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

bookmark

進來的兩個人的身材都不算高,只能算中等個頭,不過體形都非常均稱,而且舉手投足之間,動作簡練、利落,顯示出是在軍營裡受過嚴格的訓練。

秦錚點了點頭,雖然還沒有詳談,但看兩人的氣質動作,儘管是退役的軍人,但看來身體仍然保持得不錯,而且還保留着軍人的氣質作風。

這兩個人正是程亞傑、趙立軍,他們是在昨天接到軍委和人事部的通知,讓他們到秦錚的辦公室來報告的。

秦錚道:“坐吧,坐下再說。”

兩個人坐下以後,秦錚才道:“今天叫你們來,是爲了什麼事情你們倆都知道吧。”

趙立軍道:“知道,咱們要成立騎軍了,所以讓我和程哥來。”神色之間,頗有些興奮的樣子。

秦錚點了點頭,道:“你們兩位在退役之前,都是當騎兵的,這很難得了,在舊時空裡,我們軍隊的騎兵編制己經不多了,沒有想到我們的團隊裡有兩位退役的騎兵,這到是很不容易啊。”

在舊時空裡,騎兵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6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紅軍時期,騎兵就出現在戰鬥序列之中。1928年4月,我軍第一支騎兵部隊——西北工農革命軍騎兵隊正式成立。1933年我軍成立了騎兵團,在騎軍的鼎盛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騎兵部隊曾擁有12個建制師。騎兵出身的將軍共55人,其中上將2人、中將8人、少將45人。包括開國上將許世友、張愛萍以及被贊爲“萬歲軍”的***軍長樑興初上將。

不過進入現代化以後,解放軍已開始普及摩托化,機械化,當年的戰馬、騎兵已被坦克、裝甲車、步戰車、機械化和摩托化步兵所取代,那種騎馬進行沙場角逐的作戰模式已經成爲歷史。騎兵作爲一個兵種在解放軍中已被取消,全軍僅象徵性地在中國西部地區的內蒙古、新疆、甘肅軍區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一營(巴彥淖爾盟)、第二營(錫林郭勒盟)是保留的主要的騎兵部隊。以適應西北部邊防特殊自然環境的戍邊需要,主要是擔負駐地執勤巡邏、搶險救災、支邊建設以及影視拍攝等任務。

程亞傑也點點頭,道:“是啊,政委。信息化、摩托化再高,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需要軍馬彌補。在舊時空裡,騎兵部隊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強的複雜地形通過能力,和全天候作戰能力。。我國幅員遼闊,國境邊防線長,尤其是在內蒙古草原和西部高原山區,有些地形不便於車輛進出,這就確實需要騎兵來完成管邊控邊任務。如信息化執勤器材需要電,摩托化執勤裝備需要油,車沒有燃料走不動了,而戰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尤其草原上水源和食物是不缺的,馬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戰鬥狀態。其實騎兵作爲一個兵種雖然取消了,但騎兵卻並沒有完全退出軍隊,而且除了專業的騎軍以外,所有西北邊防連隊都編有2o匹軍馬。我們騎兵營其實還擔負着邊防連隊官兵的騎乘訓練任務。”

趙立軍接着道:“其實不僅僅是我國,在舊時空裡,俄羅斯也保留着一定數量的騎軍,美軍地面部隊也保留着騾馬運輸部隊。在阿富山戰爭其間,美軍士兵也是經常騎乘騾馬行軍執行任務。”

秦錚道:“是啊,在舊時空的信息化時代,騎軍都還有用武之地,何況是這個時代,騎軍還是戰場上的一支重要的兵種,因此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騎部隊,你們兩位可以算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不知道你們倆有沒有興越擔任騎軍指揮官。”

趙立軍一下子站了起來,道:“報告政委,我願意,我想就想再回部隊了。”

程亞傑也站起來,道:“報告政委,只要組織需要,我一定服從組織的安排,而且我也願意重新回到部隊裡。”

秦錚也十分滿意,道:“坐下吧。”

兩人坐下以後,秦錚道:“很好,你們是退伍軍人,因此再進入軍隊算是復員,這個手續還是要辦的,不過就是一個過場問題,你們退伍之前的軍銜是中尉、少尉,雖然軍委剛剛下達決議,所有穿越軍人的軍銜都晉升三級,以獎勵前一階段戰士們的努力,不過這是在你們復員之前的決議,而在登陸之後,你們都參加過預備軍,執行了一些維持地方治安的工作,另外我查過資料,你們倆都參加了進攻天津老城的戰鬥,也立過戰功,軍委商議之後決定,你們兩人復員之後,軍銜晉升一級,程亞傑同志,你的軍銜就是上尉,趙立軍同志,你的軍銜就是中尉。雖然低了一點,但考慮到我們現在的騎軍只有一個連,而且以後還有很多立功的機會。”

