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

而在競標結束之後,穿越者和德國的兩家造船廠立刻就合同展開了談判,雖然價格己經確定下來,但還是有許多合同細節需要協商,如開竣工日期,付款方式,期中結算、配套分包的設備、武器,雙方的權利義務,糾紛處理,違約處理、以及在青島造艦的開建時間,徳國提供多少幫助等等,當然還有中德譯文的區別問題。

雙方又經過了5天的談判,纔將合同的細節逐條逐條的搞定,也包中德譯文的遣詞用句。最終確定在德國建造的兩艘軍艦應在6月30日之前開工,1903年3月1日前交付華東政府的接艦人員,華東政府可以派出一個人數在20人以內的監督小組赴德國,全程參與造艦的監督工作,並在1903年1月1日以後,可派遣一支人數在300人以內接艦代表團到徳國,參與軍艦的海試、驗收的工作。而在青島建造的兩艘軍艦,徳方承諾將在9月30日之前,派遣一個人數不少於6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不少於5人的造艦工人代表團,以及第一批需要的材料設備到達青島,正式開工,並於1903年5月30日交付。

而華東政府也承諾爲德國工人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保證爲工程師提供單間住房,工人爲雙人間住房,並安排專門的西餐廚師負責他們的飲食,同時還爲他們配備2名德語翻譯、3名英語翻譯。在穿越者中,西餐廚師到是有一些,三艘客滾船上都有西餐廳,因此做西餐並不是問題,而且別人是來幫助自己提高造船技藝的,當然要照顧好他們在青島的生活起居。

不過穿越者中會徳語的人並不多,會英語的人到不少,而德語和英語的差別不大,德國的中產階層中,基本都會英語,因此配英語翻譯也同樣有用。

隨後穿越者又和基爾造船廠又單獨簽定了另一份共同合作開發合同,雙方將共同開發軍艦綜合火控系統的,由穿越者主要提供技術、思想,由基爾造船廠負責製造與試驗,及研發費用。

按照合同的約定,雙方將共計開發2種火控系統,一種是安裝在戰列艦和大型裝甲巡洋艦上的綜合火控系統,可以全面控制指控軍艦的火控射擊單元,同時規定這一型火控系統只能安裝在華東政府和徳國的軍艦上,不能對外出售,也不能安裝在外貿軍艦上;一種是安裝在10000噸以下的次一級軍艦上的綜合火控系統,算是簡化版的火控系統,同時可以對外出售,而利潤由雙方按4:6分成。而且一但開放成功,徳國應幫助華東政府在青島建立一家生產綜合火控系統的工廠,並提供所需的機器設備。

穿越者提出共同開發軍艦綜合火控系統的建議很對德國的胃口,其實德國的光學觀瞄設備在這個時代是相當先進的,因爲徳國有卡爾蔡司公司這樣專業製造光學系統、測量儀器、設備的高科技企業,但海戰發展的趨勢就是交戰距離在不斷擴大,英國己經在進行7000米的炮術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單靠光學觀瞄設備己不能適應海戰的需要,而集觀瞄、測量、計算提前量或延遲量於一體的綜合火控系統,就成爲海軍大國的目標。

一直在海軍技術方面保持領先的英國,這時己經在着手研製軍艦的綜合火控系統,不過德國在這方面還是一個新手,有穿越者提供技術支持,自然是再好也不過了,德國對穿越者的技術還是有相當大的信心的。德國海軍部認爲,就是這一項技術,就足以彌補爲了爭取到這次造艦合同而放棄的利潤,一方面可以使德國海軍的戰鬥力大增,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另一方面一但有了成品,就不愁對外出售,商業前途幾乎不可限量。而仍然由基爾造船廠、華東政府合作,也是對這家造船廠的補償。

另外穿越者還向德國提出,希望在內燃機、蒸汽輪機的技術研製、開發等方面與德國企業進行合作,也簽定了意向合同,德國承諾會全力支持德國國內的相關企業與穿越者合作。

其實德國對開發內燃機、蒸汽輪機的技術並不很上心,因爲這兩項技術在這時還屬於起步階段,除了極少數人外,大多人都還看不到這兩項技術的發展前景,甚致連這兩條路是否能走通都不得而知,畢竟現在德國在動力方面是世界領先的,無論是二漲、三漲式往復蒸汽機技術,還是水管鍋爐技術,都是世界最好的,因此對開發新的動力機器的興趣不大。

而且內燃機、蒸汽輪機都是以燃油爲燃料的,但徳國國內,國外殖民地都缺少石油資源,於是在潛意識裡徳國對開發這兩種動力機器的技術有種本能的排拆。不過華東政府提出要開發內燃機、蒸汽輪機的技術,則說明海外華人是看好這兩項技術的,因此德國方面也不敢輕視。於是也抱着一種順水推舟的心理,讓海外華人去和徳國國內的企業談,政府只負責爲雙方拉線,並在政策上扶持,但並參與。這樣如果開發成功,那怕是民間企業的成功,當然也是對德國有利的,而開發失敗了,德國也沒有損失。

