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青島領事歐文、法國駐青島領事摩萊爾一起來到外事委,向華東政府正式轉達了兩國政府的態度。甴於遠東戰爭己經影響到了兩國的利益,因此兩國決定出面調停這場戰爭,恢復遠東地區的和平,並且會充份考慮各方面的利益,並且承認華東政府佔據錦州的事實,同時還認爲華東政府希望華東政府在調停結果出來之前,維持現狀,由其不要再在新的軍事行動。
並且兩國又在媒體上公開宣稱,這次調停的目地是爲了給遠東地區帶來和平,因此凡是熱愛和平的國家組織都不應該拒絕兩國的調停。
而對英法兩國的提議,華東政府很快就有了迴應,表示有條件的歡迎英法兩國的調停,因爲東北之地原本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俄兩國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戰爭,無論戰爭的性質如何,都是對中國主權最大的侵犯,因此要求英法兩國的調停必須公平公證,並且以中國的領土主權爲前提條件,必須要求日俄兩國無條件的退出中國領土,將東三省無條件的交歸給中國,否則華東政府將不予承認調停,也不會接受英法兩國的條件。
原來英法兩國發出了調停的聲音之後,華東政府立到進行了認真的研究。無論英法兩國的真實目地是什麼,是不是真的打算採取公平公證的立場,但至少在開始的時候,英法兩國的調停確實可以佔據輿論的致高點,因此華東政府如果斷然拒絕,顯然是會讓自己在輿論上處於不利的地位。
於是華東政府討論之後決定,對英法兩國的調停採取有條件的歡迎態度,要求調停必須以日俄兩國無條件退出東三省爲先決條件,當然這也完全合理的,因爲東北地區確實是中國的領土,而且清廷和俄國還簽定了【東三省交割條約】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又把球踢給英法兩國。
另外華東政府也認爲,日俄兩國在這個時候恐怕都不會同意停戰,由其是日本,因此等到時候日俄兩國再打起來,華東政府就有充份的藉口參戰了。
華東政府的回覆到並沒有讓英法兩國爲難,因爲先決條件並不重要,關建是最後談成什麼條件,而且兩國目地是讓日俄兩國停戰,而不是滿足華東政府的要求,反正最終只要是日俄兩國停了戰就行了,華東政府滿不滿意並不是兩國在乎的事情。現在只要華東政府有這個態度就可以了。
而在華東政府表明了態度之後,清廷也發表了自己的聲明,對英法兩國的調停表示了感謝,並且希望英法兩國能夠主持公道,清廷也會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兩國等等。
其實英法宣佈了調停之後,清廷就想發表支持兩國調停的態度,但李鴻章認爲不要急着表態,等華東政府的態度出來了以後再說,因爲萬一華東政府拒絕英法的調停呢?在這個時候最好是和華東政府保持一致爲時。果然清廷沒有在第一時間裡表明自己的態度,而是等華東政府表示有條件的歡迎英法兩國的調停之後,才發表了支持態度。
雖然英法兩國都沒有把清廷當一回事情,但清廷畢竟在名議是東北地區的合法主權國,甚致在名議上還是華東政府的宗主國,當然誰都不會把這種關糸當真,但清廷表示了對英法調停的歡迎,還是給這次調停增加權威性。而且英法兩國就當是華東政府也答應了,於是分別又去找日俄兩國。本來按英法兩國的想法,說服日俄兩國停戰要比說服華東政府容易,因爲日俄兩國分別是自己的盟國,而且現在己經打得精疲力盡了,又都欠了一屁股債,正是需要盟友扶持的時候,由其在資金上的支持,因此兩國都信心十足。
那知出忽兩國意料的是,日俄兩國競然都拒絕了停戰,表示要繼續打下去。俄國表示戰爭是日本首先挑起來的,如果停戰那麼日本必須爲這場戰爭負責,否則俄國是絕對不會向日本屈服,並且有信心獲得最後的勝利;而日本則發表聲明,認爲在這個時候停戰是毫無意義的,日本發動戰爭的原因是俄國在遠東地區擴張,侵害到了日本的利益,因此停戰的條件是俄國從中國東北地區退出,當然如果俄國拒絕退出,日本也有充份的信心將俄國趕出去,恢復遠東地區的和平。
日俄兩國的態度讓英法都有些意外,這才發現現在遠東的局面比自己想像中的要複雜,參與這個棋局的玩家要比表面上的多。原來雖然英法兩國都希望日、俄現在停火,但也有人希望戰爭能繼續進行下去。代表的是德美兩國。
德國、美國都是新興國家,等他們崛起的時候,地球己經被老牌帝國瓜分光了,只能從老牌帝國手指縫中漏下來的一點殘羹剩飯,再不就是從老邁的舊帝國身上割一片肉下來,但挑戰老邁帝國也是很冒風險的事情,打嬴了也未必能獲得多少戰利品,而且像英法俄這樣的老牌帝國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最好是能夠有個國家出而和老牌帝國大打一場,無論是勝是負,都是對德美兩國有利的。