程亞傑道:“我服從軍委的安排。”

趙立軍道:“升不升級都無所謂,只要是能讓我回部隊,就是從列兵開始幹起都行。”

秦錚道:“好,那就這樣決定了,程亞傑同志,由你擔任騎兵連連長;趙立軍同志,你擔任副連長,正式的任命今天下午就會送給你們。而且過幾天還會再抽五、六名穿越戰士來協助你們,不過他們可都是不會騎馬的,需要你們來教他們,所以你們的擔子不輕啊,你們還有什麼其他要求沒有。”

程亞傑道:“暫時還沒有,不過聽說騎兵連的士兵己經招集齊了,還有戰馬,我希望能夠先看一看他們再說,甴其是要先看一看戰馬,另外也不瞞政委說,我退伍己經三年了,在船上工作了兩年,雖然偶爾會去騎一騎馬,但和在部隊的時候相比,已經退步了許多,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找一找在部隊時的感覺。”

趙立軍道:“對,對,我也得再練練,說起來我己經有差不多一年沒騎過馬了,是要找一找感覺。”

秦錚道:“那好,現在士兵和戰馬都在大沽口,由海軍暫時管理,你們今天收拾一下,明天部隊派車送你們去大沽口接管騎兵連,三天以後,其他的戰士會過去和你們匯合。”頓了一頓,秦錚又道:“我對騎軍的情況並不瞭解,你們能不能給我說說。”

程亞傑道:“在舊時空裡,我軍騎軍的編制是,一個騎兵營下設4個騎兵連;一個騎兵連下設有4個排,每排有3個班;每班有12名戰士,分爲3個戰鬥小組,戰術訓練時由正副班長和戰鬥小組長各帶一個小組,呈前三角或後三角隊型戰鬥編組。這種編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易守善攻,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每名戰士配軍馬一匹,另外每班還配有備用馬一匹,每營配有備用戰馬二十匹。騎兵的訓練科目主要的有:馬上斬劈、乘馬射擊、馬場馬術、乘馬越障、野外騎乘、騎兵閱兵分列式等等。”

“不過騎兵的生涯是從養馬、餵馬、伺候馬開始的,戰馬一天要三喂,食物以豆餅、糧食作物和草料爲主,如果條件允許,還要餵馬吃雞蛋,而且是由戰士親自餵食,要照顧戰馬吃好、喝好,不能生病。每天的“馬勤”(遛馬)風雨無阻,還要爲馬梳毛、刮身,不僅是讓馬清潔衛生,少生疾病,並增強血液循環,而且還是和戰馬聯絡感情。取得馬的信任,對於騎兵來說是第一關。每一匹戰馬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氣。如騎兵營的軍馬,穿便服的人不讓靠近,只有換上軍裝纔可以騎。馬也欺負新兵。新手上了身,它能感覺到,不會老實讓你騎。所以說每一名騎兵戰士,先就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戰馬飼養員。”

趙立軍道:“是啊,科學界普遍認爲馬和四五歲的小孩智力水平相當,而且大多數馬都很有個性和脾氣,你要是摸不準,別說馳騁戰場,就是騎上它都困難。我剛當兵的那一會,分給我的第一匹戰馬欺生,我去牽它的時候,它就是站着不動,而老兵過去牽時,它就非常聽話地配合着跟着走。後來我每天早晨7點出操壓馬,一跑就是十幾二十幾里路,回來後還要拉馬飲水,然後就是涮馬、遛馬,幾乎每天跟馬摸爬滾打在一起,就差睡在馬概裡了,這樣半年下來,我和我的戰馬纔算建立了感情,我當兵的第一匹戰馬因爲跟我在參加騎軍大賽時得過獎,因此後來年齡大了也沒有不復員,就在軍營裡養老送終,只給我換了一匹戰馬,這樣我就有兩匹戰馬,結果每次都餵馬都是雙份,遛馬的時候也是帶兩匹馬出去,我還記得我復員的時候,給我的兩匹戰馬加最後一次草料,而它們好像知道我要走似的,我抱着它們流淚,它們也流淚了。”

說到這裡時,趙立軍的眼睛裡閃出了異樣的神采,彷彿又回到當年的軍旅生涯,而程亞傑也是一臉神住的樣孑,秦錚也是軍人,當然能夠理解兩人現在的心情,而且聽兩人剛纔的講說,還有現在這付樣子,看來把騎軍連交給他們,到也能夠放心。

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十九章 自沉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九章 村民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九十章 安置營(六)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四三八章 進京(五)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