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

隨同秦錚一起回到天津的還有昆明艦和長白山艦,因爲談判己經結束,基本可以確定上海是安全的,因此也用不着這兩艘軍艦還留在上海。而且這一次回去,還有重要的事件要協商處理,不僅僅需要秦錚到場,隨行去上海的昆明艦政委張維寧、長白山艦的艦長路凱也都是重要的軍事負責人,需要一起參與討論。

結果艦隊一到大沽口,秦錚和張維寧、路凱的就被早就等候在這裡的一輛麪包車接走,直奔天津。

現在穿越集團有兩件重大的事情,急着要儘快確定下來,一是李壯勇的叛逃事件的調查報告己經出來,現在需要對相交人員的處理做出最終的決定;另一個則是個老生長談的話題,穿越集團到底打算釆用什麼樣的土地政策。雖然這兩件事件一個是軍務,一個是政務,看似並不相干,但實際上卻是有密切的聯糸的。

秦錚等人上車以後,來迎接他們的工作人員也立刻將打印好的李壯勇叛逃事件的調查報告給他們觀看。調查小組經過了詳細的調查、審問之後,最終確定,這次李壯勇叛逃事件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的判逃行動,一共有8人成功出逃成功,三人逃跑未遂被捕,還有兩人也加入了李壯勇的叛逃計劃,但這次並未得到李壯勇的通知,也並未參加這次叛逃行動。但他們對叛逃計劃是十分清楚的。

另外還有多達14人也都知道李壯勇的叛逃計劃,因爲李壯勇都勸說過他們一起叛逃,儘管這些人都拒絕了隨李壯勇一起叛逃,但並未像上級舉報,對此一直守口如瓶,還有一個是現了李壯勇叛逃以後,並沒有阻止,而是讓李壯勇逃走,並且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報告,就是姜海東。

這些人隱瞞或縱容李壯勇叛逃的理由,都一無例外的是講江湖義氣,在他們看來,李壯勇將這麼機密的事情告訴自己,就是拿自己當真兄弟看待,而自己當然也不能出賣李壯勇,甚致有不少士兵都認爲自己的做法沒有錯,沒有跟看李壯勇逃走是對人民軍忠心,而沒有出賣李壯勇則是對朋友盡義,可以說是忠義兩全,面面俱到。他們甚致不認爲自己會受到多重的處罰,因爲沒有跟隨李壯勇一起逃走,就表示自己是對人民軍忠心耿耿,忠心的人是肯定不會受什麼處罰的。

這次叛逃事件共計有28個人,其中有18人曾加入過義和團,另有7人雖然沒有正式加入義和團,但也能和義和團扯上一些關係,而在人民軍裡,牽扯到三個團,7個營16個連隊,確實是一起重大事件,而現在除了成功逃脫的8個人以外,其餘的2o人均被監禁起來,失去人身自由,等待處理。

而秦錚看到這裡時,也有些苦笑不語,如果這14個人中有一個人向上級舉報李壯勇的叛逃行動,那麼也不會這麼麻煩了。雖然說江湖義氣並不見得都是壞事,但對於人民軍來說,是不需要江湖義氣的。

雖然軍委並沒指望把人民軍訓練成舊時空的解放軍,畢竟時代背景雖然差不多,但主客觀的條件都不一樣,但將人民軍打造成一支近現代軍隊是最起碼的目標,而近現代軍隊的戰鬥力、凝聚力是靠國家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榮譽感的信念支持,而不是靠所謂的江湖義氣或是對人民軍的忠心。否則就和封建軍隊並沒有什麼兩樣了。

比如清廷現在由袁世凱負責訓練的北洋新軍,雖然引入了全套德式的6軍編制和訓練方式,並聘請了大批徳國教官,但清廷本身是一個封建王朝,而北洋新軍的主將袁世凱更是一心一意的要將北洋新軍打造成自己的私軍,全力在軍中加強對自已的個人忠心,就連每次吃飽餉都要向士兵灌輸是“端的袁宮保的碗,吃的袁官保的飯”,因此這樣的軍隊無論在外表上多麼像一支近代軍隊,但在骨子裡依然是一支封建軍隊。在舊時空裡,北洋新軍的軌跡和以前的湘軍、淮軍一樣,在創建之初確實形成一定的戰鬥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軍隊規模的擴大,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腐化墜落的老路。

