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擊發槍2

bookmark

根據參謀部的統計,在實戰中,因爲火繩熄滅、火石魯鈍、槍機板簧強度降低、藥室火口阻塞以及士兵情緒緊張裝填失誤等等原因,火繩槍的平均發火率不超過七成,燧發槍好不少但也不超過八成。

但若是使用擊發槍,火繩、火石、板簧和藥室火口問題都徹底解決,士兵因爲無需向藥室裝填發射藥,裝填步驟更加簡便,因而各種常見問題也能解決大半。

因此,保守估計,火帽擊發槍可以達到九成甚至九成五的擊發率。

海軍兵工廠以此認定這種新型火槍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武器,並且邀請徐世楊親自參觀並建議其施加影響,給前線部隊大量換裝這種武器。

換裝當然是可行的,很難得這是一種本時空設計師自行發展出來的合格武器(雖然徐世楊一直有意無意的向這方面引導),而且還是明火點火向闇火擊發的G命型提升,僅就這一點上來說,已經足夠徐世楊感到欣慰了。

何況,火帽擊發槍剛剛出現,兵工廠方面還未發現它更深層的能力——因爲是闇火擊發,傳統火繩槍和燧發槍因不封閉藥室而損失的能量,在火帽擊發槍上就能節省下來,全部釋放在彈頭上(槍管遊隙還會損失一部分能量,這在金屬彈殼子彈出現前是無解的),這可以使彈頭獲得更大的初速,更高的有效射程和更強的威力。

更更更重要的是,火帽擊發槍出現後,步槍已經可以全面跨入米涅子彈時代!

在火繩/燧發槍時期,因爲發射藥推力不足,難以依靠化學能改變彈頭的形狀使其切合槍膛(歷史上有燧發線膛槍,有擊發滑膛槍,但米涅一定是擊發槍就是因爲這個),因此齊軍少量裝備的燧發線膛槍都是用通條和小錘強行把包裹絲綢的彈頭敲進槍管,強行改變彈頭形狀——改變絲綢形狀總比改變鉛彈形狀容易,而且絲綢燃燒充分,不會在槍管中留下太多殘渣,歷史上歐洲是用鹿皮包裹彈頭的。

這種裝填實在太麻煩了,射擊速度低的嚇人,因此儘管前線士兵普遍反映線膛槍打的更遠更準,但它依然很不受前線歡迎——燧發滑膛槍射速夠慢了,然而燧發線膛槍開火兩次的間隔,依舊足夠滑膛槍再射擊一次。

但火帽擊發槍就不必如此了,相對燧發槍多出來的動能,完全可以利用起來直接改變鉛彈頭的形狀,因此底部中空塞入軟木的圓錐形米涅子彈得以進入列裝(米涅彈那幾圈凹槽真不是用來切合線膛的)。

而擊發線膛槍加米涅子彈帶來的戰書優勢,甚至可以改變戰略。

首先,米涅步槍在有效射程方面可以達到燧發滑膛槍的三倍,甚至在200米之外仍有一定精度。

這意味着擁有米涅的一方不必再拘泥於“排隊槍斃”戰術,可以實現更大規模的散兵進攻作戰——真要有需要,整師整軍的散兵都可以。

而在燧發槍時代,單獨一條槍實際上毫無意義。

這就引發第二個戰略上的好處:擁有米涅槍的民兵,與敵人作戰不必非得湊一個排槍隊保證最基本的火力輸出,即使只有一兩條槍,個位數的人手,也能發揮很高的戰鬥力。

如果米涅槍普及開,一個移民村只要有最起碼的圍牆等防禦措施,再湊上幾十個壯丁幾條槍,哪怕上百遊牧漁獵強盜都拿這種村子毫無辦法。

遊牧民族能歌善舞豪爽好客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對於齊國來說,米涅槍帶來的好處還不止這些,因爲生產雷貢火帽需要一定化學工業基礎,圓錐形底部中空的米涅也不是一套簡單模具就能自行製造一大堆的。

