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

雖然文瑞有心要大鬧一場,但也知道搶田地的海外華人都有軍隊保護,而且海外華人的軍隊可不是好惹的,連洋人都不他們的對手,好在是在青州的軍隊並不多,到還不難對附。

不過這時青州的駐防八旗軍的編制雖有3000餘人,但實際還不到1000人,雖然說這些年也着時添了新式軍械,但多出來的槍械都被各級軍官買了換錢,進了私人的腰包,而一般的士兵也有家道艱難的,只能把自己的配槍給買了,換錢來補貼家用,再加上一些槍支因保養不善而失修無用了的,因此現在全軍能用的步槍還不到500支。

文瑞和烏勒畚商議之後,決定在滿城裡多招集些人手,起碼也能壯壯聲勢。於是以趕走海外華人,搶回自己的田產,廣招滿人,並且宣佈一起出戰的人,每人賞三錢白銀,而且海外華人的財物可以隨便取用。在滿城裡的年壯年滿人到是有不少,這兩年雖然有些事情做,可以補貼家用,但也只能是解決溫飽。三錢白銀也不是一筆小收入,而且還可以搶海外華人的財物,因爲有傳言說海外華人在各地不光是強收田產,而且搶了不少銀錢財物,因此搶了他們到是可以大大的發一筆財。報名的人到是不少。

還有一些滿人富戶因爲這是要趕走海外華人,搶回自己的田產,有人派自己的家奴包衣加入,也有人獻出一些刀槍武器,因此結果竟湊出了5000餘人來。文瑞和烏勒畚也十分滿意,於是帶領着隊伍出了滿城。

這時青州土改委員會的辦事地點設在靑州城西北約20餘公里東高鎮一個叫千溝莊的地方,這裡原來就是文瑞的產業,有1000多畝田地,收容了約60戶佃農,因此修建了一個小莊院,穿越者見這裡的空餘房間很多,於是就把總部這裡。

華東政府對土改委員會的保護還是相當重視的,每個土改委員會都有有一營的兵力隨行保護,而且一但有情況變故發生,附近的駐軍也會立刻趕來救援。不過這次出現了一個小紕漏,因爲陸軍正在進行軍隊的重新整編,因此各地的駐軍大多都被調回青島去接受整編去了,只有隨行的一個營的軍隊,大約500餘人。

這主要也是由於前一段時間在山東推進的土改工作十分順利有關,即使是在濟南,其實遭遇到的反抗力量也並不強烈,而且主要的反抗是在城市中,而在鄉間基本沒有什麼反抗,因此一般性的保衛工作有一個營也就夠了,而且這個空檔期也不會是很長,要不了一個月,就會有新的部隊重新進駐山東各地,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應該說前一階段的順利工作,讓華東政府多少也有些大意,青州正是在這個空檔期內出的事。不過好在還是有一個營的兵力,而且人民軍的訓練、士氣、鬥志遠不是駐防八旗軍可比的,因此人民軍在千戶莊一帶佈防,到是抵檔住了八旗駐軍的進攻,爲青島派來援軍嬴得了時間。

由於現在只有第一師完成了整編,因此軍委討論決定,從第一師調軍去青州平定這次叛亂,而第一師的師部又商議決定,讓羅嶽帶一團出擊,完成這個任務。雖然讓一團這樣王牌部隊去完成這樣一個雞肋般的任務,多少有一些牛刀殺雞,但在現在這個時候,小題大作也是有必要的,而軍委則對一團提出一個要求,就是盡力已最快的速度,平息這場叛亂,而且必須給反叛者沉重面嚴厲的打擊。

接到了命令之後,羅嶽也不敢大意,雖然這個任務的難度不大,但卻是自己晉升團長之後的第一次執行任務,因此必須要完成好才行。而且按照軍委的要求,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要快,越快越好,但現在膠濟鐵路只修到了維坊段,離青州大約還要約40公里的距離,再加上到千溝莊的距離,差不多是60公里,下了火車之後,至少也需要一天的行軍時間才行,而且還是輕裝行軍。

於是羅嶽和一團的主要軍官們商議之後認爲,應該放棄團裡的炮兵部隊,只帶其他軍隊,輕裝出擊,大約有2500餘人,這一方面是可以加快行軍速度,另一方面對付八旗駐防軍,也確實沒有必要動用炮兵,帶幾門迫擊炮就夠了,主要還是準備攻城時所用。而且迫擊炮輕便靈活,也便於攜帶。

不過現在一師只有50套擲彈筒,60迫擊炮20門,82迫擊炮、100迫擊炮各10門,主要是用於士兵的訓練,不過經過了一個月的訓練之後,至少擲彈筒手或迫擊炮手們能夠比較熟練的發射,但打不打得準就只能看人品了,畢竟好的炮手和好射手一樣,都是用炮彈或子彈喂出來的,因此羅嶽只要求將全師的所有迫擊炮的六成都拔髮給一團,並且至少每套擲彈筒或迫擊炮要配兩個基數的炮彈,另外希望能有一支騎軍配合。

