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擊發槍1

bookmark

包拯曾經做過臨安知府,在位期間斷過很多積年大案要案,因而被坊間百姓稱爲包青天。

這樣一個斷案的老手,文及甫纔不信他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事是誰幹的。

“徹查是爲了給聖人一個交代,聖人很喜歡這個善保。”

包拯悠悠的回答:

“另外,不管怎麼說,臨安一下死了三個人,其中一個死的還這麼慘,不查個水落石出是不行的。”

文相公笑了一下,沒有繼續糾纏這個話題。

他剛纔明明說了自己知道是誰指使的,包拯卻把話題轉移到徹查此案的意義,彷彿根本沒聽清自己的話一樣。

包青天包大人已經把他自己的態度表露的很明顯了。

“文相,此時可以交給下官查辦,但有一件事還望文相知曉。”

包拯繼續說道:

“江南已經沒有韃子了,下官希望這次的案件是最後一次。”

文相公差點笑出聲來。

搞了半天,文仲以爲徐世柳派人做這事,他文及甫是幕後主使啊?

“老夫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文相公意有所指的說道:“不過,查這種大案,老夫一個致仕的老頭子,怕是力不從心啊。”

包拯驚訝的看向文相公。

如果他說的是實話,那麼這隻能證明徐世柳其實不在文相公的掌控之下!

更別說齊王和徐世楊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女真韃子滅亡的現在,大周危矣!

心急如焚的包拯再也沒有心情打啞謎了,他直截了當的問:“江北齊王那邊,對朝廷到底是什麼態度?”

“文相,如今不過天下粗安,若是……若是爆發兄弟鬩牆之事,恐非天下萬民之福啊!”

“包大人,此事老夫說的不算,您說的也不算,得看官家到底是什麼態度。”文相公嚴肅的說道:“你剛纔說官家很喜歡昨天死掉的那個韃子?這纔是最大的問題,包大人深得民心,可您知道如今坊間如何議論這事的?”

包拯當然知道,所以他才以宰執身份強行接管了昨夜的兇殺大案——原本他的身份已經不需要再去斷案的。

“老夫今日請求陛見……,陛下沒有見老夫,只是賜下些身外之物,如今老夫還能做什麼呢?”

“唉……,要是聖人一開始就不承認那善保的使者身份就好了。”包拯失望的小聲嘀咕着。

“那個時候僞金還沒有滅亡呢。”文及甫搖搖頭:“咱們的趙官家,不論當初是主戰還是主和,坐上那個位置後就都變了。”

徐世柳曾經很不客氣的評價這是“遺傳軟骨病”,文及甫表面上不說,心裡還是有幾分認同的。

“文相,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包拯言辭懇切的說道:“如今的天下,真的經不起波折啊!”

文及甫看着包拯,什麼話都沒說。

與文及甫這種傳統型文官不同,包拯是典型的事物官,雖然也是進士,但他確確實實是從底層一路用實幹的功績爬上來的,這樣的人,真正關心的對象一般是老百姓——而非儒家文人口中的“天下”。

就像當初文及甫與秦會之之間的政爭,包拯向來是誰都不支持——主和派固然賣國求榮,但以大周官兵的戰鬥力,真要按主戰派所堅持的那樣出兵江北,只會勞民傷財之後損兵折將,讓這個國家的老百姓付出更大代價。

現在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大周自始至終就沒贏過金軍,那麼他們哪來的膽子去挑釁滅了韃子的齊國?

若是天子腦袋一熱,真的派兵收復江北攻擊齊國……,最後苦的不還是爲官軍出糧出丁的老百姓?

“唉……”

過了片刻,沒有從文及甫那裡得到任何承諾的包拯深深嘆了口氣,起身向文相公行了一禮,無奈的說道:

“如此,下官告退了。”

“包大人請便。”文及甫也起身回禮。

在包拯離開文府前,文相公最後說道:

“包大人,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老夫是要爲大周盡忠的。”

“而且,若是齊王能給老夫三分薄面,老夫也願意勸齊王殿下少造殺孽。”

“再多的,老夫就真的做不到了,老夫真無法勸齊王自覺歸順,當今天子也不願意聽老夫的勸——自古天無二日,這大勢,真的擋不住。”

……

徐世楊並不知道江南發生了什麼事,他現在甚至並不清楚有個能言善辯的韃子使節到過江南,然後被徐世柳派人宰了。

對現在的徐世楊來說,女真韃子不過是一羣喪家之犬,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已經不在這方面了。

隆道六年二月初五,在遼陽完成給齊軍將士授勳,爲烈士送行,任命了部分地方官等一系列戰爭收尾工作後,徐世楊返回齊省。

返回根據地後,他首先順道視察了海軍兵工廠。

在這裡,他見到了一種新式步槍,不,這麼說並不準確,實際上這只是一個新型槍機安裝在老舊的15毫米制式燧發槍上。

這是一種撞擊式擊發裝置,設計者採用海軍兵工廠彈藥屬最近發明出來的雷貢,設計出撞擊式火帽以替換制式火槍的火石擊發裝置。

按照兵工廠方面的說法,安裝擊發裝置的新式火槍,可以用一枚銅製火帽來代替燧發槍的擊發火藥,不僅裝填步驟相對簡單了些,而且射手們不需要在緊張的戰鬥過程中注意燧發槍藥池的火藥裝填量——只需要每次射擊安裝一個銅製小型火帽即可。

這將使新式火槍的射速和擊發效率大大提升,使得新型火槍戰鬥力遠遠超出老式燧發槍。

徐世楊從兵工廠廠長湯隆手裡接過擊發槍後,第一個動作是把它倒過來看槍口。

嗯,沒有線膛,這是一柄火帽擊發的滑膛槍。

不過沒有關係,這很正常,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這種武器曾經佔據很高的地位——1840年阿片牛就是用這玩意打開滿清國門的。

再把槍倒回來仔細看擊發裝置,嗯,也許科學的設計都是想通的,這是很典型的火帽擊發槍:擊錘在後向前敲擊火帽,引爆火帽裡的雷貢從而點燃發射藥。

相對還要往藥室裡倒擊發藥的火繩槍和燧發槍,開火前的準備工作確實簡單了不少。

第708章 南征8第152章 採購第392章 伐高麗4第42章 分享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6章 勝利第649章 政策第226章 公主第305章 兵變2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41章 回家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34章 安排第106章 哨騎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525章 抱怨第655章 南北2第495章 新春2第720章 大帝國4第655章 南北2第559章 三沙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5章 冬季2第165章 主戰派第41章 矛盾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30章 少年兵1第128章 訓狼第107章 來了第71章 徐世柳第169章 招攬第298章 改編2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321章 交換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86章 反擊第528章 壞消息第760章 和虎第372章 財政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442章 賀使1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727章 父子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86章 滅蝗3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18章 宗祠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240章 回家2第733章 混亂第84章 六家聯盟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5章 冬季2第431章 踏陣第675章 統一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555章 開打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453章 鐵錢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81章 得與失第405章 信第177章 紀律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275章 換命第311章 水利第706章 南征6第200章 盛宴第235章 馬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20章 站隊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88章 局勢2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545章 軍改2第44章 菜鳥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297章 改編1第616章 興靈3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51章 殺第330章 佔領第533章 射擊2第275章 換命第225章 攔截第126章 生產第612章 西域1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82章 文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