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

bookmark

三天以後,華東政府和荷蘭殖民政府正式舉行談判,華東政府派出的代表是張威;而荷蘭殖民政府的代表是總督羅斯布魯;英國方面派來主持談判的,是漢密爾頓少將。

雙方首先就賠償的數額展開了激烈的爭吵,張威拿出了一份多達60餘頁的支出清單,詳細的羅列出了華東政府爲這次爪哇護僑行動的各項開支費用,共計列出300餘個小項,而總計金額達到了1200多萬英磅。

這個數字也把羅斯布魯嚇了一大跳,因爲這次談判的賠款都是由殖民政府支出,荷蘭國內是不會出一分錢的,而華東政府的開價可是要讓荷蘭殖民政府賠得傾家蕩產的節奏啊。

當怨羅斯布魯也沒有功夫一一的細看各項,仔細的核對,因爲要逐一清查的話,這300多個小項,沒有4、5天的功夫是完不成的,雖然知道對方是用的談判策略,有意開一介高價,而且一項一項的核對,討價還價,最終能降下多少也不好說,因此羅斯布魯採取最簡單的辦法,一拍桌子,道:“我們最多隻能賠償200萬英磅,再要多了,一分錢也不給。”

張威自然也不會客氣,道:“200萬英磅就想把我們打發了,那有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開列的清單項目,一分錢都不能少,要是少了一分錢,我們馬上就出兵進攻巴達維亞。”

羅斯布魯不甘示弱,道:“打就打,難道我們還怕你不成。”

張威哼了一聲,道:“好吧,談判破裂,用戰爭來解決吧。” 說完之後,起身就要走。

這一下到把漢密爾頓給嚇了一大跳,沒想到剛一開始雙方就談崩了,雖然知道張威是故作姿態,並不是真的要走,但漢密爾頓也不敢讓張威這樣走了,萬一弄假成真了呢?好不容易把雙方都拉到談判桌上,如果談判真的就這樣破裂了,可並不符合英國的利益,因此漢密爾頓也趕忙起身,道:“張將軍,不要走,不要走,大家好商量,好商量啊。” 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張威給拉住了。

其實張威自然也不想讓談判就這樣破裂,當然他也算準了漢密爾頓會阻攔,纔敢馬上翻臉,因此也就順着臺階下來,又坐回到談判桌上。

漢密爾頓狠狠瞪了羅斯布魯一眼,心裡想着海外華人是有強硬的資本,而你們荷蘭人有什麼資格耍橫,還不是仗着英國的威風,現在反到要讓自己來買單,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於是道:“各位,既然是談判,自然就是有商量的,因此我希望各位以後都不要再說什麼‘不能商量’、‘談判破裂’之類的話了。” 頓了一頓,又道:“至於賠償的數額,我建議你們雙方還是各讓一步爲好。”

張威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們可以讓到1100萬英磅。”

羅斯布魯道:“我們可以加到300萬英磅。”

漢密爾頓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這就像是商販討價還價一樣,不過好歹是雙方各讓了一步,雖然仍相差甚遠,但也是個好兆頭,道:“你們還是再讓讓吧。”

就這樣雙方你降一點,我加一點,幾個回合下來,張威降到了800萬英磅,而羅斯布魯也漲到了500萬英磅,雙方誰都不願再讓步了。

眼看着談判又僵住了,漢密爾頓道:“這樣吧,既然現在你們雙方只差300萬英磅了,我看不如就折箇中,650萬英磅。”

張威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漢密爾頓少將這樣說了,我就給你個面子,650萬英磅。” 其實華東政府的底線是500萬英磅,因此能夠談到650萬英磅,己經大大超出了預期,650萬英磅折算成白銀可是接近4000萬兩,差不多是去年華東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張威也覺得應該滿意了,不能再貪得無厭。

而羅斯布魯卻只好苦笑了一聲,雖然殖民政府的收入不菲,但650萬英磅確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也在殖民政府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好歹要比賠償1200萬英磅要好,而且殖民政府確實沒有談判的資本,因此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第一項總算是談過去了,漢密爾頓也擦了一把汗,接下來就是協商懲辦肇事者的事情。

這一條到是最好協商的,其實華東政府當初提出這一條,純粹就是難爲荷蘭殖民政府,好找藉口出兵到爪哇護僑,因爲如果真要追究元兇,恐怕是荷蘭殖民政府都脫不了干係,總不能把荷蘭殖民政府的官員都辦了吧。而且人民軍在爪哇前前後後也掃平了7、8個土著部落,也算是爲爪哇的華人出了一口氣,因此也沒有人想再追究什麼。