現在日本和俄國終於打起來了,德國和美國都希望他們能夠打成兩敗俱傷,現在顯然是不夠,因此戰爭最好是還能繼續打下去,一直到雙方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樣日俄兩國就會喪失在遠東和其他地區擴張的能力,而德美則有希望來填補兩國留下的空白。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曾經對德國駐美國大使施特恩堡說:“從我們兩國的利益來講,我們希望戰爭能夠長時間地拖延下去。這樣俄國就無法在巴爾幹地區威脅貴國的利益,而日本則無法在菲律賓威脅我國的安全。”
於是就在英法兩國準備讓日俄停戰的時候,德美兩國則都給日俄提供支持。美國給日本提供資金,讓日本有錢能將戰爭繼續打下去,而德國則是向俄國保證,在戰爭期間不會在兩國邊境發生緊張關係,讓俄國可以將駐守歐洲的兵力調到遠東去繼續打仗。因此日俄兩國也都有資本拒絕盟友的要求。
當然日俄兩國的態度實際是不同的,其實俄國是希望就這樣停戰,但不希望給曰本造成一種俄國迫切的想要停戰的印像,而是故意要擺出一付強硬的姿態,這樣不僅僅是可以在日後的停戰談判中多爭取利益,同時在國內的反對派面前,俄國政府也可以樹立起一個強硬的形像,有利於緩和國內的危機。
而對於盟友法國的態度,俄國可是有辦法的,只要做出一付與德國走近的姿態,法國就會立刻放下身段來挽留俄國,這一招在過去俄國可是屢試不爽的,因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向德皇威廉二世發出了邀請,約德皇在夏天的時候,在波羅的海上會面。沙皇相信,如果法國收到這個消息,肯定會立刻向俄國做出友好的姿態,如爲俄國提供資金。
日本則是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停戰的,因爲這個時候停戰,日本根本收穫不到任何能夠償還借債的利益,因此等待日本的只能是國家破產。就算是英國不會看着日本破產不管,給日本提供資金還債,但這只不過是飲鴆止渴,英國提供資金的條件恐怕是極爲苛刻的,需要日本出讓大量的國家利益,結果是日本徹底輪爲英國的附庸,這和國家破產也沒什麼兩樣,30年明治維新的成果,打贏甲午戰爭的收益,都將付之東流。現在日本沒有後路可退,只能硬着頭皮繼續走下去,把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至於盟友英國,日本國內討論之後認爲,就算是這次日本沒有聽從英國的建議,英國也不會輕易的放棄日本,畢現在英國還需要日本幫助維持遠東的局勢,因此只要日本的態度堅決,英國也只能繼續支持日本,當然現在也只能這樣再賭一把。
應該說盡管英日同盟是以英國爲主導,但日本還是有相當大的主動性,在同盟中可以並不以英國唯命事從,並能充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這一點和穿越者那個時代的美日同盟中,日本完全處於同盟的從屬地位,完全沒有說不的能力是完全不同。
同時日本還決定,立刻就發動奉天戰役,一是造成戰爭還在進行的事實,迫使英國繼續支持日本;二是趁着華東政府剛剛介入東北地區,想要正式參戰還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日本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首先徹底的擊敗俄軍,攻佔奉天,佔據這個遼東半島的最重要城市和戰略要點,這樣才能阻擋華東政府的軍事介入,同時也能夠切斷人民軍和俄軍的聯繫,避免雙方聯手對付日本;三是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己經進入了印度洋,預計會在4月、5月到達遠東地區,如果日本能夠在第二太平洋艦隊到達之前,首先攻佔奉天,解決陸上的戰鬥,然後日本可以全心全意的應對海上的戰爭,再殲滅了第二太平洋艦隊,俄國也就不足爲慮了。那時就算華東政府參戰,日本也能夠從容的面對。
當然,這個作戰目標能否實現,連日本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這個時候也只能孤注一擲,因此發動奉天戰役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