一師的師部立刻就答應了答應了羅嶽的要求,畢竟這不光是一團的事,也是一師的事,如果一團打得好,那麼全師都有面子。而軍委也立刻就拔了一個騎兵連,交給一團指揮。並且還安排了三列專車,運送一團到維坊。

見自己的條件都得到了滿足,羅嶽立刻帶領部隊剩坐第一列火車出發。軍隊到達維坊站下車,羅嶽又命騎兵首先出發,趕奔千溝莊,支援青州土改委員會。而自己在維坊站等着後兩列火車到達,集合好全部的部隊以後再趕去千溝莊。當然如果千溝莊有危險,羅嶽也會在第一時間帶現有的部隊趕去救援。

兩個小時以後,後面兩列火車也陸續到達維坊站,羅嶽整頓好軍隊,這才一起出發,經過了連續30個小時的行軍之後,到達千溝莊。

守衛千溝莊的人民軍營長劉慶林,還有青州土改委員會主任劉成平等人一起迎接羅嶽一行的到來。而這時羅嶽才知道八旗駐軍己在三天前就撤了,而且土改委員會基本沒有什麼損失,看來局勢到並不是很嚴重。

劉慶林和羅嶽有幾面之交,還曾一度並肩作戰去,畢竟穿越的軍隊就那麼多人,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些交情。而劉成平原來負責過即墨縣的土改工作,由於他的工作讓行政部十分滿意,於是又讓他負責青州的土改,當然在完成了土改之後,基本就是就地出任青州市的市長。

安頓下來以後,羅嶽立刻向劉慶林、劉成平了解俱體的情況。原來當時的情況還是頗有些危險的,因爲青州的土改工作己全面鋪開,人民軍也化成爲零,以排爲單,保衛一個個土改小組去周邊的各個村莊進行土改工作,而且八旗駐軍來得也確實有些突然,當時留在千溝莊的,只有兩個排和營部,總計只有120多人。因此一時間人心不安,惶惶不定。

好在是劉慶林也是身經百戰的人,臨危不亂,當場決定留守在千溝莊裡,同時命人去調其他軍隊回援,因爲千溝莊有護牆,可以佈置防禦,而且又目前土改各小組的中心駐點,因此只要是能夠在千溝莊裡堅守1天,甚至是12個小時,就會有部隊趕回來援救,那時也就可以扭轉危險的局面了。如果慌張撤退,不僅失去了可以佈置防禦的有利地形,而且也容易和其他部隊失散,因爲人民軍的無線通訊聯絡只到營一級的作戰單位,連排級的通訊就只能靠腿,一但走散了,確實是不容易再聯絡上。而且就算是要撤退,也是要等部隊都聚集齊了再撤,這樣人也多些,準備也充份一些。

劉成平雖然不懂戰爭,但這個時候也只能選擇相信劉慶林,因此也下令留在千溝莊的人員都服從軍隊的命令,而且都做好準備,在必要的時候也要參加戰鬥。

而劉慶林馬上佈置防守,等八旗駐軍殺到以後,人民軍已經依託院牆,佈置好了防線。儘管八旗駐軍的人數衆多,而且步槍的數量也在人民軍之上,但作戰卻是全無章法,有步槍的士兵遠遠的放槍到是“乒乒乓乓”打得十分熱鬧,但既無準頭,又無重點,完全就是亂放一氣。而八旗駐軍發動進攻之後,又沒有火力壓制掩護,進攻的部隊也不懂得拉開陣線,結果人民軍集中火力,一陣猛打,頓時將八旗駐軍的進攻軍隊打得死傷無數,很快就退了回去。

文瑞見狀,又催逼八旗駐軍連續發動了兩次進攻,但每一次都沒能接近院牆就撤退回來,而文瑞再催人進攻,己經無人再響應了,而且還有人指責文瑞,爲什麼不讓有火槍去衝鋒,而讓自己這些拿刀拿槍的上去送死。

在無奈之後,文瑞只好又命令200名有步槍的士兵向莊院發動進攻,而且一邊前進、一邊開槍射擊。不過這一次依然沒有任何改變,因爲八旗軍的素質不高,平時又缺乏訓練,根本做不到一邊前進一邊射擊,在開槍的時候必須要停下來,而上能開槍的只有前排的士兵,其實也沒幾個人,再沒有後方火力掩護的情況下,一定作用都沒有。

而人民軍卻可以火力全開,而且精準度很高,因此還沒等八旗軍靠近院牆100米以內,就被打死打傷了30餘人,其他的人那還敢再衝鋒,趕忙又退了回來。

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三章 制度(二)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一二九章 外調(三)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六一一章 滿洲里戰役(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六二章 反撲(二)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四二六章 進攻北京(五)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