結果雙方很快就談定了,被人民軍攻擊的土著部落都是排華的元兇,殖民政府也不予追究,而被人民軍抓獲的土著俘虜由人民軍自行審理處置,殖民政府也不干涉。

雖然輕鬆的過了這一關,但漢密爾頓的心裡卻並不輕鬆,因爲接下來的內容纔是這一次談判中最艱難府。因此漢密爾頓打起精神,道:“關於保證爪哇不再發生類似排華事件,並且充份保障爪哇華人的權利,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羅斯布魯首先道:“我認爲將這些內容寫在條約裡就可以了,條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這就表示殖民政府會保障爪哇華人的權益。”

張威搖了搖頭,道:“我可不這麼認爲,條約確實是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並不能代替真正的法律條文,我們希望能夠有實質性保障,而不是內容空洞的條約。”

漢密爾頓道:“那麼你們認爲什麼纔是實質性的保障呢?”

張威道:“我們希望爪哇華人在殖民政府的統治範圍之下,實現自治,或者是在爪哇劃設一個區域,做爲華人的自治區,一切行政司法都由華人自己決定,殖民政府仍然有管轄權和稅收權,但是……”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羅斯布魯打斷道:“不行,這絕對不行,爪哇是荷蘭王國的海外領地,主權屬於荷蘭王國,我幻絕不允許在爪哇出現任何自治區、自治民。”

漢密爾頓也道:“張將軍,我也認爲你的這個建議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了,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能接受的,我看還是換一個建議吧。”

張威道:“好吧,那麼我就換一個建議,可以在殖民政府的統治下,成立一個華人治理委員會,負責管理華人的所有事務,直接對總督負責,而且殖民政府可以派人進行監督管理。”

羅斯布魯的從搖得像波浪鼓一樣,道:“不行,這也不行,這和華人自治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多了一個華人治理委員會而己。”

張威把兩手一攤,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你們到是提個好建議啊,不過可別再拿什麼寫進條約裡之類的東西來糊弄我,我們要是實質性的內容。”

漢密爾頓點了點頭,看了看羅斯布魯,道:“總督先生,你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羅斯布魯咬了咬牙,道:“我們可以讓華人出任有3個理事席位。”

漢密爾頓道:“張將軍,我認爲這個建議是可行的,殖民政府的所有事務都是由理事會的20名理事投案票決定,就連總督也不能違返理事會的決議,讓華人出任3個理事席位,也就是給了華人充份參與爪哇行政事務的權力,應該可以算是對實質性的保障了。”

張威點了點頭,道:“這到是個靠譜的建議,可以談一談,不過我有三個意見。”

漢密爾頓道:“是什麼?”

張威道:“第一,20個理事席位,只給華人三個,實在是太少了,要再加幾個;第二,在殖民政府裡,理事會只管立法,而行政事務由總督府負責,共分爲八個部門,另外司法體系由3名大法官負責,我們要求在這三個體系中,都要有華人蔘與,當然俱體的人數還可以再協商;第三,在殖民政府中任職的華人,應由華人自行選舉產生,殖民政府不能指令,也不能干涉。”

其實這也是穿越者和爪哇華人協商的結果,因爲現在既然不能追求爪哇的華人自治,那麼只能在殖民政府的行政體系的框架中尋求權力,確保華人的利益,不過必須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三個體系中都要有華人蔘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華人的頁正政治力量,否則只在一個體系中存在,而且還不是占主導地位,是一定會被邊緣化。另外就是在政治體系中的華人必須由華人自己選舉或推選產生,而不是由殖民政府指令委任,否則仍然擺脫不了受殖民政府的控制。

羅斯布魯聽了也不由得臉色大變,連漢密爾頓的臉色也不大好看,按照海外華人提出的條件,爪哇華人將會取得極大的政治地位,雖然還不能完全顛覆荷蘭的統治,但荷蘭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在爪哇一手遮天了,甚至是煽動土著來牽制華人的招術都不好使,因爲現在爪哇華人的背後,有華東政府這個強大的政治勢力支持。

但就這樣否定掉張威的要求,也不是辦法,畢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海外華人可不時糊弄,而殖民政府也不可能接受華人自治,因此漢密爾頓想了一想道:“這樣吧,談判己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我建議暫停一天,大家回去再協商一下,後天再接着協商。”

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三五七章 徳國特使(五)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六二章 反撲(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五)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