作爲後知者的穿越者當然知道,內燃機、蒸汽輪機這兩項技術,無論冠以怎樣的讚譽都不過份,因爲這是未來百年的動力機器的發展趨勢。

內燃機是柴油機、汽油機、燃汽輪機、噴氣發動機的總稱,幾乎可以涵蓋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甚致是航天等所有的動力領域。而在舊時空裡,德國對內燃機的發展是做出了巨大的供獻,只從奧托、戴姆勒、本茨、狄塞爾這些和內燃機緊密相連的名字就可見一斑。

雖然現在還只是內燃機的發展初期,但徳國無疑是領先了一步,因此穿越者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搭便車的機會,當然穿越者掌握着內燃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原理,這也是穿越者的合作資本,一方面借德國的工藝技術來提升自己的工業技術水平,讓自己實現跳躍式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爭取在日後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中佔有一定的原始股份,在未來將可以獲得極大的利益。

雖然這個時候,著名的戴姆勒-奔馳公司還沒有成立,但汽車的兩位創史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己經去世,但戴姆勒汽車公司己經成立,而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雖然建在,但還沒成立奔馳公司,因此如果穿越者能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說不定會促成戴姆勒-奔馳公司的提前出現。

而蒸汽輪機在舊時空裡是隨着無畏艦的出現,成爲百年間航海的主要動力,既使是在穿越者的那個時代,儘管航海動力是以柴油機、燃汽輪機爲主,但蒸汽輪機在超大型船舶的動力選擇方面,仍然有極大的競爭力,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還有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都是以蒸汽輪機爲動力的。

不過在舊時空裡,德國在內燃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蒸汽輪機方面卻是乏善可陳,在英國推出了以蒸汽輪機爲動力的無畏艦之後,德國建造的前兩級無畏艦,還是用的往復式蒸汽機爲動力,儘管在第三級無畏艦上終安裝了蒸汽輪機,但用的居然是英國的帕森斯-柯蒂斯蒸汽輪機。在1910年時,連美國都製造出了自己的蒸汽輪機,布朗-柯蒂斯蒸汽輪機,而德國在蒸汽輪機方面始終無所成就,建造的無畏艦全部都是安裝的英國蒸汽輪機。

一直到二戰前,德國才研製出自產的蒸汽輪機,就是布洛姆-福斯蒸汽輪機,首先安裝在希佩爾級重巡洋艦上,不過由於性能不穩定,因此在後來建造的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安裝的是柴油機,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安裝的是瑞士製造的布朗-博韋裡蒸汽輪機,一直到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時,布洛姆-福斯蒸汽輪機的性能才趨於成熟,才得以被安裝在這艘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超級戰艦上。

德國在在蒸汽輪機上建樹不高,主要還是對蒸汽輪機的發展認識不足,前期的重視不夠,畢竟蒸汽輪機不比內燃機可大可小,是應用於大型艦船上,單臺的造價級高,不是戴姆勒、本茨那種小工廠作坊能玩得起的。1897年,蒸汽輪機的發明者查爾斯.帕森斯在一艘44.5噸的小艇“透平尼亞”號上,首次安裝了蒸汽輪機,使其跑出了34.5節的驚人速度,才贏得了英國海軍部的訂單,同意在兩艘驅逐艦蝰蛇號和眼鏡蛇號上安裝蒸汽輪機,不過在合同中,英國海軍部制定了懲罰性條款:如果這兩艘軍艦的航速達不到30節,那帕森斯就將被罰款10萬英鎊。結果兩艘驅逐艦竟都跑出了37節的驚人航速,這才使英國海軍部下決心在新建的無畏號戰列艦上安裝蒸汽輪機。

而德國沒有時間試驗,因爲等無畏艦出現之後,德國又忙於和英國進行造艦競賽,沒有多餘的資金和精力投入研發蒸汽輪機,而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不允許再建造萬噸以上的軍艦,自然更沒有蒸汽輪機的需求,因此研發也十分緩慢,一直到元首上臺以後才加快了蒸汽輪機的研發,可惜這時留給德國的時間己不多了。

不過現在英徳還沒有開始造艦競賽,徳國還有充足的資金和精力用於蒸汽輪機的研發,其實現在英國也纔剛剛開始蒸汽輪機的研發,德國還有大把的時間,而以德國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和支持,發展蒸汽輪機並不是什麼難事。而合作的對像自然就是布洛姆-福斯造船廠。

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十六章 接管濟南(九)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三十一章 襲擊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五五章 處罰(上)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