的,能拿的出手的好東西。

也許,這些好東西,現在就在羅道人山寨的倉庫裡?

“大哥,咱們都是一家人,說這些未免生分了。”徐世楊微笑着回答:“所有戰利品,按出兵人數平分如何?”

“那你不是吃虧了嗎?你要承擔最危險的打寨牆任務。”

“爲了咱們徐家,我吃點虧算什麼?”

兩兄弟爲還沒到手的戰利品謙讓,彷彿土匪的山寨已經被攻克了一般,上首的徐睦江和徐睦河互相看了一眼,臉上都帶着一絲無奈的表情。

在所有的堡主中,他們可能是最不想打的人,因爲他們都有還未成年的兒子,未來需要新的塢堡安身。

當然,也可以選擇剝奪分給外姓的塢堡,只是這樣做需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不過,現在大堂中這種情況,所有外姓堡主明顯都想打,徐姓堡主中,徐世鬆、徐世楊更不用說,徐世柏想反對,但他必須考慮一下兩位舅舅的感受,何況,徐世柏也是堡主,擴大堡主的勢力,對他也有好處。

這樣一來,除了三位老爺,其他堡主都有打的意思,他們三個反而有些孤立了。

“先說下一個議題吧。”

最後,還是徐世楊的爹徐睦河出面把話題移開:

“打仗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打與不打,如果要打,該怎麼打,都不是頃刻之間能定下的,這事可以以後再談,不急於一時。”

“二叔!打仗哪有不急的!”

老爹發話,徐世楊自然沒法多說什麼。

但這時候,已經下定決心的徐世鬆立刻站起來,接着話茬大聲叫道:

“要不然就不打,繼續忍那狗P羅道人騎在我們徐家頭上,要不就早打,大打,趁現在剛剛秋收,咱們手裡都有糧,趕緊滅了他!”

眼看着剿匪戰爭已成定局,三位老爺中最弱的一環,徐睦海小聲說道:“我也覺得如此,要不就不打,要不就趕緊打,打完了咱們好安穩過日子。”

徐睦海沒有什麼野心,他沒考上過進士,只是因爲幼子比較受寵的原因,在已經過世的老太爺那裡繼承了3個塢堡的家產。

他的妻族也沒什麼勢力,連正牌的小舅子都得在手下混飯吃,自然也不能之外得到什麼外援。

因此,徐睦海平日裡的行爲,就顯得放浪形骸了一點,對他來說,只要徐家能繼續存在,其他的都無所謂。

反正不管大房二房如何明爭暗鬥,他三房都得做小伏低。

與其參與這宗祠大堂內的明爭暗鬥,還不如討好未來的家主(徐世鬆),順便早點結束這裡的爭吵,回自己莊子,跟那幾個磨人的小尼姑好好樂一樂呢。

第34章 安排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37章 等待第335章 克金州第631章 西征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422章 無膽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74章 爭執第233章 天下3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38章 工廠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294章 忠臣1第604章 突變1第475章 和平第188章 小樊樓第259章 戰黃河2第480章 左鶴林第684章 求情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1章 韃子來了第701章 南征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97章 改編1第106章 哨騎第494章 新春1第543章 野店2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317章 戰1第311章 水利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511章 各方5第467章 美泉宮第559章 三沙1第87章 局勢第231章 天下1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175章 說服第460章 佈局2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595章 選擇第123章 新軍第605章 突變2第493章 期盼第39章 備戰2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155章 時局圖第748章 請內附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413章 氣勢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198章 回程第251章 權利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290章 勸進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53章 炮灰2第225章 攔截第617章 興靈4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95章 降服1第475章 和平第226章 公主第309章 市場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655章 南北2第50章 破寨2第686章 封禪第266章 情報2第164章 文仲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72章 進軍第8章 得失1第751章 民心1第244章 局勢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4章 安排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703章 南征3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182章 網絡第347章 海軍第158章 李飛龍第83章 結盟提議第337章 狼煙第597章 戰爭1第65章 冬季2第275章 換命第589章 沙塵之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