因此,敵人繳獲我方武器反過來打擊我方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燧發槍時代,敵人繳獲一條槍可以自己製造火藥和彈丸,直到這條槍再被齊軍搶回去或者這條槍徹底報廢爲止,敵人可以一直使用。

但擊發槍不行,只要繳獲的彈丸和火帽有一個用完,這條槍就等於廢了,要想再利用它,那就只能把擊發槍機拆掉,重新安裝燧發槍機甚至火繩槍機。

同樣的道理,對外出售擊發槍,只要購買方沒有生產火帽的能力,那麼他的軍隊武器供應實際上就掌握在徐世楊手中。

如果將來爆發戰爭,齊國給對方斷供火帽,敵人手中最具威力的武器就成燒火棍了!

綜上所述,成熟的火帽擊發步槍,對徐世楊來說,可不僅僅是一種戰術武器,說它是一種“戰略步槍”都不算誇張!

這種武器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徐世楊看到火帽擊發槍之後,立刻下定決心改變以往自己那種儘量只引導,不去直接剽竊的技術發展作風,在槍械設計上來一個***,一步到位直接搞出米涅。

“給這把槍拉上線膛。”

徐世楊直截了當的對湯隆命令道:

“明天之前我會給你一張子彈圖紙,按照我圖紙上畫的,給我製造一些子彈——先製造二十發把,再準備一條同類型沒有線膛的步槍,我們明天下午去試射。”

“子彈圖紙?”湯隆疑惑的問了一句:“子彈不都是鉛丸嗎?”

“這個你就不要問了,明天試射之後再說。”

徐世楊問道:

“這火帽槍機的設計者是誰?”

“是一位叫戴梓的工匠,他是江南人,曾在江南的軍器監做大匠,當初被編入和親隊伍,就被留在咱們這了。”

“明天叫他一起去靶場。”

……

當天下午,徐世楊收到一封泉城來的信件,寫信的人是齊王殿下,說是要求他儘快回泉城述職,王府上下都在等着徐世楊向大家正式通報金國滅亡的好消息。

徐世楊對此嗤之以鼻,金國滅亡的消息早就傳的天下皆知了,哪個王府官員還需要自己親自去通報這早已確定的消息?

他閉着眼睛都能猜出老爹找他是想商量什麼事——無非就是如今金國已滅,齊王想知道自己何時明確支持他登基稱帝罷了。

稱帝對齊王來說或許是件大事,但在徐世楊眼中,這種順理成章的事遠沒有足夠改善戰略環境的米涅步槍來得重要。

因此他決定在登州呆到第二天,先確定米涅槍的定型生產之後,再回泉城。

第453章 鐵錢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261章 戰黃河4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69章 喜憂第354章 繞過第616章 興靈3第262章 戰黃河5第631章 西征1第50章 破寨2第152章 採購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386章 滅蝗3第132章 五蓮山第470章 巡邏隊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76章 開打第747章 株連第605章 突變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291章 葬禮第648章 峻法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43章 野店2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568章 北行記3第449章 焦土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00章 降服5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58章 戰黃河1第96章 我敢!第414章 高麗1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404章 替代役第676章 1795年第446章 薩廉第294章 忠臣1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706章 南征6第373章 財政2第70章 信使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617章 興靈4第743章 突發第19章 塢堡主們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55章 南北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364章 激戰2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583章 產業鏈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353章 疑慮第18章 宗祠第276章 穩住第662章 暴秦2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69章 女權2第376章 工廠第356章 劫掠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423章 叛徒第526章 俘虜第544章 軍改1第285章 韃奸第622章 閒暇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96章 我敢!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632章 南下1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749章 周史案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452章 陸文昭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500章 春天7第284章 投降第648章 峻法第339章 退路第169章 招攬第193章 戰鬥第199章 局勢第393章 伐高麗5第223章 條例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718章 大帝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