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

bookmark

“如何在經濟上捆綁荊湖蠻族,可以今後再說,這個不着急。”

徐世楊說道:

“對付蠻子,手段有的是,我們還可以分化瓦解大小相治。”

前世白皮的經驗,對殖民地用這手很管用,比如牛牛在次大陸就用泰米爾人管理僧伽羅人。

沒有民族差異的地區,他們也可以製造民族差異,這不僅僅是從別處引進二狗子民族,白皮甚至能生造一個民族出來——比如胡圖族和圖西族,其實圖西族就是當地黑人中略有些薄財、長得略微高一點的那部分人,白皮把他們生生捏成一個新的民族,從而釀造了二十世紀末的那場巨大慘案。

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這一手確實管用,徐世楊也可以拿來現學現******如他可以把索倫人遷徙一部分到西域去,利用這些人的幫助壓制党項、羌、回鶻之類。

他同時也可以反過來把党項遷徙一部分到遼北去,壓制各路亂七八糟的索倫。

“當然,這些都是手段,可以用,卻不可以拿來當做依仗。”

徐世楊繼續循循善誘:

“我們唯一真正的依仗只有我們自己的人民、民族和國家,要明白我們的核心到底是那些人,是誰讓我們穩穩坐在現在的位置上,只要我們真心維護他們的利益,直接把所有韃子貶爲奴隸我們也不用擔心。”

“三哥你爲什麼跟我說這些?”徐世柳忍不住問道:“這種事情,你跟咱們老爹說正合適,你跟別人說也行,可跟我說……”

徐世柳在華夏地位很高,無路如何他都是皇帝和皇后的兒子,將來正式迴歸華夏,就是標準的親王身份。

何況他在大周還掌管荊湖,只要帝國有那個意思,他就可以帶着整個大周荊湖路投向華夏。

有身份,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問題就在於他只是個親王!

不是皇帝,皇帝是他老爹。

也不是太子,太子是他三哥徐世楊。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徐世柳做到親王就到頭了。

甚至說,只要不作死,他有沒有功勞其實都一樣。

而通常來說,親王作死的一大手段,就是干政。

這比後宮干政更加要命,簡直就是明說“我對皇位還有些想法,快來弄死我。”

歷朝歷代的宗室親王,若是沒有被養成廢人,那就一定是政爭的重要一方,幾乎從未有過例外。

徐世柳不想跟徐世楊爭皇位,他雖然不是廢人,有自己的勢力,但根本爭不過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因此,徐世柳其實不怎麼想知道徐世楊的政策深意——有些事,他作爲親王,屬於瞭解越深死得越快。

“給你說怎麼了?”徐世楊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你是我弟弟,今後還有很多事需要你來幫我,你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行?”

“我知道你在顧忌什麼,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你想多了。”

“華夏是個新的王朝,一切的一切都會不同以往,我跟我手下的那些將軍們說過,現在跟你說,將來還會跟我的孩子們說這件事。”

“華夏不會出現功高蓋主之類的事,我也不會在乎你們威脅我的地位,我寧願選擇從制度上杜絕這種事,也不希望你們通過自污來表達忠誠。”

“若是華夏的宗室、勳貴最終都變成一羣豬一樣的廢物才能讓皇帝放心,那這個王朝就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徐世楊認真的說道:

“至於你,世柳,你現在還得繼續回去經營荊湖,等到我們跟大周攤牌的時候,你再正式迴歸,之後我會讓你入閣,在內閣好好幹一段時間,若是你實在不放心,我可以把你分封到海外去。”

“扶桑王還是西域王,你可以自己選,也可以到時候再選擇,你有單獨經營領地的經驗,到時候不論去哪應該都能做的很好。”

幹嘛非得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爭的你死我活呢?

一家人,親兄弟,若是沒有機會坐上皇位,那就帶着自己的支持者去海外開拓生存空間吧。

世界那麼大,出去看看挺好的。

……

共和1792年的東方,華夏滅亡僞金之後,其勢力範圍最北已經抵達外興安嶺;南方則是淮河北岸;向東,華夏的樂浪州實際上就是原高麗的咸鏡道、平安道;向西,華夏已經把西夏和大周隔絕開,並且有一小段邊境線與吐蕃接壤,此外,華夏還悄悄控制了臺島。

這樣的勢力範圍,從面積上來看也已經是一等一的頂尖大國,何況國力還明顯比周邊強出至少兩個檔次(雖然那些勢力看不出來)。

這一年,華夏帝國的人口爲:

奴隸:100萬人。

庶民:40萬戶,150萬人。

平民:240萬戶,1200萬人。

公民:60萬戶,310萬人。

總人口1760萬,這個數字大致相當於另一個位面公元1810年(拿破崙戰爭時期)奧地利帝國的人口,區別在於華軍的武器裝備先進程度已經超過當時的奧地利。

華軍野戰軍的輕武器已經全面換裝擊發米涅,炮兵則以類似拿破崙1857炮的新式炮兵爲主。

這兩樣武器都比拿破崙時代先進一個檔次,唯一的問題在於華軍預備隊和民兵的裝備仍然以燧發槍爲主——當然,在這個時代這不是問題,畢竟這裡沒有一個1810年的哈布斯堡奧地利。

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華夏帝國的經濟條件已經越來越好,國庫積攢的錢財和糧草已經足夠支撐三年顆粒無收的饑荒。

民間的儲備應該也有差不多的數字——現在八成以上的華夏平民已經在帝國國內生活了兩年以上(最近兩年流民進入華夏的數量已經明顯下降),只要勤奮工作,兩年時間已經足夠華夏平民長時間都保持三個月以上存糧了。

這一點,從帝國各大銀行的民間儲蓄數額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由於國有銀行信譽的穩步上升,華夏的老百姓已經很少把大量現金藏在家裡——存在銀行最起碼還有點利息,更多的則是買成國債。

在華夏,錢是真的能生錢的。

人口、武器、經濟上都有餘力發動戰爭,一項好戰的華夏自然就會發動戰爭。

第269章 遭遇戰第317章 戰1第659章 釣魚第488章 善保第467章 美泉宮第111章 間歇第197章 包龍圖第649章 政策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234章 分裂第534章 王師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10章 標杆第215章 祝家莊2第100章 備戰2第423章 叛徒第371章 不怕第10章 20個第222章 續戰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253章 大生產2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38章 會議季1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6章 南征6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86章 反擊第187章 赴宴第187章 赴宴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290章 勸進第509章 各方3第59章 湯隆1第448章 差距第552章 野店1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76章 開打第677章 邕州1第632章 南下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53章 炮灰2第745章 機槍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754章 霸權2第643章 父親2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23章 不妥協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198章 回程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0章 湯隆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32章 南下1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96章 我敢!第252章 大生產1第468章 28級第174章 人市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06章 哨騎第443章 賀使2第389章 伐高麗1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77章 兵力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635章 信仰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12章 擊發槍1第147章 淨海王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60章 血河第439章 會議季2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360章 血河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96章 我敢!第761章 暹羅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64章 文仲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143章 遣周船第9章 得失2第310章 糧食第420章 移民1第396章 降服2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6章 153第182章 網絡第142章 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