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產業鏈

bookmark

‘大概,是因爲我們的裝備好了不少。’

遼北,特別是墨龍江以北的地區,冬天總是很長,以往車爾格部落穿的魚皮衣裳,還有胡亂填在衣裳裡面保暖的烏拉草,都嚴重限制了部落民的活動時間。

最少每年最冷的那幾天,部落民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沒法出門的,只能圍在火塘邊上,靜靜等待天氣稍微轉暖一點。

但現在不同了,雖然粗糙,但厚度足夠,保暖性出色的毛布隨着帝國的商人在本地全面鋪開。

一個部落民,只要不是太蠢,天暖和的時候努力個半年,掙出一件保暖的衣裳並不困難,冬天就可以穿着它繼續工作。

部落民可以在冬天去河面上鑿冰冬捕,也可以深入深山老林圍獵貂、狐狸、鹿、狼和熊。

‘嗯,皮草賣給漢人的價格也比以前賣給金人要好不少。’

冬天的皮毛質量自然比天暖和的時候強得多。

何況金國自己就有大量皮草,足以滿足貴人們的需要,因此部落民把獵到的皮子賣給女真人,其實沒啥賺頭。

漢人就不同了,華夏不僅自己就是一個龐大的皮草消費市場,而且他們可以把遼東的皮草對外出售。

江南,甚至海外的商人對此都趨之若鶩。

再加上華夏的採購商可以使用在華夏較爲廉價的毛布、鹽等物資交換,這一來一回等於賺了兩波錢,因此他們也不介意收購皮草的時候,稍微多出點錢。

爲了讓索倫人能夠更好的獵到大量皮毛,漢人採購商甚至願意出售武器——鐵箭、高麗產的上好複合弓、虎叉等能用來打獵的武器。

嗯,還有斧頭,有了這玩意,索倫人就可以利用原始森林裡巨大的木材資源。

這些木材被紮成木排,在夏天的時候順着墨龍江直抵廟街,就地賣給漢人木材商。

還有人蔘、鹿茸以及各種草藥,在漢人那裡都能賣上價錢,不僅僅是車爾格,其他索倫人的部落都能變得好不少——只要他們按時朝貢,照章納稅,華夏帝國也不會去特意壓榨他們。

車爾格的見識,並不能讓他明白融入一個龐大、完整的經濟體所能帶來的意義,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因此賺到不少好處。

‘跟着漢人幹真的好太多了。’

總結下來,即使連車爾格這樣的文盲野蠻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以前跟女真人也要出丁打仗,也要上貢,也有稅賦,但跟着漢人,我們能賺到的其實更多。’

‘既然如此,想不明白漢人要幹什麼,就不要去想了,繼續跟着漢人幹下去就行了,漢人要攤派丁口,把那些不聽話的傢伙交出去就行。’

……

“我從來不信任外族的忠誠——韃子哪來的忠誠可言?”

泉城,會議間歇的閒暇時間,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聚在一起過的徐世楊、徐世柳兩兄弟坐在椅子上,捧着茶杯聊起類似的話題。

當時,徐世柳問徐世楊,爲何要給那些外蕃百戶這麼多好處,是不是覺得這些人可以信任時,徐世楊就是這麼回答的:

“何況我給他們好處都是有目的的——給百戶長毛布帳篷,能讓他們明白棉、毛布的好處,把我們的紡織品推廣到遼北的深山老林裡——這相當於廣告,惠而不費。”

索倫人有了更加實用的紡織品,就可以深入深山老林獵取更多皮毛,賣給漢人行商能讓帝國獲取更多稅收,也能讓帝國人民獲得更多好處。

爲了獵取更多皮毛,索倫人還會繼續向北或向西深入西伯利亞的大森林,這在無形之中等於擴大了帝國的北部領土。

實際上,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沙皇俄國曾經依靠哥薩克獵取西伯利亞的皮毛而支撐起四分之一的國庫收入。

沙俄再怎麼說也是個半工業化的國家,遠不是現在的華夏能夠匹敵的,由此可見西伯利亞的狩獵業能帶來多麼龐大的收入。

徐世楊對此項收入一直十分眼饞,他認爲,哥薩克能做到的,生女真肯定也能做到,只要給他們合適的引導,他們就能深入西伯利亞,給華夏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何況,我現在實際上是構建一個產業鏈,若是那些生女真反叛,把自己從這條產業鏈中摘出去,我們自己不會有任何問題,那些生女真可就過不下去了。”

徐世楊可以不信任生女真的忠誠,但他信任利益。

一兩個人還好說,但這世上絕對不會有集體背叛自己利益的人存在。

“這就是三哥你的想法?”徐世柳認真聽的樣子,彷彿在刻意學習:“今後征服別的韃子,比如党項和蒙兀,也是類似的處理方式?”

“差不多吧,還有你那邊的荊蠻,還有別的什麼外族。”

徐世楊認真的回答:

“我們需要蒙兀人給我們養羊、剪羊毛;也需要党項人當炮灰去開拓西域;或許還需要扶桑人、荊湖蠻子幫我們幹一些肯定要付出大量代價才能見成效的活。”

“這對我們很重要,對他們同樣如此,因爲那些無法融入我們產業鏈條的夷人,我就只好請他們去死了。”

“我大概明白了。”徐世柳笑着說道:“這樣的話,這次我回去,在荊湖也按照三哥的試試看。”

徐世柳在荊湖,針對外族的政策很簡單,也很傳統:聽話的就給好處,不聽話的就殺。

他與徐世楊最大的區別在於沒能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把荊湖蠻族納入其中。

這樣的話,他手裡有好處的時候,別人自然聽他的,若是哪一天他拿不出好處,只憑暴力可壓不住那麼多蠻子。

“可是,我該讓荊湖蠻子去做什麼呢?”

徐世柳又泛起了難,徐世楊的做法,有個關鍵點是不能讓那些外族去幹涉及基礎民生的工作,比如務農,比如做工。

因爲做這些基礎工作,如果他們未來背叛,即使從產業鏈中剝離出來,他們至少活得下去,打不了從頭髮展。

而目前的荊湖,最大的收入點其實是種植稻米——最基礎的民生行業,按徐世楊的理論不應該讓外人碰的行業,起不到類似蒙兀人剪羊毛、女真人抓狐狸那樣的效果。

第309章 市場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146章 賺到了第639章 際遇第152章 採購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279章 和平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168章 動容第680章 大捷1第29章 包圍第252章 大生產1第255章 方案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614章 興靈1第171章 人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521章 晉省1第200章 盛宴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8章 得失1第217章 祝家莊4第493章 期盼第46章 莫名其妙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59章 戰黃河2第703章 南征3第60章 湯隆2第333章 金州2第656章 南北3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330章 佔領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285章 韃奸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38章 孩子們第581章 得與失第400章 降服5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219章 祝家莊6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07章 各方1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96章 降服2第339章 退路第123章 新軍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746章 殉爆第498章 新春5第290章 勸進第398章 降服4第185章 正道第673章 慘案第216章 祝家莊3第645章 秦軍2第28章 老規矩第745章 機槍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95章 新春2第216章 祝家莊3第289章 勝利1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373章 財政2第236章 工廠1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310章 糧食第164章 文仲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520章 世侯2第239章 回家1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29章 包圍第57章 勝利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442章 賀使1第253章 大生產2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702章 南征2第633章 暴秦3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324章 佈局第242章 進軍1第163章 鎮邪第642章 父親第633章 暴秦3第449章 焦土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143章 遣周船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104章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