當然這次調查也不是完全沒有現積極面,在調查沒有隨李壯勇一起叛逃的士兵理由時,得到的結果是人民軍不苛扣士兵的軍餉,軍官的態度溫和,平易近人,拿士兵當人看,而中下層軍官更是與士兵同甘共苦、少有打罵責罰士兵的行動,還有一些戰士覺得海外華人可以成大事,留在人民軍裡,說不定將來能弄個從龍功臣。這也說明人民軍確實是有成功的地方。

另外這一次調查,還現了不少目前人民軍存在的一些問題,先是基層軍官普遍經驗不足,不知道怎樣管理軍隊。現在的人民軍連一級的軍官都由穿越戰士擔任,而大部份連級軍官在半年以前還只是一個普通士兵,突然一下晉升到連長,管着大約15o號左右的人,確實有些不知該怎麼管,打仗還好一些,而平時的管理、訓練則容易走上兩個極端,一是採用強硬高壓手段,甚致不惜打罵、體罰戰士,以確保對軍隊的管理;另一個則是在一些非原則性的紀律上,如遲到、請假、夜不歸宿等適度放鬆,在大事上抓緊,小事就睜一眼閉一眼,甚致有少數軍官居然和士兵們稱兄道弟,也用江湖義氣的那一套東西來管理軍隊。

而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現在人民軍的政治工作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目前人民軍的編制己經到了團一級,而且可以向師一級展,並仿校舊時空模式,在連級設指導員,營級設教導員,團級設政委,主管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雖然到目前爲此,思想政治工作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軍隊的建設中也揮了不小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許多的問題。

由於原本穿越軍隊的政工人員就不多,因爲穿越的6戰隊只有二個營、七個連,滿打滿算也只有九個真正政工出身的軍官,因此現在連營級的政工軍官基本都甴普通穿越戰士擔任,他們以前根本沒有搞政治思想工作的經驗,而且人民軍成立以來一直戰事不斷,也沒有時間對基層的政工軍官進行培訓,結果各部的政治工作差異很大,有的生搬硬套舊時空的經驗;有的則講一些空洞的理論概衾;有的乾脆把政治思想教育弄成了文化掃盲教育。

同時也有一部政工軍官反映,不是不想做好政治工作,而是確定不好做,有一部份原因是和穿越集團到目前爲此還沒有正式公佈自己的政治目標、政治綱領有關。雖然穿越集團的最終目地是推翻淸廷,建立共和國,而且在私下裡也不禁止推翻淸廷話題在人民軍中流傳,但畢竟是沒有正式公佈,而目前清廷還是中國的正統王朝,穿越集團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還什麼都不是,這不僅造成了人民軍內部的思想分化,有些士兵盼着穿越集團能早日登基坐殿,好當從龍功臣;也有些士兵則希望朝廷招安,封妻廕子,而在這種情況下,政工軍官也確實不好做思想政治工作。由其是淸廷的欽差一行來到天津之後,期盼招安的人數也增多了起來,有不少士兵甚致開始算計,在招安之後,自己能封個多大的官職。

還有政工軍官則表示就算穿越集團沒有公佈自己的政治目標,但至少也應該正式確定自己的土地政策,到底分不分田地,如果釆用分田的政策,那麼政治工作也要好作一些,畢竟這是關係到絕大部份士兵的個人切身利益的事情,而且也好揮一些。

不過雖然出現這麼多問題,但從總體來看,人民軍無論是軍紀、士氣、戰鬥力還是要比這個時代的清軍強得多,和各國的軍隊相比,雖然還存在一些差距,但也相差不太遠,基本屬於同一檔次。這主要是因爲現在人民軍的基層仍然由穿越戰士控制,一個連至少有3名穿越戰士,因此在一些非原則性的紀律方面儘管做得不好,但大是大非的錯誤如掠搶百姓、草菅人命、強買強賣等方面,卻極少生;還有就是從人民軍組建以來,一直連戰連勝,戰功顯赫,勝利不僅有助於軍隊的成長,同時也讓本土士兵們對穿越集團產生了極大的敬畏感和信服力。

看完了調查報告之後,秦錚的頭腦中也開始思考起來,這段時間裡他主要是負責對外交涉的工作,而對軍隊管得較少,沒有想到人民軍竟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

當然出了問題也並不可怕,任何一支軍隊在其建成的過程中,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戰火的錘鍊,同時也需要時間的磨勵,既使是舊時空裡的解放軍,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重大挫折,甚致是烈火涅槃才造就成的錚錚軍魂,因此現在人民軍所遇到的問題,都是在一支軍隊的現過程中應該遇到的問題,這是正常現像,而且所有問題也都在可控的範圍以內,到也不必過份解讀。

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四五五章 處罰(上)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五六七章 陰謀(五)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